CN210191450U -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450U
CN210191450U CN201921006597.5U CN201921006597U CN210191450U CN 210191450 U CN210191450 U CN 210191450U CN 201921006597 U CN201921006597 U CN 201921006597U CN 210191450 U CN210191450 U CN 210191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er cylinder
core pin
connecting valve
catch
cylind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65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 Wang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65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包括容器出口部、主缸入口部和连接阀,连接阀包括: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容器出口部的贯穿孔中的芯销,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和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销体,芯销的销体和第一端的外周尺寸小于容器出口部的最小内径;卡合件,其被附接到于第一端,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从内侧密封配合卡口部,并且卡合件和第二端的外周尺寸大于最小内径;弹簧,其被配置为套装在销体上并且在外侧孔段内被压缩在第二端和卡口部之间;和中间部件,其被安装成在相反的两端分别抵接到第二端和卡口部,以将连接阀从闭合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本申请还涉及用于该制动系统的连接阀以及包括此制动系统的车辆。

Description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将此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容器连接到制动主缸的连接阀,以及包括此制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主缸、制动液容器以及制动控制单元。制动液容器通过连接阀连接到制动主缸。在车辆制动阶段或其他工作阶段期间,连接阀处于常开状态,即允许制动液容器中的制动液自由进入制动主缸。然而,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例如突然遭受巨大撞击时,制动液容器可能从制动主缸脱离,连接阀需要立即闭合并密封制动液容器,否则可燃的制动液可能发生燃烧,例如制动液可能接触发动机的非常热的表面。
一种现有的连接阀结构包括芯销、弹簧和密封圈。在制动液容器安装到制动主缸的状态中,制动主缸对芯销施加推力以克服弹簧的弹性力,使安装在芯销上的密封圈脱离制动液容器的配合密封面,将连接阀处于打开状态。在制动液容器从制动主缸脱离的状态中,在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密封圈抵靠在制动液容器的配合密封面上,实现制动液容器的密封。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为了使制动主缸能够推抵芯销以使连接阀打开,芯销的长度必须延伸超出容器出口的最外周边或最外表面,这导致在制动液容器从制动主缸脱离的情况下任何其他物体地面都有可能会与制动主缸那样类似地推抵芯销,不能保证制动液容器可靠地闭合,造成制动液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缩短芯销的长度使其不超出制动液容器的最外表面,避免任何物体或地面将芯销推回,确保与制动主缸脱离开的制动液容器得以可靠密封。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包括用于制动液容器的容器出口部,用于制动主缸的主缸入口部,和将所述容器出口部连接到所述主缸入口部的连接阀,其中,所述容器出口部限定出贯穿孔并且包括限定出所述贯穿孔的最小内径的卡口部,所述贯穿孔包括位于所述最小内径外侧的外侧孔段,其中,所述连接阀包括:
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贯穿孔中的芯销,其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和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销体,所述芯销的销体和第一端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容器出口部的最小内径;
卡合件,其被附接到于所述第一端,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从内侧密封配合所述卡口部,并且所述卡合件和第二端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最小内径;
弹簧,其被配置为套装在所述销体上并且在所述外侧孔段内被压缩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卡口部之间;和
中间部件,其被安装成在相反的两端分别抵接到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主缸入口部,以将连接阀从闭合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芯销处于其中卡合件与卡口部密封配合的轴向最外侧位置,在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芯销处于其中卡合件与卡口部脱离配合的轴向最内侧位置,所述芯销的第二端被构造成始终处于外侧孔段内并且与所述外侧孔段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体缝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通过所述最小内径分成内侧孔段和所述外侧孔段,所述内侧孔段为从所述最小内径处向内侧扩张的锥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上述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容器的容器出口部连接到制动主缸的主缸入口部的连接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件是单件式弹性密封件,或者通过塑料或弹性材料包覆和/或涂有密封涂层的单件式非弹性密封件,所述卡合件被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第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件是由多个零件构成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限定出密封表面的密封件,和将密封件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第一端上的紧固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销的销体的外周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销的第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卡合件配合或接合的特征,所述特征是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周向延伸的密封槽,外螺纹,轴向延伸的内孔,外周尺寸小于所述最小内径的肩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销的第二端是与销体一体形成的、或者单独形成之后附接于其上的止挡末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销包括从第一端处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处的第二端表面中任一者或两者沿轴向方向延伸到所述芯销内的盲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件是从所述主缸入口部朝向所述芯销一体地延伸出的、或者永久附接至所述主缸入口部的柱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从所述主缸入口部一体地延伸出、或者永久地附接于其上、或者可移除地放置于其上、或者受约束地安装到所述主缸入口部的基部,和从所述基部一体地伸出或被附接于所述基部上的柱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使所述流体缝隙与形成在所述主缸入口部上的开口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通道是在周向方向上贯穿所述基部的一个或多个孔和/或一个或多个槽,其中所述槽沿着径向方向延伸或者相对应径向方向曲线形延伸,所述槽包括从所述基部的外周表面延伸到所述基部内的一端闭合的槽口和/或形成在所述基部内的两端闭合的狭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具有面对着所述开口的底表面,底表面是平面或大致锥形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车辆制动系统车辆。
采用根据本申请的连接阀,当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容器从制动主缸拆下或意外脱离时,芯销将制动液容器保持于密封状态,同时芯销的长度设计使其始终保持于容器出口部内而不突伸出来。这样,芯销不会受到外界物体或地面的推压而回缩,避免发生制动液泄露的情况。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将下面参考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得到更好地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其中,制动液容器的容器出口部通过连接阀连接到制动主缸的主缸入口部;
图2a和2b分别示意出在图1的实施例中彼此脱离开的容器出口部和主缸入口部;
图3a-3d示意出根据本申请构造的、连接阀的芯销和卡合件的不同实施例;
图4a-4d示意出根据本申请构造的、连接阀的中间部件的第一形式的不同示例;
图5a-5d示意出根据本申请构造的、连接阀的中间部件的第二形式的不同示例;
图6a-6c示意出根据本申请构造的、连接阀的中间部件的第三形式的三个视图;
图7a-7b分别示意出两种不同构造的中间部件被附接至主缸入口部的实施例;
图8示意出中间部件被粘接到主缸入口部的实施例;
图9示意出中间部件是主缸入口部的一体部分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包括制动液容器和制动主缸的车辆制动系统,其中制动液容器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连接阀连接到制动主缸。在制动液容器连接到制动主缸使车辆能够制动的正常状态下,连接阀保持允许制动液容器中的制动液流到制动主缸的开启状态;当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制动液容器从制动主缸脱离时,连接阀自动切换到闭合状态,从而禁止制动液容器中的制动液流出。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阀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连接阀,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阀包括缩短了长度的芯销。根据本申请构造的芯销始终位于容器出口部内部,不会突伸出来,确保在制动液容器从制动主缸脱离之后芯销不会因受到外界的推力而轴向回缩,能够始终保持可靠地密封制动液容器,避免出现制动液泄露的现象。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可以设计成制动液容器的一部分或者被附接至制动液容器的容器出口部10,可以是制动主缸的一部分或者被附接至制动主缸的主缸入口部20,以及构造成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且使两者流体连通的连接阀。密封环件30密封于容器出口部10的外表面与主缸入口部20的配合表面之间。根据本申请的连接阀总体上包括卡合件40、芯销50、弹簧60和中间部件70。贯穿本申请的整个说明书,“内侧”表示朝向制动液容器的用于盛纳制动液的内部空间(即远离制动主缸)的一侧,“外侧”表示远离或背离制动液容器的内部空间(或朝向制动主缸)的一侧,“轴向”指沿着芯销5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也是沿着容器出口部10的贯穿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如图2a中标识出的,容器出口部10包括朝向制动液容器的内部空间 (朝向内侧)的最内端面12、相反的最外端面14、从最内端面12延伸到最外端面14的贯穿孔15。贯穿孔15限定出最小内径d并且容器出口部10 包括限定出该最小内径d的卡口部11。贯穿孔15被最小内径d分为靠近最内端面12一侧的内侧孔段15a和另一侧的外侧孔段15b。根据本申请的原理,最小内径d也可以位于最内端面12处,此时,贯穿孔15只包括最小内径d处和外侧孔段15b,而不包括如图所示的大致锥形内侧孔段15a。
主缸入口部20可以构造成形成在制动主缸的缸体上的槽口部,并且包括允许制动液进入制动主缸的开口22(图1)。中间部件70设置于主缸入口部20的槽口部内。
连接阀的芯销50包括附接着卡合件40的内侧端或第一端50a、与内侧端或第一端50a相反的外侧端或第二端50b,以及连接第一端50a和第二端 50b的销体45。芯销50的第一端50a被构造成或者尺寸设计成适于穿过容器出口部10的卡口部11、即穿过贯穿孔15的最小内径d处,例如芯销50 的第一端50a的外周尺寸小于卡口部11的内周尺寸,即最小内径d。芯销 50的第二端50b包括止挡末端56并且被构造成具有大于卡口部11的内周尺寸的外周尺寸,从而在芯销50被沿着从外向内的轴向方向插入贯穿孔15 的过程中,止挡末端56不能经过卡口部11,从而芯销50的第一端50a位于最小内径d的内侧,而第二端50b被阻挡于最小内径d的外侧的外侧孔段15b中。止挡末端56与限定外侧孔段15b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允许制动液流经的流体缝隙43。在如图示芯销50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情况下,销体45 的外径小于止挡末端56的外径,并且可以等于、或者如图1和2所示小于第一端50a的外径。弹簧60套装在销体45上,弹簧60的两端分别抵接芯销50的止挡末端56和容器出口部10的卡口部11。
在图1中,在容器出口部10被安装到主缸入口部20的情况下,中间部件70的两端分别抵接芯销50的止挡末端56和主缸入口部20。主缸入口部20通过中间部件70推抵芯销50,使芯销50被抵抗着弹簧60的弹性力向内(图1中为向上)轴向移动,卡合件40从卡口部11脱离,制动液容器中的制动液被允许经由贯穿孔15(内侧孔段15a、最小直径d处、外侧孔段15b)、流体缝隙43、中间部件70中的流体通道75、和开口22流进制动主缸。此时,芯销50处于轴向最内侧位置,弹簧60处于被压缩在止挡末端56和卡口部11之间的第一压缩状态,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制动系统能够正常行使制动功能。
在图2a中,在容器出口部10未安装到主缸入口部20或者从主缸入口部20脱离的情况下,芯销50在弹簧6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轴向向外移动,卡合件40从最小内径d的内侧、在内侧孔段15a内密封配合到卡口部11,密封贯穿孔15,因而密封制动液容器,防止了制动液的泄露。此时,芯销 50处于轴向最外侧位置,弹簧60处于被压缩在止挡末端56和卡口部11之间的第二压缩状态(图2a)。与第二压缩状态相比,弹簧60在第一压缩状态受到的压缩力更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芯销50的尺寸、具体为长度被设计成使得,无论是如图1所示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如图2a所示连接阀处于闭合状态,芯销50、具体为其止挡末端56都始终处于容器出口部10的外侧孔段15b内,不会突伸到容器出口部10(特别是最外端面14)的外面。在制动液容器与制动主缸分离或者意外脱离时,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芯销被外界物体或地面推动而回缩、进而导致连接阀打开和制动液泄露的后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卡合件40被可移除地附接到芯销50的第一端50a,在芯销50轴向移动至轴向最外侧位置时其密封配合到容器出口部 10的卡口部11。在容器出口部10从主缸入口部20脱离时、或者说弹簧60 处于第二弹性状态时,卡合件40一方面阻挡芯销50进一步向外轴向移动而从贯穿孔15脱离,另一方面保持密封贯穿孔15和防止制动液泄露。在能够实现前述功能的前提下,卡合件40和芯销50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它们之间的附接也可以通过本领域内常见的任何方式实现。
在图1-2a的实施例中,卡合件40是由橡胶或任何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件,芯销50的第一端50a形成有适于接收卡合件40的周向密封槽59。可选地,可以不设周向密封槽59,卡合件40可以直接过盈配合到芯销50的第一端50a的外周面上。
在3a-3d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卡合件40可以是通过塑料或弹性材料包覆的非弹性材料件,卡合件40可以通过诸如卡接、螺纹连接、粘接等任何机械连接方式附接到芯销50的第一端50a。其中,图3a类似于图2a,卡合件40被接收于形成在第一端50a上的周向槽中;图3b和3c示出卡合件 40是包括多个零件构成的组件的形式,图3b中的卡合件40包括限定出密封表面的球形密封件42和从球形密封件42伸出的带钩腿部47,带钩腿部 44适于被形成在第一端50a上的对应结构接收、从而固定地附接到芯销50,图3c中的卡合件40包括限定出密封表面的环形密封件42以及紧固件44,紧固件44将密封件42紧固到形成在芯销50的第一端50a上的肩部57;图 3d中,卡合件40是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芯销50的第一端50a上的领环。根据本申请,为了加强密封功能,卡合件40的外表面可以涂有密封涂层。可选地,芯销50可以包括从第一端50a处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50b处的第二端表面中任一者或两者沿轴向方向延伸到所述芯销50内的盲孔53(图3a和图3d),用于工艺目的或任何其他目的。
芯销50的第一端50a可以如图1,2a,3a-3c所示具有大于销体54的外周尺寸,也可以如图3d所示具有与芯销54相等的外周尺寸。芯销50可以如图所示具有圆形横截面,也可以具有诸如椭圆形等任何其他适当的横截面形状。
如上述,在芯销50的轴向长度缩短到容器出口部10的贯穿孔15内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能够实现图1的连接阀开启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上述中间部件70。沿轴向方向,中间部件70的尺寸被设计成确保在容器出口部10被安装到主缸入口部20的情况下能够将芯销50从如图2所示的闭合状态推至如图1所示的开启状态。在能够提供上述功能的情况下,中间部件70可以具有任意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根据本申请的原理,在一种可行实施例中,中间部件70可以是独立于主缸入口部20制造、并且在使用时仅仅是放置于形成主缸入口部20的槽口部中的分离部件,在此情况下,中间部件70的流体通道75的形式(形状、尺寸、布置方式等)应确保来自贯穿孔15的流体、即制动液能够平滑、顺利地流经而进入开口22和制动主缸,特别是在中间部件70可能发生移位的情况下流体通道75也不会阻碍流体的流动。在另一可行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制动液容器从制动主缸脱离的情况下丢失或遗失中间部件70,同时避免由于中间部件70的移位而造成流体通道75的阻塞,中间部件70虽独立于主缸入口部20提供、但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可移除地附接或固定至主缸入口部20的壁或者以任何方式永久式附接或固定到主缸入口部20的壁。可用的附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本领域内常见的机械连接(例如卡接(图7a-7b)、螺纹连接、销接、铆接、过盈配合等)、粘接等。在可替代实施例中,中间部件70可以是从主缸入口部20延伸的一体部分(图9)。
图1-8示出了中间部件7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若干实施例,图9示出了中间部件70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件70包括适于接触或抵靠主缸入口部20 的壁的基部72和从基部72延伸的柱部74,流体通道75形成于基部72中并且贯穿基部72。基部72具有面对着主缸入口部20的相对表面21的底表面73。基部72的外周尺寸设计成使其能够安装到主缸入口部20内。流体通道75的尺寸、形状和布置方式可以与主缸入口部20的开口22的位置相关地设计,并且流体通道75被配置成,即便在中间部件70存在移位的情况下,也能确保与开口22流体连通,从而使来自贯穿孔15的制动液能够顺利地进入制动主缸。在此基础上,流体通道7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尺寸、数量和布置方式,总体上,流体通道75是孔、缝、槽、切口中任一种或任意组合的形式。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2a所示,基部72被构造成成平板状结构,基部72的底表面73是平面。流体通道75可以是沿着围绕轴向方向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分布的孔,或者可以是沿着周向方向连续或断续延伸的槽,使得即便在中间部件70沿着周向方向或任何其他方向具有位移的情况下流体通道75也能确保制动液不受阻地流到制动主缸内。
在图4a-4c示出的示例中,中间部件70的底表面73是非平面形式。非平面形式的底表面73与主缸入口部20的相对平面21之间形成中空空间77 (图4b-4c)。提供此中空空间77是有利的,尤其是当由于基部72的移位、特别是周向移位而致使基部72的流体通道75与开口22不再精确对准时,来自流体通道75的制动液首先进入中空空间77,再经由开口22进入制动主缸,能够避免出现制动液被阻滞的情况。在这些示例中,图中示出(但不是必须的)柱部74中形成有盲孔或通孔71,孔71可以是工艺孔或者用于任何其他用途的孔。
具体地,在图4a中,底表面73在中心部朝向主缸入口部20的相对平面21凸出以与其接触,且在外围部远离所述相对平面21弯曲的总体凸型平面,中空空间77形成于底表面73的弯曲的外围部分和平面21之间。在图4b中,底表面73可以是在中心部远离相对平面21凹入且外围部接触平面21的总体凹型平面,例如底表面73是大致锥形表面的形式。中空空间 77形成于大致锥形底表面73和平面21之间。图4c不同于图4b仅在于,中间部件70的基部72除包括类似于图4b的、形成流体通道75的大致锥形部之外,还包括远离平面21弯折的钩型外围部78。
图4d示出了流体通道75的立体图,图4d中的中间部件70可以是图 4c中的中间部件70的一个示例。其中,流体通道75被形成为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开布置、例如均匀间隔开的多个狭槽751,每一个狭槽751在径向方向上以曲线形式、例如螺旋或近似螺旋形式地延伸。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设想狭槽751也可以设置成在径向方向上直线延伸,或以直线和任意曲线的组合形式延伸。
流体通道75可以由如图4d所示形成在基部72中的、两端封闭的狭槽 751构成,也可以由从基部72的外周面开始延伸到基部72内的一端封闭的槽口752构成,如图5a-5d所示。除流体通道75的结构不同之外,图5a-5d 中示出的中间部件70的其他方面可以分别参考图2b和4a-4d,图5d中示出的结构可以是图5c所示中间部件70的对应立体图。本申请对槽口752 的形状、尺寸、数量和布置方式不做限制。
图6a-6c示出了流体通道75的又另一示例,图6a和6c分别是沿着图 6b中A-A和B-B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中间部件70被安装在主缸入口部20 中。在本示例中,流体通道75可以包括相同或不同形状和/或尺寸的狭槽以及相同和/或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槽口的任意组合。例如,在本可行示例中,流体通道75包括相对于中间部件70的柱部74的中心轴线大致对置布置的两组狭槽751,每组狭槽包括三个间隔的狭槽751,流体通道75还包括大致对置布置的两个槽口752。作为此可行示例的其他替代形式,狭槽的个数、槽口的个数、狭槽和槽口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根据本申请的原理,中间部件70的基部72的外周尺寸可以等于或稍小于形成主缸入口部20的槽口的侧壁的内周尺寸,以便于安装,此时如前面所述的,基部72可以以底表面73抵接表面21的方式放置于主缸入口部 20的槽口内、或者以任何方式可拆除地或者永久性地附接到主缸入口部20 的表面21。
在如图7a-7b示出的示例中,中间部件70的基部72的外周尺寸可以大于形成主缸入口部20的槽口的侧壁的内周尺寸,以防止中间部件70意外从槽口脱离。具体地,主缸入口部20设有用于接收基部72的外周部以防止基部72沿轴向移动的凹口24。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流体通道75被构造成,在确保流体能够顺利流进开口22内的同时,还使得中间部件70的基部72在安装到槽口的侧壁23内时能够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图5d)或以旋转的方式(图6b)完成装配。
图8示出中间部件70被粘接到主缸入口部20以防止丢失的实施例。
上面参考附图1-8描述了中间部件70包括基部72和柱部74的结构形式。图9示意了中间部件70被构造成与主缸入口部20一体的柱部74的形式。当然,如前述,单独地提供柱部74然后将其以与芯销50的销体54大致对齐的方式安装到主缸入口部20内、或者将柱部74粘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主缸入口部20是也是可以的。
上面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面描述的和图中示出的实施例,相反,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不同实施例中公开的特征可以重新组合以构成新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只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制动液容器的容器出口部(10),用于制动主缸的主缸入口部(20),和将所述容器出口部(10)连接到所述主缸入口部(20)的连接阀,其中,所述容器出口部(10)限定出贯穿孔(15)并且包括限定出所述贯穿孔(15)的最小内径(d)的卡口部(11),所述贯穿孔(15)包括位于所述最小内径外侧的外侧孔段(15b),其中,所述连接阀包括:
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贯穿孔(15)中的芯销(50),其具有相反的第一端(50a)和第二端(50b)和连接第一端(50a)和第二端(50b)的销体(54),所述芯销(50)的销体(54)和第一端(50a)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容器出口部(10)的最小内径(d);
卡合件(40),其被附接到于所述第一端(50a),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从内侧密封配合所述卡口部(11),并且所述卡合件(40)和第二端(50b)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最小内径(d);
弹簧(60),其被配置为套装在所述销体(54)上并且在所述外侧孔段(15b)内被压缩在所述第二端(50b)和所述卡口部(11)之间;和
中间部件(70),其被安装成在相反的两端分别抵接到所述第二端(50b)和所述主缸入口部(20),以将连接阀从闭合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芯销(50)处于其中卡合件(40)与卡口部(11)密封配合的轴向最外侧位置,在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芯销(50)处于其中卡合件(40)与卡口部(11)脱离配合的轴向最内侧位置,所述芯销(50)的第二端(50b)被构造成始终处于外侧孔段(15b)内并且与所述外侧孔段(15b)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体缝隙(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5)通过所述最小内径(d)分成内侧孔段(15a)和所述外侧孔段(15b),所述内侧孔段(15a)为从所述最小内径(d)处向内侧扩张的锥形孔。
3.一种连接阀,用于将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液容器的容器出口部(10)连接到制动主缸的主缸入口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阀是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制动系统中的连接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40)是单件式弹性密封件,或者通过塑料或弹性材料包覆和/或涂有密封涂层的单件式非弹性密封件,所述卡合件被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第一端(50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40)是由多个零件构成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限定出密封表面的密封件(42),和将密封件(42)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第一端(50a)上的紧固件(4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销(50)的销体(54)的外周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端(50a)的外周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销(50)的第一端(50a)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卡合件(40)配合或接合的特征,所述特征是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周向延伸的密封槽(59),外螺纹,轴向延伸的内孔,外周尺寸小于所述最小内径(d)的肩部(5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销(50)的第二端(50b)是与销体(54)一体形成的、或者单独形成之后附接于其上的止挡末端(5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销(50)包括从第一端(50a)处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50b)处的第二端表面中任一者或两者沿轴向方向延伸到所述芯销(50)内的盲孔(53)。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70)是从所述主缸入口部(20)朝向所述芯销(50)一体地延伸出的、或者永久附接至所述主缸入口部(20)的柱部(74)。
11.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70)包括从所述主缸入口部(20)一体地延伸出、或者永久地附接于其上、或者可移除地放置于其上、或者受约束地安装到所述主缸入口部(20)的基部(72),和从所述基部(72)一体地伸出或被附接于所述基部(72)上的柱部(7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72)包括使所述流体缝隙(43)与形成在所述主缸入口部(20)上的开口(22)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7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75)是在周向方向上贯穿所述基部(72)的一个或多个孔和/或一个或多个槽,其中所述槽沿着径向方向延伸或者相对应径向方向曲线形延伸,所述槽包括从所述基部(72)的外周表面延伸到所述基部(72)内的一端闭合的槽口(752)和/或形成在所述基部(72)内的两端闭合的狭槽(75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72)具有面对着所述开口(22)的底表面(73),底表面(73)是平面或大致锥形表面。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制动系统。
CN201921006597.5U 2019-07-01 2019-07-01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Active CN210191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6597.5U CN210191450U (zh) 2019-07-01 2019-07-01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6597.5U CN210191450U (zh) 2019-07-01 2019-07-01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450U true CN210191450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6597.5U Active CN210191450U (zh) 2019-07-01 2019-07-01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9658B2 (ja)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EP2788640B1 (en) Non-return valve
EP2085677B1 (en) Joint member of pipe joint
CN100501216C (zh) 用于流体管线的插头式连接
EP3259509B1 (en) System including a tubular fluid conduit and a quick connector fluid coupling with integrated check valve
JP2004518911A5 (zh)
US9739367B2 (en) Transmission anti-leak valve
US7823564B2 (en) Coupling arrangement and connection assembly
US20130037141A1 (en) Transmission anti-leak valve
US9776610B2 (en) Modular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
CN210191450U (zh) 车辆、车辆制动系统及其连接阀
US20010027941A1 (en) Filter element
CN210971031U (zh) 车辆、制动系统、制动液容器、连接阀、连接阀的芯销、以及连接阀和制动液容器的组合
US7703744B2 (en) Core push-in seal
US11725551B2 (en) Filter element of a filter for purifying fluids, insertion adapter, and filter
US11566737B2 (en) Quick connect release system for a fluid coupling
US8727382B2 (en) Coupling device, crankcase ventilation device and fresh air system
US20160208931A1 (en) Retaining device for sealing gasket i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JP2017537271A (ja) 排液コネクタ
EP3471852B1 (en) A filter element for a vehicle
WO2011139677A4 (en) Plug and valve system
JP2006329353A (ja) ポペット弁体を有する開閉弁のシール構造
CN109257935A (zh) 管道防水密封垫构件
US20070080105A1 (en) Metal-free combination relief and anti-drain back valves for fluid filters
JP2004526920A (ja) 自閉連結装置用端部品及び対応する自閉連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