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0141A -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0141A
CN101930141A CN 200910087436 CN200910087436A CN101930141A CN 101930141 A CN101930141 A CN 101930141A CN 200910087436 CN200910087436 CN 200910087436 CN 200910087436 A CN200910087436 A CN 200910087436A CN 101930141 A CN101930141 A CN 101930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machine
false
readable
readable a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874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0141B (zh
Inventor
柯光明
周基炜
王斌
刘卫东
黄小义
陈海波
邓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0874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01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0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0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0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具有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所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第一编码信息能够通过仪器检测,能够避免未经授权的复制,从而消除了被伪造的可能。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实现了二线防伪特征与三线机读防伪特征的结合,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单一防伪措施所带来的无法保证防伪元件的防伪效果的问题。同时,在上述防伪特征的基础上,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还可以结合随角变色的一线光变防伪特征以及其他可以通过仪器机读识别的红外、磁性、紫外等二线防伪特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上述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

Description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有价物品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由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编码信息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复制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种名牌商品、金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伪造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特别是近年来有些防伪技术和防伪手段随处可得,这就更使得造假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有些假冒的有价证券对公众来说甚至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引起了不必要的混乱。伪造技术的高明与广泛性已给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防伪技术领域已经开发和采用了多种防伪手段,根据产品防伪的不同需求,包括了多个等级,例如提供大众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或简单触摸等方式就可识别的大众防伪(也称一线防伪),利用简单仪器即可识别的二线防伪,需要利用特殊的仪器或装置机读识别的专家防伪(三线防伪)。
EP1156934公开了一种利用液晶层作为光变材料的防伪元件。在该防伪元件中,用同颜色的左旋液晶材料和右旋液晶材料套印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图案,通过圆偏振片观察该防伪元件时,由于不同旋向的液晶材料对同一种旋向的偏振光的反射强度存在差别,因此可观察到明暗不同的线条、图案,从而识别肉眼不可见的隐藏图案。但是,这种防伪元件制作过程中需要精确的套印,对印刷设备套印精度的要求很高。
WO2008/058670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有价证券比如钞票的防伪措施。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钞票上存在一个透明的防伪区域,该区域由第一线偏振片及位于其上的胆甾型液晶材料组成,同时该钞票上还存在另一透明的验证区域,该区域由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片垂直的第二线偏振片组成。将防伪区域放在验证区域上时,二个偏振片构成胆甾型液晶层所需的深色背景,因此可观察到胆甾型液晶材料组成的图案。
WO2005/101101A3公开了一种光学薄膜,该薄膜包括由至少部分定向的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各向异性的聚合物层。该各向异性的聚合物层包含多个区域,第一区域具有线偏振性质或偏振方向能够旋转,第二区域具有圆偏振性质。上述第一区域的防伪特征可通过线偏振片观察,第二区域的防伪特征可通过另一偏振状态的偏振片观察。
CN1564998A公开了一种采用标记物质的有价证券和防伪标记。该标记物质在1000至2500nm范围内的红外光谱范围内是吸收的,但在可见光光谱范围内及800nm下不是明显吸收的,因此,该标记物质不能被广泛使用的在约800nm下工作的简单IR阅读装置识别。根据该专利申请公开的方法,需要用1000至2500nm范围内的红外光照射该标记,测定其吸收来鉴别真伪。但是,1000至2500nm包括了较大的范围,而且目前市场上存在对1000至2500nm电磁波具有较强吸收对800nm下电磁波无明显吸收的颜料,因此,降低了含有该标记物质的有价证券和防伪标记的防伪等级。
综上所述,利用光学元件所具有的随角变色的光变效果或液晶材料的偏振性质进行防伪,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并且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好的防伪效果,但目前市场上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制作这类光学防伪元件的光变颜料(OVP)及具有偏振性质或具有随角变色性质的液晶颜料,而且很多光学防伪元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随角变色效果,容易使大众混淆,而且单独具有红外吸收作用的颜料在市场上也可方便得到,因此单一的防伪措施不足以保证防伪效果万无一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编码信息,同时该编码信息防伪特征能够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在可机读检测的防伪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编码防伪特征,使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难以仿制的二线机读防伪特征。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具有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例如通过印刷的方式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上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的检测角度下,不同区域的反射光中心波长组成一组编码信息(或者说是波长数据),第一编码信息可以包括在不同检测角度下的多组编码信息,并且,每一种区域在不同检测角度下具有不同的中心波长,因此,第一编码信息可以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胆甾型液晶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手性向列相液晶,液晶相中的手性物质使液晶层产生螺旋结构。胆甾型液晶螺旋结构的示意图见图1,其中,p是螺距。一束自然光进入胆甾型液晶层后,胆甾型液晶具有的螺旋结构能够选择性地反射特定波长(λ)和特定旋向的圆偏振光。胆甾型液晶层反射光的中心波长取决于螺旋结构的螺距(p)、液晶材料的双折射率和检测角度,因此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胆甾型液晶层反射光的波长也随着变化。如果反射光的中心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便可实现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胆甾型液晶层反射光的颜色也随着变化。胆甾型液晶层随角变色的示意图见图2,从图2可知,观察角度从垂直(90°)变换到倾斜位置(比如45°)时,反射光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双层或多层重叠结构,重叠区域(包括多重重叠区域)可以由不同胆甾型液晶材料重叠而成,也可以是由同一种胆甾型液晶材料重叠而成。相对于单层区域,重叠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会发生蓝移,即向短波方向移动,每一胆甾型液晶层都反射各自特征波长的反射光,重叠区域各层反射光的波长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重叠区域,各层反射光蓝移的程度不同,反射光的波长也不相同,这里所述的胆甾型液晶材料重叠区域或多重重叠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会发生蓝移,均指胆甾型液晶材料相互接触重叠的情况,至于位于非渗透基材两面不相互接触的两层胆甾型液晶重叠层,其反射光的波长不发生蓝移。不同胆甾型液晶材料具有不同的光谱曲线,因此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不同,反射光的光谱曲线及中心波长可通过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其它相应仪器检测,因此,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可以组成编码信息,该编码信息可以通过上述仪器进行检测,并且,检测角度由垂直方向改变到倾斜方向,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均向短波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长波方向移动),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的编码信息也随之发生改变。
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不同,因此可以组成第一编码信息。从垂直检测角度变化到倾斜角度,同一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会发生蓝移,因此在不同角度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时,其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会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同一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例如通过印刷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为重叠区域或多重重叠区域,上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同一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不同区域(上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例如通过套印)的至少三种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是由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重叠区域,上述至少三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例如套印)的至少三种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是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多重重叠区域,在同一检测角度,上述至少三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的至少一种区域在至少一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更优选地,该区域为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重叠区域或多重重叠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的至少一种区域在至少两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并且不同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不同;更优选地,该区域为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多重重叠区域。
在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重叠区域是指由两层胆甾型液晶材料层重叠形成的区域,其中,形成上述两层胆甾型液晶材料层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重重叠区域是指由三层以上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层重叠形成的区域,其中,形成上述三层以上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层的胆甾型液晶材料可以相同(包括完全相同和部分相同),也可以不同;单层区域是指仅由一层胆甾型液晶材料层形成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单层区域,并且在某个检测角度(或者说在至少一个检测角度),该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肉眼不可见的红外或紫外电磁波波段。例如,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区域组成,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检测角度,某个单层胆甾液晶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电磁波波段。或者,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区域组成,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检测角度,某个单层胆甾液晶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肉眼不可见的紫外区电磁波波段。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至少三种不同的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为单层结构(即单层区域),至少一种区域为双层重叠结构(即重叠区域),至少一种区域为多层重叠结构(即多重重叠区域),在同一检测角度,上述三种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上述三种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也发生变化;在不同检测角度,单层结构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优选位于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电磁波波段或肉眼不可见的紫外区电磁波波段;优选随检测角度由垂直角度变化到倾斜角度,双层重叠结构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从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电磁波波段变化到可见光波段,或从可见光波段变化到肉眼不可见的紫外区电磁波波段;多层重叠结构区域的反射光优选为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即在至少两个检测角度,多重重叠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并且不同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不同。
在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具有相同的反射光中心波长的部分(即具有相同防伪特征的部分)均可以被认为是属于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同一种区域,一种区域可以包括一个部分,也可以包括多个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每一种区域包括至少两个部分,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按照预定规律排列,各个部分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该第一编码信息也发生变化。上述预定规律是指在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对于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进行设置时所依据的规律或者说顺序;上述预定规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或者顺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选择。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检测到的第一编码信息不仅能够体现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还能够体现上述排列规律,从而形成“二维”的第一编码信息,例如:将反射光中心波长分别为A和B的两种区域间隔排列,所形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就可以具有类似“ABABAB”等的形式,既体现两种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又体现不同部分之间的排列规律,根据预定规律的不同,上述第一编码信息还可以具有“AABBAA”、“ABBAAB”等不同的形式;当将反射光中心波长分别为A、B和C的三种区域按照预定规律排列时,可以形成类似“ABCABC”、“AABBCC”、“ABCCBA”等形式的编码信息。
在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不仅不同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可以组成编码信息,优选地,不同区域反射光的强度可以组成第二编码信息,该第二编码信息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测,使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在具有第一编码信息的基础上,再结合第二编码信息,二者可以组成多维编码信息。采用不同的左旋和右旋液晶材料进行叠加形成液晶区域,或者调整液晶区域的厚度等参数均可以使液晶区域具有不同的反射光强度,通过对这一信息的检测以及检验就可以得知防伪元件的真伪。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可以以条码的形式存在,并且该条码的宽度和/或间隔组成第三编码信息。通过将不同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的形状进行设置,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和/或间隔的条码,以此制备得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在第一编码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到上述条码的宽度和/或间隔,提供新的编码信息,实现多种编码信息在同一个防伪元件中的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反射光的强度组成的第二编码信息、条码的宽度和/或间隔组成的第三编码信息均可以通过现有的仪器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到的编码信息的检验,就可以得知防伪元件的真伪。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既可以对上述三种编码信息进行单独检验,也可以对其中两种或者三种同时进行检验,检验得到的编码信息可以组成一种由两种或三种编码信息组成的复合编码信息,可以称为“二维”或者“三维”编码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均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材料和制备方法,例如,用于制作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液晶材料可以是US6806930和WO9855473等所公开的各种液晶材料,制备液晶预聚物时所使用的手性物质可以是US2002076510和US6569356等中所公开的手性物质,将上述专利全文合并到此作为参考。制备液晶预聚物时所使用的光引发剂可用Ciba-Geigy公司的IRGACURE系列产品,溶剂可以根据液晶材料、手性物质和光引发剂的溶解性能选用合适的溶剂或混合溶剂。液晶材料、手性物质和光引发剂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它们溶解于溶剂中组成的胆甾型液晶预聚物溶液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适于涂布的较低粘度。胆甾型液晶层反射光的波长取决于液晶层中手性物质的含量,通过调节液晶层中手性物质的含量高低,可以比较方便地调整胆甾型液晶层反射光的波长至需要的电磁波范围,即不同的手性物质浓度对应不同的反射光波长,这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公知的内容,比如近红外电磁波范围,反射光的光谱图如图3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还可以具有含有至少一种机读材料的深色背景层,且至少部分深色背景层与至少部分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区域上下重叠;更优选地,至少部分深色背景层与在至少一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区域上下重叠。上述深色背景层可以是采用本领域任何常用的方式形成,例如采用含有至少一种机读材料的深色油墨通过印刷(例如套印)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上述深色背景层所含有的机读材料包括硬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红外吸收材料,红外反射材料和荧光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上述深色背景层中所包含的机读材料包括至少一种窄波红外吸收材料。例如,以含不同浓度的窄波红外吸收材料的多种深色油墨通过套印形成外观颜色一致的深色背景层,深色背景层可以由不同的条码组成,条码的宽度和间隔,以及不同条码对红外电磁波的吸收强度形成多维编码信息。上述窄波红外吸收材料对红外电磁波吸收峰的半峰宽优选小于90nm,更优选地小于60nm。有关窄波红外吸收材料的相关内容可参考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57622.2所公开的内容,将该专利申请全文合并到此作为参考。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上述深色背景层中的机读材料包括多种窄波红外吸收材料并且以套印的方式形成深色背景层,不同窄波红外吸收材料的吸收峰最大值处的波长组成红外编码信息。该红外编码信息可以通过红外吸收仪等仪器进行检测,为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提供了反射光中心波长所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之外的防伪特征,丰富了上述元件的防伪手段,同时两种不同性质的编码信息复合在一起,能够使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更加难以被仿制。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中,各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可以形成于一定的基材之上,所采用的基材可以是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各种基材;优选地,适于涂布胆甾型液晶预聚物溶液的基材为塑料(例如PE、PP、PET、PS、PVC、BOPP等材质),更优选地,本发明所采用的基材为透明基材。在制备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时,可以通过公知的涂布方式例如丝棒、照相凹版、柔版、胶印、丝网等将胆甾型液晶预聚物溶液及含机读材料的深色油墨分别涂布在透明塑料基材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干燥,然后用紫外光将胆甾型液晶层交联固化。
本发明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尤其适用于有价值的物品防伪。在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液晶层和/或机读材料层(深色背景层)上还可设有保护层,利于提高防伪特征的耐流通性能。为利于设置在需要防伪的物品上,该元件与物品结合的表面还优选设置胶粘剂层,用于将元件与物品结合起来。作为优选方案,该防伪元件液晶层和深色背景层位于基材的同侧。上述所使用的保护层和胶粘剂层材料可根据液晶材料和机读材料的具体特性确定,优选水性胶粘剂。实施方式都可按照常规方法,例如涂布于相应层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上述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该有价物品可以包括有价证照、商品标识或商品包装等。其中,上述有价证照包括钞票、股票、证书、支票、信用卡、身份证、护照、入场券或机票等。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上述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可以是以开窗安全线、贴膜或贴标等方式设置于有价物品上,优选以贴膜或贴标等方式设置于有价物品上,便于公众或专业部门对有价物品的真伪进行检测识别。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可以具有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并且该第一编码信息还可以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第一编码信息能通过紫外-可见-红外光谱仪检测,能够避免未经授权的复制,从而消除了被伪造的可能。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实现了二线防伪特征与三线机读防伪特征的结合,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单一防伪措施所带来的无法保证防伪元件的防伪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在具有上述防伪特征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随角变色的光变防伪特征以及其他可以通过仪器机读识别的红外、紫外、磁性等二线防伪特征,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既可以满足易于大众识别的要求,又能弥补单一的防伪措施不足以保证防伪效果万无一失的不足,是一种将一线、二线以及三线防伪特征有机结合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而且其防伪效果难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冒充和仿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胆甾液晶材料的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胆甾型液晶层的反射光波长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光谱图;
图3是胆甾型液晶层的反射光波长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光谱图;
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5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7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8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特点和防伪功效进行示例性说明,但不对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1
将US6806930中所述的三种向列相液晶预聚物材料(其结构式分别如式I-1、I-2和I-3所示)、手性物质ST31L(其结构式如式II所示)、Ciba-Geigy公司的IRGACURE光引发剂、苯甲醚、环戊酮相互混合,制成胆甾型液晶溶液(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如表1所示),其中手性物质占固体成分总量的3.5wt.%;
用丝棒将上述胆甾型液晶溶液涂布在透明PET膜(基材层)1上,干燥除去溶剂,在氮气气氛下用紫外光将干燥后的涂层固化,形成一层胆甾型液晶层211;
在该胆甾型液晶层的局部再次涂布上述胆甾型液晶溶液,同样干燥、固化涂层,形成另一层胆甾型液晶层212,两次涂布形成具有单层胆甾型液晶层的单层区域11以及两层胆甾型液晶层的重叠区域12,得到结构如图4所示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式I-1:
式I-2:
Figure B2009100874368D0000122
式I-3:
Figure B2009100874368D0000123
式II:
Figure B2009100874368D0000124
表1:
  成分   百分比(wt%)
  1   液晶分子1(I-1)   22.0-30.0
  2   液晶分子2(I-2)   4.0-8.0
  3   液晶分子3(I-3)   1.0-3.0
  4   手性物质   2.0-9.0
  5   光引发剂   0.8-2.0
  6   稳定剂(BHT,丁羟甲苯)   0.2-1.0
  7   溶剂   47.0-70.0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11反射波长为λ1的近红外电磁波,重叠区域12反射波长为λ2和λ’2的红外电磁波,λ1、λ2和λ’2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11反射波长为λ3的红外电磁波,重叠区域12反射波长为λ4和λ’4的红外电磁波,λ3、λ4和λ’4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由λ1、λ2和λ’2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变化为λ3、λ4和λ’4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三种向列相液晶预聚物材料、US2002076510所述的手性物质(其结构式见式III)、Ciba-Geigy公司的IRGACURE光引发剂、苯甲醚、环戊酮相互混合,制成胆甾型液晶溶液,改变手性物质的浓度使其处于表1所示的含量范围中的较低的部分,配制成胆甾型液晶溶液1和胆甾型液晶溶液2;
通过照相凹版将这两种胆甾型液晶溶液1和2套印在BOPP基材(基材层)1上,干燥,UV固化,构成胆甾型液晶层2,形成区域21和区域22;
在BOPP基材的另一面套印硬磁油墨和软磁油墨,干燥后分别形成硬磁区域(HM)321和软磁区域(SM)322,形成如图5所示的元件。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21反射波长为λ5的红外电磁波,区域22反射波长为λ6的红外电磁波,λ5和λ6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21反射波长为λ7的红外电磁波,区域22反射波长为λ8的红外电磁波,λ7和λ8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同时,硬磁区域和软磁区域组成配对磁性编码信息。
式III:
Figure B2009100874368D0000131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三种向列相液晶预聚物材料、US6569356所提供的手性物质(其结构式如式IV所示,改变手性物质的浓度处于表1所示的含量范围中的较低的部分)、Ciba-Geigy公司的IRGACURE光引发剂、丁酮、环戊酮相互混合,配制成胆甾型液晶溶液3和4;
通过照相凹版将胆甾型液晶溶液3和4套印在PET基材(基材层)1上,干燥,UV固化,构成胆甾型液晶层,形成区域31、32和33,其中,区域31为胆甾型液晶溶液3形成的单层区域,区域33为胆甾型液晶溶液4形成的单层区域,区域32为两种胆甾型液晶溶液3和4形成的重叠区域;
在胆甾型液晶层的同侧局部(区域32的表面)套印窄波红外吸收油墨a和b,形成不同的深色背景区域331和332,构成深色背景层3,最终形成如图6所示的元件。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31反射波长为λ9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32反射波长为λ10和λ’10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33反射波长为λ11的近红外电磁波,λ9、λ10、λ’10和λ11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31反射波长为λ12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32反射波长为λ13和λ’13的混合可见光,比如红色的可见光,区域33反射波长为λ14的近红外电磁波,λ12、λ13、λ’13和λ14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由λ9、λ10、λ’10和λ11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变化为λ12、λ13、λ’13和λ14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该元件从垂直角度观察时为无色,倾斜到某个角度时观察到区域32为红色,同时,深色背景区域331和332中分别含有窄波红外吸收材料a和b,它们的吸收峰半峰宽均小于90nm,吸收峰处的波长分别为λa、λb,并且λa和λb组成红外编码信息,同时深色背景区域331和332的宽度也可以构成机读编码信息。
式IV:
Figure B2009100874368D000015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所示的向列相液晶预聚物材料(其结构式如I-1所示)、实施例3所述的手性物质、Ciba-Geigy公司的IRGACURE光引发剂、丁酮、环戊酮相互混合,配制成具有不同的手性物质浓度的胆甾型液晶溶液5、6和7;
将这三种胆甾型液晶溶液通过照相凹版套印在PET基材(基材层)1上,干燥,UV固化,构成胆甾型液晶层,形成区域41、42和43,其中区域42为两种胆甾型液晶溶液5、6形成的重叠区域,区域43为三种胆甾型液晶溶液5、6和7形成的多重重叠区域;
在胆甾型液晶层的同侧局部套印不同浓度的窄波红外吸收油墨,形成深色背景区域341和342,构成深色背景层3,最终形成如图7所示的元件。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41反射波长为λ15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42反射波长为λ16和λ’16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43反射波长为λ17、λ’17和λ”17的混合可见光,比如红色光,λ15、λ16、λ’16、λ17、λ’17和λ”17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41反射波长为λ18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42反射波长为λ19和λ’19的混合可见光,比如红色的可见光,区域43反射波长为λ20、λ’20和λ”20的可见光,比如橙色光,λ18、λ19、λ’19、λ20、λ’20和λ”20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由λ15、λ16、λ’16、λ17、λ’17和λ”17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变化为λ18、λ19、λ’19、λ20、λ’20和λ”20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该元件从垂直角度观察时区域43反射红色光,倾斜到某个角度时区域42反射红色光,区域43反射橙色光,同时,深色背景区域341和342中分别含有不同含量的窄波红外吸收材料a,区域341和342彼此的宽度及吸收强度组成二维编码信息。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所述的胆甾型液晶溶液满版印刷在PET基材(基材层)1上,干燥、UV固化,形成第一胆甾液晶层251;
在第一胆甾液晶层251表面局部印刷上述胆甾型液晶溶液,干燥、UV固化,形成第二胆甾液晶层252;
在第二胆甾液晶层表面252局部印刷上述胆甾型液晶溶液,干燥、UV固化,形成第三胆甾液晶层253;
然后在第三胆甾液晶层253表面套印对不同红外电磁波的吸收具有明显反差的深色红外油墨A和B,形成深色背景区域351和352,构成深色背景层3,其中红外油墨A中含有荧光材料,构成如图8所示的元件;其中,仅由第一胆甾液晶层251形成的区域51为单层区域,由第一胆甾液晶层251和第二胆甾液晶层252形成的区域52为重叠区域,由三层胆甾液晶层形成的区域53为多重重叠区域。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51反射波长为λ21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52反射波长为λ22和λ’22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53反射波长为λ23、λ’23和λ”23的近红外电磁波,λ21、λ22、λ’22、λ23、λ’23和λ”23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51反射波长为λ24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52反射波长为λ25、λ’25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53反射波长为λ26、λ’26和λ”26的可见光,比如红色光,λ24、λ25、λ’25、λ26、’26和λ”26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由λ21、λ22、λ’22、λ23、λ’23和λ”23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变化为λ24、λ25、λ’25、λ26、λ’26和λ”26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且在倾斜角度,可观察到区域3反射红色的可见光。
红外吸收油墨A中含有对S波段的红外电磁波有较强吸收的红外材料A,油墨B中含有对S波段的红外电磁波有较强反射的红外材料B;A对T波段的红外电磁波有较强的反射,B对T波段的红外电磁波有较强的吸收。在红外识别仪的S波段可观察到区域351的成像信息,在T波段可观察到区域352的成像信息;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区域351被激发出可见光。
实施例6
如实施例3所述将胆甾型液晶溶液3和4通过照相凹版套印在BOPP基材(基材层)1上,干燥,UV固化,构成胆甾型液晶层2,形成区域21和区域22;在BOPP基材的另一面套印硬磁油墨和软磁油墨,干燥后分别形成硬磁区域(HM)321和软磁区域(SM)322,形成如图5所示的元件。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21反射波长为λ5的近红外电磁波,区域22反射波长为λ6的可见光区的电磁波,λ5和λ6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21反射波长为λ7的可见光区的电磁波,区域22反射波长为λ8的紫外区电磁波,λ7和λ8组成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由λ5和λ6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变化为λ7和λ8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且在垂直角度,可观察到区域22反射蓝色的可见光,在倾斜角度,可观察到区域21反射红色的可见光;同时,硬磁区域和软磁区域组成配对磁性编码信息。
实施例7
将实施例3所示的胆甾型液晶溶液3和4通过照相凹版套印在PET基材(基材层)1上,干燥,UV固化,构成胆甾液晶层2,形成区域71和72,其中区域71由711、712和713三部分组成,区域72由721、722和723三部分组成,在基材PET的另一面印刷深色的磁性油墨,形成深色背景层3,构成如图9所示的元件。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71反射波长为λ9的红外电磁波,区域72反射波长为λ11的红外电磁波,λ9和λ11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并呈现λ911911911的排列规律;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71反射波长为λ12的红外电磁波,区域72反射波长为λ14的红外电磁波,λ12和λ14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并呈现λ121412141214的排列规律;随检测角度的变化,由λ9和λ11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变化为λ12和λ14组成的第一编码信息;同时,通过检测区域71的711、712和713三部分的宽度(或检测区域72的721、722和723三部分的宽度)构成第三编码信息,检测711与712的间隔721及712与713的间隔722也同时构成第三编码信息;通过磁性检测仪可检测到深色背景层的磁性信息。
实施例8
将实施例1所述的三种向列相液晶预聚物材料(其结构式分别如式I-1、I-2和I-3所示)、手性物质ST31L(其结构式如式II所示)、Ciba-Geigy公司的IRGACURE光引发剂、苯甲醚、环戊酮相互混合,手性物质的浓度处于表1所示的含量范围中的较高的部分,制成左旋胆甾型液晶溶液8;同时配制右旋胆甾型液晶溶液9,左旋胆甾型液晶溶液8和右旋胆甾型液晶溶液9中所有物质的浓度相同,只是其中所含的手性物质互为左右对映体。
通过照相凹版将左旋胆甾型液晶溶液8印刷在透明PET(基材层)1的一面,在PET的另一面套印右旋胆甾型液晶溶液9和实施例2所述的胆甾型液晶溶液1,形成如图10所示的元件,其中区域811为左旋胆甾型液晶溶液8印刷而成的单层胆甾层(单层区域),区域821为左旋胆甾型液晶溶液8和右旋胆甾型液晶溶液9印刷而成的双层胆甾层(重叠区域),区域830为胆甾型液晶溶液1印刷而成的单层胆甾层(单层区域);然后用深色的对不同红外电磁波的吸收具有明显反差的深色红外油墨B印刷阴文文字,形成深色背景层3。
在垂直检测角度,区域811和区域821反射波长为λ27的紫外电磁波,区域830反射波长为λ5的红外电磁波,λ5和λ27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区域811和区域821反射波长为λ28的紫外电磁波,区域830反射波长为λ7的红外电磁波,λ7和λ28组成第一编码信息。区域821为左旋胆甾型液晶溶液8和右旋胆甾型液晶溶液9印刷而成的双层胆甾区域,反射光的强度比单层结构的胆甾区域811高,区域811和区域821反射光的强度组成第二编码信息。油墨B中含有对S波段的红外电磁波有较强反射的红外材料B,B对T波段的红外电磁波有较强的吸收。在红外识别仪的S波段无成像信息,在T波段可观察到阴文文字的成像信息。
实施例9
在实施例2提供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液晶层表面涂布保护层,在深色背景的表面涂布胶粘层;然后将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分切成贴膜,并粘贴到钞票纸中。其中,元件表面的保护层可有效保护液晶信息层在流通过程中的耐性;在垂直检测角度,不同区域反射不同波长的红外电磁波组成编码信息,在倾斜检测角度,不同区域反射出的红外电磁波波长发生改变,因此组成的编码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通过磁性检测仪可检测到硬磁区域和软磁区域组成的磁性编码信息。

Claims (21)

1.一种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所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该第一编码信息随检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所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三种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是由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重叠区域,所述至少三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三种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是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多重重叠区域,所述至少三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所述区域在至少一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至少一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区域是由至少两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重叠区域或者多重重叠区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重叠区域在至少两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并且不同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同一种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至少两种区域,其中至少一种区域为重叠区域或多重重叠区域,所述至少两种区域在相同检测角度的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具有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单层区域,并且在某一检测角度,该区域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肉眼不可见的红外或紫外电磁波波段。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种所述区域包括至少两个部分,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按照预定规律排列,各个部分反射光的中心波长组成第一编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不同区域的不同部分以条码的形式存在,并且该条码的宽度和/或间隔组成第三编码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不同区域反射光的强度组成第二编码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机读防伪元件还具有含有至少一种机读材料的深色背景层,且至少部分深色背景层与至少部分由胆甾型液晶材料形成的区域上下重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深色背景层与在至少一个检测角度反射光的中心波长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区域上下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读材料包括硬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红外吸收材料、红外反射材料和荧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16.如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读材料包括至少一种窄波红外吸收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波红外吸收材料对红外电磁波的吸收峰的半峰宽小于90nm。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波红外吸收材料对红外电磁波的吸收峰的半峰宽小于60nm。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读材料包括多种窄波红外吸收材料并且以套印的方式形成深色背景层,不同窄波红外吸收材料的吸收峰最大值处的波长组成红外编码信息。
20.一种设置有液晶机读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机读防伪元件为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有价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有价物品包括有价证照、商品标识或商品包装。
CN 200910087436 2009-06-25 2009-06-25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0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87436 CN101930141B (zh) 2009-06-25 2009-06-25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87436 CN101930141B (zh) 2009-06-25 2009-06-25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0141A true CN101930141A (zh) 2010-12-29
CN101930141B CN101930141B (zh) 2013-04-10

Family

ID=4336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874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0141B (zh) 2009-06-25 2009-06-25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014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6794A (zh) * 2013-10-17 2016-06-01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光学可变安全特征的轮转凹版印刷方法
CN107132607A (zh) * 2017-06-09 2017-09-05 先尼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光学防伪薄膜装置
CN107798320A (zh) * 2017-11-20 2018-03-1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图案辨识系统和辨识方法
GB2573859A (en) * 2018-03-13 2019-11-20 Johnson Matthey Plc Security device, method of making a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product
CN112154360A (zh) * 2018-05-31 2020-12-2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识别介质和对识别介质的真实性进行识别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6633A1 (de) * 2003-10-08 2005-05-1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Wertdokument
DE10346632A1 (de) * 2003-10-08 2005-05-1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Wertdokument
DE102004049118A1 (de) * 2004-10-07 2006-04-1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4959304B2 (ja) * 2006-11-22 2012-06-2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識別媒体、識別方法および識別装置
CN101435927A (zh) * 2007-11-16 2009-05-20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复合防伪元件及设置有该防伪元件的有价物品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6794A (zh) * 2013-10-17 2016-06-01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光学可变安全特征的轮转凹版印刷方法
US10654307B2 (en) 2013-10-17 2020-05-19 Sicpa Holding Sa Rotogravure printing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variable security features
CN107132607A (zh) * 2017-06-09 2017-09-05 先尼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光学防伪薄膜装置
CN107798320A (zh) * 2017-11-20 2018-03-1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图案辨识系统和辨识方法
GB2573859A (en) * 2018-03-13 2019-11-20 Johnson Matthey Plc Security device, method of making a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product
GB2573859B (en) * 2018-03-13 2021-02-10 Johnson Matthey Plc Security device, method of making a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product
CN112154360A (zh) * 2018-05-31 2020-12-2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识别介质和对识别介质的真实性进行识别的方法
CN112154360B (zh) * 2018-05-31 2022-06-14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识别介质和对识别介质的真实性进行识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0141B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231240B2 (en)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ing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markings
RU2241603C2 (ru) Ценный документ
US7728931B2 (en) Security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1937154B (zh) 一种用于防护有价物品的光变防伪元件
US20080054621A1 (en) Security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724957B2 (en) Irreversibly magnetically induced images or patterns
US9434203B2 (en) Security elements exhibiting a dynamic visual motion
KR20110138262A (ko) 고분자 액정 물질 마킹을 사용하는 식별 및 확인
TW201402355A (zh) 用於印刷能觸知的安全特徵之方法
JP2005134490A (ja) 識別媒体、識別媒体の識別方法、識別対象物品および識別装置
KR102417435B1 (ko) 압변색 형광층을 포함하는 위변조 방지수단
CN101315678A (zh) 复合防伪元件
CN101930141B (zh) 液晶机读防伪元件
CN101908297B (zh) 光变防伪元件
CN103676261B (zh) 光变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防伪产品
US20100112314A1 (en) Invisible Pigments and Ink
CN102336115A (zh) 一种防伪元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200049871A1 (en) Optical device with reflective multicolored and emissive images
KR20210138967A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 표시층을 포함하는 연포장재
WO2022168690A1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真正性の判定方法、並びに物品
RU2403601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двустороннего отражательного защи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защи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полученное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