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1926U -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1926U
CN210181926U CN201921427641.XU CN201921427641U CN210181926U CN 210181926 U CN210181926 U CN 210181926U CN 201921427641 U CN201921427641 U CN 201921427641U CN 210181926 U CN210181926 U CN 210181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lf
liquid crystal
information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76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wei Yuan
袁佳玮
Bi'an Fang
方彼岸
Xukang Ren
任旭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huan Hi Tech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Xianren New Materials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rst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rst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rst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76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1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1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1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所述双层标签层叠设置有自检膜层和信息层;所述自检膜层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基材层、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层和遮盖层;所述自检膜层设置在所述信息层的上方。采用上述特定材料的层叠,由于偏振光的干涉效应使原本不可见的偏振信息成为可见,从而不借助任何工具,以靠标签本身的自检实现真伪识别,而且自检图案是高分辨率隐形图案。

Description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背景技术
自验证防伪,是指不需要借助于外部工具,仅利用防伪物本身,通过折叠,重合,错动等方式产生新的技术效果,完成对自身的真伪鉴定。传统的自验证防伪元件通常一端为检测装置,一端为被检测装置。例如,光学放大镜与缩微文字的组合(CN97198717.3),两组设计为互扰的摩尔条纹组合(例如,美国专利US20090102605),光学滤色片和同色异谱油墨的组合(例如,英国专利GB1407065)。专利CN97198717.3还提出了一种效果更为有趣的偏振+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的组合,当两者叠合时,可以看到随机分散的,由液晶液滴相位延迟产生的偏振干涉亮点。然而,这一结构只能获得无规律的液晶光点效果,不能够形成图案化的隐形图文,而且,所谓自检作用是通过将外置识别器简单的复合在被检测装置旁实现的,自检识别器本身并不具备防伪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自验证液晶隐形图文的元件,并且检测装置和被检测装置同时具有防伪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所述双层标签层叠设置有自检膜层和信息层;所述自检膜层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基材层、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层和遮盖层;所述自检膜层设置在所述信息层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敏取向层包括至少左端区和右端区;所述左端区中写入了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偏振信息;所述右端区中写入了至少一个方向的偏振信息,并且该方向与左端区中至少一个偏振信息的方向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分子取向方向与所述光敏取向层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100~500n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130~140n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遮盖层的材质为不透明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遮盖层与信息层之间设置有离型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信息层的下方设置有胶粘层。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层遮盖层等的特定层叠设置,使所有区域的偏振信息在裸眼下是不可见,是隐藏的信息。但是,当将自检膜层的右端区置于自检膜层的左端区上方时,将可以透过自检膜层的右端区观察到自检膜层的左端区的偏振信息,即隐藏的偏振信息被揭示出来。当自检膜层的左端区和自检膜层的右端区重叠时,自然光首先透过胆甾相液晶层,并部分转变为圆偏振光,继续通过向列相液晶层的右端区时,转变为线偏振光。线偏光继续向下传播,通过向列相液晶层的左端区时,受到双方向相位延迟层的影响,继续转变为左旋/右旋的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继续向下传播经过胆甾相液晶层,同旋向的圆偏光被反射,反旋向圆偏光则透过,最终被遮盖层吸收。由此可知,重叠后由于偏振光的干涉效应使原本不可见的偏振信息成为可见,从而不借助任何工具,依靠标签本身的自检实现真伪识别,而且自检图案是高分辨率隐形图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自验证真伪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的自验证真伪效果图。
其中,1-基材层、2-光敏取向层、3-向列相液晶层、4-胆甾相液晶层、5-遮盖层、6-离型层、7-信息层、8-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所示视图上边即为上,阅读者的下边即为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所述双层标签层叠设置有自检膜层和信息层;所述自检膜层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基材层、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层和遮盖层;所述自检膜层设置在所述信息层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遮盖层与信息层之间设置有离型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层的下方设置有胶粘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材层的作用是为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等提供支撑的层,对其材质不做特殊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透明或半透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醋酸纤维薄膜(TAC)、聚醚酰亚胺(PEI)、环状聚烯烃(COC)、聚芳酯(PAR)、耐高温聚碳酸酯(HTPC)、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酰亚胺(PI)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敏取向层是采用光敏取向材料,该光敏取向材料中含有侧链中含有联苯和酯基的液晶聚合物,该层是将光敏取向层材料涂布在基材层上制备得到的,该光敏取向材料可以从上海先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得到。具体的,该光敏取向材料涂布在基材层之后,在空气气氛下用波长为280~340nm的线性偏振紫外光透过掩模版在不同方向曝光,然后在氮气气氛下用紫外汞灯将涂层固化即得。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的线性偏振紫外光曝光方向,使其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取向方向,表达不同的偏振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敏取向层包括至少左端区和右端区;所述左端区中写入了至少两个方向的偏振信息,构成图形化的偏振信息;所述右端区中写入了至少一个方向的偏振信息,并且该方向与左端区中至少一个偏振信息的方向相同(图形化曝光方向相同)。
将光敏取向层制备材料涂布在基材层上后烘干得到光敏取向层,然后在一定的辐照能量下用偏振紫外光对上述光敏取向层进行不同方向的曝光,写入取向信息(偏振信息),通过控制偏振紫外光的曝光方向来调控偏振信息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端区和右端区只是对光敏取向层两个不同部位而已,其可以是光敏取向层中间为分界线,其左边为左端区,右边为右端区;也可以不以中间为分界线,只要将一端反转时,能与另一端有重叠的部分即可,优选左端区的尺寸与遮盖层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偏振信息是指光敏取向层的化合物分子接收到的偏振光偏振方向信息。因光敏取向层的分子会按照光的偏振状态发生有方向性的化学变化,从而可以形成取向信息,该取向信息可以进一步诱导液晶分子的取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向列相液晶层是用具有苯环结构的向列相液晶化合物材料涂刷在光敏取向层上得到的一层,该向列相液晶化合物可以从市面上购买得到,例如购买自上海先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分子取向方向与所述光敏取向层相同。可以使光敏取向层中的化合物分子在偏振光的作用下不同方向取向,写入不同的取向信息,而且由此诱导促进向列相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按照光敏取向层的化合物取向方面取向,即可使向列相液晶层的分子取向方向与所述光敏取向层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100~500nm;优选的,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130~140n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相位延迟是指的是由于光的相位在透过具有二相性或多向性的物质时发生偏转所产生的相位的延后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相位延迟单位是nm,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δ=Δn·d=ned-nod,其物理意义是指光穿过厚度为d,双折射率为Δn的各向异性层时产生的光程差。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知道,当一种液晶材料选定后(双折射率Δn确定),相位延迟就可以通过液晶层的厚度d来精确控制。该相位延迟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进行测量,例如,可以采用λ/4波片法来测量其相位延迟。
由于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作用,导致偏振光照射到向列相液晶层之后,由于其左右两个区域不同的光学各向异性有明显差异,受到双方向相位延迟层的影响,改变透射过来的偏振光,从而有助于形成隐形的图案。对于光敏取向层,相位延迟太小,分子有序性较小,光学各向异性作用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胆甾相液晶层是胆甾相液晶聚合物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胆甾相液晶的结构比向列相和近晶相复杂很多,胆甾相中的分子成层状排列,每层中的分子平行排列,且各层之间排列方向存在微小的夹角(约1/6°至1/3°),各层分子总体上呈螺旋状排列,这样在经过一定数量的层后,分子排列方向与第一层相同,形成周期性螺旋结构。由于胆甾相液晶各层分子排列方向不同,因此只有排列方向相同的两层液晶的反射光具备干涉条件,能够实现对特定偏振光的反射或透射,从而有助于显现双层标签中写入的图形化的偏振信息。本实用新型中的胆甾相液晶层材料可以从市面上购买获得,例如可以购买自上海先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遮盖层主要是吸收从其上的组合液晶层中透过的部分圆偏振光,使隐形偏振图案能够实现可视。另一个方面,遮盖设置在其下方的信息层上写入的本体信息。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遮盖层的材质为不透明材料。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透明材料是指透光率低的材料,例如深色油墨等。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遮盖层的尺寸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将信息层上的敏感信息遮盖住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自检膜层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在基材表面上涂布光敏取向层液晶化合物分子,湿涂量0.8~1.5g/m2,100~130℃下烘干3~8min,得到光敏取向层。然后用偏振紫外光,在1~5J/cm2的辐照能量下,对上述光敏取向层液晶化合物分子进行不同方向的曝光,写入取向信息,构成图形化的偏振信息,光敏取向层的左端区和右端区分别写入至少两个方向的偏振信息和至少一个方向的偏振信息。在获得上述具有特定偏振信息的光敏取向层之后,在其表面凹版涂布向列相液晶层材料,湿涂量1~5g/m2,70~90℃下烘干5~10min,完成向列相液晶聚合物的特定方向取向(会因光敏取向层的诱导取向作用而形成与光敏取向层相同方向的取向),得到相位延迟100~500nm的光敏取向层。然后再在向列相液晶层上涂布胆甾相液晶材料并烘干得到胆甾相液晶层,然后在胆甾相液晶层上喷涂打印深色油墨等材料作为遮盖层即得到所述自检膜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离型层的作用是方便双层标签上的自检膜层从信息层上剥离进行自检。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离型层的材质不做特殊限定,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类离型纸(底纸),例如格拉辛纸、SCK底纸、CCK底纸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信息层是记载一些不能直接裸露的敏感信息的印刷信息层,可以记载一些敏感信息,例如中奖信息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胶粘层是将自检膜层和信息层粘贴在被黏物的一层,其材质为胶粘剂,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胶粘剂的类型不做特殊限定,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类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酯胶、环氧树脂胶、聚氨酯胶、有机硅胶、热熔胶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检膜层与离型层、信息层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连接,如粘合剂粘结、层压定型等等,对具体的事项方式不做限定。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
参见图1和2,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所述双层标签层叠设置有自检膜层和信息层;所述自检膜层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基材层1、光敏取向层2、向列相液晶层3、胆甾相液晶层4和遮盖层5;所述自检膜层设置在所述信息层7的上方。所述遮盖层5与信息层7之间设置有离型层6;所述信息层7的下方设置有胶粘层8。
将该实施例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中的信息层上记载“扫码中大奖”的信息后,在信息层上设置离型层之后粘合剂粘合的方式将将自检膜层粘合到离型层上,然后通过胶粘剂将该信息层粘贴在被粘贴物上。在这样的层结构配置下,所有区域的偏振信息在裸眼下是不可见的,是隐藏的信息,只公开一小部分二维码信息如图3中的(a)所示。将基材层、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和胆甾相液晶层的右端区反转到其左端区上,是两端重叠时可以看到高分辨率的五角星隐形图案,如图3中的(b)所示,不借助任何工具即可知道标签的真伪。当从信息层上揭开自检膜层后,可以看到“扫码中大奖”的信息,如图3中的(c)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更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标签层叠设置有自检膜层和信息层;所述自检膜层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基材层、光敏取向层、向列相液晶层、胆甾相液晶层和遮盖层;所述自检膜层设置在所述信息层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取向层包括至少左端区和右端区;所述左端区中写入了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偏振信息;所述右端区中写入了至少一个方向的偏振信息,并且该方向与左端区中至少一个偏振信息的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分子取向方向与所述光敏取向层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100~50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相位延迟130~14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的材质为不透明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与信息层之间设置有离型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层的下方设置有胶粘层。
CN201921427641.X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Active CN210181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7641.XU CN21018192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7641.XU CN21018192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1926U true CN210181926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4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7641.XU Active CN21018192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1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64517C2 (ru) Элемент защиты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RU2377132C2 (ru) Элемент защиты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RU226740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дпечатываемых с помощью лазера носител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й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заготовка для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8403230B2 (en) Card having embedded security element
EA005710B1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е способы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дложек
WO2015147176A1 (ja) 偽造防止媒体、及び、偽造防止媒体の製造方法
US20060097514A1 (en) Object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object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20090121473A1 (en) Optical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for a Security Document and/or a Document of Value
WO2003069587A1 (en) Identifying medium and identifying method for object
US20060061724A1 (en) Reflective coding panel and reflective coding LCD
CN103676261B (zh) 光变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防伪产品
KR102432996B1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을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수단
JPH1142875A (ja) 対象物の識別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が設けられた対象物
CN210181926U (zh) 一种自验证真伪的双层标签
US10647147B2 (en) Anti-counterfeiting medium
JP4740091B2 (ja) 潜像形成フィルム、潜像識別キット及び潜像識別方法
WO2017149284A1 (en) Security elements and security documents
JP5601040B2 (ja) 偽造防止媒体
JP2007093675A (ja) 真贋判定用媒体
CN101930141A (zh)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JP2009034945A (ja) 標識素子、標識化物品及び判別方法
US9789724B2 (en) Optical security device and system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KR102441227B1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을 포함하는 연포장재
JP2018005119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RU2544144C1 (ru) Защитная мет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0

Address after: 201400 Building 1, No. 1, Haikun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anren new materials partnership (L.P.)

Address before: 201799 block B44, 4th floor, building 5, No. 2278, Zhaozhong Road, Chonggu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ANH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9

Address after: 201400 Building 1, No.1 Haikun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anren new materials partnership (L.P.)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anhuan Hi Tech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400 Building 1, No.1 Haikun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anren new materials partnership (L.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