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5478U -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5478U
CN210165478U CN201920672282.8U CN201920672282U CN210165478U CN 210165478 U CN210165478 U CN 210165478U CN 201920672282 U CN201920672282 U CN 201920672282U CN 210165478 U CN210165478 U CN 210165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asing
shell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22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银东
张红蕾
赵丹丹
傅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aojie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aojie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aojie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aojie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22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5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5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5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制热机构、送风机构、制冷循环机构、散热机构、回风口、送风管连接法兰、电控箱和控制屏。所述制热机构用于空调制热,所述送风机构用于输送空气,其对应设在所述制热机构的下方,所述制冷循环机构用于空调制冷,所述散热机构用于散热排风,其包括后向离心风机和排风口,所述回风口用于房间回风,其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用于连接送风管,其设在所述壳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空调结构,使空调安装空间不再受限,且通过在壳体的顶端通过送风管连接法兰接不同方向的送风管,使送风均匀,提高了舒适度。

Description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与分体空调相比,成本低、安装方便,维修方便,有利于保护环境,但传统的窗式空调安装在房间空户下预留的空间内,安装空间受到限制,且向室内送风不均匀,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制热机构、送风机构、制冷循环机构、散热机构、回风口、送风管连接法兰、电控箱和控制屏,所述制热机构用于空调制热,其设在所述壳体内的顶部,所述送风机构用于输送空气,其对应设在所述制热机构的下方,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前向离心风机和设在前向离心风机上的电机,所述制冷循环机构用于空调制冷,其包括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共同配合形成制冷循环系统,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壳体内中部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一个侧边上,所述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均设在所述壳体内底部,且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泠凝器对应的一侧设有室外冷却空气进口,所述散热机构用于散热排风,其包括后向离心风机和排风口,所述后向离心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中部,并设在所述冷凝器的上方,所述排风口设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排风机对应的位置,所述回风口用于房间回风,其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用于连接送风管,其设在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整个空调运转,其设在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位置,所述控制屏用于调节空调不同的工作模式,其设在所述壳体外侧顶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前向离心风机检修,所述前向离心风机通过滑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使前向离心风机可沿滑轨15拉出壳体19或送入所述壳体19内。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稳固,布局更合理,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后向离心风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隔板。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房间内空气质量,所述隔板上设有新风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所述隔板上、及所述隔板上方的壳体上除去所述回风口的位置均设有防火保温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房间内空气质量,所述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回风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口为格栅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本实用新型出风均匀,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接有多个方向的送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底端设有冷凝水排水口,所述冷凝器顶端设有与所述冷凝水排水口连通的冷凝水布水器,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冷凝水,还使冷凝器形成湿式冷却,提高冷凝器的换热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底端设有集水盘,可以接收少量流下的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空调结构,使空调安装空间不再受限,且通过在壳体的顶端通过送风管连接法兰接不同方向的送风管,使送风均匀,提高了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新风控制装置和回风过滤网,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并利用空调冷凝水使冷凝器形成湿式冷却,提高冷凝器的换热系数,这样既提高了空调的能量效率,又不需要处理空调冷凝水,减少了安装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热机构,1a热水进口管路,1b热水出口管路,1c制热换热器,2 电机,3前向离心风机,4蒸发器,5回风过滤网,6防火保温结构,7排水口, 8新风控制装置,9后向离心风机,10排风口,11布水器,12室外冷却空气进口,13集水盘,14送风管连接法兰,15滑轨,16回风口,17电控箱,18制冷压缩机,19壳体,20冷凝器,21隔板,22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见图1,一种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包括壳体19、制热机构1、送风机构、制冷循环机构、散热机构、回风口16、送风管连接法兰14、电控箱17和控制屏22。
所述制热机构1用于空调制热,其设在所述壳体19内的顶部,所述制热机构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结构,可以采用热水或燃气加热制热换热器外的房间空气,以适应高寒地区的需要。比如可以包括制热换热器1c及设在其上的热水进口管路1a和热水出口管路1b,所述热水进口管路1a和热水出口管路 1b的一端与所述制热换热器1c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9外。
所述送风机构用于输送空气,其对应设在所述制热机构的下方,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前向离心风机3和设在前向离心风机3上的电机2。为了方便前向离心风机检修,可将所述前向离心风机3通过滑轨15安装在所述壳体19内,所述前向离心风机3可沿滑轨15拉出壳体19或送入壳体19内。
所述制冷循环机构用于空调制冷,其包括制冷压缩机18、冷凝器20和蒸发器4,所述制冷压缩机18、冷凝器20和蒸发器4共同配合形成制冷循环系统,冷凝器20可采用翅片盘管式冷凝器,制冷压缩机18可采用变频制冷压缩机,可根据室内空调负荷的大小自动调节制冷压缩机的转速,以提高空调的能量效率。制冷时,使用新型绿色制冷剂R410A或R32的蒸汽压缩式逆卡诺循环,从全封闭制冷压缩机18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下部的冷凝器20,在冷凝器20中被冷却成高压常温的液体,放出的热量被散热机构排出的空气带向室外,然后进入电子膨胀阀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4,吸收房间的热量后成为常温低压的气体,再被制冷压缩机18吸入后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形成制冷循环。
所述蒸发器4设在所述壳体19内中部并固定在所述壳体19的一个侧边上,所述制冷压缩机18和冷凝器20均设在所述壳体19内底部,且所述壳体19上与所述泠凝器20对应的一侧设有室外冷却空气进口12。此外,可在所述蒸发器 4底端设置冷凝水排水口7,在所述冷凝器20顶端设置与所述冷凝水排水口7 连通的冷凝水布水器11,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冷凝水,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排水口7进入冷凝水布水器11,从翅片盘管式冷凝器顶部布洒到温度较高的翅片表面,通过冷凝水蒸发而相变吸热,还使冷凝器20形成湿式冷却,提高冷凝器20 的换热系数,散热机构强制通风,使冷凝水被排到室外大气中,这样既提高了空调的能量效率,又不需要处理空调冷凝水,减少了安装维护工作量。此外,可在所述冷凝器20底端设有集水盘13,可以接收少量流下的冷凝水。
所述散热机构用于散热排风,其包括后向离心风机9和排风口10,所述后向离心风机9设在所述壳体19内中部,并设在所述冷凝器20的上方,所述排风口10设在所述壳体19上与所述后向离心风机9对应的位置。排风机采用直流电机驱动的后向离心风机9,比传统的轴流风机噪音低,而且可根据室内空调负荷的大小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以提高空调的能量效率。
所述回风口16用于房间回风,其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19上靠近所述蒸发器4的一侧。为了提高房间内空气质量,所述回风口16与所述蒸发器4之间设有回风过滤网5。
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14用于连接送风管,其设在所述壳体19的顶端。为了本实用新型出风均匀,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14接有多个方向的送风管。
所述电控箱17用于控制整个空调运转,其设在所述壳体19内底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稳固,布局更合理,所述壳体19内在所述后向离心风机9与所述蒸发器4之间设有隔板21。为了提高房间内空气质量,所述隔板21上设有新风控制装置8。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可在所述隔板21上、及所述隔板21上方的壳体上除去所述回风口16的位置均设置有防火保温结构6。
见图2,所述控制屏22设在所述壳体19外侧顶部,用于调节空调不同的工作模式。
所述回风口16为格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安装在房间内,排风口 10靠近墙壁上的通风口。制冷时,制热机构关闭,制冷循环机构工作,房间内空气从回风口16进入空调内,经过回风过滤网5和蒸发器4,在前向离心风机 3的作用下,由送风管连接法兰14处的送风管排出冷气,冷气进入房间内对房间降温。制热时,制冷循环机构关闭,制热机构工作,房间内空气从回风口16 进入空调内,经过回风过滤网5,在前向离心风机3的作用下,通过制热换热器 1c,热气由送风管连接法兰14处的送风管排出,将房间升温。在制冷或制热的过程中,可由新风控制装置8为房间内提供新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上述的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包括壳体(19)、制热机构(1)、送风机构、制冷循环机构、散热机构、回风口(16)、送风管连接法兰(14)、电控箱(17)和控制屏(2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机构(1)用于空调制热,其设在所述壳体(19)内的顶部,所述送风机构用于输送空气,其对应设在所述制热机构的下方,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前向离心风机(3)和设在前向离心风机(3)上的电机(2),所述制冷循环机构用于空调制冷,其包括制冷压缩机(18)、冷凝器(20)和蒸发器(4),所述制冷压缩机(18)、冷凝器(20)和蒸发器(4)共同配合形成制冷循环系统,所述蒸发器(4)设在所述壳体(19)内中部并固定在所述壳体(19)的一个侧边上,所述制冷压缩机(18)和冷凝器(20)均设在所述壳体(19)内底部,且所述壳体(19)上与所述冷凝器(20)对应的一侧设有室外冷却空气进口(12),所述散热机构用于散热排风,其包括后向离心风机(9)和排风口(10),所述后向离心风机(9)设在所述壳体(19)内中部,并设在所述冷凝器(20)的上方,所述排风口(10)设在所述壳体(19)上与所述后向离心风机(9)对应的位置,所述回风口(16)用于房间回风,其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19)上靠近所述蒸发器(4)的一侧,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14)用于连接送风管,其设在所述壳体(19)的顶端,所述电控箱(17)用于控制整个空调运转,其设在所述壳体(19)内底部的位置,所述控制屏(22)用于调节空调不同的工作模式,其设在所述壳体(19)外侧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离心风机(3)通过滑轨(15)安装在所述壳体(1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9)内在所述后向离心风机(9)与所述蒸发器(4)之间设有隔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上设有新风控制装置(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上、及所述隔板(21)上方的壳体上除去所述回风口(16)的位置均设有防火保温结构(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16)与所述蒸发器(4)之间设有回风过滤网(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16)为格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连接法兰(14)接有多个方向的送风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底端设有冷凝水排水口(7),所述冷凝器(20)顶端设有与所述冷凝水排水口(7)连通的冷凝水布水器(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底端设有集水盘(13)。
CN201920672282.8U 2019-05-10 2019-05-10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Active CN210165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282.8U CN210165478U (zh) 2019-05-10 2019-05-10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282.8U CN210165478U (zh) 2019-05-10 2019-05-10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5478U true CN210165478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2282.8U Active CN210165478U (zh) 2019-05-10 2019-05-10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5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1252C (zh) 一种移动式空调
CN101294727A (zh) 变频式空调器室外机电器控制盒降温旁通结构
CN106382685B (zh) 厨房空调器
CN106016545A (zh) 一种动力式热管空调一体机
CN102748824B (zh) 通讯机房空调热管一体机的排热装置
CN216868675U (zh) 空调器
CN201497278U (zh) 冰箱和冷柜的制冷装置
CN210165478U (zh) 新型工程用窗式空调系统
CN101178225A (zh) 双系统机柜空调器
CN201548000U (zh) 湿帘空气源空调机组
CN215832055U (zh) 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
CN2141481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644462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1145358Y (zh) 双系统节能空调
CN2133002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678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1400149U (zh) 一种水冷式水循环移动空调系统
CN201672614U (zh) 新型双冷源节能空调
CN201103962Y (zh) 移动式空调
KR100452807B1 (ko) 폐열회수식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112212408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379627U (zh) 机柜级制冷系统
CN205783342U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机
CN214949495U (zh) 一种厨房空调器
CN214791528U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