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8565U - 营养钵装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营养钵装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8565U
CN210168565U CN201920637995.0U CN201920637995U CN210168565U CN 210168565 U CN210168565 U CN 210168565U CN 201920637995 U CN201920637995 U CN 201920637995U CN 210168565 U CN210168565 U CN 210168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huck
clamp
loading device
cla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79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Quanfeng Zhang
张全锋
Xinyan Yin
尹新彦
Yuzhong Wang
王玉忠
Zeyong Liu
刘泽勇
Conghui Zheng
郑聪慧
Zhenhua Xu
徐振华
Xin Wang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ebe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06379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8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8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85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营养钵装土装置,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第二夹体中部与第一夹体中部铰接;第一取土夹头设在第一夹体一端;第二取土夹头设在第二夹体一端,且与第一取土夹头闭合后,内部形成用于盛土的腔体;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闭合后用于放入所述营养钵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取土并装入营养钵中,能够定量取土,取土和装土一气呵成,操作简单方便;利用该装土装置,两人配合每天人均装钵1万个左右,同时利用该方法在大田配置营养土,运用机械代替了人工配土,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营养钵装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营养钵装土装置。
背景技术
营养钵(又称育苗钵、育苗杯、育秧盆、营养杯),其质地多为塑料制作,纸杯大小的多用于育种、育苗、花盆大小的多用于温室种植。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保肥作用,干旱时节具有保水作用;用营养钵育种、育苗便于集中培育和移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广泛用于花卉、蔬菜、瓜果等农业种植。使用营养钵其实是相对于苗圃地育苗而出现的一种容器育苗方法。
在使用营养钵进行育苗之前,需要向营养钵内装入适量的营养土配成的基质,常用的营养土主要包括园土、腐叶土、山泥、河沙、砻糠灰、草木灰、骨粉、木屑、松针土等。传统的劳动作业中,营养钵装土是一项非常耗费人工的程序,人们通常先将基质配置好,再将基质填装到一个一个的营养钵中,然后再将装好的营养钵按一定规律紧密有序的排列在苗床内,营养钵之间不能有较大的空隙,如果营养钵需要按一定的株行距排列,摆放完后还要用土将空隙填满,否则浇灌时营养钵易倾倒。这项工作重复,工作量大,效率很低。而且由于一些种类的营养土如腐叶土、松针土等不是颗粒状的,会产生相互粘连,在取用时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钵装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营养钵装土耗费人力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营养钵装土装置,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第二夹体中部与第一夹体中部铰接;第一取土夹头设在第一夹体一端;第二取土夹头设在第二夹体一端,且与第一取土夹头闭合后,内部形成用于盛土的腔体;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闭合后用于放入所述营养钵内。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腔体靠近第一夹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腔体远离第一夹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腔体为锥台状结构,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闭合后的外部为锥台状结构;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均为半锥面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取土夹头远离第一夹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下刃部,第二取土夹头远离第二夹体的一侧设有第二下刃部。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取土夹头与第二取土夹头接触的侧部均设有第一侧刃部,第二取土夹头与第一取土夹头接触的侧部均设有第二侧刃部。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侧刃部与第二侧刃部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夹体远离第一取土夹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夹体远离第二取土夹头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把手与第一夹体呈夹角设置,第二把手与第二夹体呈夹角设置,第一把手的主轴线和第二把手的主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前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中,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内均设有空腔,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固定于空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取土夹头和第二取土夹头取土并装入营养钵中,能够定量取土,取土和装土一气呵成,操作简单方便;利用该装土装置,两人配合每天人均装钵1万个左右,同时利用该方法在大田配置营养土,运用机械代替了人工配土,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但适合松柏类的针叶树种培育,也适合月季、迎春、金叶榆灌丛苗等阔叶花灌木的容器育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闭合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张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的A-A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第一夹体;20-第二夹体;
30-第一取土夹头;31-第一下刃部;32-第一侧刃部;
40-第二取土夹头;41-第二下刃部;42-第二侧刃部;
50-第一把手;60-第二把手;70-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营养钵装土装置进行说明。所述营养钵装土装置,包括第一夹体10、第二夹体20、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第二夹体20中部与第一夹体10中部铰接;第一取土夹头30设在第一夹体10一端;第二取土夹头40设在第二夹体20一端,且与第一取土夹头30闭合后,内部形成用于盛土的腔体;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闭合后用于放入所述营养钵内,即闭合后的外部尺寸小于等于营养钵内部尺寸。
在进行装土前根据不同的苗木种类配置营养土,将所需的肥、有机质等按一定比例撒入大田,用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旋耕,使园土与肥料混合均匀。用农机具打成畦。然后用进行轻度震压。将畦面整平。
之后进行装土,首先确定好株行距。由甲乙两人配合,甲先用营养钵装土装置在平整好的畦中第一行第一列取土,乙在取出土的位置迅速放置空的营养钵,甲再将取出的土放置于营养钵中;然后按定好的株行距依次放置第二个营养钵、第三个营养钵。
在进行装土时,甲两手分别持第一夹体10和第二夹体20端部,将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张开后插入土中,再闭合并夹取土体后提起,乙将营养钵放入取土后的坑内,甲将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移至营养钵中再张开,使土装入营养钵中,接着取出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进行重复上述步骤对下一营养钵装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取土并装入营养钵中,能够定量取土,取土和装土一气呵成,操作简单方便;利用该装土装置,两人配合每天人均装钵1万个左右,同时利用该方法在大田配置营养土,运用机械代替了人工配土,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但适合松柏类的针叶树种培育,也适合月季、迎春、金叶榆灌丛苗等阔叶花灌木的容器育苗。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腔体靠近第一夹体10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腔体远离第一夹体10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具体地,腔体可以为锥台状结构,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闭合后的外部可以为锥台状结构;第一取土夹头30和第二取土夹头40均可为半锥面结构。
第一夹体10远离第一取土夹头30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50,第二夹体20远离第二取土夹头40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60。第一把手50与第一夹体10呈夹角设置,第二把手60与第二夹体20呈夹角设置,第一把手50的主轴线和第二把手60的主轴线重合。第一把手50与第二把手60之间设有弹性元件70。弹性元件70可以是弹簧或弹性绳索等。第一把手50与第二把手60内均设有空腔,弹性元件70两端分别固定于空腔内部,以便于弹性元件70的隐藏和保护,避免在工作时弹性元件70过长干扰作业。
在使用时,弹性元件70可以提供外撑力,也可以提供拉力,以便于装置的张开或闭合,便于作业人员甲施力,提升操作流畅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营养钵装土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取土夹头30远离第一夹体10的一侧设有第一下刃部31,第二取土夹头40远离第二夹体20的一侧设有第二下刃部41,以便于向下取土时将松针、腐叶等切断。第一取土夹头30与第二取土夹头40接触的侧部均设有第一侧刃部32,第二取土夹头40与第一取土夹头30接触的侧部均设有第二侧刃部42,第一侧刃部32与第二侧刃部42交错设置,以便于闭合时将将松针、腐叶等切断,避免侧部粘连,进而能够更轻易地放入营养钵中,有利于提高装土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体;
第二夹体,中部与所述第一夹体中部铰接;
第一取土夹头,设在所述第一夹体一端;以及
第二取土夹头,设在所述第二夹体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取土夹头闭合后,内部形成用于盛土的腔体;
所述第一取土夹头和所述第二取土夹头闭合后用于放入营养钵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一夹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腔体远离所述第一夹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锥台状结构,所述第一取土夹头和所述第二取土夹头闭合后的外部为锥台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土夹头远离所述第一夹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下刃部,所述第二取土夹头远离所述第二夹体的一侧设有第二下刃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土夹头与所述第二取土夹头接触的侧部均设有第一侧刃部,所述第二取土夹头与所述第一取土夹头接触的侧部均设有第二侧刃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刃部与所述第二侧刃部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远离所述第一取土夹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夹体远离所述第二取土夹头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夹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夹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把手的主轴线和所述第二把手的主轴线重合。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营养钵装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内均设有空腔,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空腔内部。
CN201920637995.0U 2019-05-06 2019-05-06 营养钵装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8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7995.0U CN210168565U (zh) 2019-05-06 2019-05-06 营养钵装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7995.0U CN210168565U (zh) 2019-05-06 2019-05-06 营养钵装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8565U true CN210168565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79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8565U (zh) 2019-05-06 2019-05-06 营养钵装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8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0805B (zh) 一种桃树二主枝一中心干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2301895B (zh) 一种樱花的培植方法
CN103688702A (zh) 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5638359B (zh) 一种土沉香大袋苗培育方法
CN106386353A (zh) 一种江南油杉嫩枝扦插的育苗方法
CN205378539U (zh) 一种农用洒水撒肥播种一体机
CN209768299U (zh) 一种多次获取大量植物根尖的双层盆栽装置
CN107258448A (zh) 一种枣树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7896849B (zh)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CN106258576A (zh) 一种菇渣发酵基质、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75474A (zh) 一种红锥采穗圃的营建与扦插方法
CN104303759A (zh) 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
CN210168565U (zh) 营养钵装土装置
CN104067884A (zh) 一种油菜钵苗培育方法
CN101444166A (zh) 山胡萝卜简易快繁方法
CN106613082A (zh) 辣椒种植方法
CN103749129B (zh) 一种红花天料木无性快繁方法
CN107114107B (zh) 辣椒井窖式移栽方法
CN202145770U (zh) 植物育苗用土壤营养柱成型器
CN111602587B (zh) 一种优化轻型基质辽东栎无纺布容器苗根团的方法
CN108990665A (zh) 一种榉树芽苗培育方法
CN105660282B (zh) 一种土沉香快速造林的方法
CN209299852U (zh) 一种茶苗快速建园栽培用装置
CN100553442C (zh) 一种植物水肥包
CN110050661B (zh) 大树(苗木)移植就地包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