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2206U -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2206U
CN210162206U CN201920545343.4U CN201920545343U CN210162206U CN 210162206 U CN210162206 U CN 210162206U CN 201920545343 U CN201920545343 U CN 201920545343U CN 210162206 U CN210162206 U CN 210162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vehicle body
handle
sea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53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k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k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k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453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2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2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2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平衡车架,设于平衡车的车体上,包括:支架组件后端部位于车体上,前端部的底部转动设置万向轮;两把手组件包括左把手组件及右把手组件,分别转动设于支架组件一端部的两侧且固定于车体上;座椅固定于支架组件后端部的顶部且盖设于车体上,座椅朝向万向轮设置且部分设置于车体与万向轮之间;踏板组件设于万向轮上。还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平衡车架。通过设置支架组件、把手组件、座椅以及万向轮,座椅部分设于车体和万向轮之间,降低平衡车的重心且还能同时保持平衡性能,提高平衡车的安全性;座椅的设置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同时可以通过操控把手组件来控制车体的行驶状态及平衡,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两轮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平衡车十分方便,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现有电动的平衡车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设置有一横轴,车体可以相对横轴转动,设置在左右两端的车体共同作用以控制车体的整体的平衡。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平衡车的上手过程较难,并且平衡车多为站立式,使用者使用时的重心较高,学习过程中容易摔伤;此外,站立式的平衡车在使用时长较长时,容易引发双脚产生姿势性的酸麻,进而造成腰部和颈部酸痛导致加重使用者的疲劳程度,使用体验也随之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架及平衡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车的上手较难、容易摔伤且容易疲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架,设置在平衡车的车体上,包括:
可伸缩的支架组件,后端部位于所述车体上,前端部的底部转动设置一万向轮以实现与所述车体之间的平衡;
两把手组件,包括左把手组件及右把手组件,分别转动设于所述支架组件后端部的两侧且固定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控制平衡车的平衡;
座椅,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后端部的顶部且盖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座椅朝向所述万向轮设置且部分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万向轮之间;
踏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万向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T”字型的后支架组件以及前支架组件,所述后支架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一横管及垂直设于所述第一横管中部的第一连接管,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第一横管顶部并部分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两所述把手组件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所述前支架组件可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前支架组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转动件,设于所述转动件底部的紧固带,以及固定于所述转动件顶部的把手,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紧固带围合形成的通孔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车体,两所述把手的一端部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底板及分别盖设于所述底板两端部的倒“L”形的两固定壳,所述紧固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壳,所述车体上设有脚踏传感器,所述底板与所述脚踏传感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包括垂直设置的上部及下部,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紧固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下部,所述底板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壳的所述上部对应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紧固件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管内贯穿有可转动的两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车体的两车轮的转轴的正上方,两所述把手分别固定于两所述连接轴的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用于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把手,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组件设置为“T”字型且包括第二横管及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横管中部的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数量设置为两,两所述第二连接管可分别滑动于两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横管的中部的底部,且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盖设于两所述第二连接管顶部的第一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盖设于所述第二横管顶部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所述车体并用于脚踏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设有托板。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底部覆盖部分所述车体的顶部,且所述座椅的靠背的后侧由上往下向外倾斜设置并形成用于支撑的凸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组件、把手组件、座椅以及万向轮,座椅部分设置在车体和万向轮之间,降低了平衡车整体的重心并且还能同时保持整体的平衡性能,提高平衡车的操作安全性;使用者使用时,座椅的设置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同时可以通过按压或上拉左、右把手组件来控制车体的前进、后退或者转弯方向,还能通过把手组件来控制车体的平衡,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车轮,还包括如上述的平衡车架,所述车体还设有脚踏传感器及电连接于所述脚踏传感器的平衡系统,两所述把手组件分别位于两所述车轮的内侧且与所述脚踏传感器位置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通过平衡车架采用以上的设置,降低了平衡车的重心并且还能同时保持整体的平衡性能,提高平衡车的操作安全性;同时还能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1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架的后支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架的左把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车体;200-支架组件;300-把手组件;400-座椅;500-万向轮;600-踏板组件;11-车轮;21-前支架组件;22-后支架组件;31-左把手组件;32-右把手组件;33-转动件;34-紧固带;35-把手;36-通孔;37-固定座;41-凸部;61-第一壳体;62-第二壳体;211-第二横管;212-第二连接管;221-固定件;222-第一连接管;223-第一横管;224-连接轴;331-底板;332-固定壳;621-倾斜部;622-托板;3321-上部;3322-下部;3323-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架设置在平衡车的车体100上,包括支架组件200、两把手组件300、座椅400以及踏板组件600。应用于平衡车上,解决平衡车的上手较难、容易摔伤且容易疲劳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支架组件200的后端部位于平衡车的车体100上,前端部的底部转动设置一万向轮500,以实现万向轮500、支架组件200以及车体100之间的平衡,支架组件200整体为可伸缩结构;两把手组件300包括左把手组件31及右把手组件32,分别转动设于支架组件200后端部的两侧且固定于车体100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该把手组件300来控制平衡车的平衡;座椅400固定于支架组件200后端部的顶部且盖设于车体100上,座椅400朝向万向轮500设置且部分设置于车体100与万向轮500之间;踏板组件600设置在万向轮500的顶部,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双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架组件200、把手组件300、座椅400以及万向轮500,座椅400部分设置在车体100和万向轮500之间,降低了平衡车整体的重心并且还能同时保持整体的平衡性能,提高平衡车的操作安全性;使用者使用时,座椅400的设置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同时可以通过按压或上拉左、右把手组件32来控制车体100的前进、后退或者转弯方向,还能通过把手组件300来控制车体100的平衡,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较高。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0设于车体100的顶部,通过支架组件200底部的万向轮500,支架组件200主要起支撑作用,使得支架组件200及车体100之间可平衡放置,支架组件200并不与车体100相互固定,平衡车架仅通过把手组件300固定于车体100。座椅400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不再需要站着使用平衡车,减少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感。同时座椅400固定于支架组件200且部分位于车体100的顶端,座椅400的另一部分设于车体100及万向轮500之间,便于使用者乘坐,当使用者坐在座椅400上时,重心落在车体100及万向轮500之间,且座椅400的设置,降低了使用者的重心,使得使用者坐在座椅400上使用平衡车不易疲劳且不容易因为不平衡而摔伤,提高平衡车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座椅400固定于支架组件200且盖设于车体100上,该座椅400设计为完全覆盖车体100的保罗的结构,避免使用者特别是儿童使用时被车体100、座椅400和/或支架组件200内部的尖锐的结构划伤,提高平衡车架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0为可伸缩的支架,支架组件200安装在平衡车上,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来调节支架组件200的整体长度,即调节万向轮500及车体100之间的距离,增强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同时,当平衡车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平衡车架的支架组件200缩到最短,以减小平衡车架的体积,便于放置,还减小占用空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万向轮500为从动轮。且车体100的两端设有两车轮11,当平衡车架设于车体100上时,平衡车整体为三轮着地设置,加强平衡车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左把手组件31及右把手组件32分别设置在座椅400的两侧,且两把手组件300分别固定于支架组件200的两端,且两把手组件300均设置在车体100,把手组件300主要用于控制平衡车的运动方向以及控制平衡车的平衡。当用户坐在座椅400上时,使用者的两只手刚好可以分别放在左把手组件31及右把手组件32上,当使用者同时朝前方向下按压两把手组件300时,根据平衡车的工作原理,平衡车的车体100整体向前倾斜,此时,平衡车的车体100向前方行驶运动;当使用者同时向上将两把手组件300上拉时,平衡车的车体100则向后退或者停止行驶;使用者一只手向下按压一把手组件300,另一只手向上上拉另一把手组件300时,或者,使用者的两只手按压两把手组件300的力气或程度不相同时,平衡车的车体100则会转弯,带动整个平衡车的转弯运动。当然,使用者适当向下按压或向上上拉把手组件300时,可以根据按压或上拉的具体程度来控制平衡车的车体100的平衡,同时也可使得车体100停止行驶。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双手来控制车体100的平衡以及行驶方向,相比传统的通过使用者的身体来控制车体100,本平衡车架使得平衡车体100的控制操作更加简单,便于上手,且安全性能较高。另外,使用者可以根据该简单的操作方式,享受车体100的多种操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0包括“T”字型的后支架组件22以及前支架组件21,后支架组件22与前支架组件21之间的连接可伸缩调节,实现平衡车架整体的长度及体积的调节。
具体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后支架组件22为“T”字型设计,后支架组件22包括第一横管223及第一连接管222,第一连接管222垂直固定于第一横管223中部并朝向后支架组件22设置。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座椅400部分盖设于第一连接管222上,第一连接管222设置在万向轮500及车体100之间,起到核心的支撑作用,用于支撑座椅400及坐在座椅400上的使用者,使得座椅400能够设置于万向轮500及车体100之间,减小车体100的承重,使用者在坐在座椅400上时不会因为其重量而使得车体100自动行驶,使得车体100便于把手组件300操控,增强了车体100的安全性。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后支架组件22还包括与第一横管223平行设置的固定件221,固定件221与第一横管223相互固定且用于固定座椅400,座椅400固定于固定件221上。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两把手组件300分别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横管223的两端且位于第一连接管222的后方两侧,且把手组件300可绕第一横管223转动,使得使用者可以向上上拉或向下按压把手组件300以控制车体100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从而控制车体100的行驶方向,然而,把手组件300围绕第一横管223转动,第一横管223并不与把手组件300同时运动,而是保持平衡,车体100在倾斜的同时,支架组件200及座椅400并不发生倾斜,其状态并不发生改变,使得使用者能够稳定地坐在座椅400上行驶车体100且不随着车体100的倾斜而倾斜,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前支架组件21可伸缩连接于第一连接管222,万向轮500设置于前支架组件21的底部。第一连接管222与前支架组件21之间的可伸缩动作,使得支架组件200整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来适应使用者的身高,提高平衡车架的使用舒适度。同时,万向轮500设置在前支架组件21的底部,使得座椅400始终设置在万向轮500及车体100之间,提高平衡车架的平衡性。
具体地,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平衡车架俯视也呈“T”字型。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实施例中,把手组件300包括转动设于车体100上的转动件33,设于转动件33底部的紧固带34,以及固定于转动件33顶部的把手35,转动件33与紧固带34围合形成一通孔36,车体100穿过该通孔36,转动件33与紧固带34通过将通孔36套设且固定于车体100上使得把手组件300整体安装固定于车体100上,且两把手35分别转动设于第一横管223的两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把手35固定于转动件33的顶部,当使用者朝前方向下按压把手35时,转动件33的前端也相应朝向前方向下转动,此时转动件33的前端的底部按压按压车体100的前部,紧固带34可始终牢固地套设并固定于车体100,便于转动件33的转动,使得车体100向前倾斜,从而使得车体100向前方行驶运动。当使用者朝上上拉把手35时,转动件33的后端向后方转动,此时转动件33的后端的底部按压车体100的后部,使得车体100向后倾斜,从而使得车体100向后行驶或者停止行驶。使用者转动把手35时,转动件33围绕第一横管223转动,实现对车体100的调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3包括底板331及分别盖设于底板331两端部的倒“L”形的两固定壳332,紧固带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固定壳332。其中,车体100上设置有脚踏传感器(图未示),且脚踏传感器与底板331之间位置对应设置,底板331的底部可直接抵接并按压该脚踏传感器、当使用者同时朝前方向下按压两把手35时,底板331的前端同时触发脚踏传感器,以使车体100向前倾斜并向前行驶;当使用者将两把手35向上上拉时,底板331的后端同时触发脚踏传感器,车体100向后倾斜后退或停止驾驶;当使用者的双手分别向下按压一把手35且向上上拉另一把手35时,或者两只手按压两把手35的力气或程度不相同时,两底板331的底部与脚踏传感器的按压位置不同或力度不同,车体100相应转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底板331的顶部设有固定座37,把手35固定于固定座37上,且两固定座37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轴224的两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3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具体为,固定壳332包括垂直设置的上部3321及下部3322,把手35固定于底板331的顶部,紧固带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下部3322,底板33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图未示),固定壳332的上部3321对应设有第二滑槽3323,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3323通过紧固件(图未示)锁紧。固定壳332的上部3321可相对底壳331的上表面相对移动,且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3323位置对应设置,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因此,实现转动件33的长度的伸长或缩短,可以适配于不同宽度的平衡车的车体100,适用范围较广。
具体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共设有四个,第二滑槽对应设有四个,但该数量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横管223位于车体100的顶端,第一横管223内贯穿有可转动的两连接轴224,两连接轴224设于第一横管223内部且部分伸出第一横管223,连接轴224可于第一横管223内转动,两转动件33分别固定于两连接轴224的外端,即两把手35分别固定于不同连接轴224的外端,且两连接轴224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当使用者按压或上拉把手35时,两转动件33围绕分别围绕两连接轴224转动,并按压车体100的前部或后部来控制车体100的行驶方向。连接轴224可与转动件33同时运动,而第一横管223并不随着连接轴224的转动而转动,使得第一横管223及第一连接管222始终处于平衡的状态,使用者坐在座椅400上并不会因此晃动,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车体100的两端设有两车轮11,两车轮11之间设有起连接作用的转轴,由于两连接轴224设置于同一轴线上,且两连接轴224同时设于车体100的两车轮11的转轴的正上方,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使用者不操作把手35时,把手35恢复零位,此时,平衡车架与车体100均处于平衡的状态,此时车体100并不会作出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把手35与连接轴224之间设置用于复位的弹性件(图未示),弹性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把手35,另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轴224。在自然状态下,使用者不多把手35及转动件33作出操控时,把手35会在弹性件的复位作用下将恢复零位,使得车体100处于平衡的状态,此时车体100并不会作出运动。其中,弹性件可设置为弹簧或者其他可进行复位的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前支架组件21设置为“T”字型,且前支架组件21包括第二横管211及第二连接管212,第二连接管212垂直固定于第二横管211中部,且第二连接管212数量设置为两,两第二连接管212间隔且平行设置于第二横管211的外侧中部并朝向第一连接管222。相应的,第一连接管222的数量设置为两,两第二连接管212可分别滑动于两第一连接管222内,实现第一连接管222与第二连接管212的可伸缩连接以使得第一横管223与第二横管21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平衡车架的受众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万向轮500设置于第二横管211的中部的底部,且位于两第二连接管212之间,因此,第一连接管222及第二连接管212始终设置于车体100及万向轮500之间,即设置于车轮11及万向轮500之间。后支架组件22与前支架组件21之间配合形成“工”字型的结构,使用者可以将脚放置于后支架的第二横管211的左右两端部,提高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踏板组件600设置为“T”字型,且盖设于前支架组件21上以避免前支架组件21裸露出,避免使用者上车时擦伤,同时还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双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踏板组件600包括第一壳体61及第二壳体62,第一壳体61同时盖设于两第二连接管212顶部,第二壳体62盖设于第二横管211的顶部且连接于第一壳体61,第二壳体62的伸出第一壳体61的两侧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双脚,其中,第二壳体62上且位于第一壳体61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车体100并用于脚踏的倾斜部621,倾斜部621的下端设有托板622,使用者的双脚可直接置于该两倾斜部621上,符合人体坐下时双脚微微抬高时的放置的形状,避免用户在驾驶平衡车时的疲劳,同时托板622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脚后跟可放置于该托板622上,防止使用者驾驶过程中双脚掉落,提高平衡车架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座椅400的底部盖设于车体100顶部的大部分面积,避免使用者特别是儿童使用时被车体100、座椅400和/或支架组件200内部的尖锐的结构划伤,提高平衡车架的使用安全性。且座椅400的靠背后侧向外侧凸出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凸部41,且该凸部41由上到下向外倾斜设置,加强座椅400的支撑强度,且倾斜设置便于座椅400模具的生产。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座椅400的前部的内部设有符合人体的凹陷的空间,该凹陷空间的内侧壁设置有部分贴合人体身体的弧线,且座椅400整体截面呈现“人”字型。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且座椅400的后下侧设有红色反光贴纸(图未示),该反光贴纸在夜间会发光,提高夜间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车体100,还包括平衡车架。平衡车架与以上描述的平衡车架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车体1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车轮11,车体100上还设有脚踏传感器及电连接于脚踏传感器的平衡系统,两把手组件300分别位于两车轮11的内侧且与脚踏传感器位置对应设置。其中,转动件33正对脚踏传感器设置,当使用者操控把手35转动转动件33时,转动件33触发脚踏传感器以使车体100作出反应。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0及座椅300并不固定于车体100,平衡车架仅通过把手组件300中的转动件33及紧固带34固定于车体100上。当使用者坐在座椅400上时,使用者的重量使得座椅400按压转动件33,转动件33的底板331按压车体100的脚踏传感器,以使转动件33触发脚踏传感器,即转动件33将使用者的重量传递到车体100的脚踏传感器上,从而启动车体100的平衡系统,以使车体100处于平衡的状态,在使用者未操作把手35时,平衡车处于停止状态,提高安全性。当使用者操控把手35时,车体100才会因此作出驾驶反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同时朝前方向下按压两把手35时,两转动件33同时触发脚踏传感器,以使车体100向前倾斜并向前行驶;当使用者将两把手35向上上拉时,转动件33同时触发脚踏传感器,车体100向后倾斜后退或停止驾驶;当使用者的双手分别向下按压一把手35且向上上拉另一把手35时,或者两只手按压两把手35的力气或程度不相同时,车体100转弯。操作简单,且操作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车,通过平衡车架采用以上的设置,且在平衡车的车体100上设置该平衡车架,使得该平衡车设置为三轮着地的平衡结构,降低了平衡车的重心并且还能同时保持整体的平衡性能,提高平衡车的操作安全性;同时还能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平衡车架,设置在平衡车的车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伸缩的支架组件,后端部位于所述车体上,前端部的底部转动设置一万向轮以实现与所述车体之间的平衡;
两把手组件,包括左把手组件及右把手组件,分别转动设于所述支架组件后端部的两侧且固定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控制平衡车的平衡;
座椅,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后端部的顶部且盖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座椅朝向所述万向轮设置且部分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万向轮之间;
踏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万向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T”字型的后支架组件以及前支架组件,所述后支架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一横管及垂直设于所述第一横管中部的第一连接管,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第一横管顶部并部分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两所述把手组件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所述前支架组件可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前支架组件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转动件,设于所述转动件底部的紧固带,以及固定于所述转动件顶部的把手,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紧固带围合形成的通孔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车体,两所述把手的一端部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底板及分别盖设于所述底板两端部的倒“L”形的两固定壳,所述紧固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壳,所述车体上设有脚踏传感器,所述底板与所述脚踏传感器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包括垂直设置的上部及下部,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紧固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下部,所述底板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壳的所述上部对应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紧固件锁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管内贯穿有可转动的两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车体的两车轮的转轴的正上方,两所述把手分别固定于两所述连接轴的外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用于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把手,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组件设置为“T”字型且包括第二横管及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横管中部的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数量设置为两,两所述第二连接管可分别滑动于两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横管的中部的底部,且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盖设于两所述第二连接管顶部的第一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盖设于所述第二横管顶部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所述车体并用于脚踏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设有托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底部覆盖部分所述车体的顶部,且所述座椅的靠背的后侧由上往下向外倾斜设置并形成用于支撑的凸部。
11.一种平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架,所述车体上还设有脚踏传感器及电连接于所述脚踏传感器的平衡系统,两所述把手组件分别位于两所述车轮的内侧且与所述脚踏传感器位置对应设置。
CN201920545343.4U 2019-04-19 2019-04-19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Active CN210162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5343.4U CN210162206U (zh) 2019-04-19 2019-04-19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5343.4U CN210162206U (zh) 2019-04-19 2019-04-19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2206U true CN210162206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5343.4U Active CN210162206U (zh) 2019-04-19 2019-04-19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2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0053B2 (en) Powered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with rotating wheels
US10569797B2 (en) Ridable kart
JP7065827B2 (ja) カート
US4746132A (en) Multi-wheeled cycle
US4198072A (en) Wheeled vehicle
CN109533152A (zh) 一种可拆卸儿童滑板车式卡丁车
KR200474422Y1 (ko) 손을 사용하지 않고 속도제어 가능한 전동 구동장치 장착 유모차
US20160101823A1 (en) Self-balancing vehicle frame
TWM447345U (zh) 嬰幼兒用三輪車及其轉向輪
CN205010404U (zh) 折叠式站坐两用电动滑板车
US20220227445A1 (en) Powered unicycle with in-line support platforms
EP1177972B1 (en) Electric motor vehicle
US9452804B2 (en) Tricycle
EP3169579B1 (en) Vehicle with spherical wheels
WO2013181871A1 (zh) 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
CN210162206U (zh) 平衡车架及平衡车
CN211223714U (zh)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CN210822589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CN211223711U (zh) 一种车架组件及组合车
CN211633974U (zh) 中置驱动电动轮椅
CN216102576U (zh) 脚控个人运输器
CN107776786A (zh) 个人移动车辆
CN205469515U (zh) 一种带安全扶手的儿童电动车
CN220615915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CN218085689U (zh) 一种婴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2

Address after: 518000 18, building B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8th Floor, Building B1,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803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EXING SPORT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