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0402U - 一种防护雨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雨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0402U
CN210130402U CN201821416007.1U CN201821416007U CN210130402U CN 210130402 U CN210130402 U CN 210130402U CN 201821416007 U CN201821416007 U CN 201821416007U CN 210130402 U CN210130402 U CN 210130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heel
boot
vamp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60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160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0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0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0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服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雨靴,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鞋底和靴面,所述靴面向远离所述鞋底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前掌设有多个波浪形凸起,并在靴面的后跟内壁设有内后跟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雨靴防滑效果好,防止稀泥遗留在所述鞋底上,导致难以打理,每次穿着之后还要对所述鞋底进行清理,使用不便,并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雨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防护服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雨靴,尤其涉及一种穿着舒适、不易陷进泥地、泥土不易残留、使用寿命长、防滑、可用于生产劳动过程或穿戴用的防护雨靴。
背景技术
雨靴又称雨鞋、水鞋、水靴、胶靴或者套鞋,是下雨和泥泞时穿的一种高至踝节部的橡胶或塑料套鞋,是雨天出行的绝佳装备之一。市面上常见的雨靴根据靴筒深度的大小可分为浅筒雨靴和深筒雨靴两大类,浅筒雨靴一般只适用于在雨天穿着行走用,因靴筒较浅,不适宜在劳动时穿着。深筒雨靴更加适用于在劳动时穿着。但现有的深筒雨靴大多重量较大、鞋底较硬,穿着起来不够舒适,现有的雨靴防滑效果不好,容易滑倒,在穿着雨靴进入田间劳动尤其是引入稀泥较多的田间劳动时,因设计不合理导致人容易陷在泥地里,很难将腿拔出,并且泥土容易遗留在鞋底,很难打理,每次穿着之后都需要对雨靴进行清理,较为繁琐、使用不便,现有的雨靴由于鞋跟和鞋头部分缺少保护,导致鞋跟和鞋头部分容易损坏,使得雨靴使用寿命不长。靴面较薄的雨靴容易损坏,而靴面较厚的雨靴穿着起来由于重量太大,舒适度不够,穿着不便。由于每次穿着都会拉扯靴口,导致靴口容易被扯坏,导致雨靴使用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穿着舒适、不易陷进泥地、泥土不易残留、使用寿命长、防滑、具有防护作用、可用于生产劳动过程或穿戴用的防护雨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护雨靴,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鞋底和靴面,所述靴面向远离所述鞋底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前掌设有多个波浪形凸起,并在靴面的后跟内壁设有内后跟保护层。
所述靴筒的高度至少到人小腿高度的三分之二,使得所述防护雨靴可穿着进行田间劳动,尤其是在一些积水较深的田地。因人在穿着过程中,脚跟和脚掌部分接触地面,脚跟和脚掌部分是最容易磨损的部位,所述波浪形凸起不仅能防止磨损还能防滑,增加所述防护雨靴的使用寿命。人在穿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穿深筒靴的时候,通常会将脚用力往下踩,以完成穿着,所述内后跟保护层可以防止在穿着过程中因多次踩踏导致所述靴面变形、损坏,且能保护人的脚跟,防止人的脚跟被磨坏。
优选的,在所述波浪形凸起上沿波浪形凸起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三角锥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波浪形凸起并排设置,所述相邻的波浪形凸起之间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还设置有波浪纹。
所述波浪形凸起宽度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有三角锥形凸起,两个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交错设置,两个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之间形成的波浪形凹槽内设置有所述波浪纹,所述波浪纹与所述波浪形凹槽相适应。
防护雨靴的脚掌部分采用此种结构方式,首先是起到了较好的防滑作用,防止人在穿着的过程中滑倒,其次此种结构方式使得人在穿着所述防护雨靴进入泥地时,脚在往下踩踏的过程中,因所述波浪形凸起及其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设置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可在接触到稀泥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压力,将稀泥往所述鞋底两边压,防止稀泥遗留在所述鞋底上,将脚吸住,使得人陷在泥地里抬脚阻力较大。所述三角锥形凸块的表面为倾斜结构,可防止泥土遗留在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导致难以打理,每次穿着之后还要对所述鞋底进行清理,使用不便。
优选的,所述鞋底远离所述靴面的一面与脚跟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鞋跟,所述鞋跟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鞋跟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槽。人在穿着过程中,脚跟和脚掌部分接触地面,脚跟和脚掌部分是最容易磨损的部位,所述鞋跟不仅能防止磨损还能防滑,增加所述防护雨靴的使用寿命。所述鞋跟与所述波浪形凸起使得在穿着行走过程中,增加了人的脚离地面的距离,可减小地面上的异物所带来的不舒适感,同时还可防止地面上的异物弄伤脚。
优选的,所述鞋底位于脚心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与最靠近所述加强条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之间设置有折线纹;所述波浪形凸起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所述鞋底靠近鞋头的位置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由于所述鞋底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凸起结构,因此在穿着时所述鞋跟与最靠近所述鞋跟的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的位置,即脚心处,为整个所述鞋底最薄的部位,所述鞋底的脚心处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接触地面,是悬空的。为了在增加所述鞋底脚心处的强度、增加所述防护雨靴的使用寿命又不至于增加太多所述鞋底的重量、影响穿着,因此采用设置所述加强条的方式来增加所述鞋底脚心部分的强度。所述鞋底靠近鞋头的位置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既能起到防滑作用,网格状又能防止泥土遗留在所述鞋底上。所述波浪形凸起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增加所述防护雨靴的防滑性。
优选的,所述靴面包括用于靴面主体、保护鞋头的鞋头保护层、用于保护后跟的外后跟保护层、靴口和位于所述靴口与所述鞋底之间的过渡层,所述鞋头保护层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上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靴面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所述靴口的厚度大于所述靴面靠近所述鞋底部分的厚度。
所述鞋头保护层设置在所述靴面主体靠近所述鞋底尖端的位置,即脚尖处,用于保护鞋头。人在穿着过程中,鞋头难免会踢到或碰到其他事物,尤其是在踢到一下坚硬的物品时,所述鞋头保护层不仅能保护所述靴面的鞋头部分,防止所述靴面损坏,也能起到保护人脚的作用,防止人脚受伤。所述外后跟保护层设置在所述靴面远离所述鞋头保护层的一端,所述外后跟保护层主要用于保护所述靴面的后跟部分。由于所述防护雨靴的所述靴筒较高,所述靴筒又具有一定的重量,所述外后跟保护层能防止所述靴面的后跟部分因所述靴筒重量导致塌陷或变形,长此以往导致所述靴面的后跟部分出现裂痕或直接断裂,影响使用。
同时,人在抬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泥地里面抬脚的时候后跟因用力碰到其他物品,所述外后跟保护层可保护人的脚跟不受伤,还能防止所述靴面损坏。鞋子的脚尖和脚跟部分是最容易发生磨损的,所述鞋头保护层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能保护所述靴面,防止所述靴面磨损。所述鞋头保护层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上均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止所述鞋头保护层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为了减轻所述防护雨靴的重量、增加穿着的舒适度、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减少成本,所述靴面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所述下方指所述靴面靠近所述鞋底的一端。为了防止在减小所述靴面厚度的过程中,所述靴面因厚度突然减小,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所述靴面上设置有用于过渡的过渡层,使得所述靴面厚度的减小更加自然,有个过渡环节,防止出现断裂。所述靴口的厚度大于所述靴面下端的厚度,所述靴口采用加厚的设计,是因为在穿过程中,为了使脚充分穿入所述防护雨靴,往往会用力拉扯所述靴口,为了防止所述靴口在穿着过程中因拉扯损坏,因此对所述靴口采用了加厚设计。此外,在穿着过程中,所述靴口还容易与人的腿部或裤子发生摩擦,增加所述靴口的厚度,可延长所述防护雨靴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靴面靠近所述靴口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条;所述靴口上设置有第三防滑纹,在穿着时,增加手与所述靴筒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穿着。
优选的,所述鞋底位于所述鞋跟周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防滑纹,增加防滑性。
优选的,所述鞋底内侧设置有鞋垫,增加所述防护雨靴内部脚底部分的饿柔软度,增加穿着的舒适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吸水作用,可吸收在穿着过程中人脚所出的汗水,防止因为密闭出汗导致人脚患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雨靴防滑效果好,所述雨靴的鞋底部分能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防止人在穿着的过程中滑倒,还能使得人在穿着所述雨靴进入泥地时,脚在往下踩踏的过程中,可在接触到稀泥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压力,将稀泥往所述鞋底两边压,防止稀泥遗留在所述鞋底上,将脚吸住,使得人陷在泥地里,很难甚至不能动弹,可防止泥土遗留鞋底,导致难以打理,每次穿着之后还要对所述鞋底进行清理,使用不便。且本实用新型的靴面厚度由下到上依次减小,中间设置有过渡层,既合理的减少了厚度,减轻重量,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又能防止断裂、损坏,而靴口部分采用加厚设计,能防止因拉扯、磨损导致靴口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靴面;2-鞋底;11-鞋头保护层;12-外后跟保护层;13-过渡层;14- 靴口;15-内后跟保护层;16-鞋垫;17-反光条;21-鞋跟;22-折线纹;23-三角锥形凸起;24-波浪形凸起;25-波浪纹;26-加强条;27-第二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雨靴,包括鞋底2和靴面1,所述靴面1向远离所述鞋底2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2包括设置在所述靴面1远离所述靴面1一面与脚跟相对应位置的鞋跟21;多个等间距设置在与所述鞋跟21同一面与脚掌相对应位置的波浪形凸起24;所述波浪形凸起24宽度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有三角锥形凸起23,所述波浪形凸起24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两个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24之间设置有波浪纹25。所述靴筒的高度到人小腿高度的四分之三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雨靴,包括鞋底2和靴面1,所述靴面1向远离所述鞋底2 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2包括设置在所述靴面1远离所述靴面1一面与脚跟相对应位置的鞋跟21;多个等间距设置在与所述鞋跟21同一面与脚掌相对应位置的波浪形凸起24;所述波浪形凸起24宽度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有三角锥形凸起23,所述波浪形凸起24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两个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24之间设置有波浪纹25。所述靴筒的高度到人小腿高度的三分之二位置。
所述鞋跟21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鞋跟21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槽,增加防滑度,防止在穿着行走的过程中滑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雨靴,包括鞋底2和靴面1,所述靴面1向远离所述鞋底2 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2包括设置在所述靴面1远离所述靴面1一面与脚跟相对应位置的鞋跟21;多个等间距设置在与所述鞋跟21同一面与脚掌相对应位置的波浪形凸起24;所述波浪形凸起24宽度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有三角锥形凸起23,所述波浪形凸起24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两个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24之间设置有波浪纹25。所述靴筒的高度到人膝盖下方的位置。
所述鞋跟21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鞋跟21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槽,增加防滑度,防止在穿着行走的过程中滑倒。
所述鞋底2位于脚心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条26,所述加强条26与最靠近所述加强条26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23之间设置有折线纹22。
所述鞋底2靠近鞋头的位置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雨靴,包括鞋底2和靴面1,所述靴面1向远离所述鞋底2 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2包括设置在所述靴面1远离所述靴面1一面与脚跟相对应位置的鞋跟21;多个等间距设置在与所述鞋跟21同一面与脚掌相对应位置的波浪形凸起24;所述波浪形凸起24宽度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有三角锥形凸起23,所述波浪形凸起24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两个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24之间设置有波浪纹25。所述靴筒的高度到人膝盖下方的位置。
所述鞋跟21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鞋跟21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槽,增加防滑度,防止在穿着行走的过程中滑倒。
所述鞋底2位于脚心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条26,所述加强条26与最靠近所述加强条26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23之间设置有折线纹22。
所述鞋底2靠近鞋头的位置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既能起到防滑作用,网格状又能防止泥土遗留在所述鞋底2上。
所述鞋底2位于所述鞋跟21周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防滑纹27,全方位防滑。
所述靴面1包括用于靴面主体、保护鞋头的鞋头保护层11、用于保护后跟的外后跟保护层12、靴口14和位于所述靴口14与所述鞋底2之间的过渡层13,所述鞋头保护层11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12上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靴面1 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所述靴口14的厚度大于所述靴面1靠近所述鞋底2 部分的厚度。
所述靴面1靠近所述靴口14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条17;所述靴口12上设置有第三防滑纹,增加摩擦力,方便穿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雨靴,包括鞋底2和靴面1,所述靴面1向远离所述鞋底2 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所述鞋底2包括设置在所述靴面1远离所述靴面1一面与脚跟相对应位置的鞋跟21;多个等间距设置在与所述鞋跟21同一面与脚掌相对应位置的波浪形凸起24;所述波浪形凸起24宽度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有三角锥形凸起23,所述波浪形凸起24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两个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24之间设置有波浪纹25。所述靴筒的高度到人膝盖下方的位置。
所述鞋跟21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鞋跟21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槽,增加防滑度,防止在穿着行走的过程中滑倒。
所述鞋底2位于脚心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条26,所述加强条26与最靠近所述加强条26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23之间设置有折线纹22。
所述鞋底2靠近鞋头的位置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既能起到防滑作用,网格状又能防止泥土遗留在所述鞋底2上。
所述鞋底2位于所述鞋跟21周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防滑纹27,全方位防滑。
所述靴面1包括用于靴面主体、保护鞋头的鞋头保护层11、用于保护后跟的外后跟保护层12、靴口14和位于所述靴口14与所述鞋底2之间的过渡层13,所述鞋头保护层11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12上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靴面1 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所述靴口14的厚度大于所述靴面1靠近所述鞋底2 部分的厚度。
所述靴面1靠近所述靴口14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条17;所述靴口12上设置有第三防滑纹,增加摩擦力,方便穿着。
所述靴面1内侧位于后跟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保护脚后跟的内后跟保护层 15,所述内后跟保护层15可进一步防止所述靴面1发生变形、损坏,且能保护人的脚跟,防止人的脚跟被磨坏。
所述鞋底2内侧设置有鞋垫16,增加所述雨靴内部脚底部分的饿柔软度,增加穿着的舒适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吸水作用,可吸收在穿着过程中人脚所出的汗水,防止因为密闭出汗导致人脚患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护雨靴,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鞋底(2)和靴面(1),所述靴面(1)向远离所述鞋底(2)的一面延伸形成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前掌设有多个波浪形凸起(24),并在靴面(1)的后跟内壁设有内后跟保护层(15);在所述波浪形凸起(24)上沿波浪形凸起(24)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三角锥形凸起(23),所述波浪形凸起(24)并排设置,所述相邻的波浪形凸起(24)之间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23)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还设置有波浪纹(25);
所述靴面(1)包括用于靴面主体、保护鞋头的鞋头保护层(11)、用于保护后跟的外后跟保护层(12)、靴口(14)和位于所述靴口(14)与所述鞋底(2)之间的过渡层(13),所述鞋头保护层(11)和所述外后跟保护层(12)上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靴面(1)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所述靴口(14)的厚度大于所述靴面(1)靠近所述鞋底(2)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雨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远离所述靴面(1)的一面与脚跟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鞋跟(21),所述鞋跟(21)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鞋跟(21)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雨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位于脚心的位置设置有加强条(26),所述加强条(26)与最靠近所述加强条(26)的所述三角锥形凸起(23)之间设置有折线纹(22);所述波浪形凸起(24)的表面上交错设有条纹;所述鞋底(2)靠近鞋头的位置设置有网格状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雨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面(1)靠近所述靴口(14)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条(17);所述靴口(12)上设置有第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护雨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位于所述鞋跟(21)周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防滑纹(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护雨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内侧设置有鞋垫(16)。
CN201821416007.1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护雨靴 Active CN210130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6007.1U CN210130402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护雨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6007.1U CN210130402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护雨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0402U true CN210130402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6007.1U Active CN210130402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防护雨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0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0402U (zh) 一种防护雨靴
CN206333447U (zh) 一种防滑按摩型错齿凸纹鞋底
CN209769149U (zh) 一种高强度防滑登山鞋
CN204682668U (zh) 耐磨鞋底
CN211631944U (zh) 一种盲人专用鞋
CN206227808U (zh) 一种可更换式防滑鞋底
CN215347280U (zh) 一种休闲鞋
CN211354077U (zh) 一种防侧翻鞋底
CN206333450U (zh) 一种防崴脚错齿防滑鞋底
CN213154366U (zh) 一种排水防臭鞋底及其排水防臭凉鞋
CN214414264U (zh) 一种防滑运动鞋
CN214904214U (zh) 一种具有高止滑性能皮革女靴鞋底
CN210043274U (zh) 拖鞋
CN220088710U (zh) 一种超轻柔软橡胶鞋底
CN214317192U (zh) 一种高尔夫球运动鞋
CN211048537U (zh) 一种儿童鞋底护趾结构
CN210672267U (zh) 一种儿童鞋底
CN204483226U (zh) 一种新型运动鞋鞋底
CN214317181U (zh) 一种户外运动鞋
CN210672274U (zh) 一种儿童鞋底防滑结构
CN209749936U (zh) 一种防滑保暖工作鞋
CN202819836U (zh) 防踢护趾防护型鞋底
CN217885241U (zh) 一种双层防滑结构鞋底
CN212938311U (zh) 一种耐磨型鞋底
CN216674881U (zh) 防滑式沙滩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