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5461U -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5461U
CN210165461U CN201920969423.2U CN201920969423U CN210165461U CN 210165461 U CN210165461 U CN 210165461U CN 201920969423 U CN201920969423 U CN 201920969423U CN 210165461 U CN210165461 U CN 210165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cavity
superconducting
b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94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冠贤
周善智
甘树新
张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helm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ehelm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helm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ehelm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94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5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5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5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它包括采暖基体和发热部件,所述采暖基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体,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发热基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基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发热体设于发热基体上,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发热基体上还设有用于灌装导热介质的注入嘴,所述注入嘴与第二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采暖基体受热面积更大,热传递更均匀,而直接采用热传导的方式供热,热传递更快,热转换效率更高,热损耗地,节约能源,利于环保,且发热部件与采暖基体分离设置,不占用采暖基体的第一腔体的体积,能够进一步提升采暖基体的升温速度,也更安全,避免发热部件发生漏电而导致采暖基体带电的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背景技术
现有采暖片通常只能将发热部件置入在采暖基体内部,且发热部件常用发热丝或发热棒作为加热源,这种结构方式存在热传递不均匀,热传递慢,热损耗高,且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包括采暖基体和发热部件,所述采暖基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体,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发热基体和发热体,所述发热基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发热体设于发热基体上,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发热基体上还设有用于灌装导热介质的注入嘴,所述注入嘴与第二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采暖基体内设有一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至少两个连接管与第二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通过一个堵块密封,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穿过堵块后与第一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内嵌设有呈“S”形盘绕的散热流通管,所述散热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流通管与两个连接管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采暖基体内并排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腔体,每个所述第一腔体内分别嵌设有直型的散热流通管,每个所述散热流通管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腔体连通;每个所述散热流通管与对应的连接管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导热介质为液体状或气体状的热超导介质。
其中,所述发热基体包括基体底盒和基体盖板,所述基体盖板密封盖合在基体底盒上,且所述基体盖板与基体底盒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发热体设于基体盖板表面上。
其中,所述发热体为纳米稀土发热体或厚膜材料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通过印刷烧结在基体盖板上。
其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绝缘层、电阻层、导电层、绝缘覆盖层和电极,所述绝缘层贴附于基体盖板上,所述电阻层贴附于绝缘层上,所述导电层贴附于电阻层上,所述绝缘覆盖层贴附于导电层上,所述电极与导电层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采暖基体的表面设有平行且等间距排布的散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采暖基体内设置第一腔体,在发热部件内设置第二腔体,并在第一腔体内和第二腔体内灌装热超导介质,通过热超导介质在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内进行热量传递,达到采暖基体受热面积更大,热传递更均匀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热传导的方式供热,使加热与热传递达到同步,热传递更快,热转换效率更高,热损耗地,节约能源,利于环保;
且发热部件与采暖基体分离设置,不占用采暖基体的第一腔体的体积,能够进一步提升采暖基体的升温速度,也更安全,避免发热部件发生漏电而导致采暖基体带电的安全问题,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将发热部件内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超导采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超导采暖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超导采暖片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热超导采暖片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热超导采暖片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采暖基体;11-第一腔体;12-堵块;2-发热部件;21-发热基体;211-第二腔体;212-基体底盒;213-基体盖板;22-发热体;221-绝缘层;222-电阻层;223-导电层;224-绝缘覆盖层;225-电极;3-连接管;4-注入嘴;5-热超导介质;6-散热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包括采暖基体1和发热部件2,所述采暖基体1内设有一个第一腔体11,所述发热部件2包括发热基体21和发热体22,所述发热基体21内设有第二腔体211,所述发热体22设于发热基体21上,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211通过连接管3相互连通,所述发热基体21上还设有用于灌装导热介质的注入嘴4,所述注入嘴4与第二腔体211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通过两个连接管3与第二腔体211连通。
具体地,通过注入嘴4向第一腔体11内和第二腔体211内灌装液体状或气体状的热超导介质5,热传导效率更高,然后将注入嘴4密封处理,发热体22通过与外界电源连通而工作,工作时,发热体22产生热量,热量直接传导至第二腔体211内的热超导介质5,由于热超导介质5的超导特性,热超导介质5吸收热量并迅速将热量传导至第一腔体11内,使采暖基体1受热,采暖基体1将热量向四周辐射,在外界鼓风机的作用下,热量向外输送,达到采暖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在采暖基体1内设置第一腔体11,在发热部件2内设置第二腔体211,并在第一腔体11内和第二腔体211内灌装热超导介质5,通过热超导介质5在第二腔体211与第一腔体11内进行热量传递,达到采暖基体1受热面积更大,热传递更均匀的目的,另外,本实施例直接采用热传导的方式供热,使加热与热传递达到同步,热传递更快,热转换效率更高,热损耗地,节约能源,利于环保,且发热部件2与采暖基体1分离设置,不占用采暖基体1的第一腔体11的体积,能够进一步提升采暖基体1的升温速度,也更安全,避免发热部件2发生漏电而导致采暖基体1带电的安全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将发热部件2内置的技术问题。
还有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对发热部件进行绝缘处理,进而将发热部件包裹在一个腔室内,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首先辐射到腔室内的空气中,然后再传递至腔室壁上,然后再传导至导热介质上,这种热辐射的方式,往往存在热传递滞后的问题,进而导致热损耗严重。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通过一个堵块12密封,两个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分别穿过堵块12后与第一腔体11连通,拆卸更方便,便于后期维护。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发热基体21包括基体底盒212和基体盖板213,所述基体盖板213密封盖合在基体底盒212上,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且所述基体盖板213与基体底盒212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11,所述发热体22设于基体盖板213表面上;具体地,发热体22产生热量,热量直接传导至基体盖板213上,而第二腔体211内灌装热超导介质5,且热超导介质5与基体盖板213接触,进而达到发热体22产生热量的同时,热超导介质5吸收热量,并同步传导至第一腔体11内,使采暖基体1受热,大大提升热转换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22为纳米稀土发热体或厚膜材料发热体,发热体22的体积小,进而减少整个电热超导采暖结构占用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22通过印刷烧结在基体盖板213上,即发热体22与基体盖板213连接为一体,采用热传导方式,在发热体22加热过程中,热超导介质5能够同步吸热并迅速把热量带走至采暖基体1内,采暖基体1吸热后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加热、导热和散热环节同步进行,而基体盖板213受热面积更大,热转换效率更高,降低热损,更节能环保,且结构更轻巧、简单。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发热体22包括绝缘层221、电阻层222、导电层223、绝缘覆盖层224和电极225,所述绝缘层221贴附于基体盖板213上,所述电阻层222贴附于绝缘层221上,所述导电层223贴附于电阻层222上,所述绝缘覆盖层224贴附于导电层223上,所述电极225与导电层223电性连接;绝缘层221能够承受大于1500V/min的绝缘电压,电阻层222用于通电和发热,导电层223提供导电线路,电极225提供与外界电源接通的进电端口,而绝缘层221和绝缘覆盖层224起到保护电阻层222和导电层223的作用,结构更安全可靠,发热体22的寿命可达100000个小时,大大延长整个电热超导采暖结构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采暖基体1的表面设有平行且等间距排布的散热翅片,散热面积更大,提高采暖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有呈“S”形盘绕的散热流通管6,优选地,第一腔体11的形状与散热流通管6的形状配合,使散热流通管6与采暖基体1直接接触,利于热量的传递,利于采暖基体1受热均匀,热传递均匀,所述散热流通管6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管3的一端连通,优选地,将两个连接管3直接穿过采暖基体1后与散热流通管6连接在一起,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地,散热流通管6与采暖基体1接触,然后通过注入嘴4向第二腔体211内灌装热超导介质5,热超导介质5通过两个连接管3进入散热流通管6内,工作时,第二腔体211内的热超导介质5吸热后,迅速通过两个连接管3,将热量传导至散热流通管6内,使散热流通管6受热,而散热流通管6与采暖基体1接触,从而直接使采暖基体1受热,采暖基体1吸热后,向外辐射,实现采暖的目的;本实施例在采暖基体1内设置呈“S”形盘绕的散热流通管6,可增大采暖基体1的受热面积,同时采用管道方式,气密性更好,防止热超导介质5泄漏,热效应虽然达不到上述实施例高,但成本低。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通管6与两个连接管3一体成型设置,结构更牢固,密封性更好。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通管6与两个连接管3均为超导铜管,气密性好,导热效率高,成本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采暖基体1内并排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腔体11,每个所述第一腔体11内分别嵌设有直型的散热流通管6,每个所述散热流通管6分别通过连接管3与第二腔体211连通,优选地,将四个连接管3的一端直接穿过采暖基体1后与散热流通管6直接连接在一起,四个连接管3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腔体211连通,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地,采暖基体1内并排设置四个第一腔体11,四个第一腔体11内分别嵌设有直型的散热流通管6,四个散热流通管6分别与四个连接管3的连接,从而与第二腔体211连通,当通过注入嘴4向第二腔体211内灌装热超导介质5时,热超导介质5进入第二腔体211内,并分别通过四个连接管3进入四个散热流通管6内,工作时,第二腔体211内的热超导介质5吸收热量,然后迅速通过四个连接管3,将热量传导至四个散热流通道6内,而散热流通道6与采暖基体1接触,从而在热超导介质5将热量传导至散热流通道6内时,即使采暖基体1受热,采暖基体1受热后,将热量向外辐射,从而达到采暖的目的。
当然,本实施例中,可根据采暖基体1的大小,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腔体11,以便于采暖基体1能够受热更均匀,热转换效率更高,并且对应在第一腔体11内嵌设与第一腔体11大小匹配的散热流通管6,利于与散热流通管6能够与采暖基体1直接接触,达到热量的直接传递,降低热损耗,结构更灵活。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所述散热流通管6与对应的连接管3一体成型;具体地,四个散热流通管6与四个连接管3一体成型设置,气密性更好,结构更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流通管6与四个连接管3均为超导铜管,气密性好,导热效率高,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暖基体(1)和发热部件(2),所述采暖基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腔体(11),所述发热部件(2)包括发热基体(21)和发热体(22),所述发热基体(21)内设有第二腔体(211),所述发热体(22)设于发热基体(21)上,所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211)通过连接管(3)相互连通,所述发热基体(21)上还设有用于灌装导热介质的注入嘴(4),所述注入嘴(4)与第二腔体(2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基体(1)内设有一个第一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1)通过至少两个连接管(3)与第二腔体(2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端通过一个堵块(12)密封,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穿过堵块(12)后与第一腔体(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嵌设有呈“S”形盘绕的散热流通管(6),所述散热流通管(6)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流通管(6)与两个连接管(3)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基体(1)内并排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腔体(11),每个所述第一腔体(11)内分别嵌设有直型的散热流通管(6),每个所述散热流通管(6)分别通过连接管(3)与第二腔体(211)连通;每个所述散热流通管(6)与对应的连接管(3)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液体状或气体状的热超导介质(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基体(21)包括基体底盒(212)和基体盖板(213),所述基体盖板(213)密封盖合在基体底盒(212)上,且所述基体盖板(213)与基体底盒(212)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11),所述发热体(22)设于基体盖板(213)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2)为纳米稀土发热体或厚膜材料发热体;所述发热体(22)通过印刷烧结在基体盖板(2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2)包括绝缘层(221)、电阻层(222)、导电层(223)、绝缘覆盖层(224)和电极(225),所述绝缘层(221)贴附于基体盖板(213)上,所述电阻层(222)贴附于绝缘层(221)上,所述导电层(223)贴附于电阻层(222)上,所述绝缘覆盖层(224)贴附于导电层(223)上,所述电极(225)与导电层(223)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基体(1)的表面设有平行且等间距排布的散热翅片。
CN201920969423.2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Active CN210165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9423.2U CN210165461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9423.2U CN210165461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5461U true CN210165461U (zh) 2020-03-20

Family

ID=7017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9423.2U Active CN210165461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54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379A (zh) * 2019-06-26 2019-08-13 东莞珂洛赫慕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379A (zh) * 2019-06-26 2019-08-13 东莞珂洛赫慕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9553U (zh) 一种水冷电池包
CN201066936Y (zh) 加热器
CN210165461U (zh) 一种电热超导采暖片
CN206709363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器
CN104214932B (zh) 水冷预热式加热体
CN105455366A (zh) 一种寒冷地区使用的手机套
CN203399321U (zh) 一种柱状厚膜液体加热器
CN211060227U (zh) 石墨烯散热组件以及石墨烯电暖器
CN201237286Y (zh) 半导体水暖加热系统
CN108063049B (zh) 中心传热的高效散热和加热的能量型超级电容
CN20697653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
CN207426065U (zh) 具有导热绝缘功能的均压散热器或加热器及锂电池模块
CN203274229U (zh) 一种足浴盆电加热模块
CN210165459U (zh) 一种电热超导散热结构
CN203443083U (zh) 水冷预热式加热体
CN212165613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应用该加热装置的饮水机
CN110345547B (zh) 石墨烯散热组件以及石墨烯电暖器
CN206312949U (zh) 电池包
CN201928457U (zh) 即热式ptc液体加热器
CN110518814A (zh) 一种用于车载逆变器的双面冷却结构
CN204902258U (zh) 螺旋形光辐射电加热器
CN206374510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水暖加热器
CN206380101U (zh) 一种ptc加热器
CN101078533B (zh) 具有防电墙的电暖器
CN216203696U (zh) 一种基于电暖器的发热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