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581U -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581U
CN210135581U CN201920667431.1U CN201920667431U CN210135581U CN 210135581 U CN210135581 U CN 210135581U CN 201920667431 U CN201920667431 U CN 201920667431U CN 210135581 U CN210135581 U CN 210135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pipe
chamber
combustion chamb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74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unm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unm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unm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unm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74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5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匀气室,所述燃烧室一端贯通连接匀气室,燃烧室的两侧分别安装上水槽和下水槽,且另外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且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两端分别与上水槽和下水槽贯通连接。所述上水槽和下水槽之间靠近匀气室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阻火管,另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D型管。上水槽、下水槽、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D型管与阻火管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平面燃烧室。混合气体在这个燃烧室的内部燃烧时,水槽、支撑管以及D型管与阻火管内部的水吸收火焰的热量,实现“冷焰”燃烧,降低了火焰的燃烧温度,大大降低了NOx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属于燃烧器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造成NOx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发生源和认为发生源。自然发生源除了因雷电和臭氧作用外,还有细菌的作用。自然界形成的NOx由于自然选择能达到生态平衡,故对大气没有明显的污染。然而人为发生源主要是有化学工业和燃料高温燃烧所产生的,如电厂锅炉、各种工业炉窑,机动车及其他内燃机等由燃料高温燃烧产生的NOx约占90%以上。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到大气的NOx总量达5000万t,而且还在持续增长。研究与治理NOX成已经成为国际环保领域的主要方向。在天然气燃烧时,如何实现充分燃烧器,同时又能降低燃烧火焰温度是当前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可以解决现有的燃烧器燃烧时燃烧火焰温度高,燃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匀气室,所述燃烧室一端贯通连接匀气室,燃烧室的两侧分别安装上水槽和下水槽,且另外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且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两端分别与上水槽和下水槽贯通连接;
所述上水槽和下水槽之间靠近匀气室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阻火管,另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D型管,若干个所述阻火管和若干个D型管在两个平面上排列安装,且相邻两个阻火管和相邻两个D型管之间均留有间隙。
有益效果:上水槽、下水槽、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D型管与阻火管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平面燃烧室。混合气体在这个燃烧室的内部燃烧时,水槽、支撑管以及D型管与阻火管内部的水吸收火焰的热量,实现“冷焰”燃烧,降低了火焰的燃烧温度,大大降低了NOx的产生。同时阻火管排列布置之间的间隙较小,对火焰有熄火作用,有效控制了火焰的回火问题,避免了爆燃的发生。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D型管圆弧形的一侧朝向两个阻火管之间的间隙,并与间隙中心对应,混合气体从阻火管之间的间隙流出,利用D型管圆弧形面既能阻挡作用,又能减小阻力,同时D型管直径也较小,混合气体速度降低,方便后续的的稳定燃烧。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匀气室为天圆地方型,圆形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且匀气室内部安装有中空设置的锥台型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直径小的一端朝向进气管,天圆地方型的匀气室两端方便密封连接进气管和两个水槽以及两个支撑管。气体分布板可以使混合气体等压分布在若干个阻火管排列形成的平面内,混合气体就可以等速通过阻火管排列形成的小缝隙进入D型管排列形成的空腔内。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点火孔和观火镜,点火孔可以点燃燃烧室内部的混合气体,高温空气在D型管的小平面处形成回流,稳定火焰燃烧,通过观火镜可以看到火焰燃烧情况。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气管一端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进风端安装有风量控制室,进气管与风机之间安装有匀混器,匀混器的一侧设置有天然气进口, 天然气通过天然气进口进入到匀混器,同时空气通过风量控制室并由风机送入匀混器,天然气和空气按照比例在匀混器充分混合均匀,混合气体进入匀气室。匀混器和风量控制室对气体的混合以及控制空气进入风机的量均为现有技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燃烧室的一端连接天圆地方型匀气室,且在匀气室的内部安装气体分布板,使得天然气和空气按照比例混合均匀进入匀气室后,匀气室有利于混合气体扩散分布锥台型气体分布板可以使混合气体等压分布在阻火管排列形成的平面内,混合气体就可以等速通过阻火管排列形成的小间隙进入D型管排列形成的空腔。由于D型管的阻挡作用,同时D型管直径也较小,混合气体速度降低,高温空气在D型管的小平面处形成回流,稳定火焰燃烧,天然气和空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天然气能够快速燃烧,可以降低NOx的产生且能完全燃烧。
2、由于D型管和阻火管内水与上水槽和下水槽分别贯通,火焰温度热量被水吸收,使火焰温度降低,同时阻火管排列布置之间的间隙较小,对火焰有熄火作用,有效控制了火焰的回火问题,避免了爆燃的发生。两侧的支撑管内部的循环水可以吸收火焰辐射的热量。热水与上水槽和下水槽分别交换;上水槽和下水槽可以与锅炉水箱连接,形成热量自然循环,火焰温度在较低情况下恒温燃烧,从而达到“冷焰”燃烧效果,同时由于在平面内燃烧,火焰被“展开”,火焰短且分散均匀,从而降低了NOx的产生。上水槽和下水槽与锅炉上下水箱自然连通,不需要强制循环,火焰热量温度被完全吸收,大大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点火孔;2、观火镜;3、上水槽;4、气体分布板;5、匀气室;6、匀混器;7、风量控制室;8、风机;9、天然气进口;10、阻火管;11、D型管;12、第一支撑管;13、下水槽;14、第二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匀气室5,燃烧室一端贯通连接匀气室5,燃烧室的两侧分别安装上水槽3和下水槽13,且另外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支撑管12和第二支撑管14,且第一支撑管12和第二支撑管14两端分别与上水槽3和下水槽13贯通连接;
上水槽3和下水槽13之间靠近匀气室5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阻火管10,另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D型管11,若干个阻火管10和若干个D型管11在两个平面上排列安装,且若干个阻火管10和若干个D型管11相互排列之间留有间隙。
D型管11圆弧形的一侧朝向两个阻火管10之间的间隙,并与间隙中心对应。
匀气室5为天圆地方型,圆形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且匀气室5内部安装有中空设置的锥台型气体分布板4,气体分布板4直径小的一端朝向进气管。
第二支撑管1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点火孔1和观火镜2。
进气管一端安装有风机8,风机8的进风端安装有风量控制室7,进气管与风机8之间安装有匀混器6,匀混器6的一侧设置有天然气进口9。
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上水槽3和下水槽13与锅炉的水箱贯通连接,天然气通过天然气进口9进入到匀混器6,同时空气通过风量控制室7并由风机8送入匀混器6的内部,天然气和空气按照比例在匀混器6内充分混合均匀,混合气体进入匀气室5。混合气体经过气体分布板4和匀气室5的分散扩布流向阻火管10。混合气体等速从阻火管10之间的间隙进入D型管11排列形成的空腔。由于D型管11的阻挡作用,同时D型管11直径也较小,混合气体速度降低,高温空气在D型管11的小平面处形成回流,稳定火焰燃烧,降低NOx的产生。随后混合气体经过D型管11之间的间隙排出,点火孔1点火将混合气体点燃燃烧。燃烧时,水槽、支撑管以及D型管11与阻火管10内部的水吸收火焰的热量,实现“冷焰”燃烧,降低了火焰的燃烧温度,大大降低了NOx的产生。
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匀气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一端贯通连接匀气室(5),燃烧室的两侧分别安装上水槽(3)和下水槽(13),且另外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支撑管(12)和第二支撑管(14),且第一支撑管(12)和第二支撑管(14)两端分别与上水槽(3)和下水槽(13)贯通连接;
所述上水槽(3)和下水槽(13)之间靠近匀气室(5)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阻火管(10),另一端贯通安装有若干个D型管(11),若干个所述阻火管(10)和若干个D型管(11)在两个平面上排列安装,且相邻两个阻火管(10)和相邻两个D型管(11)之间均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管(11)圆弧形的一侧朝向两个阻火管(10)之间的间隙,并与间隙中心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气室(5)为天圆地方型,圆形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且匀气室(5)内部安装有中空设置的锥台型气体分布板(4),气体分布板(4)直径小的一端朝向进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1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点火孔(1)和观火镜(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一端安装有风机(8),风机(8)的进风端安装有风量控制室(7),进气管与风机(8)之间安装有匀混器(6),匀混器(6)的一侧设置有天然气进口(9)。
CN201920667431.1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Active CN210135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7431.1U CN210135581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7431.1U CN210135581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581U true CN210135581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4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7431.1U Active CN210135581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5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11A (zh) * 2019-05-10 2019-07-30 无锡顺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11A (zh) * 2019-05-10 2019-07-30 无锡顺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17780A1 (en) NO LOW NOISE COMBUSTION?
CN102084182A (zh) 低NOx燃烧器
CN113310049A (zh) 一种微小尺度预混分级燃烧器
CN110360558B (zh) 冷却火焰低氮燃烧装置及其燃烧方法
CN112555828A (zh) 一种炉膛及燃烧器冷却型表面冷焰预混燃气锅炉
CN109404907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0951304U (zh) 一种超低氮预混燃气燃烧器
CN210135581U (zh)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CN110848681A (zh) 一种适合于低热值、低压力燃料气的大负荷超低氮燃烧器
CN110469847B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超低氮燃烧装置
CN109404904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16906904A (zh) 一种气液多燃料一体式燃烧器
CN216346272U (zh) 一种燃气与空气混气结构及燃烧机
CN216346257U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超低氮燃烧装置
CN113494708B (zh) 一种模块化燃气燃烧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11502762U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超低氮燃烧装置
CN210511667U (zh) 冷却火焰低氮燃烧装置
CN114034043A (zh) 一种燃气与空气混气结构及燃烧机
CN110068011A (zh) 一种平面冷焰低氮燃烧器
US11988378B2 (en) Burner and assembly of compact burners
CN110566947A (zh) 一种超低氮预混燃气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
CN216897288U (zh) 一种燃用低热值气体的宽调节比低氮燃烧装置
RU2764495C1 (ru) Малотоксичная горелка
CN210532367U (zh) 催化无焰燃烧器
SU1816933A1 (ru) Горел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амеры сгорания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