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5735U - 一种复合基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基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5735U
CN210185735U CN201920495869.6U CN201920495869U CN210185735U CN 210185735 U CN210185735 U CN 210185735U CN 201920495869 U CN201920495869 U CN 201920495869U CN 210185735 U CN210185735 U CN 210185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tment
composite
transgingival
impla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58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li Zhao
赵丽丽
Wei Guo
郭威
Huaying Li
李华莹
Guangping Hao
郝广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qing Golm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qing Golm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qing Golm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qing Golm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58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5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5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5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基台,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部(10)、位于中部的穿龈部(20)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接部(3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用于与种植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用于与牙冠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顶部设有螺纹孔。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基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基台。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种植基台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基台上牙冠义齿连接段、穿龈部和种植体连接段。种植体是植入骨组织内的结构,起到天然牙根的作用,以承担支持固位等功能。基台是位于种植体上方,穿出牙龈并暴露于口腔中的部分,它是连接上部牙冠义齿连接段与下部种植体之间的关键结构。但是,传统的种植基台不适合骨量不足的或全口无牙颌患者,并且在安装时需要先将基台与种植体连接,再将牙冠固定在基台上。从而,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基台,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部、位于中部的穿龈部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种植体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牙冠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的顶部设有螺纹孔。
可选地,穿龈部的高度为1.0~5.0毫米。
可选地,穿龈部的高度为3.5毫米。
可选地,复合基台的直径为4.0~5.0毫米。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穿龈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一体式连接。
可选地,复合基台为复合直基台,并且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第二连接部的上端为棱柱结构。
可选地,复合基台为复合角基台,并且第二连接部与穿龈部垂直连接,第一连接部延伸方向与穿龈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7°。
可选地,复合基台为复合角基台,并且第二连接部与穿龈部垂直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口,第一连接部延伸方向与穿龈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的结构为以下任一一种:棱柱结构以及锥形结构。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的的结构为以下任一一种:棱柱结构以及锥形结构。
本申请的复合基台可以通过螺丝将第二连接部与牙冠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部将基台置入至患者口腔中的种植体。从而在使用时不必再分两步安装基台,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此外,该复合基台适用于螺丝固位多牙修复体,简化种植手术过程,扩大种植牙的适应症,对于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斜行种植方案来完成修复。同时,把骨水平的修复方案转移到软组织水平完成修复,方便患者后期的种植牙维护,尤其适合全口无牙颌的种植方案。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复合直基台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复合角基台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角度为17°的复合角基台的一个侧视图;
图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角度为17°的复合角基台的又一个侧视图;
图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角度为30°的复合角基台的一个侧视图;以及
图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角度为30°的复合角基台的又一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基台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至图6所示,复合基台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部10、位于中部的穿龈部20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接部30。其中第一连接部10用于与种植体连接,第二连接部30用于与牙冠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30的顶部设有螺纹孔。从而,该复合基台可以通过螺丝将第二连接部30与牙冠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部10将基台置入至患者口腔中的种植体。从而在使用时不必再分两步安装基台,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此外,该复合基台适用于螺丝固位多牙修复体,简化种植手术过程,扩大种植牙的适应症,对于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斜行种植方案来完成修复。同时,把骨水平的修复方案转移到软组织水平完成修复,方便患者后期的种植牙维护,尤其适合全口无牙颌的种植方案。
具体地,穿龈部20的高度为1.0~5.0毫米。该复合基台可以根据患者的牙龈结构选择穿龈高度。
优选地,穿龈部20的高度为3.5毫米。此外,穿龈部20的高度,即穿龈高度还可以分别为:1.0毫米、2.0毫米以及5.0毫米等。
具体地,复合基台的直径为4.0~5.0毫米。优选地,复合基台的直径为4.0毫米。优选地,复合基台的直径为5.0毫米。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0、穿龈部20以及第二连接部30一体式连接。使得复合基台的结构更加稳固。
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台为复合直基台,复合直基台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部10、位于中部的穿龈部20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接部30。其中第一连接部10用于与种植体连接,第二连接部30用于与牙冠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30的顶部设有螺纹孔。第一连接部10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第二连接部30的上端为棱柱结构。其中,第一连接部10的外表面的螺纹结构可以增大复合直基台与种植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复合直基台与种植体之间能够稳固的连接。同时,第二连接部30的上端为棱柱结构,使得义齿在使用的过程中,牙冠与复合直基台之间不易发生旋转。
具体地,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台为复合角基台,复合角基台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部10、位于中部的穿龈部20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接部30。其中第一连接部10用于与种植体连接,第二连接部30用于与牙冠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30的顶部设有螺纹孔。并且第二连接部30与穿龈部20垂直连接,第二连接部30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口,第一连接部10延伸方向与穿龈部20以及第二连接部3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7°。此外,参照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0延伸方向与穿龈部20以及第二连接部3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倾斜种植体旋转不同角度的复合角基台,进而调整修复角度。同时,还可以简化分歧种植体角度的修复操作,有一定角度转换,满足后期修复需要。
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角度为17°的复合角基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的结构为棱柱结构。使得义齿在使用的过程中,复合角基台与种植体之间不易发生旋转。
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角度为17°的复合角基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的结构为锥形结构。使得复合角基台与种植体之间可以紧密贴合。
具体地,参照图5所示,角度为30°的复合角基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的结构为棱柱结构。使得义齿在使用的过程中,复合角基台与种植体之间不易发生旋转。
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角度为30°的复合角基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的结构为锥形结构。使得复合角基台与种植体之间可以紧密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部(10)、位于中部的穿龈部(20)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接部(3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用于与种植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用于与牙冠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顶部设有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龈部(20)的高度为1.0~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龈部(20)的高度为3.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台的直径为4.0~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所述穿龈部(2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0)一体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台为复合直基台,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上端为棱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台为复合角基台,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0)与所述穿龈部(20)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部(10)延伸方向与所述穿龈部(2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台为复合角基台,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0)与所述穿龈部(20)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延伸方向与所述穿龈部(2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的结构为以下任一一种:棱柱结构以及锥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的结构为以下任一一种:棱柱结构以及锥形结构。
CN201920495869.6U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复合基台 Active CN210185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5869.6U CN210185735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复合基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5869.6U CN210185735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复合基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5735U true CN210185735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5869.6U Active CN210185735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复合基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5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7568A (en) Gingival contoured abutment
US20080227057A1 (en) Narrow Dent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Parts
US7108511B1 (en) System of dental restoration of single stage dental implants and loading with a preformed crown restoration
US6325628B1 (en) Temporary implant components, system and method
Babbush Titanium plasma spray screw implant system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edentulous mandible
US9883926B2 (en) Conversion abutment for dental implants
JP2007502648A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EP3166530B1 (en) Dental prostheses cemented onto implants and/or abutments having a reverse margin
EP3079628B1 (en) One piece custom made dental device for holding multiple teeth
US8545223B1 (en) Dental implant system
BR112019022762B1 (pt) Implante dentário, parafuso de conexão e kit para implantação
CN210185735U (zh) 一种复合基台
US10869739B2 (en) Dental implant
US20180280121A1 (en) Dental implan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mplantation
US9044289B2 (en) Universal transitional abutment
CN112826617B (zh) 含有新型基台固位螺丝系统的口腔种植体
KR200392276Y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Watson et al. Implant complications and failures: the single-tooth restoration
KR20210071682A (ko) 어버트먼트 조립체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216257553U (zh) 一种防止意外松脱的全瓷义齿
CN216628778U (zh) 一种异孔螺合结构的义齿固定装置
US20210393370A1 (en) Dental hand piece for Assisting Measurement
CN219070716U (zh) 一种分段式即刻修复义齿
WO2019155343A1 (en) Endosseous dental implant system with accompanying prosthetics
Park et al. The Study of Compression Shear Load of Implanting in Four Different Fasten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