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1954U - 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1954U
CN210181954U CN201921366434.8U CN201921366434U CN210181954U CN 210181954 U CN210181954 U CN 210181954U CN 201921366434 U CN201921366434 U CN 201921366434U CN 210181954 U CN210181954 U CN 210181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display
buffe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64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jun Cai
蔡博钧
Suli Liu
刘素利
Junxian Li
李俊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3664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1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1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1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器,其主要在外壳内设置导光板,并于导光板的入光侧设置光源,外壳与导光板之间设有缓冲材,缓冲材位于导光板异于入光侧的外周缘,并具有面向导光板的反射面以及位于前侧的承载部,导光板的前方设有光学膜片,且缓冲材的承载部上设有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显示器能依据需求设定成多种外型,并通过在导光板异于入光侧的外周缘处设置缓冲材,以提供导光板缓冲效果,同时借由缓冲材的反射面提供一致的光反射效果,能有效避免光反射时产生明显的明暗差异,能提升显示器的画面呈现质量,此外,缓冲材的承载部能承载显示面板,故无需另外设置用以承载显示面板的承载构件,能达到节省材料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是涉及显示影像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已运用在各种产品类型上,包括大尺寸的电视、中尺寸的计算机或笔电屏幕、小尺寸的手机或平板,其中,还有一种产品类型是运用在车辆的仪表板或中控台的显示屏上。截至目前为止,车载显示器已成为汽车出厂时的标准配备,而为了配合使用者对外观的需求,车载显示器的窄边框化及薄化已逐渐成为其发展趋势。
其中,如图7所示,现今的车载显示器包括外壳90、导光板91及显示面板,该导光板91设置于该外壳90并具有位于前方的出光面911以及位于出光面911侧边的入光侧。
而为了达到车载显示器的窄边框化及薄化的同时提高该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效果,现今的车载显示器会在该外壳90非入光侧的位置的内侧角隅处分别设置白色橡胶块92,并于该外壳90非入光侧的位置的内侧缘处分别贴附反光贴片93,通过所述白色橡胶块92以及所述反光贴片93提供反射提高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效果,同时藉由所述橡胶块提供导光板91缓冲效果,确保车载显示器能够承受车内的剧烈温差变化所导致的热涨冷缩现象,避免导光板91因热胀冷缩而与白色橡胶块92之间的间隙变化而发生相对移动等问题。
此外,所述白色橡胶块92与所述反光贴片93虽能提供反射以提高所述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效果,然而所述白色橡胶块92与所述反射贴片之间的间隙会因无法提供反射而产生暗带,导致所述车载显示器的画面呈现有明暗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器,借此改善现今的车载显示器的画面呈现容易有明暗不均的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包括:
外壳;
导光板,其设置于该外壳内,该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及入光侧,该出光面位于该导光板的前侧,该入光侧位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侧边;
缓冲材,其设置于该外壳与该导光板之间,且该缓冲材位于该导光板异于所述入光侧的外周缘,该缓冲材具有面向该导光板的反射面,且该缓冲材的前侧形成承载部;
复数光学膜片,其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前方;
光源,其设置于导光板的入光侧;以及
显示面板,其承载于该缓冲材的承载部上,并位于该复数光学膜片的前方。
其中,该缓冲材包括本体及反射片,所述反射面形成于所述反射片,此外,该本体固设于该外壳,该反射片固设于该本体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或是,该反射片固设于该导光板异于所述入光侧的外周缘。
其中,该缓冲材于背向该导光板一侧凸伸形成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抵接该外壳并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外围。
其中,该缓冲材于背向该导光板一侧凹陷形成容置部,所述外壳嵌入该容置部内。
其中,该缓冲材包括黏贴层,设于该承载部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该缓冲材的本体为橡胶或是发泡材。
本实用新型显示器能应用于任何显示器上,特别是作为车载显示器使用,其中,所述缓冲材围绕于该导光板异于所述出光侧的外周缘处,藉此除了能有效提供缓冲效果外,同时能借由所述缓冲材面向导光板的反射面提供反射,能有效避免反射效果不同而产生明暗不均的问题,进而提高所述显示器的画面呈现质量。
此外,所述缓冲材的承载部能承载所述显示面板,故无需于所述外壳处另外设置用以承载显示面板的承载构件,能进而达到节省材料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采用另一态样缓冲材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采用另一态样缓冲材的取下显示面板及光学膜片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取下显示面板及光学膜片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7是常用车用显示器的取下显示面板的局部前视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数种较佳实施例,其包括外壳10、导光板20、缓冲材30、复数光学膜片40、光源50及显示面板60。
如图2至图4所示,该导光板20设置于该外壳10内,该导光板20具有出光面21及入光侧22,该出光面21位于该导光板20的前侧,该入光侧22位于该导光板20的出光面21的侧边。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缓冲材30设置于该外壳10与该导光板20之间,且该缓冲材30位于该导光板20异于所述入光侧22的外周缘,该缓冲材30具有面向该导光板20的反射面31,且该缓冲材30的前侧形成承载部32。
如图3所示,该复数光学膜片40设置于该导光板20的出光面21前方。
如图4所示,该光源50设置于导光板20的入光侧22。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60承载于该缓冲材30的承载部32上,并位于该复数光学膜片40的前方,或者依需求将该显示面板60及所述光学膜片40同时以该承载部32承置。
此外,如图2所示,该缓冲材30朝向所述导光板20的一侧具有可反射光线的反射面31,或者,如图3、图4所示,该缓冲材30包括本体33及反射片34,所述反射面31形成于所述反射片34,其中,该本体33固设于该外壳10,该反射片34固设于该本体33面向所述导光板20的侧面;或是,该反射片34固设于该导光板20异于所述入光侧22的外周缘。
该反射片34能选择固设于该本体33面向所述导光板20的侧面,借此,使反射片34通过本体33黏固在外壳10上,于生产制程中,反射片34可以随着外壳10同时准备制作,进而能减少作业工时;或是,该反射片34亦能选择固设于该导光板20异于所述入光侧22的外周缘,且所述反射片34能进一步固设于该本体33面向所述导光板20的侧面,借此,使本体33通过反射片34黏固在导光板20上,当反射片34需要维修替换时,可以与材料成本较低的导光板20同时替换,进而减少重工费用。
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该缓冲材30于背向该导光板20一侧凸伸形成定位部35,且所述定位部35抵接该外壳10并位于该显示面板60的外围,可借此限制该显示面板60在平面上的移动,以提高该显示面板60的稳定性,再者,所述缓冲材30的本体33能采用橡胶块或是发泡材成形,另外,如图2、图3所示,该缓冲材30能进一步于背向该导光板20一侧凹陷形成容置部37,所述外壳10嵌入该容置部37内,所述容置部37能贴抵所述外壳10,能有效提高所述缓冲材30设置于外壳10内的稳定性,且由于该缓冲材30的容置部37设于该缓冲材30相对于所述定位部35的另一侧,使所述外壳10能同时提供所述定位部35支撑效果,使所述定位部35不易因显示面板60膨胀而产生外翻等情形,进一步提高所述定位部35的定位效果;此外,所述外壳10与该缓冲材30的表面共平面,在后续的安装作业上也较为便利。
举例而言,若所述缓冲材30的本体33选用橡胶块,可将橡胶块适应该导光板20的外围设置,如图3所示,当所述导光板20为矩形,可依照所述导光板20的三边长取用适当长度的橡胶块,如图5所示,当所述导光板为不规则形状,可取适应所述导光板20的边长的橡胶块,环绕所述导光板20外围排列。又,若所述缓冲材30的本体33选用发泡材成形,则可适应所述导光板20与该外壳10之间的间隔,填充发泡材而固定所述导光板20。更佳的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还包括有黏贴层36,所述黏贴层36设于该承载部32与该显示面板60之间,并用以限制该导光板20的位移,可达到减少碰撞和异音产生的功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能应用于任何温差变化环境,以及各种产品尺寸,包括大尺寸的电视、中尺寸的计算机或笔电屏幕、小尺寸的手机或平板等等,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于车上并作为车载显示器使用,其中,所述显示器的外形能依据需求设定成多种不同的外型(如:多边形、梯形或是部分采用圆角等外型),所述缓冲材30能依据显示器的外型围绕于该导光板20异于入光侧22的外周缘,借此所述导光板20在受热膨胀时,围绕于导光板20外围的缓冲材30的本体33的受热膨胀程度小于该导光板20的受热膨胀程度,且较由所述缓冲材30的弹性,故能提供不同方向的缓冲效果,以有效避免导光板20相对于该外壳10产生移动或是受热膨胀等问题。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显示器于使用时,所述缓冲材30面向所述导光板20的反射面31能提供光反射,进而提升所述显示器的整体背光效果,且由于所述缓冲材30围绕于该导光板20异于入光侧22的外周缘,因此,所述显示器借由同一材质的反射面31进行光反射时,所述导光板20异于入光侧22的外周缘处的光反射效果一致,能有效避免光反射时产生明显的明暗差异,进而能提升光学品味及所述显示器的画面呈现质量。
再者,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材30的承载部32能承载所述显示面板60,并能同时借由所述定位部35以提供显示面板60定位的效果,故无需于所述外壳10处另外设置用以承载显示面板60的承载构件,能进而达到节省材料成本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显示器能依据需求设定成多种外型,并通过在该导光板20异于入光侧22的外周缘处设置所述缓冲材30,以提供所述导光板20不同方向的缓冲效果,同时借由所述缓冲材30提供一致的光反射效果,能有效避免光反射时产生明显的明暗差异,进而能提升所述显示器的画面呈现质量,此外,所述缓冲材30的承载部32能承载所述显示面板60,故无需于所述外壳10处另外设置用以承载显示面板60的承载构件,能进而达到节省材料成本的效果。
符号说明
10外壳 20导光板
21出光面 22入光侧
30缓冲材 31反射面
32承载部 33本体
34反射片 35定位部
36黏贴层 37容置部
40光学膜片 50光源
60显示面板 90外壳
91导光板 911出光面
92白色橡胶块 93反光贴片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导光板,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及入光侧,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前侧,所述入光侧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侧边;
缓冲材,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所述缓冲材位于所述导光板异于所述入光侧的外周缘,所述缓冲材具有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且所述缓冲材的前侧形成承载部;
复数光学膜片,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前方;
光源,其设置于导光板的入光侧;以及
显示面板,其承载于所述缓冲材的承载部上,并位于所述复数光学膜片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包括本体及反射片,所述本体固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反射片固设于所述本体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所述反射面形成于所述反射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还包括本体及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固设于所述导光板异于所述入光侧的外周缘,所述反射面形成于所述反射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于背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凸伸形成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抵接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于背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凹陷形成容置部,所述外壳嵌入所述容置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于背向所述导光板一侧凹陷形成容置部,所述外壳嵌入所述容置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包括黏贴层,所述黏贴层设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包括黏贴层,所述黏贴层设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的本体为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的本体为发泡材。
CN201921366434.8U 2019-08-21 2019-08-21 显示器 Active CN210181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6434.8U CN210181954U (zh) 2019-08-21 2019-08-21 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6434.8U CN210181954U (zh) 2019-08-21 2019-08-21 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1954U true CN210181954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4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6434.8U Active CN210181954U (zh) 2019-08-21 2019-08-21 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1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9301B (zh) 显示装置
US9739933B2 (en)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shock-absorbing members
JP448535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88238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392553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466016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固定装置
US20120113331A1 (en) Edge light type illuminating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dge light type illuminating device
TWI486672B (zh) 顯示裝置
JP723670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13327511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181954U (zh) 显示器
CN112394569B (zh) 背板、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00583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5118813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219692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系统
CN112305812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419876A (zh) 显示器
US2021036486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719596B (zh) 顯示器
JP2018180103A (ja) 表示装置
CN11122117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819986A (zh) 显示器
CN218037607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90030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24004526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