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1890U -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1890U
CN210151890U CN201920791652.XU CN201920791652U CN210151890U CN 210151890 U CN210151890 U CN 210151890U CN 201920791652 U CN201920791652 U CN 201920791652U CN 210151890 U CN210151890 U CN 210151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harging
transverse
well
recharge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16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齐长青
罗彬�
陈雨
盖益民
倪哲
田素芳
黄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7916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1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1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1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包括:相互连通的检查井、横向回灌盲沟及多个竖向回灌盲沟;横向回灌盲沟设置于垃圾堆体内部,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检查井由垃圾堆体顶部的覆盖层延伸至横向回灌盲沟;多个竖向回灌盲沟沿横向回灌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采用全地下式的回灌结构,有效提高浓缩液回灌效率,降低浓缩液回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设置检查井可随时掌握浓缩液回灌情况,有利于合理控制浓缩液回灌速度及时机。

Description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作业至设计标高或垃圾堆放场不再受纳垃圾而停止使用时,需要做封场处理。填埋场封场工程包括地表水径流控制、排水、防渗、渗滤液收集处理、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堆体稳定、植被类型选择及覆盖等内容。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之后,经过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渗沥液,渗沥液经过收集处理之后,达标水体直接外排处理,但是由于工艺原因剩余部分浓缩液需要进行回灌处理,回灌至垃圾堆体中。常规回灌处理方式主要有吸污车转运回灌、HDPE管道露天回灌等方式,采用以上方式进行浓缩液回灌,存在回灌效果较差,臭味及污染影响较大的问题。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有效提高浓缩液回灌效率,降低渗沥液回灌过程中环境影响,并且能够随时掌握浓缩液回灌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节约人力物力,提高浓缩液回灌效率,降低浓缩液回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控制浓缩液回灌速度及回灌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包括:相互连通的检查井、横向回灌盲沟及多个竖向回灌盲沟;
所述横向回灌盲沟设置于垃圾堆体内部,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
所述检查井由所述垃圾堆体顶部的覆盖层延伸至所述横向回灌盲沟;
所述多个竖向回灌盲沟沿所述横向回灌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横向回灌盲沟包括横向回灌管道、第一防淤堵层、第一反滤层,所述第一防淤堵层围绕所述横向回灌管道设置,所述第一防淤堵层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反滤层包裹所述第一防淤堵层。
优选地,所述横向回灌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浓缩液输送管,另一端采用管帽封堵,所述横向回灌管道沿所述浓缩液的回灌方向设置导排坡度,所述横向回灌管道首尾两端的高度差大于横向回灌管道总长度的5%。
优选地,所述竖向回灌盲沟包括竖向回灌管道、第二防淤堵层、第二反滤层,所述第二防淤堵层围绕所述竖向回灌管道设置,所述第二防淤堵层的径向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反滤层包裹所述第二防淤堵层。
优选地,所述横向回灌管道与所述竖向回灌管道通过三通连接,所述横向回灌管道和所述竖向回灌管道均为HDPE花管,所述横向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率和所述竖向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率均为2%~5%。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淤堵层和所述第二防淤堵层为卵石层,所述第一反滤层和所述第二反滤层为土工滤网。
优选地,所述卵石层中CaCO3的含量不超过10%,所述土工滤网的规格为200g/m2~300g/m2。
优选地,所述检查井垂直于所述横向回灌盲沟,所述检查井的井口高出所述覆盖层顶部500~800mm,所述检查井的井口采用盲板井盖封堵,所述检查井的材质为HDPE实管,所述盲板井盖的材质为PE。
优选地,所述横向回灌盲沟顶部与所述覆盖层底部的距离为1000~1500mm,所述竖向回灌盲沟底部与所述横向回灌盲沟底部的距离为2500~4000mm,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回灌盲沟之间的距离为8~12m。
优选地,所述浓缩液输送管道为HDPE实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处理完成后剩余的浓缩液,利用水泵经浓缩液输送管泵送至横向回灌盲沟中,再由横向回灌盲沟分散到多个竖向回灌盲沟中,使浓缩液经横向回灌盲沟及竖向回灌盲沟的管壁进入垃圾堆体中,提高了浓缩液的回灌效率;回灌井设置于垃圾堆体内部,采用全地下式结构,降低浓缩液回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设置检查井能够随时掌握浓缩液回灌情况,有利于合理控制浓缩液回灌速度及时机。
2、横向回灌盲沟和竖向回灌盲沟的最外层采用土工滤网,防止垃圾堆体中的垃圾杂质进入回灌管道,在土工滤网和回灌管道之间设置卵石层,有效防止浓缩液淤结在回灌管道的外壁上,以保证回灌井的回灌效率,延长回灌井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向回灌管道;2、卵石层;3、土工滤网;4、管帽;5、竖向回灌管道;6、检查井;7、盲板井盖;8、垃圾堆体;9、覆盖层;10、浓缩液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包括:相互连通的检查井、横向回灌盲沟及多个竖向回灌盲沟;
横向回灌盲沟设置于垃圾堆体内部,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
检查井由垃圾堆体顶部的覆盖层延伸至横向回灌盲沟;
多个竖向回灌盲沟沿横向回灌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将处理完成后剩余的浓缩液,利用水泵经浓缩液输送管泵送至横向回灌盲沟中,再由横向回灌盲沟分散到多个竖向回灌盲沟中,使浓缩液经横向回灌盲沟及竖向回灌盲沟的管壁进入垃圾堆体中,提高了浓缩液的回灌效率;回灌井设置于垃圾堆体内部,采用全地下式结构,降低浓缩液回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设置检查井能够随时掌握浓缩液回灌情况,有利于合理控制浓缩液回灌速度及时机。
作为优选方案,横向回灌盲沟包括横向回灌管道、第一防淤堵层、第一反滤层,第一防淤堵层围绕横向回灌管道设置,第一防淤堵层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第一反滤层包裹第一防淤堵层。
具体地,横向回灌盲沟深度为500~1000mm,宽度为500~1000mm,横长度为10~30m,第一防淤堵层设计为矩形,便于铺设,且横向导排效果好。
作为优选方案,横向回灌管道一端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另一端采用管帽封堵,横向回灌管道沿浓缩液的回灌方向设置导排坡度,横向回灌管道首尾两端的高度差大于横向回灌管道总长度的5%。
具体地,横向回灌管道直径可为200mm、250mm、280mm、315mm、355mm。
作为优选方案,竖向回灌盲沟包括竖向回灌管道、第二防淤堵层、第二反滤层,第二防淤堵层围绕竖向回灌管道设置,第二防淤堵层的径向横截面呈圆形,第二反滤层包裹第二防淤堵层。
具体地,竖向回灌盲沟设计为圆形结构,盲沟直径为500~1000mm,圆形结构便于沿竖直方向的施工,圆形结构也有利于浓缩液的扩散;
竖向回灌管道直径可为200mm、250mm、280mm、315mm、355mm。
作为优选方案,横向回灌管道与竖向回灌管道通过三通连接,横向回灌管道和竖向回灌管道均为HDPE花管,横向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率和竖向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率均为2%~5%。
具体地,开孔率均为2%~5%即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的总面积为回灌管道表面积的2%~5%。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防淤堵层和第二防淤堵层为卵石层,第一反滤层和第二反滤层为土工滤网。
具体地,横向回灌盲沟和竖向回灌盲沟的最外层采用土工滤网,防止垃圾堆体中的垃圾杂质进入回灌管道,在土工滤网和回灌管道之间设置卵石层,有效防止浓缩液淤结在回灌管道的外壁上,以保证回灌井的回灌效率,延长回灌井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卵石层中CaCO3的含量不超过10%,土工滤网的规格为200g/m2~300g/m2。
具体地,卵石的粒径为20~40mm。
作为优选方案,检查井垂直于横向回灌盲沟,检查井的井口高出覆盖层顶部500~800mm,检查井的井口采用盲板井盖封堵,检查井的材质为HDPE实管,盲板井盖的材质为PE。
具体地,检查井垂直设置,横向回灌管道穿过检查井底部,与检查井相贯。
作为优选方案,横向回灌盲沟顶部与覆盖层底部的距离为1000~1500mm,竖向回灌盲沟底部与横向回灌盲沟底部的距离为2500~4000mm,相邻两个竖向回灌盲沟之间的距离为8~12m。
作为优选方案,浓缩液输送管道为HDPE实管。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的解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A-A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图1的B-B的剖面图。
如图1至图3,该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包括:
横向回灌盲沟设置于垃圾堆体8内部,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10,检查井6由垃圾堆体8顶部的覆盖层9延伸至横向回灌盲沟,多个竖向回灌盲沟沿横向回灌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横向回灌盲沟顶部与覆盖层9底部的距离为1000mm,竖向回灌盲沟底部与横向回灌盲沟底部的距离为4000mm,相邻两个竖向回灌盲沟之间的距离为8~12m。浓缩液输送管10道为HDPE实管。检查井6的井口高出覆盖层9顶部500mm,检查井6的井口采用盲板井盖7封堵,检查井6的材质为HDPE实管,盲板井盖7的材质为PE。
横向回灌盲沟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竖向回灌盲沟的径向横截面呈圆形,横向回灌盲沟包括横向回灌管道1、卵石层2、土工滤网3,卵石层3围绕横向回灌管道1设置,土工滤网3包裹在卵石层2外侧,即横向回灌管道1设置于横向回灌盲沟中心,外侧采用卵石填充,卵石外侧用土工滤网3包裹,横向回灌管道1一端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10,另一端采用管帽4封堵,横向回灌管道1沿浓缩液的回灌方向设置导排坡度,横向回灌管道1首尾两端的高度差为横向回灌管道总长度的5%。竖向回灌盲沟包括竖向回灌管道5、卵石层2、土工滤网3,卵石层1围绕竖向回灌管道5设置,土工滤网3包裹在卵石层2外侧,即竖向回灌管道5设置于竖向导排盲沟中心位置,外侧采用卵石填充,碎卵石外侧采用土工滤网包裹。卵石层2中CaCO3的含量不超过10%,土工滤网3的规格为200g/m2。横向回灌管道1与竖向回灌管道5通过三通连接,横向回灌管道1和竖向回灌管道5均为HDPE花管,开孔率均为2%。
当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堆体达到设计标高时,进行回灌井的施工:
1)挖矩形的横向回灌沟;
2)在横向回灌沟的底部向下施工,间隔钻出圆柱型竖直回灌井;
3)向竖直回灌井的井壁上布设土工滤网,并下入竖直回灌管道,竖直回灌管道的长度大于向竖直回灌井的深度;
4)向竖直回灌管道和土工滤网之间填充卵石,填充满后即形成竖直回灌盲沟;
5)在横向回灌沟中铺设土工滤网,并在两侧留有足够的余量,使竖直回灌管道穿过横向回灌沟中铺设土工滤网;
6)在横向回灌沟中放入横向回灌管道,将横向回灌管道与多个竖直回灌管道通过三通连接,并将横向回灌管道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
7)在横向回灌管道上方安装检测井,检测井的井口要高出覆盖层顶部500mm;
8)在横向回灌沟的土工滤网和横向回灌管道之间填充卵石,当卵石填充满横向回灌沟后,将土工滤网两侧的余量内折,包裹住卵石即形成了横向回灌盲沟;
9)将横向回灌沟填平,进行封场。
对浓缩液回灌操作流程描述如下:
渗沥液处理完成后剩余的浓缩液,采用水泵经浓缩液输送管10泵送至横向回灌管道1中,再由横向回灌管道1流入各个竖向回灌管道5中,使浓缩液由横向回灌管道1及多个竖向回灌管道5的侧壁回灌至垃圾堆体8中。
回灌过程采用全地下式结构,避免浓缩液的味道扩散,降低浓缩液回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横竖双向管道,有效提高了浓缩液回灌效率,设置检查井可随时掌握浓缩液回灌情况,有利于合理控制浓缩液回灌速度及时机。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检查井、横向回灌盲沟及多个竖向回灌盲沟;
所述横向回灌盲沟设置于垃圾堆体内部,连接于浓缩液输送管;
所述检查井由所述垃圾堆体顶部的覆盖层延伸至所述横向回灌盲沟;
所述多个竖向回灌盲沟沿所述横向回灌盲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回灌盲沟包括横向回灌管道、第一防淤堵层、第一反滤层,所述第一防淤堵层围绕所述横向回灌管道设置,所述第一防淤堵层的径向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反滤层包裹所述第一防淤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回灌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浓缩液输送管,另一端采用管帽封堵,所述横向回灌管道沿所述浓缩液的回灌方向设置导排坡度,所述横向回灌管道首尾两端的高度差大于横向回灌管道总长度的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回灌盲沟包括竖向回灌管道、第二防淤堵层、第二反滤层,所述第二防淤堵层围绕所述竖向回灌管道设置,所述第二防淤堵层的径向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反滤层包裹所述第二防淤堵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回灌管道与所述竖向回灌管道通过三通连接,所述横向回灌管道和所述竖向回灌管道均为HDPE花管,所述横向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率和所述竖向回灌管道上的开孔率均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淤堵层和所述第二防淤堵层为卵石层,所述第一反滤层和所述第二反滤层为土工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中CaCO3的含量不超过10%,所述土工滤网的规格为200g/m2~3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垂直于所述横向回灌盲沟,所述检查井的井口高出所述覆盖层顶部500~800mm,所述检查井的井口采用盲板井盖封堵,所述检查井的材质为HDPE实管,所述盲板井盖的材质为P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回灌盲沟顶部与所述覆盖层底部的距离为1000~1500mm,所述竖向回灌盲沟底部与所述横向回灌盲沟底部的距离为2500~4000mm,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回灌盲沟之间的距离为8~12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液输送管道为HDPE实管。
CN201920791652.XU 2019-05-29 2019-05-29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Active CN210151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1652.XU CN210151890U (zh) 2019-05-29 2019-05-29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1652.XU CN210151890U (zh) 2019-05-29 2019-05-29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1890U true CN210151890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1652.XU Active CN210151890U (zh) 2019-05-29 2019-05-29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18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0372A (zh) * 2019-05-29 2019-08-02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0372A (zh) * 2019-05-29 2019-08-02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6825B2 (en) Wastewater leaching system
US511823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ation of leachate containment system
CN102191166B (zh) 一种垃圾填埋气导排收集系统及其方法
CN210151890U (zh)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CN107217683A (zh) 一种排水管道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29632B (zh) 一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476859U (zh)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
CN111014226A (zh) 一种可溶性废盐的吨包及填埋场
CN109235505A (zh) 立体式环保复合生态封场结构
US20230234866A1 (en) Wastewater leaching system
CN211938371U (zh) 一种填埋气导排装置
CN112095742A (zh) 一种填埋场渗沥液导排系统
CN109024645B (zh) 一体化止水帷幕、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方法
CN207362895U (zh) 立体式环保复合生态封场结构
CN206529807U (zh) 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
CN106869283A (zh) 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
CN110344390A (zh) 一种用于高含水率粉质土的疏干系统及方法
CN213417852U (zh) 一种垃圾填埋堆高作业与渗沥液减排结构
CN213572248U (zh) 一种填埋场渗沥液导排系统
CN110080372A (zh) 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浓缩液回灌井
CN211938369U (zh) 一种可溶性废盐的吨包及填埋场
CN210546955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回灌系统
CN210505726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回灌结构
CN114482086B (zh) 一种蓄纳淤泥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20225465U (zh)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