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053U -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4053U
CN210154053U CN201921025514.7U CN201921025514U CN210154053U CN 210154053 U CN210154053 U CN 210154053U CN 201921025514 U CN201921025514 U CN 201921025514U CN 210154053 U CN210154053 U CN 210154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iving tank
drain
middle frame
water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55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宗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55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4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4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4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用于收集模块机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包括隔板与中框架,所述隔板设置在冷凝器下方,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中框架上方;所述中框架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内设有排水口;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通过在中框架上设置接水槽,以及在隔板上设置排水孔,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收集,进而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排放,以及解决长期使用情况下冷凝水进入电控盒引发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需要配置模块机。现有的模块机一般对机组制热产生的冷凝水没有进行集中收集,冷凝水从排水孔直接流到机组底部,导致机组内部结冰,影响维修,另因工程安装机组数量多,通常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会导致整个安装场地地面结冰;另外,冷凝水还会流到底部机组电控箱上,长期使用可能存在机组电控箱进水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需要对模块机的冷凝水问题进行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模块机中的冷凝水没有集中收集从而影响机组维修,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用于收集模块机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包括隔板与中框架,所述隔板设置在冷凝器下方,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中框架上方;所述中框架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内设有排水口;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在中框架上设置接水槽,以及在隔板上设置排水孔,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收集,进而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排放,以及解决长期使用情况下冷凝水进入电控盒引发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的下方固定有排水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在排水口下方设置排水嘴,由于排水嘴对排水过程的促进及平稳作用,提高了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可选地,所述排水嘴固定连接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与排水嘴固定连接的排水管,对冷凝水的排出存在导向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在安装时选择排水管的出水口朝向,从而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冷凝水的排放出口位置。
可选地,所述接水槽为环槽,所述接水槽沿所述中框架的边沿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接水槽为环槽以及接水槽沿中框架的边沿分布,保证在不影响其它零件运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对冷凝水的承接量,防止冷凝水过多溢出。
可选地,所述接水槽由所述中框架边沿弯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接水槽由中框架边沿弯折形成,成型方式简单,工艺生产上容易实施,同时保证在不影响其它零件运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对冷凝水的承接量。
可选地,所述接水槽的外环高度大于内环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接水槽的外环高度大于内环高度,能够有效增强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强度,并且在接水槽中的冷凝水中漫出的情况下,引导冷凝水从内环一侧流至模块机底部,防止冷凝水乱窜。
可选地,所述排水孔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孔呈环形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环形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水孔,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流至中框架前在隔板上的滞留时间,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边沿设置向上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在隔板边沿设置向上的翻边,对于冷凝水起到暂时的聚集作用,对冷凝水的流向进行了限定,防止冷凝水在机组内部乱窜。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口呈环形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呈环形间隔分布的排水口,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流出中框架前在中框架上的滞留时间,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同时排水口环形间隔分布的位置与排水孔环形间隔分布的位置相互对应,同样有利于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排水孔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排水口位于排水孔的下方,有利于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所述模块机与上述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框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另一种隔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板,11-排水孔,12-翻边,13-螺钉,2-中框架,21-接水槽,211-排水口,212-排水嘴,21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用于收集模块机产生的冷凝水,所述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包括隔板1与中框架2,所述隔板1设置在冷凝器3下方,所述隔板1固定在所述中框架2上方;所述中框架2设有接水槽21,所述接水槽21内设有排水口211;所述隔板1上设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位于所述接水槽21的上方。
具体地,结合图1-图3所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冷凝器3、隔板1和中框架2,在隔板1上设有排水孔11,在中框架2上设有接水槽21,由于排水孔11位于接水槽21的上方,冷凝器3产生的水流经隔板1上的排水孔11,流至中框架2上的接水槽21,再通过排水口211排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冷凝水会流至机组底部导致机组内部结冰,甚至会引发安全隐患而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位于机组中部的中框架2不仅起到支撑机组框架的作用,还能实现冷凝水集中收集的作用,从而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排放,以及解决长期使用情况下冷凝水进入电控盒引发的安全隐患。
其中,隔板1除起到冷凝水的排出作用外,还能起到挡风挡水的作用,进而提高模块机整体的工作环境。
其中,优选地,排水孔11设置在隔板1的侧边,不仅装配方便,也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维修;另外,优选地,排水孔11设置在冷凝器下方,冷凝器的冷凝水下落至隔板1的距离最短,有利于实现快速排水。
其中,如图4所示,在隔板1和中框架2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多个螺钉孔,通过螺钉13安装在螺钉孔中将隔板1和中框架2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在中框架上设置接水槽,以及在隔板上设置排水孔,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收集,进而实现冷凝水的集中排放,以及解决长期使用情况下冷凝水进入电控盒引发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211的下方固定有排水嘴212。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接水槽21中设置多个排水口211,本实施例中接水槽21中排水口211的数量为四个,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排水口211的数量限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四个排水口211的下方均设有排水嘴212,通过四个排水口211同时排水,以及排水嘴212对于排水过程的促进及平稳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框架2的排水效率,进而提高了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在排水口下方设置排水嘴,由于排水嘴对排水过程的促进及平稳作用,提高了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可选地,所述排水嘴212固定连接排水管213。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排水嘴212固定连接排水管213,冷凝水从排水口211及排水嘴212流出后,进入排水管213中,再从排水管213中排出。其中,图中所示的自由垂落的排水管213为出厂设计形状,在后期安装时可以选择排水管213的出水口朝向,从而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冷凝水的排放出口位置。其中,排水管213对于冷凝水的排出过程有促进作用,当冷凝水留下时,冷凝水能够沿着排水管213的内壁流向排水管213的排水口,因而排水管213对于冷凝水的流向存在导向作用,能够防止冷凝水在排出时飞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与排水嘴固定连接的排水管,对冷凝水的排出存在导向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在安装时选择排水管的出水口朝向,从而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冷凝水的排放出口位置。
可选地,所述接水槽21为环槽,所述接水槽21沿所述中框架2的边沿分布。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接水槽21为环槽,接水槽21沿中框架2的边沿分布,接水槽21的位置与位于中框架2上方的隔板1中排水孔11的位置对应,从而排水孔11留下的冷凝水能够直接进入接水槽21中,同时,接水槽21为环槽,这就保证了接水槽21对冷凝水的集中收集功能的实现,同时接水槽21的设计也能保证在不影响其它零件运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对冷凝水的承接量,防止冷凝水过多溢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接水槽为环槽以及接水槽沿中框架的边沿分布,保证在不影响其它零件运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对冷凝水的承接量,防止冷凝水过多溢出。
可选地,所述接水槽21由所述中框架2边沿弯折形成。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接水槽21由中框架2边沿弯折形成,最终形成了环槽状的接水槽21,成型方式简单,工艺生产上容易实施。由于接水槽21由中框架2的边沿弯折形成,也就是说接水槽21位于中框架2的边沿,不会影响机组中部零件的工作运行,从而保证在不影响其它零件运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对冷凝水的承接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接水槽由中框架边沿弯折形成,成型方式简单,工艺生产上容易实施,同时保证在不影响其它零件运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对冷凝水的承接量。
可选地,所述接水槽21的外环高度大于内环高度。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接水槽21为环槽状,包括外环、内环和槽底,三者共同围合形成接水槽21,其中外环与模块机的支撑柱固定连接,且外环直接起到支撑隔板1的作用,因此设置外环高度大于内环高度,能够有效增强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强度,并且在接水槽21中的冷凝水中漫出的特殊情况下,引导冷凝水从内环一侧流至模块机底部,与正常通过排水口211、排水嘴212和排水管213流至模块机底部所达到的效果相同。优选地,外环向模块机内部弯折形成与槽底平行的翻边,从而有利于稳固隔板1;优选地,在接水槽21内设置加强筋起到对接水槽21结构增强的作用,同时加强筋沿水流方向设置能够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接水槽的外环高度大于内环高度,能够有效增强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强度,并且在接水槽中的冷凝水中漫出的情况下,引导冷凝水从内环一侧流至模块机底部,防止冷凝水乱窜。
可选地,所述排水孔11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孔11呈环形间隔分布。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隔板1上设有多个排水孔11,本实施例中,多个排水孔11呈现环形间隔分布形式,间隔分布在隔板1的侧边上,与环槽状的接水槽21的位置相互对应,有利于冷凝水的及时排出,同时多个排水孔11呈环形间隔分布,冷凝水能够从最近的排水孔11中尽快排出,因而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流至中框架2前在隔板1上的滞留时间,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环形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水孔,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流至中框架前在隔板上的滞留时间,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可选地,所述隔板1的边沿设置向上的翻边12。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隔板1的边沿设置向上的翻边12,翻边12沿隔板1的边沿一圈,从而形成了一处集水区,冷凝水能够在集水区中短暂停留,而不会从隔板1的边沿留下,从而对冷凝水的流向进行了限定,防止冷凝水在机组内部乱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在隔板边沿设置向上的翻边,对于冷凝水起到暂时的聚集作用,对冷凝水的流向进行了限定,防止冷凝水在机组内部乱窜。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211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口211呈环形间隔分布。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在中框架2上设有多个呈环形间隔分布的排水口211,冷凝水能够从最近的排水口211中尽快排出,因而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流出中框架2前在中框架2上的滞留时间,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其中,优选地,排水口211环形间隔分布的位置与排水孔11环形间隔分布的位置相互对应,即按图2和图3中所示,排水孔11集中分布的位置,在排水孔11的下方设置排水口211,通过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呈环形间隔分布的排水口,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流出中框架前在中框架上的滞留时间,提高冷凝水的排出效率;同时排水口环形间隔分布的位置与排水孔环形间隔分布的位置相互对应,同样有利于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211位于所述排水孔11的下方。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排水口211位于排水孔11的下方,使得冷凝水从排水孔11中流下后,能够尽早流进排水口211中并从排水口211中排出,通过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通过设置排水口位于排水孔的下方,有利于提高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的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所述模块机与上述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用于收集模块机产生的冷凝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包括隔板(1)与中框架(2),所述隔板(1)设置在冷凝器(3)下方,所述隔板(1)固定在所述中框架(2)上方;
所述中框架(2)设有接水槽(21),所述接水槽(21)内设有排水口(211);
所述隔板(1)上设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位于所述接水槽(2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211)的下方固定有排水嘴(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嘴(212)固定连接排水管(2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21)为环槽,所述接水槽(21)沿所述中框架(2)的边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21)由所述中框架(2)边沿弯折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21)的外环高度大于内环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孔(11)呈环形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的边沿设置向上的翻边(12)。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211)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口(211)呈环形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211)位于所述排水孔(11)的正下方。
11.一种模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
CN201921025514.7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Active CN210154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5514.7U CN210154053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5514.7U CN210154053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4053U true CN210154053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5514.7U Active CN210154053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4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0552B (zh) 一种移动空调器
CN210861425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2039798U (zh) 一种脱硫塔用气液分离装置
CN210154053U (zh) 一种冷凝水集中收集结构及模块机
CN214332904U (zh) 一种湿帘装配组件及冷风扇
CN210645859U (zh) 一种环保型脱硫装置
CN210035833U (zh) 一种空调器底盘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CN205678846U (zh) 接水底盘及具有其的空调机
CN206709233U (zh) 防脱落的室内空调器
CN210463505U (zh) 一种前面板衬板及空调器
CN210945001U (zh) 一种减流延时的折流式厌氧处理装置
CN211546114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0374001U (zh)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472857U (zh) 一种洗手台台面
CN208567064U (zh) 一种中层接水盘及具有该接水盘的移动空调
CN218096310U (zh) 一种阶梯式排水底盘和空调器
CN214406457U (zh) 移动空调风道组件冷凝水自排水结构及移动空调
CN218627820U (zh) 发酵车间
CN107013981A (zh) 防脱落的室内空调器
CN220747463U (zh) 一种窗户挡雨板雨水收集系统
CN211926109U (zh) 排水结构、空调底座及空调室内机
CN214219875U (zh) 一种防回流装置
CN216769754U (zh) 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
CN216920522U (zh) 一种全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1936110U (zh) 一种新型喷淋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