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2034U -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2034U
CN210152034U CN201920849154.6U CN201920849154U CN210152034U CN 210152034 U CN210152034 U CN 210152034U CN 201920849154 U CN201920849154 U CN 201920849154U CN 210152034 U CN210152034 U CN 210152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of beam
connecting plate
horizon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91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志伟
张志伟
王海跃
李铭
苏矿源
贾明鑫
田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CG EIGHT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CG EIGHT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CG EIGHT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CG EIGHTH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91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2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2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2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包括在水平面内横向布置的横向梁、在水平面内纵向布置的纵向梁以及垂直于横向梁和纵向梁并连接于两者连接节点处的竖向梁,在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对应连接节点的一端上开设有切口,在三者的切口中配合有一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多块相互固接的连接板和一块与连接板固接的固定板,多块连接板分别夹持于横向梁和纵向梁对应的切口中,固定板夹持于竖向梁的切口中,横向梁和纵向梁与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较为牢靠,不易发生下垂现象的特点。

Description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屋架,特别涉及一种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木屋架是由木材制成的桁架式屋盖构建,一般分为三角形和梯形两种。
木屋架一般包括在水平面内横向和纵向分布的横向梁和纵向梁、垂直于横向梁和纵向梁并连接于两者连接节点处的竖向梁以及连接于竖向梁顶端的三角形或梯形的结构体系。
当前木屋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各个木构件均是逐层逐次安装的,在完成前,木屋架未形成整体受力,在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的连接节点处容易出现下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它具有连接较为牢靠,不易发生下垂现象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在水平面内横向布置的横向梁、在水平面内纵向布置的纵向梁以及垂直于横向梁和纵向梁并连接于两者连接节点处的竖向梁,在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对应连接节点的一端上开设有切口,在三者的切口中配合有一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多块相互固接的连接板和一块与连接板固接的固定板,多块连接板分别夹持于横向梁和纵向梁对应的切口中,固定板夹持于竖向梁的切口中,横向梁和纵向梁与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将连接板、横向梁以及纵向梁连接成了一个整体,这样设置后,连接板和螺栓的设置提升了横向梁和纵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连接节点处具有了较好的受力性能,进而使得该节点处不易再出现下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连接板上开设有三个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三个连接孔呈正三角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连接板和横向梁或纵向梁的连接部位处可以设置三个螺栓,连接较为牢固,对于竖向力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三个连接孔形成正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板的端面平行且尖部位于背离相邻连接板端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梁和纵向梁鉴于其木质材料,两者的端部较为脆弱,螺栓太接近端部时,也即两者对应螺栓的开孔太接近端部时,容易造成端部开裂;而本设计中,三个连接孔形成正三角形的尖部位于背离相邻连接板端面的一侧,使得横向梁和纵向梁端部的开孔不会太接近二者的端部,进而对其强度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板的板面垂直于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横向梁和纵向梁上的切口也垂直于水平面,能较为容易承受竖向力,不易从切口处裂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连接板上边沿上沿长度方向上固定有抗弯板,抗弯板与连接板形成结构的横截面呈T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弯板提升了连接板在竖向方向上的抗弯强度,使得木屋架连接节点较为牢靠,不易发生下垂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组件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一体成型,结构强度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卡套于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端部的抱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紧组件能抱紧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的端部,使其三者端部不易因受力而发生开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抱紧组件包括横截面呈C形的卡板、横穿卡板开口的抱紧螺杆以及配合于抱紧螺杆螺纹部上的抱紧螺母,卡板套在横向梁、纵向梁或竖向梁的端部,卡板的开口方向与切口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抱紧螺母和抱紧螺杆后,卡板就可以夹紧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的端部,进而使得其三者的端部不易开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螺栓将连接板、横向梁以及纵向梁连接成了一个整体,这样设置后,连接板和螺栓的设置提升了横向梁和纵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连接节点处具有了较好的受力性能,进而使得该节点处不易再出现下垂的现象;
2. 设置三个连接孔,使得在连接板和横向梁或纵向梁的连接部位处可以设置三个螺栓,连接较为牢固,对于竖向力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
3. 设置抗弯板,提升了连接板在竖向方向上的抗弯强度,使得木屋架连接节点较为牢靠,不易发生下垂现象;
4. 设置抱紧组件,使其能抱紧横向梁、纵向梁以及竖向梁的端部,使三者端部不易因受力而发生开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木屋架连接节点配合木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木屋架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向梁;2、纵向梁;3、竖向梁;4、连接组件;40、连接板;41、固定板;42、连接孔;43、抗弯板;5、切口;6、抱紧组件;60、卡板;61、抱紧螺杆;62、抱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在水平面内横向布置的横向梁1、在水平面内纵向布置的纵向梁2以及垂直于横向梁1和纵向梁2并连接于两者连接节点处的竖向梁3,在横向梁1、纵向梁2以及竖向梁3对应连接节点的一端上开设有切口5,在三者的切口5中配合有一个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多块相互固接的连接板40和一块与连接板40固接的固定板41,多块连接板40分别夹持于横向梁1和纵向梁2对应的切口5中,固定板41夹持于竖向梁3的切口5中,横向梁1和纵向梁2与连接板40通过螺栓固定。
螺栓将连接板40、横向梁1以及纵向梁2连接成了一个整体,这样设置后,连接板40和螺栓的设置提升了横向梁1和纵向梁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连接节点处具有了较好的受力性能,进而使得该节点处不易再出现下垂的现象。竖向梁3主要从横向梁1和纵向梁2的连接节点处获取竖直向上的支撑力,其与固定板41可以依靠切口5的夹持力固定,也可以采用胶接,在地震灾害频繁的地区,也可以采用螺栓与固定板41固定。
在连接板40上开设有三个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43,三个连接孔43呈正三角形分布。
这样在连接板40和横向梁1或纵向梁2的连接部位处可以设置三个螺栓,连接较为牢固,对于竖向力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
三个连接孔42形成正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板40的端面平行且尖部位于背离相邻连接板40端面的一侧。
横向梁1和纵向梁2鉴于其木质材料,两者的端部较为脆弱,螺栓太接近端部时,也即两者对应螺栓的开孔太接近端部时,容易造成端部开裂;而本设计中,三个连接孔42形成正三角形的尖部位于背离相邻连接板40端面的一侧,使得横向梁1和纵向梁2端部的开孔不会太接近二者的端部,进而对其强度影响较小。
连接板40的板面垂直于水平面。这样设置使得横向梁1和纵向梁2上的切口5也垂直于水平面,能较为容易承受竖向力,不易从切口5处裂开。
在连接板40上边沿上沿长度方向上固定有抗弯板43,抗弯板43与连接板40形成结构的横截面呈T型。抗弯板43提升了连接板40在竖向方向上的抗弯强度,使得木屋架连接节点较为牢靠,不易发生下垂现象。
连接组件4一体成型,结构强度较好;其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如钢材、铁材等。
参照图2,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卡套于横向梁1、纵向梁2以及竖向梁3端部的抱紧组件6。抱紧组件6能抱紧横向梁1、纵向梁2以及竖向梁3的端部,使其三者端部不易因受力而发生开裂现象。
具体的,抱紧组件6包括横截面呈C形的卡板60、横穿卡板60开口的抱紧螺杆61以及配合于抱紧螺杆61螺纹部上的抱紧螺母62,卡板60套在横向梁1、纵向梁2或竖向梁3的端部,卡板60的开口方向与切口5方向一致。
这样拧紧抱紧螺母62和抱紧螺杆61后,卡板60就可以夹紧横向梁1、纵向梁2以及竖向梁3的端部,进而使得其三者的端部不易开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在水平面内横向布置的横向梁(1)、在水平面内纵向布置的纵向梁(2)以及垂直于横向梁(1)和纵向梁(2)并连接于两者连接节点处的竖向梁(3),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梁(1)、纵向梁(2)以及竖向梁(3)对应连接节点的一端上开设有切口(5),在三者的切口(5)中配合有一个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多块相互固接的连接板(40)和一块与连接板(40)固接的固定板(41),多块连接板(40)分别夹持于横向梁(1)和纵向梁(2)对应的切口(5)中,固定板(41)夹持于竖向梁(3)的切口(5)中,横向梁(1)和纵向梁(2)与连接板(40)通过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40)上开设有三个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42),三个连接孔(42)呈正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连接孔(42)形成正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板(40)的端面平行且尖部位于背离相邻连接板(40)端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0)的板面垂直于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40)上边沿上沿长度方向上固定有抗弯板(43),抗弯板(43)与连接板(40)形成结构的横截面呈T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4)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卡套于横向梁(1)、纵向梁(2)以及竖向梁(3)端部的抱紧组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抱紧组件(6)包括横截面呈C形的卡板(60)、横穿卡板(60)开口的抱紧螺杆(61)以及配合于抱紧螺杆(61)螺纹部上的抱紧螺母(62),卡板(60)套在横向梁(1)、纵向梁(2)或竖向梁(3)的端部,卡板(60)的开口方向与切口(5)方向一致。
CN201920849154.6U 2019-06-05 2019-06-05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Active CN210152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9154.6U CN210152034U (zh) 2019-06-05 2019-06-05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9154.6U CN210152034U (zh) 2019-06-05 2019-06-05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2034U true CN210152034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9154.6U Active CN210152034U (zh) 2019-06-05 2019-06-05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2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2408A1 (en) Joint structure for building frame
CN108978869A (zh) 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梁柱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20100293880A1 (en) Mast arrangement
US8122676B2 (en) Top-chord bearing wooden joist
CN210152034U (zh) 木屋架连接节点结构
CN211499186U (zh) 一种节能建材
US9080325B1 (en) Nail plate hanger with bendable tabs
NL8203662A (nl) Bekistingsdrager van hout alsmede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dergelijke houten bekistingsdrager.
CN113047434A (zh) 一种胶合木梁延长节点
CN110805293A (zh) 安全绳固定装置
US4891927A (en) Joint for connecting wooden beams to each other, and the use of the joint in roof truss structures
US20020148193A1 (en) Structural wooden joist
CN212224374U (zh) 一种结构梁外围金属板装饰连接节点结构
JP3773652B2 (ja) 吊構造物の桁連結方法
CA2663093C (en) Top-chord bearing wooden joist and method
CN216041730U (zh) 装配式胶合木梁柱连接节点
CN214303109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固定安装连接支座
CN217783037U (zh) 一种厂房加固用支撑节点
CN211369030U (zh) 一种防腐蚀加固型桁架
CN217420649U (zh) 跨度超限钢筋桁架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
CN210827843U (zh) 一种复合工字钢构件
CN209941888U (zh) 一种装配式螺旋梁柱结构
CN216787462U (zh) 交叉梁连接结构
CN220365274U (zh) 一种高层建筑装配式平台
CN217232250U (zh) 一种建筑acl板与钢梁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