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3889U -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3889U
CN210133889U CN201920467467.5U CN201920467467U CN210133889U CN 210133889 U CN210133889 U CN 210133889U CN 201920467467 U CN201920467467 U CN 201920467467U CN 210133889 U CN210133889 U CN 210133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tank
oil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74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居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674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3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3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3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制氮机本体与油气分离器输入端相连,油气分离器的气路输出端与第一水箱相连,其设有进水口,其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二水箱的第一进水口和集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气路经由第一水箱冷却排出;油气分离器的油路输出端与第二水箱相连,第二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集水箱的出水口相连,第二水箱的出水口与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油路经由第二水箱、集水箱和第一水箱回到制氮机;第二水箱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水箱的水位,以根据水位控制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从而可提高对油路和气路的冷却效果,以及油路和气路的余热回收率,避免用户端不用水或少用水时造成冷却效果降低。

Description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在对油路进行冷却,并对余热回收之后,余热回收水箱直接与用户相连,当用户端用水少或者不用水时,余热回收水箱中的水一直被油路或气路的余热进行加热,这样,不仅对油路或气路的冷却效果严重降低,而且在不知道余热回收水箱中水位的情况下,可能会一直加水导致器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提高对制氮机油路或气路的冷却效果以及余热回收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制氮机本体和油气分离器,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水位传感器和集水箱;其中,所述制氮机本体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输入端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气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箱相连,所述第一水箱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一进水口和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气路经由所述第一水箱冷却排出;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油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箱相连,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与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所述油路经由所述第二水箱、所述集水箱和所述第一水箱回到所述制氮机;所述第二水箱设有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水位,以根据所述水位控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制氮机的油气混合物进油气分离器分离后,气路经过第一水箱进行冷却,油路依次经过第二水箱、集水箱以及第一水箱进行冷却,并且第二水箱上设有水位传感器,可根据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的第二水箱的水位控制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从而避免用户端不用水或者水量使用较少时,造成的油路与水路的冷却效果降低,以及第二水箱的水位较高时,仍然注水,造成机械故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根据所述水位控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包括:当所述水位小于所述第二水箱的预设水位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所述第二水箱;当所述水位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水箱的预设水位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所述集水箱。
优选地,所述预设水位为所述第二水箱水位的2/3。
具体地,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相连。
具体地,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控水阀门,所述控水阀门分别与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所述控水阀门在所述水位小于所述预设水位时开启。
具体地,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油过滤器,经由所述第一水箱的油路末端与所述油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所述油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制氮机相连,所述油过滤器用于油路回路油的过滤。
具体地,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净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
优选地,所述净水单元为UV杀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集水箱外包裹保温层;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集水箱内的油路和气路管道外包裹防腐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适用于空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可实时检测第二水箱的水位,并根据第二水箱的水位控制第一水箱的水路流向,避免第二水箱水位达到预设水位,仍然注水,造成机械故障;(2)通过集水箱的设置,可在第二水箱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控制第一水箱的水路流向集水箱,避免机械故障;(3)油路依次经过第二水箱、集水箱和第一水箱,进行三次冷却,冷却效果更好;(4)通过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集水箱的设置,充分将油路和气路的余热回收,注水经过第一水箱,进行第一次余热回收,经过第二水箱,进行第二次余热回收,并且集水箱的设置,对油路余热进行二次回收,提高余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包括:制氮机本体1和油气分离器2,另外,还包括: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水位传感器5和集水箱6;其中,制氮机本体1油气输出端与油气分离器2的油气输入端相连,油气分离器2的气路输出端与第一水箱3相连,第一水箱3设有进水口,第一水箱3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二水箱4的第一进水口和集水箱6的进水口相连,气路经由第一水箱3冷却排出;油气分离器的油路输出端与第二水箱4相连,第二水箱4的第二进水口与集水箱6的出水口相连,第二水箱4的出水口与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油路经由第二水箱4、集水箱6和第一水箱3回到制氮机本体1;第二水箱4设有水位传感器5,水位传感器5用于检测第二水箱4的水位,以根据水位控制第一水箱3出水口的水路流向。
也就是说,制氮机本体1的输出的油气混合物经过油气分离器2油气分离,分为气路和油路,气路走气路管道,油路走油路管道,气路经由第一水箱3进行冷却降温,最后向外排出。油路经过第二水箱4进行冷却降温,再经过集水箱6以及第一水箱3进行冷却降温,最后回到制氮机本体1。
需要说明的是,冷水源经由第一水箱3设置两条水路,一条流向集水箱6,另一条流向第二水箱4。其中,流向集水箱6的水路为常闭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根据水位控制第一水箱3出水口的水路流向包括:当水位小于第二水箱4的预设水位时,第一水箱3出水口的水路流向第二水箱4;当水位等于或大于第二水箱4的预设水位时,第一水箱3出水口的水路流向集水箱6。
优选地,预设水位为第二水箱4水位的2/3。
也就是说,流向集水箱6的水路为常闭状态,只有在水位传感器5检测的第二水箱4的水位达到第二水箱4水位的2/3时,流向第二水箱4的水路关闭,流向集水箱6的水路打开,以缓解第二水箱4中的注水情况。另外,解决了第二水箱4中水一直不使用造成的油路的冷却效果的降低。
具体地,如图2所示,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还包括:三通阀7,三通阀7的进水口与第一水箱3的出水口相连,三通阀7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水箱4的第一进水口相连,三通阀7的第二出水口与集水箱6的进水口相连。
具体地,如图2所示,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还包括:控水阀门8,控水阀门8分别与集水箱6的出水口和第二水箱4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控水阀门8在水位小于预设水位时开启。
也就是说,在第二水箱4水位大于预设水位的2/3时,第一水箱3的水先注入集水箱6,而在第二水箱4水位小于预设水位的2/3之后,就可以开启控水阀门8,由集水箱6向第二水箱4内注水。
具体地,如图2所示,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还包括:油过滤器9,经由第一水箱3的油路末端与油过滤器9的一端相连,油过滤器9的另一端与制氮机本体1相连,油过滤器9用于油路回路油的过滤。
具体地,如图2所示,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还包括:净水单元10,净水单元10的进水口与第二水箱4的出水口相连,净水单元10的出水口与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
优选地,净水单元10为UV杀菌模块。
也就是说,在经过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和集水箱6的水流入用户家中使用之前,对水进行净化消毒。
进一步地,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和集水箱6外包裹保温层;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和集水箱6内的油路和气路管道外包裹防腐层。
进而,不但缓解了第二水箱4的注水压力,而且提高了油路余热回收率以及提高了油路冷却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制氮机的油气混合物进油气分离器分离后,气路经过第一水箱进行冷却,油路依次经过第二水箱、集水箱以及第一水箱进行冷却,并且第二水箱上设有水位传感器,可根据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的第二水箱的水位控制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从而避免用户端不用水或者水量使用较少时,造成的油路与水路的冷却效果降低,以及第二水箱的水位较高时,仍然注水,造成机械故障。
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同样适用于空压机11。
其中,制氮机本体1用于压缩氮气,空压机11用于压缩空气,上述的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100同样适用于空压机11。
进而,在空压机使用过程中,可避免用户端不用水或者水量使用较少时,造成的油路与水路的冷却效果降低,以及第二水箱的水位较高时,仍然注水,造成机械故障。

Claims (10)

1.一种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制氮机本体和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水位传感器和集水箱;
其中,所述制氮机本体油气输出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油气输入端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气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箱相连,所述第一水箱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一进水口和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气路经由所述第一水箱冷却排出;
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油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箱相连,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与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所述油路依次经由所述第二水箱、所述集水箱和所述第一水箱回到所述制氮机;
所述第二水箱设有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水位,以根据所述水位控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水位控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包括:当所述水位小于所述第二水箱的预设水位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所述第二水箱;当所述水位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水箱的预设水位时,所述第一水箱出水口的水路流向所述集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水位为所述第二水箱水位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水阀门,所述控水阀门分别与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所述控水阀门在所述水位小于所述预设水位时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过滤器,经由所述第一水箱的油路末端与所述油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所述油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制氮机相连,所述油过滤器用于油路回路油的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净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用户花洒和/或水龙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单元为UV杀菌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集水箱外包裹保温层;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集水箱内的油路和气路管道外包裹防腐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适用于空压机。
CN201920467467.5U 2019-04-09 2019-04-09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0133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7467.5U CN210133889U (zh) 2019-04-09 2019-04-09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7467.5U CN210133889U (zh) 2019-04-09 2019-04-09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3889U true CN210133889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3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7467.5U Active CN210133889U (zh) 2019-04-09 2019-04-09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3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710589A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низ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й сепарации газа
CN210133889U (zh) 煤矿制氮机余热回收装置
KR200435487Y1 (ko) 산소발생기
CN113294969B (zh) 一种全氟异丁腈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分离装置和方法
RU2017125253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воды из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газов для системы впрыска воды
CN211913235U (zh) 一种有机废气回收系统
CN105457330A (zh) 一种电站辅机用高效汽水分离装置
CN105443402A (zh) 采用双缸压缩三段进气的离心式氨压缩机组
CN207113363U (zh) 冰箱水路系统和冰箱
CN110345672A (zh) 不凝气体净化装置、制冷系统及方法
CN105650919B (zh) 空调系统及喷气过热度调节方法
CN103112824A (zh) 液氮洗装置以及净化原料气体的方法
CN204237746U (zh) 一种天然气井口脱烃装置
CN106288849B (zh) 一种凝汽器抽真空设备
CN102304390B (zh) Co变换装置导淋排放气回收设备及其回收工艺
CN203525530U (zh) 矿用负压汽水分隔器
CN211500920U (zh) 一种空压机冷却系统
CN203577549U (zh) 一种膨胀机密封气高效回收装置
CN206069361U (zh) 氢冷发电机组氢气净化提纯装置
CN206449928U (zh) 空调系统
KR101817082B1 (ko) 이산화탄소 포집 장치에서 형성된 응축수의 회수 장치 및 방법
CN214793582U (zh) 一种氦净化设备再生压力监测装置
CN216484178U (zh) 水煤气取样系统
KR100939045B1 (ko) 유로 가변형 볼텍스 튜브 엔진 시스템
CN204550491U (zh) 车用天然气脱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