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8477U - 一种电热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8477U
CN210158477U CN201920862318.9U CN201920862318U CN210158477U CN 210158477 U CN210158477 U CN 210158477U CN 201920862318 U CN201920862318 U CN 201920862318U CN 210158477 U CN210158477 U CN 210158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chassis
kettle body
shell
refrig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23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桂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623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8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8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84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底盘、连接管、控制单元、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加热装置装配于壶体内,用于加热壶体内的水;制冷装置安装于底盘上,用于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壶体安装于底盘上,且壶体上设置有制冷通道;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制冷装置的出口,第二端连接制冷通道的入口;控制单元设置于底盘上,且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均和控制单元连接,解决了现有的电热水壶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水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因加热速度快、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式样多等优点广受用户的喜爱。
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为,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汽使蒸汽感温元件的金属片变形,这种变形通过杠杆原理推动电源开关断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水品质的追求,对现有的水壶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刚烧开的热水需要等待自然冷却后才能饮用。但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冷却效率低。
因此,对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解决了现有电热水壶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底盘、连接管、控制单元、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装配于所述壶体内,用于加热所述壶体内的水;
所述制冷装置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用于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
所述壶体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制冷通道;
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出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制冷通道的入口;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均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调节按钮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调节按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用于用户键入预设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壶体内,用于检测所述壶体内的水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制冷装置将所述壶体内的水冷却至所述预设温度。
可选地,还包括:壳体和风扇;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制冷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连接管嵌插的第一通孔;
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一通孔呈同一直线分布。
可选地,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外壳、壶底和壶盖;
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制冷通道;
所述壶盖铰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
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壶底上,且所述壶底装配于所述底盘上。
可选地,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
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的外壁上。
可选地,还包括:手柄;
所述手柄装配于所述壶体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调节按钮;
所述第二调节按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用于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调节按钮;
所述第三调节按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用于调节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功率。
可选地,所述制冷装置具体为:半导体制冷片。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材料为:硅胶或软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底盘、连接管、控制单元、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加热装置装配于壶体内,用于加热壶体内的水;制冷装置安装于底盘上,用于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壶体安装于底盘上,且壶体上设置有制冷通道;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制冷装置的出口,第二端连接制冷通道的入口;控制单元设置于底盘上,且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均和控制单元连接。本申请中的电热水壶,加热装置对壶体内的水加热煮沸后,制冷装置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且由于连接管的设置,使得降温物质经由连接管流至壶体中的制冷通道,从而对壶体内煮沸后的水进行冷却,利用制冷装置冷却的方式相较于自然冷却,冷却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的电热水壶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的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可降温物质的流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壶体;2、底盘;3、连接管;4、控制单元;5、加热装置;6、制冷装置;7、温度传感器;8、第一调节按钮;9、壳体;10、风扇;11、内胆;12、外壳;13、壶底;14、壶盖;15、密封圈;16、手柄;17、第二调节按钮;18、第三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解决了现有的电热水壶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的一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4。
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体1、底盘2、连接管3、控制单元4、加热装置5和制冷装置6;加热装置5装配于壶体1内,用于加热壶体1内的水,制冷装置6安装于底盘2上,用于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壶体1安装于底盘2上,且壶体1上设置有制冷通道;连接管3的第一端连接制冷装置6的出口,第二端连接制冷通道的入口;控制单元4设置于底盘2上,且加热装置5、制冷装置6均和控制单元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5、制冷装置6均与控制单元4连接,在烧水时,控制单元4控制加热装置5对壶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在水煮沸后,控制单元4控制制冷装置6产生降温物质,以对煮沸后的水降温。
本实施例将制冷物质输送至制冷通道,在制冷通道中流动的制冷物质与内胆接触,使得制冷物质和内胆11中的水进行冷热交换,以快速降低壶内的开水,1.2升的100℃开水冷却到45℃温水只需几分钟,给用户带来快捷方便悦愉的体验。特别应用于婴儿冲调奶粉上,做到即煮沸开水即冲调奶粉的快捷体验,不用提前煮沸开水和经过自然冷却的等侍,也不用提前煮沸和长时间保温,不会因为长时间保温导致温水滋生细菌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降到用电节能环保。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单元4的功能实现不需要通过计算机程序,例如控制加热装置5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可以是通过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汽使蒸汽感温元件的金属片变形,该变形通过杠杆原理推动加热开关以实现断电;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在壶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7检测沸腾时的壶体1内的水温,当温度达到沸腾温度时,产生高电平信号至控制单元4,使得控制单元4根据该低电平信号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制冷装置的制冷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加热装置5对壶体1内的水加热煮沸后,制冷装置6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且由于连接管3的设置,使得降温物质经由连接管3流至壶体1中的制冷通道,从而对壶体1内煮沸后的水进行冷却,利用制冷装置6冷却的方式相较于自然冷却,冷却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的电热水壶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4。
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体1、底盘2、连接管3、控制单元4、加热装置5和制冷装置6;加热装置5装配于壶体1内,用于加热壶体1内的水,制冷装置6安装于底盘2上,用于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壶体1安装于底盘2上,且壶体1上设置有制冷通道;连接管3的第一端连接制冷装置6的出口,第二端连接制冷通道的入口;控制单元4设置于底盘2上,且加热装置5、制冷装置6均和控制单元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装置6产生的可流动降温物质可以是多种物质,例如是液态的水或气态的冷气,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的降温物质为冷气,通过空气流动实现快速散热,提高冷却效率。
制冷装置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本实施例中产生冷气的制冷装置6为半导体制冷片。如图4所示,制冷通道用于接收冷气排出热气,在壶体1的外壳12上设置制冷通道的出口(排气口),热气从该出口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制冷通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中空的圆柱通道或者长方体通道;也可以与内胆11形状相同的结构,即内胆11置于外壳12中后,二者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为制冷通道,这样制冷通道中的制冷物质在流动时,与内胆11接触面积最大,可以实现快速制冷。
不同的用户从饮水机中取用到的水温可能不一样,为了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满足不同的饮用水需求,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设置有第一调节按钮8和温度传感器7,用户通过第一调节按钮8设置预设温度,温度传感器7设置于壶体1内,用于检测壶体1内的水的温度,然后控制单元4根据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制冷装置6将壶体1内的水制冷至预设温度。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二次烧水、二次冷却带来的麻烦且耗时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具有保温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7检测户内的水的温度,然后加热装置5持续或间继地加热壶体1内的水,使得壶体1内的水温恒定在预设温度。
为了美观及安全性地考虑,本实施例的制冷装置6设置一个壳体9内,壳体9设置于底盘2上;壳体9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管3嵌插的第一通孔;同时本实施例在壳体9内设置有风扇10,且风扇10与第一通孔呈同一直线分布,使得风扇10可以将壳体9内的冷气抽送至连接管3内。
本实施例中的壶体1包括:内胆11、外壳12、壶底13和壶盖14;内胆11设置于外壳12内,且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设置有制冷通道;壶盖14铰接于外壳12的外壁上;外壳12安装于壶底13上,且壶底13装配于底盘2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制冷通道中的冷气直接吹向壶体1内的水,使得水质变脏,内胆11的开口边缘沿远离内胆11的方向延伸,这样当内胆11放置于外壳12内后,内胆11的边缘和外壳12接触,阻碍冷气吹向壶体1内的水。
进一步地,电热水壶还包括:密封圈15;外壳12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密封圈15设置于内胆11底部的外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2优选不锈钢、透明玻璃及透明塑料材质;内胆11优选不锈钢、透明玻璃材质;壶盖14优选不锈钢、透明玻璃、硅胶、塑料材质;手柄16、壶底13优选塑料材质;密封圈15优选食品级材质。
为了用户使用时倒水方便,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还包括:手柄16;手柄16装配于壶体1上。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二调节按钮17调节加热装置5的加热功率,通过第三调节按钮18调节制冷装置6的制冷功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3的材料为硅胶或软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5为发热底盘,为了取得较好的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发热底盘的形状配合于内胆11底部的形状。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人员查看通过第一调节按钮8、第二调节按钮17、第三调节按钮18对电热水壶的控制信息,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和控制单元4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器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设置在底盘2上,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2上或者壳体9上,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加热装置5对壶体1内的水加热煮沸后,制冷装置6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且由于连接管3的设置,使得降温物质经由连接管3流至壶体1中的制冷通道,从而对壶体1内煮沸后的水进行冷却,利用制冷装置6冷却的方式相较于自然冷却,冷却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的电热水壶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底盘、连接管、控制单元、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装配于所述壶体内,用于加热所述壶体内的水;
所述制冷装置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用于产生可流动的降温物质;
所述壶体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制冷通道;
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出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制冷通道的入口;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均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按钮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调节按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用于用户键入预设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壶体内,用于检测所述壶体内的水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制冷装置将所述壶体内的水冷却至所述预设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风扇;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制冷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连接管嵌插的第一通孔;
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一通孔呈同一直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外壳、壶底和壶盖;
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制冷通道;
所述壶盖铰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
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壶底上,且所述壶底装配于所述底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
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
所述手柄装配于所述壶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按钮;
所述第二调节按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用于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调节按钮;
所述第三调节按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用于调节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具体为:半导体制冷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材料为:硅胶或软胶。
CN201920862318.9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电热水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8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2318.9U CN210158477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电热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2318.9U CN210158477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电热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8477U true CN210158477U (zh) 2020-03-20

Family

ID=7017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231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8477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电热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8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1334U (zh) 智能饮水机
US10712107B2 (en) Method for water temperature stepless adjustment of pipeline water dispenser
US20200247658A1 (en) Temperature Adjusting Method for Instant Heating or Cooling with an Energy-saving Water Dispenser and Water Dispenser
CN105167604A (zh) 智能泡奶净饮机
CN111568187A (zh) 可连续出水的即热恒温式直饮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453562B2 (en) Apparatus for infant formula and beverage preparation
CN204561834U (zh) 一种冲泡饮料的装置
CN212788261U (zh) 可连续出水的即热恒温式泡奶器
CN210158477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7299604U (zh) 冷热器和用于冷热器的杯子
CN206543128U (zh) 即冷电水壶
US20060054305A1 (en) Heating and refrigerating water device
CN110301794A (zh) 一种可自动加热制冷的水杯
CN208925908U (zh) 一种温控饮水机
CN209547788U (zh) 一种饮水机
CN212755276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9090656U (zh) 一种智能调节水温的水杯
CN208176490U (zh) 一种咖啡机
CN212489564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便携式保温电水壶
WO2011133978A1 (en) Continuous flow kettle for dispensing hot liquids
CN218793106U (zh) 一种中医药多功能便携式加热杯
CN111643261A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05083274U (zh) 智能泡奶净饮机
CN212382810U (zh) 一种擦拭型恒温物理降温器
CN212307481U (zh) 一种具有防烫结构可自动恒温的便捷式感应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