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8246U - 一种防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8246U
CN210178246U CN201920171218.1U CN201920171218U CN210178246U CN 210178246 U CN210178246 U CN 210178246U CN 201920171218 U CN201920171218 U CN 201920171218U CN 210178246 U CN210178246 U CN 210178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supporting
longitudin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12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ongkang Zhou
周忠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712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8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8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82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栏,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内的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所述支撑框架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纵向支架、第一横向支架、第二纵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构成,第一纵向支架与第二纵向支架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横向支架与第二横向支架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纵向支架与第二纵向支架上,所述纵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支架与第二横向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兼顾了金属防护栏的安全性,同时也易于变形以便于逃生或是取出被卡住的头脚。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栏。
背景技术
传统的楼寓窗户普遍采用金属栅栏结构作为防护装置,这种防护栅栏,在给人们带来安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首先,金属的防护栏会给人的视野造成一定的障碍,使本来明亮的窗户变成了“牢笼”一般;其次,楼下住户的防护栏又给楼上的住户带来了不安全的威胁,一些案例的发生,正是由于作案分子借助于楼下的防护栅栏攀入楼上的住宅所致;更为严重的是,金属防护栏在给人们带来“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一旦发生地震、火灾、水灾、煤气泄漏、人员拥挤及爆炸等灾害,铁栅栏将给从窗户逃生者造成严重的障碍和灾难;还有诸如发生孩童的头、脚卡在金属铁栅栏内不能取出的问题。
为此,申请号为CN200520029016.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隐形防护栏,由隐形丝网、磁性开关、激发器及报警系统构成,其中,磁性开关为激发器的工作开关串联在激发器的电源电路中,磁性开关、激发器埋设在窗框中,隐形网采用尼龙单丝作为感受器,其一端与窗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磁性开关的磁性触头连接。当有外力冲击隐形丝网时,尼龙丝触发磁性开关开启激发器发出信号,启动报警系统。采用尼龙丝作为隐形防护栏的栅栏,具有很好的窗外视觉;磁性开关结构具有反破坏功能,无论尼龙丝遭遇任何外力破坏都会开启发射芯片工作,自动启动报警系统报警,彻底解决了现有金属防护栏的诸多缺点。
然而,由于其采用尼龙丝作为栅栏,并不安全,即便尼龙丝在拉紧状态下,也会太易于变形,孩童有穿过尼龙丝栅栏坠落的风险,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将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尼龙丝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下,也易发生腐坏,酿成安全隐患,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提供一种防护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护栏,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内的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所述支撑框架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纵向支架、第一横向支架、第二纵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构成,第一纵向支架与第二纵向支架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横向支架与第二横向支架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纵向支架与第二纵向支架上,所述纵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支架与第二横向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包括第一半条和第二半条,第一半条上设有第一半孔,第二半条上设有第二半孔,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构成供所述纵向支撑条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纵向支架和第二纵向支架上均设有槽,第一半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突出部,第二半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突出部,相对应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构成与所述槽匹配的凹型结构,凹型结构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纵向支架或是第二纵向支架上。
当发生危险需要逃生或是小孩的头脚被卡住时,取下螺栓,即可取下第一半条和第二半条,即取下了横向支撑条,在没有横向支撑条的情况下,只余纵向支撑条则比较容易变形,使用工具或直接用手将相邻两个纵向支撑条之间的间距撑大,即可逃生或是取出头脚。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均为杆状,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的直径为5mm-7mm。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均为片状,所述通孔为方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的厚度为5mm-7mm。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支架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绳,压力传感器固定于空腔的一端,压力绳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空腔的另一端,压力绳上设有压力环,所述纵向支撑条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与压力环固定连接,第二横向支架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报警器。
正常情况下,压力环与压力绳之间不受力,当逃生时、或是小孩头脚被卡住时或是偷盗者破坏引起纵向支撑条变形时,就会使得压力环与压力绳之间受力,压力绳受力使得压力传感器产生信号,进而使得报警器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兼顾了金属防护栏的安全性,同时也易于变形以便于逃生或是取出被卡住的头脚。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为杆状时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为片状时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及方法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防护栏,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内的横向支撑条21和纵向支撑条22;所述支撑框架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纵向支架11、第一横向支架12、第二纵向支架13和第二横向支架14构成,第一纵向支架11与第二纵向支架13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横向支架12与第二横向支架14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条2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纵向支架11与第二纵向支架13上,所述纵向支撑条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支架12与第二横向支架14上。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21包括第一半条211和第二半条212,第一半条 211上设有第一半孔,第二半条212上设有第二半孔,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构成供所述纵向支撑条22穿过的通孔213;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1和第二纵向支架 13上均设有槽,第一半条2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突出部214,第二半条2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突出部215,相对应的第一突出部214和第二突出部215构成与所述槽匹配的凹型结构,凹型结构通过螺栓216固定于第一纵向支架11或是第二纵向支架13上。
当发生危险需要逃生或是小孩的头脚被卡住时,取下螺栓,即可取下第一半条和第二半条,即取下了横向支撑条,在没有横向支撑条的情况下,只余纵向支撑条则比较容易变形,使用工具或直接用手将相邻两个纵向支撑条之间的间距撑大,即可逃生或是取出头脚。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21和纵向支撑条22均为杆状,所述通孔213为圆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21和纵向支撑条22的直径为5mm-7mm。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支架14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41和压力绳142,压力传感器141固定于空腔的一端,压力绳142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41相连,压力绳142的另一端固定于空腔的另一端,压力绳142上设有压力环143,所述纵向支撑条22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与压力环143固定连接,第二横向支架14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141相连的报警器144。
正常情况下,压力环与压力绳之间不受力,当逃生时、或是小孩头脚被卡住时或是偷盗者破坏引起纵向支撑条变形时,就会使得压力环与压力绳之间受力,压力绳受力使得压力传感器产生信号,进而使得报警器报警。
实施例2: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防护栏,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内的横向支撑条21和纵向支撑条22;所述支撑框架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纵向支架11、第一横向支架12、第二纵向支架13和第二横向支架14构成,第一纵向支架11与第二纵向支架13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横向支架12与第二横向支架14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条2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纵向支架11与第二纵向支架13上,所述纵向支撑条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支架12与第二横向支架14上。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21包括第一半条211和第二半条212,第一半条 211上设有第一半孔,第二半条212上设有第二半孔,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构成供所述纵向支撑条22穿过的通孔213;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1和第二纵向支架 13上均设有槽,第一半条2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突出部214,第二半条2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突出部215,相对应的第一突出部214和第二突出部215构成与所述槽匹配的凹型结构,凹型结构通过螺栓216固定于第一纵向支架11或是第二纵向支架13上。
当发生危险需要逃生或是小孩的头脚被卡住时,取下螺栓,即可取下第一半条和第二半条,即取下了横向支撑条,在没有横向支撑条的情况下,只余纵向支撑条则比较容易变形,使用工具或直接用手将相邻两个纵向支撑条之间的间距撑大,即可逃生或是取出头脚。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21和纵向支撑条22均为片状,所述通孔213为方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条21和纵向支撑条22的厚度为5mm-7mm。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支架14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41和压力绳142,压力传感器141固定于空腔的一端,压力绳142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41相连,压力绳142的另一端固定于空腔的另一端,压力绳142上设有压力环143,所述纵向支撑条22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与压力环143固定连接,第二横向支架14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141相连的报警器144。
正常情况下,压力环与压力绳之间不受力,当逃生时、或是小孩头脚被卡住时或是偷盗者破坏引起纵向支撑条变形时,就会使得压力环与压力绳之间受力,压力绳受力使得压力传感器产生信号,进而使得报警器报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内的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所述支撑框架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纵向支架、第一横向支架、第二纵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构成,第一纵向支架与第二纵向支架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横向支架与第二横向支架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纵向支架与第二纵向支架上,所述纵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支架与第二横向支架上;所述横向支撑条包括第一半条和第二半条,第一半条上设有第一半孔,第二半条上设有第二半孔,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构成供所述纵向支撑条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纵向支架和第二纵向支架上均设有槽,第一半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突出部,第二半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突出部,相对应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构成与所述槽匹配的凹型结构,凹型结构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纵向支架或是第二纵向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均为杆状,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的直径为5mm-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均为片状,所述通孔为方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的厚度为5mm-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支架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绳,压力传感器固定于空腔的一端,压力绳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空腔的另一端,压力绳上设有压力环,所述纵向支撑条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与压力环固定连接;第二横向支架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报警器。
CN201920171218.1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防护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78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1218.1U CN210178246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防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1218.1U CN210178246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防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8246U true CN210178246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12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78246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防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8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9355B1 (ko) 교량 난간용 투신방지장치
CN201100087Y (zh) 自动报警防护栏
CN211986704U (zh) 多功能逃生装置
CN210178246U (zh) 一种防护栏
CN100395780C (zh) 一种用于隔离危险区域的电子报警护栏
CN108412396B (zh) 一种隐形防盗网
CN206987531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专用防护栏杆
CN104790849B (zh) 一种自动垂直防盗报警护栏
KR101219082B1 (ko) 인명구조용 그물망 시스템
CN203383702U (zh) 一种消防安全防盗笼
CN104790851B (zh) 带有立式弹性连接件的窗口报警护栏的制造方法
CN214993074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坠落护栏
CN211827485U (zh) 一种张力围栏入侵防御探测系统
CN203552376U (zh) 带有横向弹性连接件的窗口报警板
CN103556931B (zh) 一种连接件及带有该连接件的窗口报警护栏
CN203547473U (zh) 带有立式弹性连接件的窗口报警护栏
CN203334922U (zh) 一种窗口护栏
CN205477290U (zh) 多功能防盗网窗
CN220569238U (zh) 一种基于无线红外光栅技术的安全围栏
CN212513084U (zh) 一种张力动态开关传感器
CN204557696U (zh) 一种压力报警围栏的限位连接装置
CN216014422U (zh) 一种具有预警和联动处置功能的围网装置
CN105370184A (zh) 多功能防盗网窗
CN212724261U (zh) 应电防御探测电焊网装置
CN219167557U (zh) 一种楼层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