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1654U -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1654U
CN210141654U CN201920967170.5U CN201920967170U CN210141654U CN 210141654 U CN210141654 U CN 210141654U CN 201920967170 U CN201920967170 U CN 201920967170U CN 210141654 U CN210141654 U CN 210141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heating
auxiliary
heat
wate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71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立振
许壮
李松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71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1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1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1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件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该电辅热件包括接头、第一辅热部和第二辅热部,第二辅热部的一端与第一辅热部的侧壁连接,第二辅热部的另一端沿远离第一辅热部的方向延伸,第一辅热部用于与接水盘连接,接头设置于第一辅热部或第二辅热部上,接头用于与供电设备电连接。该空调器具有上述电辅热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件及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和辅热效率高的特点,并兼具引流冷凝水至接水盘的功能。

Description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电辅热是为了在空调器制热不足时提供制热的部件。现有的电辅热件在设置是缺乏对电辅热的制热效率的考虑。现有的电辅热件在空调器出风量较大时,仍存在制热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电辅热件的制热效率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辅热件,其具有结构简单和辅热效率高的特点,并兼具引流冷凝水至接水盘的功能。
一种电辅热件,包括接头、第一辅热部和第二辅热部,所述第二辅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热部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辅热部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辅热部用于与接水盘连接,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辅热部或所述第二辅热部上,所述接头用于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件:第一辅热部和第二辅热部均能够在通电后发热,第二辅热部的一端与第一辅热部连接,第二辅热部的另一端沿远离第一辅热部的方向延伸,第二辅热部增加了整个电辅热件的发热的长度,也即增加了电辅热件所覆盖的区域,从而增加了电辅热的制热效率。同时,第二辅热部和第一辅热部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方向上的制热,进一步增加制热效率。此外,第一辅热部连接在接水盘上,能够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盘,以防止冷凝水滴落至接水盘以外的区域,从而避免冷凝水泄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件具有结构简单和辅热效率高的特点,并兼具引流冷凝水至接水盘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辅热部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水盘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辅热部向所述连接部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辅热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辅热部连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倾斜,且所述第一段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热部和所述第二辅热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小于或等于45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热部和所述第二辅热部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热部与所述第二辅热部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辅热部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用于将冷凝水导向所述接水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和辅热效率高的特点,并兼具引流冷凝水至接水盘的功能。
一种空调器,包括接水盘和电辅热件,电辅热件,包括接头、第一辅热部和第二辅热部,所述第二辅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热部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辅热部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辅热部与接水盘连接,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辅热部或所述第二辅热部上,所述接头用于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第一辅热部和第二辅热部均能够在通电后发热,第二辅热部的一端与第一辅热部连接,第二辅热部的另一端沿远离第一辅热部的方向延伸,即第二辅热部增加了整个电辅热件的发热的长度,同时也增加了电辅热件所覆盖的区域,从而增加了电辅热的效率。同时,第二辅热部和第一辅热部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方向上的制热,进一步增加制热效率。此外,第一辅热部连接在接水盘上,能够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盘,以防止冷凝水滴落至接水盘以外的区域,从而避免冷凝水泄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其具有能够增加辅热效果的电辅热件,该电辅热件还兼具引流冷凝水的作用,从而即能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率,也可避免空调器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设置有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辅热部靠近所述第一导水槽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还设置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辅热部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水槽或者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水槽之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电辅热件在应用在空调器时与周围部件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电辅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电辅热件连接在接水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辅热部和第二辅热部相互垂直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辅热部上设置有导流斜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辅热部上设置安装部和第二辅热部设置装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辅热部为Y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辅热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电辅热件;110-第一辅热部;112-连接部;114-安装部;120-第二辅热部;121-导流斜面;122-装配部;123-第二辅热部主体;124-第二辅热部分支;125-第一段;126-第二段;130-接头;200-接水盘;210-第一导水槽;220-第二导水槽;300-换热器;400-风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其提供了一种关于空调器(图未示)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该空调器具有能够有效增加电辅热效率的电辅热件100,从而使该空调器的辅热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空调器包括电辅热件100、接水盘200、换热器300和风道组件400,电辅热件100设置在接水盘200上并位于换热器300和风道组件400之间,风道组件400内设置有风机,以使气体经电辅热件100加热后出风。
电辅热件100在工作中会因为气体的温度差等原因产生冷凝水,在本实施例中,电辅热件100与接水盘200连接,能够将该冷凝水导向接水盘200,从而避免冷凝水不能流向接水盘200引起的冷凝水泄漏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此时,图1所示的结构为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也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此时,空调器还包括已知的其他必要结构,比如压缩机等。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辅热件100包括接头130、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第二辅热部120的一端与第一辅热部110的侧壁连接,第二辅热部120的另一端沿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方向延伸,第一辅热部110用于与接水盘200连接,接头130设置于第一辅热部110或第二辅热部120上,接头130用于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辅热部12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辅热部110的侧壁上指的是第二辅热部120没有设置在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上。此时,第二辅热部120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沿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方向延伸,该延伸方向与第一辅热部110两端部的连线方向之间不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均能够在通电后发热,第二辅热部120的一端与第一辅热部110连接,第二辅热部120的另一端沿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方向延伸,即第二辅热部120增加了整个电辅热件100的发热的长度,同时也增加了电辅热件100所覆盖的区域,从而增加了电辅热的效率。此外,第一辅热部110连接在接水盘200上,能够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盘200,以防止冷凝水滴落至接水盘200以外的区域,从而避免冷凝水泄漏。
可选地,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均可以采用电热丝、PTC热敏电阻(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等。
接头130用于与供电设备电连接,以对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供电。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连接时,两者之间也电连接,即接头130只需与其中一者电连接,即可以同时对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供电。上述接头130可以设置在第一辅热部1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辅热部120上。如图所示的方案中,接头130设置于第一辅热部110远离接水盘200的一端上。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接头13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辅热部110的其他位置,接头130还可以设置在第二辅热部120上。
用于对电辅热件100供电的供电设备可以为空调器的电源模块,或者采用独立的供电模块对电辅热件100供电。该供电设备可以采用市电供电,也可以采用蓄电池供电等。电辅热件10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供电设备或者接头130与供电设备之间的通断来控制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的工作状态。比如,通过控制接头130与供电设备之间的通断来控制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是否开启辅热功能,通过控制供电设备对于接头130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的辅热功率等。
可选地,当第二辅热部120远离第一辅热部110延伸时,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为:第二辅热部120相对第一辅热部110倾斜设置,或者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大致垂直(如图4所示),即第二辅热部120和第一辅热部110之间的角度可以为除180度或0度之外的其他任意角度设置。如图2所示,其中
Figure BDA0002107291250000051
表示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夹角。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角度为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在连接处所成的角度。对于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而言,其均可以为规则的条状结构,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比如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具有弧形的结构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热部110设置有用于与接水盘200连接的连接部112,第二辅热部120向连接部112倾斜。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辅热部120向空调器的下端延伸。
在第二辅热部120向连接部112倾斜的方案中,第二辅热部120也可以兼具导流作用。第二辅热部120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设置在接水盘200的上方或者该端部向下倾斜地延伸至接水盘200,以将冷凝水通过第二辅热部120导向接水盘200。
可选地,为了使第二辅热部120具有更好的引流效果,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小于或等于45度。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角度可以结合不同使用场景而相应地设置,对于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的方案而言,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角度是可以通过外力作用而发生改变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配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第二辅热部120具有最佳的辅热效果或者使第二辅热部120具有良好的引流效果。
请参阅图5,可选地,进一步地,第二辅热部120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斜面121,导流斜面121用于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盘200。
请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地,对于接水盘200来说,其可以设置第一导水槽210和第二导水槽220:第一辅热部110靠近第一导水槽210设置,以通过第一辅热部110将冷凝水导向第一导水槽210;第二辅热部120的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延伸至第二导水槽220之上,即第二辅热部120的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其正投影落入第二导水槽220,以通过第二辅热部120将冷凝水导向第二导水槽220。
可选地,第一导水槽210和第二导水槽220相互连通,以便于处理第一导水槽210和第二导水槽220中的冷凝水。
对于上述用于将第一辅热部110连接于接水盘200上的连接部112来说,其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螺钉连接或者卡接和螺钉连接的结合等。在接水盘200上设置有与该连接部112对应的结构,比如在第一辅热部110与接水盘200卡接时,连接部112可以为凸起,而接水盘200上的对应结构可以为与该凸起配合的凹槽;当第一辅热部110与接水盘200螺钉连接时,连接部112上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安装孔,在接水盘200上的对应结构也可以为供螺钉穿过的通孔,螺钉穿过该安装孔和该通孔与螺母连接。
对于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两者可以采用一体设置,比如一体成型,该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比如卡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电连接,当两者可拆卸连接时,需要保证两者之间的电连接。当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可拆卸连接时,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采用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方式,即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中之一设置凸起的插头,另一个设置凹陷的插座。当然,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也可以在卡接的同时实现电连接。
请参阅图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辅热部110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部114,第二辅热部120与多个安装部114中的任意一个连接。第二辅热部120与不同的安装部114配合时,第二辅热部120的位置不同,进而可以通过选择安装部114来调整第二辅热部120的位置。当多个安装部114沿空调器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即不同的安装部114对应不同的高度,此时第二辅热部120在与不同的安装部114连接时,其高度也相应地不同。
可选地,在第二辅热部120上可以设置一弯折的装配部122,该装配部122用于与安装部114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安装部114的设置,以及便于将装配部122和安装部114的安装。
可选地,第二辅热部1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进一步增加辅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辅热部120的数量可以与上述安装部114的数量相对应。
多个第二辅热部120远离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可以均延伸至接水盘200上方或者延伸至接水盘200,此外,也可以将位于更高位置的第二辅热部120的冷凝水导向位于更低位置的第二辅热部120,并通过较低位置处的第二辅热部120将冷凝水汇流后导向接水盘200。
此外,第二辅热部120可以近似地呈Y形,如图7所示,此时第二辅热部120包括第二辅热部主体123和设置在第二辅热部主体123上的两个第二辅热部分支124,第二辅热部主体123与第一辅热部110连接,两个第二辅热部分支124均远离第一辅热部110延伸。当然,第二辅热部分支12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为大于二的其他整数。
请参阅图8,其示出了第二辅热部120相对与第一辅热部110倾斜设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在该方案中,第二辅热部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125和第二段126,第一段125和第二段126均相对第一辅热部110倾斜,且第一段125相对第一辅热部110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段126相对第一辅热部110的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段126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段125的倾斜角度,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从第一段125引流至第二段126,并从第二段126引流至接水盘200上。
进一步地,第一段125的长度小于第二段126的长度,即倾斜角度更大的第二段126的长度更长,以便更好地对冷凝水引流,同时让位于风道组件400,降低其占用空间对上风道组件400安装的影响。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辅热件100及空调器:第二辅热部120增加了整个电辅热件100的发热的长度,同时也增加了电辅热件100所覆盖的区域,从而增加了电辅热的制热效率。同时,第二辅热部120和第一辅热部110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方向上的制热,进一步增加制热效率。此外,第一辅热部110连接在接水盘200上,能够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盘200,以防止冷凝水滴落至接水盘200以外的区域,从而避免空调器漏水。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30)、第一辅热部(110)和第二辅热部(120),所述第二辅热部(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辅热部(120)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用于与接水盘(200)连接,所述接头(130)设置于所述第一辅热部(110)或所述第二辅热部(120)上,所述接头(130)用于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热部(120)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110)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热部(110)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水盘(200)连接的连接部(112),所述第二辅热部(120)向所述连接部(112)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热部(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125)和第二段(126),所述第一段(125)与所述第一辅热部(110)连接,所述第一段(125)和所述第二段(126)均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110)倾斜,且所述第一段(125)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段(126)相对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25)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段(126)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热部(110)与所述第二辅热部(120)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辅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热部(120)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斜面(121),所述导流斜面(121)用于将冷凝水导向所述接水盘(200)。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水盘(200)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辅热件(100),所述第一辅热部(110)与所述接水盘(2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200)设置有第一导水槽(210),所述第一辅热部(110)靠近所述第一导水槽(210)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200)还设置有第二导水槽(220),所述第二辅热部(120)远离所述第一辅热部(110)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水槽(220)或者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水槽(220)之上。
CN201920967170.5U 2019-06-25 2019-06-25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141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170.5U CN210141654U (zh) 2019-06-25 2019-06-25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170.5U CN210141654U (zh) 2019-06-25 2019-06-25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1654U true CN210141654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7170.5U Active CN210141654U (zh) 2019-06-25 2019-06-25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16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94A (zh) * 2019-06-25 2019-08-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94A (zh) * 2019-06-25 2019-08-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1654U (zh)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US11022341B2 (en) Storage type electric water heater with hot air generating function
KR20160008409A (ko) Cod 히터
CN1322277C (zh) 空调装置
CN210141656U (zh) 辅助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02594177A (zh) 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模块及光伏并网逆变器
KR101210455B1 (ko) 냉온풍기
CN108954521B (zh) 电加热管组件、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KR101949088B1 (ko) 무동력팬이 적용된 조립형 공기순환기
CN110131793A (zh) 辅助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4841725U (zh) 暖风机电加热安装组件
CN211424523U (zh) 发热模块、发热模组及电暖气片
CN110131794A (zh) 电辅热件及空调器
CN211958789U (zh) 充电座、电池系统以及电动工具
CN208462283U (zh) 一种电网备自投装置用采集器
CN110645618A (zh) 发热模块、发热模组及电暖气片
CN213178528U (zh) 一种导热机构、暖气机和热气扇
CN208687834U (zh) 具有独立加湿功能的电暖器
CN108613261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572301U (zh) 一种集成供配电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216868640U (zh) 一种环形风道浴霸
CN206234882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吸油烟机
CN101465594B (zh) 电能量供给装置的冷却装置
EP2280229A2 (en) Space Heater
WO2019062939A1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