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6849B -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6849B
CN107896849B CN201711311579.3A CN201711311579A CN107896849B CN 107896849 B CN107896849 B CN 107896849B CN 201711311579 A CN201711311579 A CN 201711311579A CN 107896849 B CN107896849 B CN 107896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ie
holes
hole
covering
se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15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6849A (zh
Inventor
王延周
刘头明
戴求仲
朱四元
唐守伟
郑霞
吴端钦
侯振平
王满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7113115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6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6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6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6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8Mats or sheets, e.g. nets or fabrics
    • A01G13/0275Fil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苎麻栽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苎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田间进行旋耕,起垄覆膜;从膜上向下打孔,得到孔洞,所述孔洞施加营养基质;然后将种子与营养基质拌匀,得到种子混合物,然后在每个孔洞中添加种子混合物,所述孔洞在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之前浇水;用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碎秸秆,泡湿后覆盖孔洞;出苗后田间管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苎麻种植方法,以营养基质、起垄覆膜、以营养基质为一体的打孔点播、覆盖等技术为核心的一种苎麻直播技术,保证苎麻种子顺利出苗、成苗均匀、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苎麻栽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作为荨麻科苎麻属的多年生宿根型草本植物,是我国特产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纤维品质优良的天然纺织作物。苎麻也是一种湿草类速生型多叶植物,可作饲料作物开发利用。苎麻嫩茎叶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畜禽生长发育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与“黄金牧草”—苜蓿相媲美。
苎麻种植过程中,目前的模式是一般先进行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的育苗,待苎麻苗健壮后在适合移栽的季节进行大田种植。这种模式有以下几个缺点:1)苎麻苗木成本过高,以种子繁殖,苎麻移栽苗最低价格0.15元/株;以最廉价的无性繁殖-扦插来育苗,苎麻移栽苗的最低价格为0.30元,以2000株/亩的种植密度,苗木成本在300~600元/亩。2)移栽过程中,苎麻苗由于根部有损失,并且大部分为不带土移栽(为了运送的方便性),导致移栽后苎麻苗有一定的死亡率,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如高温干旱、大雨天气,死亡率极高,必须进行后期补苗,造成种植成本增加。3)苎麻苗移栽过程难实现机械化。由于苎麻苗的比较幼嫩,叶片大,机械移栽时容易伤苗,造成移栽效果不佳,目前移栽基本是人工为主,劳工费用较高。移栽与管理费用在300~500元/亩。
苎麻的直播技术不但可以降低育苗和移栽环节的劳动力成本,而还可以满足机械化操作对苎麻种植的要求。然而对于苎麻而言,在土壤上直播苎麻种子不可行。苎麻种子很小,千粒重约0.1g,种子中营养物质储存少,因此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尤其对湿度、温度和土壤水分要求很严格。苎麻土壤上直播很难满足这些条件,比如降水,苎麻种子直播需要雨水,但降水一旦过多,不但会冲刷种子,造成种子流失或泥土深埋不能长出,而且还积水造成苎麻幼苗根部缺氧而死亡;出苗后,由于根浅苗弱,一个大太阳天,如果保湿不及时,种子苗就会因失水而大面积死亡。因此,苎麻土壤上直播出苗率、活苗率不但很低,而且极不稳定,很难直播成功。
苎麻土壤上直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田间杂草的危害。杂草种子大,生长速度快,苎麻种子小,生长速度慢,导致杂草疯长,掠夺苎麻苗大部分的肥水和阳光,造成苎麻苗生长势越来越弱,同时,由于杂草的多样化,为了避免伤苎麻苗不能使用除草剂,必须人工多次除草,造成管理成本巨高。
苎麻种子直播技术,是科研工作者和麻农面对的技术难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起垄覆黑膜、打孔点播和覆盖秸秆等技术,为苎麻种子出苗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条件,实现了苎麻种子直播培育。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田间进行旋耕,起垄覆膜;
从膜上向下打孔,得到孔洞,所述孔洞施加营养基质;
然后将种子与营养基质拌匀,得到种子混合物,然后在每个孔洞中添加种子混合物,所述孔洞在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之前浇水;
用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碎秸秆,泡湿后覆盖孔洞;
出苗后田间管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苎麻种植方法,以营养基质、起垄覆膜、以营养基质为一体的打孔点播、覆盖等技术为核心的一种苎麻直播技术,保证苎麻种子顺利出苗、成苗均匀、稳定。
进一步地,若田间有杂草,在起垄覆膜前施用除草剂,所述除草剂为广谱性除草剂,喷施所述除草剂4个小时后,进行起垄覆膜。广谱性除草剂既能杀禾本科草,又能杀死阔叶草,比如草甘膦、农美利(双草醚)、稻杰(五氟磺草胺)、韩乐天(嘧啶肟草醚)、二甲戊灵等。通过预先喷洒广谱性除草剂,尽可能的防止杂草的长出。
起垄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积水对苎麻苗伤害,覆膜主要目的是抑制杂草。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所用的地膜为黑色塑料地膜,所述地膜的厚度在0.012mm以上。
起垄的高度不仅考虑播种的需求,还涉及排水的需要。优选地,所述起垄的高度为20~30cm。
为了便于排水,进一步地,所述垄的长度不超过40m。
在考虑苎麻的行距的同时,还以适应机械化收获为出发点,进一步地,垄上宽度在40cm~140cm,垄间宽度在60cm~80cm。
垄上略微压实压平,以有利于打孔。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为顺着垄的走向打2~4列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为4~8cm,优选为6~8cm。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的深度为8~12cm。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孔洞的深度可以为8cm、9cm、10cm、12cm等等。
孔洞的直径和深度根据种植的需求经试验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中心列距为30~50cm;所述孔洞中心行距为:饲料苎麻为30~50cm,纤维用苎麻为50~70cm。
苎麻高密度播种时,地膜2~4列打孔可以“双列交错布局”即“之”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基质由牛粪发酵的有机肥与土壤按体积比1:0.9-1.4混匀制成,每个孔洞加入所述营养基质后,孔洞深度为4~6cm。
牛粪发酵的有机肥是牛粪自然腐熟的有机肥。选用牛粪发酵的有机肥是因为牛粪中的有机质多,制备的营养基质比较疏松,利于苎麻苗的根部发育。另外,选择的土壤尽量避免杂草种子污染。
孔洞中先添加一部分营养基质,为苎麻种子后续的生长提供营养来源。
若营养基质中有大颗粒基质,要人工或机械打碎,保持粒度在5mm以下,以便于为种子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进一步地,所述营养基质的粒度在5mm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与所述营养基质按体积比为1:8-16拌匀,得到所述种子混合物,每个孔洞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的质量为4-7g。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种子与营养基质可以按体积比为1:8、1:10、1:12、1:14、1:16拌匀。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每个孔洞添加种子混合物的质量可以为4g、5g、6g、7g等等。
人工浇水在播种前进行,浇水速度不要冲出孔洞的有机肥,浇水量以水满未出洞口为宜。为了孔洞地膜不影响落水,打孔直径为6~8cm。
进一步地,每亩播种量为40-80g,种子的发芽率在75%以上,含杂率在70%以下。
进一步地,每个孔洞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后,孔洞深度为3~5cm。
优选地,所述干碎草或碎秸秆的粒度在1~3cm,覆盖厚度为1~3cm。
播种天气雨水多时,可以覆盖薄些;雨水少时,可以适当覆盖厚些。
进一步地,所述田间管理包括:
出苗后去除一部分遮盖物,保持8%-15%透光率;
出苗长出新叶3片以上,施0.1%尿素水,每5~10天施肥一次,在苗高出地膜10cm后,施有机肥促进苗生长,并根据杂草情况喷施除草剂;
垄间有杂草,在杂草苗期及时打除草剂,打药时喷头高度低于垄高,避免对苎麻苗的伤害;
2-4片真叶期,开始进行间苗,每穴苗数低于10株,6~8片真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
垄间有杂草,应在杂草苗期及时打除草剂,打药时喷头高度应低于垄高,避免对苎麻苗的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起垄覆膜、打孔点播和覆盖秸秆等技术,为苎麻种子出苗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条件,实现苎麻的播种成苗。
(2)本发明采用机械化直播方式,节约人力。
(3)本发明在有机肥的营养基质上直播,更方便种子扎根,并且成本低廉。
(4)本发明通过黑塑料地膜和除草农药防治杂草,成本不但低,而且保温保湿度效果好,有利种子的苗期生长。
(5)本发明的简化覆盖程序,大大减少了覆盖物的用量和提高覆盖的效果。
(6)本发明提供的直播苎麻种子,与苎麻育苗移栽种植成本相比,节约种苗成本200~250元/亩,节约田间除草用工250~300元/亩,原材料黑地膜增加成本100元/亩,合计节约成本400~500元/亩,降低成本60%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计划种植苎麻的田地起垄覆膜
直播前田间进行旋耕,保持土壤疏松细小。起垄覆膜前,田间如果有杂草,打广谱性的除草剂,打完农药4个小时后,进行起垄覆膜。
以适应机械化收获为出发点,起垄的垄上宽度在40cm,垄间宽度在60cm。垄上略微压实压平,以有利于打孔。垄沟深度和长度以利用排水为原则,垄沟深度在20cm,长度不超过40m。
黑色塑料地膜厚度要求在0.012mm以上,覆盖地膜后,在地膜上用打孔器打顺着垄的走向打两列孔洞,孔洞直径为4cm,孔洞中心列距为30cm,孔洞中心行距饲料苎麻为30cm,纤维苎麻为50cm,孔洞深度为8cm。
由于苎麻是高密度播种时,地膜两列打孔“双列交错布局”即“之”字形。
2、孔洞施营养基质
营养基质以牛粪发酵的有机肥为营养基础料,与土壤按体积比1:1混匀制成,制备中,如有大颗粒基质,要人工或机械打碎,保持粒度在5mm以下。选择的土壤尽量避免杂草种子污染。
把营养基质放入孔洞,使得孔洞深度在4cm。
3、孔洞浇水
人工浇水在播种前进行,浇水速度不要冲出孔洞的有机肥,浇水量以水满未出洞口为宜。
4、种子播种
每亩播种量为80g,种子要求发芽率保证75%以上,含杂率在70%。10kg/亩左右的营养基质拌种子。人工拌钟,种子与孔洞营养基质按小于1:8的体积比例逐步混匀,机械拌钟,混合比例可以提高到1:16。
每个孔洞均匀播种,每个孔洞播拌种基质的量5g左右。
5、覆盖
用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秸秆,粒度在1~3cm,泡湿后覆盖孔洞。覆盖厚度为1~3cm,播种天气雨水多时,可以覆盖薄些;雨水少时,可以适当覆盖厚些,并在出苗后,去除一部分遮盖物,保证10%透光率。
6、出苗后的管理措施
出苗长出新叶3片以上,施尿素水(0.1%尿素水)促进苗快速生长,每5~10天施肥一次,在苗高出地膜10cm后,施有机肥促进苗生长。
垄间有杂草,在杂草苗期及时打除草剂,打药时喷头高度应低于垄高,避免对苎麻苗的伤害。
2-4片真叶期,开始进行间苗,每穴苗数低于10株,6~8片真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
实施例2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计划种植苎麻的田地起垄覆膜
直播前田间进行旋耕,保持土壤疏松细小。起垄覆膜前,田间如果有杂草,打广谱性的除草剂,打完农药4个小时后,进行起垄覆膜。
以适应机械化收获为出发点,起垄的垄上宽度在120cm,垄间宽度在80cm。垄上略微压实压平,以有利于打孔。垄沟深度和长度以利用排水为原则,垄沟深度在30cm,长度不超过40m。
黑色塑料地膜厚度要求在0.012mm以上,覆盖地膜后,在地膜上用打孔器打顺着垄的走向打3列孔洞,孔洞直径为8cm,孔洞中心列距为50cm,孔洞中心行距饲料苎麻为50cm,纤维苎麻为70cm,孔洞深度为12cm。
2、孔洞施营养基质
营养基质以牛粪发酵的有机肥为营养基础料,与土壤按体积比1:1混匀制成,制备中,如有大颗粒基质,要人工或机械打碎,保持粒度在5mm以下。选择的土壤尽量避免杂草种子污染。
把营养基质放入孔洞,使得孔洞深度在6cm。
3、孔洞浇水
人工浇水在播种前进行,浇水速度不要冲出孔洞的有机肥,浇水量以水满未出洞口为宜。
4、种子播种-低密度播种
每亩播种量为40g,种子要求发芽率保证75%以上,含杂率在70%。10kg/亩左右的营养基质拌种子。人工拌钟,种子与孔洞营养基质按小于1:8的体积比例逐步混匀,机械拌钟,混合比例可以提高到1:16。
每个孔洞均匀播种,每个孔洞播拌种基质的量5g左右。
5、覆盖
用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秸秆,粒度在1~3cm,泡湿后覆盖孔洞。覆盖厚度为1~3cm,播种天气雨水多时,可以覆盖薄些;雨水少时,可以适当覆盖厚些,并在出苗后,去除一部分遮盖物,保证10%透光率。
6、出苗后的管理措施
出苗长出新叶3片以上,施尿素水(0.1%尿素水)促进苗快速生长,每5~10天施肥一次,在苗高出地膜10cm后,施有机肥促进苗生长。
垄间有杂草,在杂草苗期及时打除草剂,打药时喷头高度应低于垄高,避免对苎麻苗的伤害。
2-4片真叶期,开始进行间苗,每穴苗数低于10株,6~8片真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
实施例3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计划种植苎麻的田地起垄覆膜
直播前田间进行旋耕,保持土壤疏松细小。起垄覆膜前,田间如果有杂草,打广谱性的除草剂,可以提前一天打农药,再进行起垄覆膜。
以适应机械化收获为出发点,起垄的垄上宽度在140cm,垄间宽度在80cm。垄上略微压实压平,以有利于打孔。垄沟深度和长度以利用排水为原则,垄沟深度在30cm,长度不超过40m。
黑色塑料地膜厚度要求在0.012mm以上,覆盖地膜后,在地膜上用打孔器打顺着垄的走向打4列孔洞,孔洞直径为8cm,孔洞中心列距为40cm,孔洞中心行距饲料苎麻为40cm,纤维苎麻为60cm,孔洞深度为10cm。
2、孔洞施营养基质
营养基质以牛粪发酵的有机肥为营养基础料,与土壤按体积比1:1混匀制成,制备中,如有大颗粒基质,要人工或机械打碎,保持粒度在5mm以下。选择的土壤尽量避免杂草种子污染。
把营养基质放入孔洞,使得孔洞深度在5cm。
3、孔洞浇水
人工浇水在播种前进行,浇水速度不要冲出孔洞的有机肥,浇水量以水满未出洞口为宜。
4、种子播种-中密度播种
每亩播种量为60g,种子要求发芽率保证75%以上,含杂率在70%。10kg/亩左右的营养基质拌种子。人工拌钟,种子与孔洞营养基质按小于1:8的体积比例逐步混匀,机械拌钟,混合比例可以提高到1:16。
每个孔洞均匀播种,每个孔洞播拌种基质的量5g左右。
5、覆盖
用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秸秆,粒度在1~3cm,泡湿后覆盖孔洞。覆盖厚度为1~3cm,播种天气雨水多时,可以覆盖薄些;雨水少时,可以适当覆盖厚些,并在出苗后,去除一部分遮盖物,保证10%透光率。
6、出苗后的管理措施
出苗长出新叶3片以上,施尿素水(0.1%尿素水)促进苗快速生长,每5~10天施肥一次,在苗高出地膜10cm后,施有机肥促进苗生长。
垄间有杂草,在杂草苗期及时打除草剂,打药时喷头高度应低于垄高,避免对苎麻苗的伤害。
4片真叶期,开始进行间苗,每穴苗数低于10株,6~8片真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
对比例1
CN105960981A公开的一种苎麻直播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苎麻种植方法与对比例1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
1)本发明是定穴(打孔)点播,对比例是条播。本发明出苗后,呈规则分布,苗与苗之间有间距,适宜地下麻蔸的发育,有利于苎麻的地下茎的分支,利于机械化操作。由于是定点播种,比条播节约种子(本定点播种种子量是条播的1/3),同时出苗后检苗压力小。
2)本发明是适宜机械化的“宽沟”直播模式,窄行播种,宽行行走履带机械。对比例为“宽厢窄沟”直播模式。本发明之所以是宽沟(垄间宽度)不小于60cm,是方便机械化履带行走。
苎麻为多年生作物,对机械化要求较高。苎麻种植区域为南方,土壤含水量高,轮式拖拉机由于轮胎接触面小,压强大,造成过分压实土、伤蔸严重,并易打滑无法行走。必须使用橡胶履带的行走模式。目前拖拉机的橡胶履带宽度30—40cm,为了保证沟间(垄间)履带平稳行驶证,沟底部宽度必须大于履带宽,一般建议沟宽为履带宽度的两倍以上,因此本发明设计宽行(垄间宽度)不小于60cm。
3)本发明是土壤加有机肥的营养基质上直播,对比例是麻地膜上直播。本发明更方便种子扎根。
4)本发明通过黑塑料地膜和除草农药防治杂草,对比例是麻地膜抑制杂草。黑塑料地膜相对麻地膜,成本不但低,而且保温保湿度效果好,有利种子的苗期生长。
5)本发明的拌种以牛粪为主要原料的发酵有机肥。对比例为高温灭菌的生牛粪、土壤和细沙混合物。发酵手段成本低于高温灭菌的原料。
6)本发明的覆盖相比于对比例的覆盖程序更简化,并通过完善技术,大大减少了覆盖物的用量和提高覆盖的效果。
本发明的覆盖物为粒度在1~3cm的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碎秸秆,泡湿后覆盖孔洞,覆盖厚度为1~3cm。对比例在条播后覆盖一薄层稻壳或锯木渣保持湿度,并在播种完成后平均气温在18℃以上(或秋季育苗)时或预测有暴风雨天气之前选用稻草等物覆盖。对比例的稻壳或锯木渣粒度过小,吸水后再失水比较容易板结,不利于苎麻出苗。因此,必须是薄层,但薄层保湿效果差。播种后覆盖稻草保湿和防止雨水冲刷种子,本发明利用孔洞效应,地膜挡雨和碎秸秆来保湿和防止雨水冲刷种子,保湿效果优于对比例,稻草秸秆使用量也大大降低(不足对比例用量的5%)。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苎麻种植方法,经多次大范围重复试验,苎麻种子均顺利出苗,成苗均匀和稳定,成本低廉,可推广应用。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9)

1.一种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田间进行旋耕,起垄覆膜;
从膜上向下打孔,得到孔洞,所述孔洞施加营养基质;所述营养基质的粒度在5mm以下;
然后将种子与营养基质拌匀,得到种子混合物,然后在每个孔洞中添加种子混合物,所述孔洞在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之前浇水;
所述营养基质由牛粪发酵的有机肥与土壤按体积比1:0.9-1.4混匀制成,每个孔洞加入所述营养基质后,孔洞深度为4~6cm;
用无杂草种子的干碎草或碎秸秆,泡湿后覆盖孔洞;
出苗后田间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田间有杂草,在起垄覆膜前施用除草剂,所述除草剂为广谱性除草剂,喷施所述除草剂4个小时后,进行起垄覆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所用的地膜为黑色塑料地膜,所述地膜的厚度在0.012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垄的高度为20~30cm;
进一步地,所述垄的长度不超过40m;
进一步地,垄上宽度在40cm~140cm,垄间宽度在60cm~8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为顺着垄的走向打2~4列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为4~8cm;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的深度为8~12cm;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中心列距为30~50cm;所述孔洞中心行距为:饲料苎麻为30~50cm,纤维用苎麻为50~7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为6~8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与所述营养基质按体积比为1:8-16拌匀,得到所述种子混合物,每个孔洞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的质量为4-7g;
进一步地,每亩播种量为40-80g,种子的发芽率在75%以上,含杂率在70%以下;
进一步地,每个孔洞添加所述种子混合物后,孔洞深度为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碎草或碎秸秆的粒度在1~3cm,覆盖厚度为1~3c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苎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包括:
出苗后去除一部分遮盖物,保持8%-15%透光率;
出苗长出新叶3片以上,施0.1%尿素水,每5~10天施肥一次,在苗高出地膜10cm后,施有机肥促进苗生长,并根据杂草情况喷施除草剂;
垄间有杂草,在杂草苗期及时打除草剂,打药时喷头高度低于垄高;
2-4片真叶期,开始进行间苗,每穴苗数低于10株,6~8片真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
CN201711311579.3A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Active CN107896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1579.3A CN107896849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1579.3A CN107896849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6849A CN107896849A (zh) 2018-04-13
CN107896849B true CN107896849B (zh) 2019-12-06

Family

ID=6186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1579.3A Active CN107896849B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68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090A (zh) * 2018-10-18 2019-01-18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育苗基质的种子直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01277B (zh) * 2019-01-18 2021-03-09 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 一种苎麻高密矮化直播栽培方法
CN110326495B (zh) * 2019-08-15 2021-08-24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苎麻种植和收获方法
CN110574517B (zh) * 2019-09-17 2023-02-28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苎麻田改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1527B2 (en) * 2001-03-26 2003-08-05 Herbalscience, Llc Method of cultivating piper methysticum plants
CN102210243A (zh) * 2010-04-09 2011-10-12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含种子的育苗基质及其制作与使用方法
CN103493664B (zh) * 2013-09-29 2015-02-18 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干制辣椒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4094761A (zh) * 2014-07-16 2014-10-15 卓尼县佛赐藏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秦艽穴播育苗方法
CN105746120A (zh) * 2016-02-26 2016-07-1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工业大麻种籽加代繁殖方法
CN105960981A (zh) * 2016-05-09 2016-09-2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苎麻直播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6849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3551B (zh) 一种藤茶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10012788B (zh) 一种花叶型工业大麻的栽培方法
CN107896849B (zh) 一种苎麻种植方法
CN106212188B (zh)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CN106034930A (zh) 一种苹果种植方法
CN102293106A (zh) 一种适合北纬26~30度气候的耐寒桉树林的栽培方法
CN106105757A (zh) 一种玉米套种柴胡的栽培方法
CN109601315B (zh) 一种甘蔗健康种苗芽眼苗补苗延长宿根年限的方法
CN105010068A (zh)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5393736A (zh) 一种决明子的种植方法
CN112369286A (zh) 一种稻麦条播膜下滴灌栽培方法
CN106258726B (zh) 一种提高罗汉果亩产量的方法
CN109247174B (zh) 桑葚三季结果的栽培方法
CN107853048B (zh) 间作套种桑园桑树的栽植方法
CN104186063B (zh) 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
CN104206130A (zh)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CN109328894B (zh)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CN109121932B (zh) 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11108996A (zh) 一种无性系茶苗两次压条成高密植茶园的栽培方法
CN109006314A (zh) 一种垄蔗沟螺生态种养方法
CN112106601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果园套种绿肥的方法
CN112425467A (zh) 一种菜心的种植方法
CN113348939A (zh) 一种桃树-鼠茅草-金蝉高效立体种养结合的方法
CN112772081A (zh) 一种基于控释肥的农业种植用幼苗培育方法
CN105706748A (zh) 一种香椿、红椿嫁接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