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8182U -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8182U
CN210168182U CN201920830781.5U CN201920830781U CN210168182U CN 210168182 U CN210168182 U CN 210168182U CN 201920830781 U CN201920830781 U CN 201920830781U CN 210168182 U CN210168182 U CN 210168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hell
ring body
rear hou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07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ga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ga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ga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ga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07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8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8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8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包括耳机壳、发声组件及扣合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固定环体及喇叭,所述前腔壳体上设有前置槽,所述固定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所述喇叭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的所述前置槽与所述喇叭共同围成发声空腔;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安装环体及凸块,所述安装环体设置于所述后置壳体上,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嵌置于所述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地将前腔壳体和后腔壳体安装起来,并且不会出现刮手和划伤手指的情况;同时,将前腔壳体的凸边截断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前后腔体声音短路的情况,还可以方便前腔壳体的脱模操作。

Description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蓝牙耳机和红外耳机,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虽然我们很多人都在用耳机听歌,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科学报告都之处长时间佩戴耳机对听力会有一定损伤。而在户外跑步的时候,除了要对外界噪音进行一定的隔绝以外,也要避免太好的隔音能力,以免造成意外的发生。所以一般运动耳塞都不会倾向于做成全入耳式,而是以平头耳塞结合入耳的"半入耳式"为主。
现有的无线耳机中,均包括了前壳体和后壳体,这两个壳体通过胶水进行粘合在一起,才能保证耳机的正常发声。然而,这样的结构在完成安装后,由于是利用胶水进行粘接的,所以一定会有胶水露在外面,则造成壳体的表面更为粗糙,容易出现刮手或者壳体划伤手指的情况;而且,为了使得前壳体方便进行脱模生产操作,常常将前壳体的腔体开的比较大,使得前壳体内的腔体与后壳体的腔体有可能出现声音短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可以快速地将前腔壳体和后腔壳体安装起来,并且不会出现刮手和划伤手指的情况;同时,将前腔壳体的凸边截断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前后腔体声音短路的情况,还可以方便前腔壳体的脱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包括:
耳机壳,所述耳机壳包括前腔壳体及后置壳体,所述后置壳体设置于所述前腔壳体上;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固定环体及喇叭,所述前腔壳体上设有前置槽,所述固定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所述喇叭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的所述前置槽与所述喇叭共同围成发声空腔;及
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安装环体及凸块,所述安装环体设置于所述后置壳体上,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嵌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腔壳体上开设有出声通孔,所述出声通孔与所述发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腔壳体上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和所述发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体具有“C”字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声组件还包括第一圆环体及第二圆环体,所述第一圆环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第二圆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外侧壁紧挨着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外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体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环体将所述前置槽划分为前发声腔体及后发声腔体,所述喇叭容置于所述前发声腔体内,所述第二圆环体容置于所述后发声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置壳体包括后壳本体及后壳上盖,所述后壳上盖设于所述后壳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本体上设有多个连通孔,各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所述后发声腔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本体上设有三个连通孔,三个所述连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通过设置发声组件和扣合组件,可以快速地将前腔壳体和后腔壳体安装起来,并且不会出现刮手和划伤手指的情况;同时,将前腔壳体的凸边截断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前后腔体声音短路的情况,还可以方便前腔壳体的脱模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的前腔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的后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包括:耳机壳100、发声组件200及扣合组件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耳机壳100用于保护耳机腔体结构;所述发声组件200用于实现发声的作用;所述扣合组件300用于将前后壳体安装起来。
请参阅图2,所述耳机壳100包括前腔壳体110及后置壳体120,所述后置壳体设置于所述前腔壳体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腔壳体110用于安装发声组件;所述后置壳体120用于固定扣合组件。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发声组件200包括固定环体210及喇叭220,所述前腔壳体110上设有前置槽111,所述固定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所述喇叭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的所述前置槽与所述喇叭共同围成发声空腔1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环体210用于固定喇叭,并且与喇叭和前置槽围成的发声空腔还可以避免出现声短路的问题;所述喇叭220用于发出声音。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环体具有“C”字结构。传统的固定环体为一个完整圆环结构,传统的圆环结构则容易出现声短路的情况,而将固定环体设置为C字型结构的话,并且将喇叭固定在上面后,则很好的解决了声短路的问题,避免耳机发出其他噪声,提高无线耳机的音质以及无线耳机的质量。而且本申请的无线耳机的发声出口更大,以及结合C字形的固定环体结构,使得该前腔壳体在注塑脱模的时候,更方便、更快速地进行脱模操作,提高了无线耳机的生产效率。如此,将前腔壳体的凸边截断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前后腔体声音短路的情况,还可以方便前腔壳体的脱模操作。
请参阅图4,所述扣合组件300包括安装环体310及凸块320,所述安装环体设置于所述后置壳体上,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110 开设有凹槽113,所述凸块嵌置于所述凹槽内。当需要进行安装前后壳体的时候,则直接将凸块扣合到凹槽内,从而可以稳定地固定前后壳体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用胶水进行粘接来说,可以快速地将前腔壳体和后腔壳体安装起来,并且不会出现刮手和划伤手指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前腔壳体110上开设有出声通孔114,所述出声通孔与所述发声空腔连通。所述前腔壳体110上开设有长孔115,所述长孔和所述发声空腔连通。所述长孔、所述发声空腔和所述出声通孔形成声回路。如此,通过设置长孔、发声空腔和出声通孔,可以进一步避免出现声短路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3,所述发声组件200还包括第一圆环体230及第二圆环体240,所述第一圆环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第二圆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外侧壁紧挨着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外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体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圆环体230,可以将喇叭固定在固定环体上;通过设置第二圆环体240,可以实现前后腔体的声音回路。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圆环体将所述前置槽划分为前发声腔体及后发声腔体,所述喇叭容置于所述前发声腔体内,所述第二圆环体容置于所述后发声腔体内。如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前腔的声音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所述后置壳体120包括后壳本体121及后壳上盖122,所述后壳上盖设于所述后壳本体上。所述后壳本体上设有多个连通孔,各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所述后发声腔体连通。所述后壳本体上设有三个连通孔,三个所述连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如此,通过设置后壳本体121及后壳上盖122,可以保证无线耳机的结构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多个连通孔,则可以保证声音的品质,避免出现声音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通过设置发声组件和扣合组件,可以快速地将前腔壳体和后腔壳体安装起来,并且不会出现刮手和划伤手指的情况;同时,将前腔壳体的凸边截断一部分,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前后腔体声音短路的情况,还可以方便前腔壳体的脱模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壳,所述耳机壳包括前腔壳体及后置壳体,所述后置壳体设置于所述前腔壳体上;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固定环体及喇叭,所述前腔壳体上设有前置槽,所述固定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所述喇叭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的所述前置槽与所述喇叭共同围成发声空腔;及
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安装环体及凸块,所述安装环体设置于所述后置壳体上,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体上,所述前腔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嵌置于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壳体上开设有出声通孔,所述出声通孔与所述发声空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壳体上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和所述发声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体具有“C”字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组件还包括第一圆环体及第二圆环体,所述第一圆环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体上,所述第二圆环体设置于所述前置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外侧壁紧挨着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体将所述前置槽划分为前发声腔体及后发声腔体,所述喇叭容置于所述前发声腔体内,所述第二圆环体容置于所述后发声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壳体包括后壳本体及后壳上盖,所述后壳上盖设于所述后壳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本体上设有多个连通孔,各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所述后发声腔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本体上设有三个连通孔,三个所述连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
CN201920830781.5U 2019-05-31 2019-05-31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Active CN210168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0781.5U CN210168182U (zh) 2019-05-31 2019-05-31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0781.5U CN210168182U (zh) 2019-05-31 2019-05-31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8182U true CN210168182U (zh) 2020-03-20

Family

ID=7017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0781.5U Active CN210168182U (zh) 2019-05-31 2019-05-31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8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02000A1 (en) Earset
TW202306395A (zh) 聲學輸出裝置
US9143850B2 (en) Microphone slots for wind noise reduction
TW201306607A (zh) 整合有麥克風的耳機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CN210168182U (zh) 无线耳机的前后壳体结构
US20180121155A1 (en) Helmet for a smart cycling equipment
CN212231716U (zh) 一种耳机
CN216146436U (zh) 耳机、扬声器模组及其前护盖
CN201758441U (zh) 一种安全防护型被动降噪耳机
CN212519077U (zh) 电子设备
TWM617940U (zh) 頭戴式耳機模組及頭戴式耳機
CN210639374U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CN217935895U (zh) 无线耳机
CN207947883U (zh) 具有独立木质音腔的蓝牙耳机
CN218782480U (zh) 一种音频眼镜的抗风噪结构
CN216217512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8550141U (zh) 外放式耳机和采用该外放式耳机的蓝牙耳机
CN214591892U (zh) 发音单元及包括该发音单元的耳机
CN215268662U (zh) 一种耳机
CN205545772U (zh) 新型多功能头戴式无线耳机
CN219417923U (zh) 眼镜脚及蓝牙眼镜
CN216122820U (zh) 一种耳机
CN215499529U (zh) 一种改良型耳机壳
CN218103449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