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0900U -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0900U
CN210140900U CN201920944523.XU CN201920944523U CN210140900U CN 210140900 U CN210140900 U CN 210140900U CN 201920944523 U CN201920944523 U CN 201920944523U CN 210140900 U CN210140900 U CN 210140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rnice
floor drain
wal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45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官存霞
魏海全
许金水
曹庆
贾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45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0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0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0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包括沿起居厅外墙外侧满开间设置的室外挑檐,挑檐底板上设有连通的漏水管和排水管;室外挑檐和起居厅外墙围成桶形结构,桶形结构内壁铺有防水层,防水层位于桶形结构底面上的部分上面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保护层、第一找平层、凹凸型排水层和过滤层,桶形结构侧壁上的防水层上有与第一找平层固结的第二找平层,第一找平层上安有地漏观察井和与漏水管连通的地漏;过滤层上方为滤水区和种植区。该绿化景观节点既能遮阳,又能改善每户景观环境,既增加绿化面积,又改善墙壁保温隔热效果,还可有效滞留雨水,利于生态小区的形成,同时,节约建造成本,提高住户晾晒的私密性。

Description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住宅每户绿化景观空间的节点,是一种三维空间下的绿化景观生态系统,同时兼具多功能。
背景技术
城市化的发展,使土地愈来愈成为社会需求的紧缺资源。进而,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不同规模生活圈居住区规划建设中,绿化系统局限于建筑以外的室外场地为设计中的常态。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建设中,不同生活圈居住区绿化面积更是越来越小,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同时,常规的住宅户型设计中,户内唯一的阳台选择与起居厅相毗邻,导致洗衣晾晒时,起居厅的视觉景观及私密性极差,有客人造访之时更为凸显。比较而言,住户通常在起居厅逗留时间较长,其外窗通视效果是其室内空间舒适度的判定指标之一,而基于建筑防火考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第6.2.5条要求:“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实体墙高度不应小于0.8m。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但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h,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这样,如果建筑上、下层开口之间实体墙(以下均简称窗槛墙)高度做够,则落地外窗设计受限;如果外窗窗槛墙不足而采用防火玻璃墙,则无形中需增加建设成本;再者,如果单纯采用防火挑檐解决上述建筑窗槛墙不足的问题,则建筑外观造型会受影响。
对于东、西向的建筑而言,遮阳措施的考虑是设计和使用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如果孤立的增加遮阳板,可能会破坏建筑外立面形象,从而弱化建筑应给城市造景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兼具三维绿化、建筑防火、东西遮阳、提高私密性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包括沿起居厅外墙外侧满开间设置的室外挑檐,室外挑檐由挑檐底板和挑檐上翻栏板组成,挑檐底板上竖直设置有漏水管和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下端穿过挑檐底板,第一套管内设有排水管,漏水管下端穿过挑檐底板与排水管连通;
室外挑檐和起居厅外墙围成一个桶形结构,该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铺设有高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防水层位于桶形结构底面上的部分上面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上铺设有第一找平层,桶形结构侧壁上的防水层上铺设有第二找平层,该第二找平层与第一找平层固结为一个整体,第一找平层上留有洞口,该洞口与漏水管连通,第一找平层上安装有与漏水管连通的地漏,第一找平层坡向地漏,第一找平层上竖直固结有地漏观察井,地漏位于地漏观察井内,地漏观察井侧壁下部设有过滤栅;第一找平层上铺设有凹凸型排水层,凹凸型排水层上铺设有过滤层;桶形结构位于过滤层上方的侧壁和过滤层围成的空间划分为滤水区和种植区,种植区内填充有种植土,滤水区内填充有卵石,堆积的卵石形成滤水层;滤水层包围地漏观察井和第一套管,地漏观察井的顶端和第一套管的顶端均伸出滤水层外;使用时,排水管下端与下一层房屋室外挑檐上设置的排水管的上端连接,排水管上端与上一层房屋室外挑檐上设置的排水管的下端相连,各层室外挑檐从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多根排水管形成排水立管。
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在遮阳的同时,改善了每户的景观环境,给住户提供了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空间,既能增加绿化面积,又可改善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还可有效滞留雨水,从而利于生态小区的形成。因该绿化景观节点是设于室外的生态平台,不与户室开门连通,属于与建筑物不相连通的建筑部件,依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第3.0.27-1条,故该生态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且户户有“花园”,也可作为售房的一个亮点,既有利于生态环境,又使住户收益 ,且为了确保立面绿化效果的完整性,该室外生态平台的绿化种植,由物业部门统一实施;旱季非生态小区该绿化节点的人工灌溉,由住户通过低窗台在户内完成。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还兼具防火挑檐之功效,当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实体墙高度小于1.2m(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小于0.8m)时,该高度区间内无需设置耐火完整性为1.0小时(指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为0.5小时)的防火玻璃墙,同时建筑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也无需满足不小于相应防火玻璃墙耐火极限的规范要求。这样,建筑外窗只需要满足节能及安全性相关要求即可,可大大地节约建造成本。
当该绿化景观节点沿起居厅满开间布置时,户内阳台势必移至与卧室或其它空间相毗邻,住户晾晒的私密性会据此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绿化景观节点中各设施层之间的位置关系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中地漏观察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与空调板毗邻的示意图。
图8是一种住宅户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种住宅户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三种住宅户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的示意图。
图中:1.室外挑檐,2.滤水区,3.地漏观察井,4.排水管,5.种植区,6.挑檐底板,7.保护层,8.挑檐上翻栏板,9.滤水层,10.地漏观察井盖,11.地漏,12.第一套管,13.漏水管,14.凹凸型排水层,15.过滤层,16.防水层,17.保温隔热层,18.装饰面层,19.第一找平层,20.观察井体,21.底座,22.过滤栅,23.雨水供水管,24.第二套管,25.空调板,26.冷凝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也称室外生态平台)第一种实施例,包括沿起居厅外墙外侧满开间设置的宽度L为1000~1200mm的室外挑檐1,室外挑檐1由挑檐底板6和挑檐上翻栏板8组成,挑檐底板6固接于起居厅外墙外侧,并与起居厅外墙固接为一个整体;挑檐底板6远离起居厅外墙的一端固接有竖直设置的挑檐上翻栏板8,挑檐底板6下面安装有厚度为20mm~100mm的保温隔热层17,建造时保温隔热层17的厚度取值据具体节能计算确定;挑檐上翻栏板8的外壁和保温隔热层17的外壁上均粘贴有装饰面层18;挑檐底板6上竖直设置有漏水管13和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的下端依次穿过挑檐底板6、保温隔热层17和挑檐底板6下面的装饰层面18,第一套管12内设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下端与下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排水管4的上端连接,排水管4的上端与上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排水管4的下端相连,各层室外挑檐1从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多根排水管4形成排水立管;漏水管13的下端依次穿过挑檐底板6、保温隔热层17和挑檐底板6下面的装饰层面18与排水管4连通;漏水管13与挑檐底板6之间的缝隙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嵌填,防水层16与漏水管13衔接处采用密封胶封严。
室外挑檐1和起居厅外墙围成一个桶形结构,该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铺设有高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制成的厚度不小于1.5mm的防水层16,第一套管12的外壁和上端面上也覆盖有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并与防水层16连成一个整体;防水层16位于桶形结构底面上的部分上面铺设有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300g/m2的土工布或聚酯无纺布,形成保护层7,保护层7上铺设有20mm厚1︰2.5(水泥和骨料的质量比)防水水泥砂浆形成的第一找平层19(水泥砂浆中防水剂的含量为3%~5%),桶形结构侧壁上的防水层16上铺设有厚度为20mm的1︰2.5防水水泥砂浆形成的第二找平层,该第二找平层与第一找平层19固结为一个整体,第一找平层19上留有洞口,该洞口与漏水管13连通,第一找平层19上安装有地漏11,地漏11与漏水管13连通,第一找平层19以0.3%~0.5%坡度坡向地漏11,第一找平层19上竖直固结有筒形的地漏观察井3,地漏11位于地漏观察井3内,地漏观察井3上设有可开启可盖合的地漏观察井盖10;第一找平层19上铺设有厚度不小于20mm的凹凸型排水层14,凹凸型排水层14上铺设有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15;桶形结构位于过滤层15上方的侧壁和过滤层15围成的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滤水区2,另一个区域是种植区5,种植区5内填充有种植土,滤水区2内填充有卵石,堆积的卵石形成滤水层9;滤水层9包围地漏观察井3和第一套管12,地漏观察井3的顶端和第一套管12的顶端均伸出滤水层9外。
凹凸型排水层14用于排水,兼顾蓄水。
地漏观察井3采用不锈钢或PVC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方筒形的观察井体20,观察井体20四个侧壁的下部均设置有栅栏状的过滤栅22,观察井体20的底部固接有方框形的底座21,底座21的各边框均为栅栏状,底座21边框上的栅栏与观察井体20下部的栅栏对应设置。
地漏观察井3置于保护层7上,底座21固接于第一找平层19内。
室外挑檐1的板底标高比建筑物每层结构的梁底高100mm;室外挑檐1为自防水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挑檐底板和挑檐上翻栏板的厚度均取80mm~100mm。
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第一种实施例应用于普通小区,种植区内种植植物形成景观。平时,盖合地漏观察井盖10。下雨时,雨水落在种植区和滤水区2,种植土吸收水分,供植物吸收,当雨水充盈时,多余的雨水渗透到种植土底部和滤水层9底部,通过过滤层15流到凹凸型排水层14上,凹凸型排水层14先蓄满水,多余不能再蓄积的水通过凹凸型排水层14流到第一找平层19上,沿第一找平层19的表面流向地漏观察井3的下部,通过地漏观察井3下部的过滤栅22进入地漏观察井3内,再进入地漏11,经漏水管13汇入排水管4,通过排水立管流入设置于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内。
之所以选用凹凸型排水层14,是因为种植土比较薄时,土体自身的蓄水功能较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凹凸型排水层14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多余的水才排出。
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第二种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二种实施例中,挑檐底板6上还设有第二套管24,第二套管24的顶端伸出滤水层9外,第二套管24外壁和顶端均覆盖有耐根穿刺防水材料,第二套管24内设有雨水供水管23,雨水供水管23的下端依次穿过挑檐底板6、保温隔热层17和保温隔热层17下面的装饰面层18与下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雨水供水管23的上端连通,雨水供水管23的上下端均伸出第二套管24外,并与相毗邻的各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雨水供水管23相连通。各层室外挑檐1从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多根雨水供水管23形成雨水释放管,该雨水释放管的顶端与设置在建筑屋面上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的雨水蓄水池相连。
雨水供水管20采用Φ100涂塑钢管。
第一套管12和第二套管24均为不锈钢管。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第二种实施例适用于生态小区。其平常时候和雨水充盈时候的使用方法均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相同。在干旱时期,可利用该建筑顶层屋面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蓄水池内的储存雨水实施灌溉;需要注意的是雨水供水管23上不得设置取水龙头,以防误接、误饮、误用,为满足专项灌溉需求,应将雨水供水管20的外壁按设计规定涂色及标识,并在取水口处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
若每户室外的空调板25与室外挑檐1毗邻,如图7所示。则可以在干旱期,将安装在空调板25上的空调的冷凝水管26引入种植区5,对种植区5内种植的绿色植物实施灌溉,冷凝水不足以维持植物生长所需水量时,可以人工灌溉。
实施例
以不同的住宅户型为例,每种户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
图8、图9和图10中:Ⅰ为室外生态平台,Ⅱ为客厅,Ⅲ为主卧室阳台,Ⅳ为主卧室,Ⅴ为卫生间,Ⅵ为次卧,Ⅶ为餐厅,Ⅷ为厨房,Ⅸ为书房。
本实用新型绿化景观节点,兼具三维绿化、东西遮阳、提高私密性的同时,还具有防火挑檐的功效,这样,无论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实体墙高度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2.5条要求,此类建筑外窗均无需采用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外窗,而只需采用节能外窗即可。因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断桥隔热铝合金单框中空玻璃节能外窗的造价约500~600元/平方米,而有耐火完整性需求的断桥隔热铝合金单框中空玻璃节能外窗造价约700~800元/平方米,显然每平方米外窗可节约造价100~300元,那么对于整幢建筑而言,其节约的建造成本不言而喻。

Claims (7)

1.一种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起居厅外墙外侧满开间设置的室外挑檐(1),室外挑檐(1)由挑檐底板(6)和挑檐上翻栏板(8)组成,挑檐底板(6)上竖直设置有漏水管(13)和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第一套管(12)内设有排水管(4),漏水管(13)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与排水管(4)连通;
室外挑檐(1)和起居厅外墙围成一个桶形结构,该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铺设有高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16),防水层(16)位于桶形结构底面上的部分上面设有保护层(7),保护层(7)上铺设有第一找平层(19),桶形结构侧壁上的防水层(16)上铺设有第二找平层,该第二找平层与第一找平层(19)固结为一个整体,第一找平层(19)上留有洞口,该洞口与漏水管(13)连通,第一找平层(19)上安装有与漏水管(13)连通的地漏(11),第一找平层(19)坡向地漏(11),第一找平层(19)上竖直固结有地漏观察井(3),地漏(11)位于地漏观察井(3)内,地漏观察井(3)侧壁下部设有过滤栅(22);第一找平层(19)上铺设有凹凸型排水层(14),凹凸型排水层(14)上铺设有过滤层(15);桶形结构位于过滤层(15)上方的侧壁和过滤层(15)围成的空间划分为滤水区(2)和种植区(5),种植区(5)内填充有种植土,滤水区(2)内填充有卵石,堆积的卵石形成滤水层(9);滤水层(9)包围地漏观察井(3)和第一套管(12),地漏观察井(3)的顶端和第一套管(12)的顶端均伸出滤水层(9)外;使用时,排水管(4)下端与下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排水管(4)的上端连接,排水管(4)上端与上一层房屋室外挑檐(1)上设置的排水管(4)的下端相连,各层室外挑檐(1)从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多根排水管(4)形成排水立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挑檐底板(6)上还设有第二套管(24),第二套管(24)的顶端伸出滤水层(9)外,第二套管(24)外壁和顶端均覆盖有耐根穿刺防水材料,第二套管(24)内设有雨水供水管(23),雨水供水管(23)下端穿过挑檐底板(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挑檐底板(6)下面安装有保温隔热层(17),第一套管(12)下端、漏水管(13)下端和雨水供水管(23)下端均穿过保温隔热层(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2)的外壁和上端面上也覆盖有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并与防水层(16)连成一个整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保护层(7)采用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300g/m2的土工布或聚酯无纺布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找平层(19)以0.3%~0.5%坡度坡向地漏(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观察井(3)包括方筒形的观察井体(20),观察井体(20)四个侧壁的下部均设置有栅栏状的过滤栅(22),观察井体(20)的底部固接有方框形的底座(21),底座(21)的各边框均为栅栏状,底座(21)边框上的栅栏与观察井体(20)下部的栅栏对应设置,底座(21)固接于第一找平层(19)内。
CN201920944523.XU 2019-06-21 2019-06-21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Active CN210140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4523.XU CN210140900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4523.XU CN210140900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0900U true CN210140900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4523.XU Active CN210140900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0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761A (zh) * 2019-06-21 2019-08-23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761A (zh) * 2019-06-21 2019-08-23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CN110158761B (zh) * 2019-06-21 2024-05-28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78650A (ko) 가옥 건물 구조
CN107288370A (zh) 城市森林高层别墅
CN210140900U (zh)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CN110158761B (zh) 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
IAQ Moisture control guidance for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N110748186A (zh) 一种旧楼改造节能施工工艺
CN201137308Y (zh) 一种人车分流形式别墅组团
Elwefati Bio-climatic architecture in Libya: case studies from three climatic regions
CN210738144U (zh) 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
Hong Na et al. Applying eco-features of traditional Vietnamese houses to contemporary high-rise housing
Farouh et al. Passive and Hybrid Techniques for Low Cost Energy Effecient Housing in Hot Dry Climate
Shohouhian et a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Irania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hot-humid regions
CN206941843U (zh) 一种下层屋面与上层挑出楼板之间断缝的防水构造
CN207499144U (zh) 住宅用地下室结构和住宅楼结构
Mohamed A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Management
Ghobadian et al. Tehran: A hot arid climate
CN214462166U (zh) 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
Radha et al. Efficient natural ventilation in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houses in hot and dry climate
Murat et al.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ousing Desig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Talas Example)
CN101457593B (zh) 人车分流形式别墅组团
Hejazi Persian architecture: Conformity with nature in hot-dry regions
Koivula Green roofs in Finland and abroad
ERGİN CHAPTER NUMBER 13 ROLE OF CLIMATIC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IDENTITY IN RURAL AREAS: THE CASE OF THE DISTRICTS OF ÇALDIRAN AND ÖZALP IN THE PROVINCE OF VAN
Chaudhary The Integration of Climate Responsive Design and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High Altitude-A Case Study of Spiti Valley
Ziabakhsh et al.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e of Iran by new perspective to fu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