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3274U - 拖鞋 - Google Patents

拖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3274U
CN210043274U CN201920966009.6U CN201920966009U CN210043274U CN 210043274 U CN210043274 U CN 210043274U CN 201920966009 U CN201920966009 U CN 201920966009U CN 210043274 U CN210043274 U CN 210043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area
toe
heel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60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丽
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60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3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3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3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拖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第一鞋底面经由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划分为脚趾区、脚掌区和脚跟区,脚跟区包括环形沟槽和围绕环形沟槽分布的多个第一排水槽,环形沟槽限定标识区,标识区设置有凸起的标识,多个第一排水槽将标识区的外围划分为多个脚跟防滑区,每个脚跟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凸点。通过环形沟槽将脚跟区的积水汇集并使积水从多个第一排水槽排出,便于实现脚跟区积水的及时排出;多个脚跟防滑区的设置,增加了脚跟区与穿着者的脚部的摩擦力;每个脚跟防滑区上的第一防滑凸点既能为穿着者按摩脚部,还增加了脚跟防滑区的防滑效果。该拖鞋,为穿着者提供防滑及舒适的穿着体验,保护穿着者的脚部。

Description

拖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拖鞋。
背景技术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一般后跟全空,轻便,多为平底,一般在室内穿着,舒适方便,拖鞋代表着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的精神。拖鞋的发明,使得人们的脚摆脱束缚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从紧张的精神状态舒缓过来。一般,人们在沐浴时,都会穿上舒适的拖鞋,但是,由于拖鞋湿水后防滑效果较差,因此经常会发生跌倒的状况,如老人或小孩或者有特殊体质的人群,若发生跌倒,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拖鞋,与人体脚部接触的脚跟区具有较好的排水及防滑效果,能够及时排出脚跟区积水,为穿着者提供防滑及舒适的穿着体验,保护穿着者的脚部,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拖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相连的鞋面,鞋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鞋底面和第二鞋底面,第一鞋底面用于支撑人体脚部,第二鞋底面用于与地面接触,第一鞋底面经由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划分为脚趾区、脚掌区和脚跟区,第一沟槽位于脚趾区与脚掌区之间,第二沟槽位于脚掌区和脚跟区之间,脚跟区包括环形沟槽和围绕环形沟槽分布的多个第一排水槽,每个第一排水槽的一端与环形沟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脚跟区的边缘,环形沟槽限定标识区,标识区设置有凸起的标识,多个第一排水槽将标识区的外围划分为多个脚跟防滑区,每个脚跟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凸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拖鞋,通过环形沟槽将脚跟区的积水汇集并使积水从多个第一排水槽排出,便于实现脚跟区积水的及时排出;多个脚跟防滑区的设置,增加了脚跟区与穿着者的脚部的摩擦力;每个脚跟防滑区上的第一防滑凸点既能为穿着者按摩脚部,还增加了脚跟防滑区的防滑效果。该拖鞋,能够及时排出脚跟区积水,为穿着者提供防滑及舒适的穿着体验,保护穿着者的脚部。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拖鞋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第一排水槽从靠近环形沟槽的一端至远离环形沟槽的一端,深度逐渐增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水槽的槽深渐变形式,便于脚跟区的环形沟槽内的积水朝向边缘流动,从而实现积水的排出,提高了脚跟区的防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鞋面与鞋底的交接处由脚趾区延伸至脚跟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鞋面与鞋底的连接处整体延伸,增加了鞋面与穿着者的脚背的贴合面积,使得鞋面更贴合脚背,拖鞋的止滑系数更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脚趾区包括第一人字形沟槽和多个第二排水槽,第一人字形沟槽将脚趾区分隔为第一脚趾防滑区、第二脚趾防滑区和第三脚趾防滑区,第三脚趾防滑区位于第一沟槽和第一人字形沟槽之间,第三脚趾防滑区沿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由第一鞋底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沿第一鞋底面的长度方向,第一脚趾防滑区和第二脚趾防滑区位于第一人字形沟槽的远离第三脚趾防滑区的一侧;沿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第一脚趾防滑区和第二脚趾防滑区位于第一人字形沟槽的两侧;多个第二排水槽分布于第一脚趾防滑区和第二脚趾防滑区,每个第二排水槽的一端延伸至脚趾区的边缘,第一脚趾防滑区和第二脚趾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二防滑凸点,第三脚趾防滑区设置有人字形凸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人字形沟槽和多个第二排水槽的分布,增加了脚趾区的排水通道,既便于实现脚趾区的积水及时排出,还增加了脚趾区与穿着者的脚趾处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滑效果;第二防滑凸点的设置,既能够按摩穿着者的脚趾,还起到防滑的效果;人字形凸起的结构,适用于穿着者的脚趾与脚掌连接处,增加了穿着者的脚趾的止滑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排水槽从靠近脚趾区边缘的一端至远离脚趾区边缘的一端,深度逐渐减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水槽的槽深渐变方式,使得第二排水槽能将脚趾区处的积水排至边缘,减少脚趾区的积水,提高了脚趾区的防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脚掌区包括第二人字形沟槽和多个第三排水槽,第二人字形沟槽将脚掌区分隔为第一脚掌防滑区、第二脚掌防滑区及足弓防滑区,足弓防滑区位于第二人字形沟槽和第二沟槽之间,足弓防滑区沿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由第一鞋底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沿第一鞋底面的长度方向,第一脚掌防滑区和第二脚掌防滑区位于第二人字形沟槽的远离足弓防滑区的一侧;沿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第一脚掌防滑区和第二脚掌防滑区位于第二人字形沟槽的两侧;多个第三排水槽分布于第一脚掌防滑区和第二脚掌防滑区,每个第三排水槽的一端延伸至脚掌区的边缘,足弓防滑区和每个脚掌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凸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人字形沟槽和第三排水槽的设置,增加了脚掌区的排水通道,既便于将脚掌区的积水排出,还增加了脚掌区与穿着者的脚掌的摩擦力,提高了脚掌区的防滑效果;第三防滑凸点的设置,既能够按摩穿着者的脚掌,还能够提高防滑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足弓防滑区呈菱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人字形沟槽和第二沟槽限定的足弓防滑区呈菱形,使得足弓防滑区与穿着者的足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支撑足弓并增加足弓处的防滑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第三排水槽从靠近脚掌区边缘的一端至远离脚掌区边缘的一端,深度逐渐减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排水槽的槽深的渐变结构,能够将脚掌区处的积水从边缘处排出,减少脚掌区的积水,提高了脚掌区的防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拖鞋还包括第一耐磨橡胶贴片和第二耐磨橡胶贴片,第一耐磨橡胶贴片位于第二鞋底面的脚掌部且与第二鞋底面粘接,第二耐磨橡胶贴片位于第二鞋底面的脚跟部且与第二鞋底面粘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耐磨橡胶片和第二耐磨橡胶片增加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提高了拖鞋的整体防滑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橡胶贴片包括多个第一防滑条和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多个第一防滑条相对于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靠近脚掌部的前端,多个第一防滑条沿第二鞋底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呈矩阵分布;
第二耐磨橡胶贴片包括多个第二防滑条和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多个第二防滑条相对于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靠近脚跟部的后端,多个第二防滑条沿第二鞋底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呈矩阵分布;
每个螺旋抓地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开设于吸盘本体上的排水沟,吸盘本体为Y字形结构,排水沟为Y字形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每个耐磨橡胶贴片设置有防滑条和螺旋抓地吸盘,通过防滑条增加鞋底着地或者鞋底离地时对地面的摩擦力,通过螺旋抓地吸盘增加鞋底与地面的吸附力,从而增强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无论地面是否有积水,都能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地面行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拖鞋的鞋底的第一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拖鞋的鞋底的脚跟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拖鞋的鞋底的脚趾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拖鞋的鞋底的脚掌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拖鞋的鞋底的第二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螺旋抓地吸盘的示意图。
图标:100-拖鞋;1-鞋底;11-第一鞋底面;111-脚趾区;112-脚掌区;113-脚跟区;12-第二鞋底面;121-脚掌部;122-足弓部;123-脚跟部;124-第二标识区;2-鞋面;21-镂空部;31-第一沟槽;32-第二沟槽;41-环形沟槽;42-第一排水槽;421-第一排水槽;422-第一排水槽;423-第一排水槽;424-第一排水槽;425-第一排水槽;426-第一排水槽;43-标识区;44-标识;45-脚跟防滑区;46-第一防滑凸点;51-第一人字形沟槽;52-第二排水槽;53-第一脚趾防滑区;54-第二脚趾防滑区;55-第三脚趾防滑区;56-第二防滑凸点;57-人字形凸起;61-第二人字形沟槽;62-第三排水槽;63-第一脚掌防滑区;64-第二脚掌防滑区;65-足弓防滑区;66-第三防滑凸点;71-第一耐磨橡胶贴片;711-第一防滑条;712-第一螺旋抓地吸盘;72-第二耐磨橡胶贴片;721-第二防滑条;722-第二螺旋抓地吸盘;73-吸盘本体;731-缺口;74-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拖鞋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拖鞋100,包括:鞋底1和与鞋底1相连的鞋面2。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鞋底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鞋底面11和第二鞋底面12,第一鞋底面11用于支撑人体的脚部,也即与穿着者的脚部接触;第二鞋底面12用于与地面接触,也即鞋底1的与地面接触的一面。鞋底1整体采用超轻高弹EVA材质,以增加鞋底1的抗压力,使得穿着者穿着更加舒适、回弹力更好。第一鞋底面11支撑穿着者的脚底,当拖鞋100处于积水或者淋水(沐浴)环境时,第一鞋底面11的防滑效果对穿着者的脚部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穿着者滑道的概率。
如图3所示,第一鞋底面11经由第一沟槽31和第二沟槽32划分为脚趾区111、脚掌区112和脚跟区113,分别与穿着者的脚趾、脚掌和足弓、以及脚跟对应;第一沟槽31位于脚趾区111与脚掌区112之间,第二沟槽32位于脚掌区112和脚跟区113之间。脚跟区113包括环形沟槽41和围绕环形沟槽41分布的多个第一排水槽42,环形沟槽41用于汇集脚跟区113的积水;每个第一排水槽42的一端与环形沟槽4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脚跟区113的边缘,第一排水槽42用于将环形沟槽41内的积水引导至脚跟区113的边缘排出。环形沟槽41限定标识区43,标识区43用于标识拖鞋100的信息,起到提醒穿着者的作用;标识区43设置有凸起的标识44,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多个第一排水槽42将标识区43的外围划分为多个脚跟防滑区45,增加了脚跟区113与穿着者的脚跟的摩擦力,提高了脚跟区113的防滑效果。每个脚跟防滑区45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凸点46,第一防滑凸点46既能够按摩穿着者的脚跟,还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拖鞋100,通过环形沟槽41将脚跟区113的积水汇集并使积水从多个第一排水槽42排出,便于实现脚跟区113积水的及时排出。多个脚跟防滑区45的设置,增加了脚跟区113与穿着者的脚部的摩擦力。每个脚跟防滑区45上的第一防滑凸点46既能够为穿着者按摩脚部,还增加了防滑效果;环形沟槽41限定的标识区43设置的标识44,既为穿着者提供信息,还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当穿着者站立或者行走时,穿着者的脚部与鞋底1的着力点集中于脚跟处,故而脚跟处防滑措施是鞋底1的关键,该拖鞋100,能够及时排出脚跟区113积水,为穿着者提供防滑及舒适的穿着体验,保护穿着者的脚部。
为了保证第一鞋底面11的防滑效果,第一鞋底面11设置有防滑纹(图中未标出),增加第一鞋底面11与穿着者的脚底的摩擦力,当穿着者的脚底与第一鞋底面11接触时,防止穿着者的脚底与第一鞋底面11打滑,保护穿着者的脚部。
如图3所示,第一沟槽31和第二沟槽32均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延伸,由第一鞋底面11的外侧延伸至内侧。第一沟槽31和第二沟槽32不仅起到对第一鞋底面11的区域划分功能,还能够便于第一鞋底面11上的积水能够经由第一沟槽31和第二沟槽32排出,提高了第一鞋底面11的防滑效果。
如图4所示,环形沟槽41位于脚跟区113的中部,便于收集脚跟区113内的积水,以使积水经由第一排水槽42排出。环形沟槽41限定了标识区43,标识区43的设定,能够使得用户直观了解该拖鞋100的信息,标识区43内设置的标识44既可以为鞋底1的信息,也可以为制造商的信息,能够为用户(相当于购买者)提供该拖鞋100的相关信息。凸起的标识44,增加了标识44的立体感,能够吸引用户的视线,同时,增加了标识区43与穿着者的脚跟的摩擦力,提高了脚跟区113的防滑效果。
为了便于积水的顺利排出,每个第一排水槽42从靠近环形沟槽41的一端至远离环形沟槽41的一端,深度逐渐增大。第一排水槽42的槽深采用渐变形式,能够引导环形沟槽41内的积水朝向脚跟区113的边缘流动,从而实现积水的排出,提高了脚跟区113的防滑效果。作为本申请的可选方式,第一排水槽42的槽深为2-5mm,第一排水槽42的槽宽为7-10mm。当第一排水槽42的槽深为2-5mm及槽宽为7-10mm时,在满足鞋底1的厚度需求的同时,保证脚跟区113的排水效果,便于实现积水的导流排出。
多个第一排水槽42将标识区43的外围划分为多个脚跟防滑区45,脚跟防滑区45的形状由其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水槽42、以及环形沟槽41及脚跟区113的边缘限定。多个第一排水槽42以环形沟槽41为中心向外辐射,从而便于脚跟区113的积水的分散排出。如图4所示,第一排水槽421、第一排水槽422分布于环形沟槽41的左侧(第一鞋底面11的内侧),第一排水槽423、第一排水槽424分布于环形沟槽41的右侧(第一鞋底面11的外侧),第一排水槽425位于环形沟槽41的下方,第一排水槽426位于环形沟槽41的上方并与第二沟槽32连通。多个脚跟防护区及标识区43的构造形式,可以理解为将脚跟区113设置成类似于吸盘的结构,当穿着者的脚跟挤压脚跟区113时,脚跟防滑区45变形,相邻的两个脚跟防滑区45相互靠近并挤压第一排水槽42,使得穿着者的脚跟与脚跟区113更贴合,止滑系数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环形沟槽41的上方、下方、左侧、右侧是依据如图4所示的方位;由于拖鞋100分左脚和右脚,右脚的拖鞋100与左脚的拖鞋100构造相同。
如图4所示,第一防滑凸点46为圆点形式,每个脚跟防滑区45分散有多个第一防滑凸点46,增加脚跟防滑区45与穿着者的脚跟的摩擦力,提高了脚跟防滑区45的防滑效果;同时,第一防滑凸点46还能够按摩穿着者的脚跟,缓解脚跟疲劳。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鞋面2与鞋底1的交接处由脚趾区111延伸至脚跟区113。如图2所示,鞋面2采用宽鞋面设计,鞋面2与鞋底1的连接处整体延伸,增加了鞋面2与穿着者的脚背的贴合面积,使得鞋面2更贴合脚背,拖鞋100的止滑系数更高。
进一步地,鞋面2的靠近鞋面2与鞋底1的连接处设置有镂空部21,既能够增加鞋面2的透气性,还能够便于才能够镂空部21排出积水。
可选地,鞋面2的内里设置有防滑纹(图中未标出),提高鞋面2的止滑系数,进一步增强鞋面2的防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脚趾区111包括第一人字形沟槽51和多个第二排水槽52,第一人字形沟槽51将脚趾区111分隔为第一脚趾防滑区53、第二脚趾防滑区54和第三脚趾防滑区55,第三脚趾防滑区55位于第一沟槽31和第一人字形沟槽51之间,第三脚趾防滑区55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由第一鞋底面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如图5所示,第一人字形沟槽51沿第一鞋底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脚趾防滑区53、第二脚趾防滑区54及第三脚趾防滑区55的设置方式为:沿第一鞋底面11的长度方向,第一脚趾防滑区53和第二脚趾防滑区54位于第一人字形沟槽51的远离第三脚趾防滑区55的一侧;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第一脚趾防滑区53和第二脚趾防滑区54位于第一人字形沟槽51的两侧。为了适应人体的脚型,第一人字形沟槽51的上端朝向第一鞋底面11的内侧倾斜。为了给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以及便于脚趾区111内积水的排出,第一人字形沟槽51的上端没有延伸至脚趾区111的边缘,也即第一脚趾防滑区53与第二脚趾防滑区54在第一人字形沟槽51的上端连通,因穿着者的脚部与第一鞋底面11接触时,脚趾区111的上端受力较小而翘起,脚趾区111内的积水朝向脚趾区111的靠近脚掌区112流动,并从第一人字形沟槽51的两侧朝向脚趾区111的边缘流出。
多个第二排水槽52分布于第一脚趾防滑区53和第二脚趾防滑区54,每个第二排水槽52的一端延伸至脚趾区111的边缘,如图5所示,每个第二排水槽52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二排水槽52增加了脚趾区111的排水通道,既便于实现脚趾区111的积水及时排出,还增加了脚趾区111与穿着者的脚趾处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滑效果。
第一脚趾防滑区53和第二脚趾防滑区54设置有多个第二防滑凸点56,既能够按摩穿着者的脚趾,还起到了防滑的效果。第三脚趾防滑区55设置有人字形凸起57,人字形凸起57用于支撑穿着者的脚趾与脚掌的连接处,增加了穿着者的脚趾的止滑系数。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排水槽52从靠近脚趾区111边缘的一端至远离脚趾区111边缘的一端,深度逐渐减小。第二排水槽52的槽深采用渐变方式,使得第二排水槽52能将脚趾区111处的积水引导至脚趾区111的边缘排出,减少了脚趾区111的积水,提高了脚趾区111的防滑效果。作为本申请的可选方式,第二排水槽52的槽深为2-5mm,第二排水槽52的槽宽为5-7mm。当第二排水槽52的槽深为2-5mm及槽宽为5-7mm时,在满足鞋底1的厚度需求的同时,保证脚趾区111的排水效果,便于实现积水的导流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脚掌区112包括第二人字形沟槽61和多个第三排水槽62,第二人字形沟槽61将脚掌区112分隔为第一脚掌防滑区63、第二脚掌防滑区64及足弓防滑区65;足弓防滑区65位于第二人字形沟槽61和第二沟槽32之间,足弓防滑区65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由第一鞋底面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如图6所示,第二人字形沟槽61沿第一鞋底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人字形沟槽61的上端指向脚趾区111,第一脚掌防滑区63、第二脚掌防滑区64及足弓防滑区65的设置方式为:沿第一鞋底面11的长度方向,第一脚掌防滑区63和第二脚掌防滑区64位于第二人字形沟槽61的远离足弓防滑区65的一侧;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第一脚掌防滑区63和第二脚掌防滑区64位于第二人字形沟槽61的两侧。脚掌区112对应于穿着者的脚掌及足弓,第一脚掌防滑区63和第二脚掌防滑区64对应穿着者的脚掌两侧,足弓防滑区65用于支撑穿着者的足弓。
作为本申请的可选方式,第二人字形沟槽61的上端没有延伸至第一沟槽31,也即第一脚掌防滑区63与第二脚掌防滑区64在第二人字形沟槽61的上端连通,保证脚掌区112的整体强度。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人字形沟槽61还可以延伸至与第一沟槽31连通。
多个第三排水槽62分布于第一脚掌防滑区63和第二脚掌防滑区64,每个第三排水槽62的一端延伸至脚掌区112的边缘,如图6所示,每个第三排水槽62沿第一鞋底面11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三排水槽62增加了脚掌区112的排水通道,既便于实现脚掌区112的积水及时排出,还增加了脚掌区112与穿着者的脚掌处的摩擦力,提高了防滑效果。
进一步地,足弓防滑区65和每个脚掌防滑区(第一脚掌防滑区63和第二脚掌防滑区64的统称)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凸点66,既能够按摩穿着者的脚掌和足弓,还起到防滑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人字形沟槽61的开口朝向脚跟区113,第二沟槽32朝向脚跟区113凹陷,第二人字形沟槽61及第二沟槽32限定足弓防滑区65,足弓防滑区65呈菱形,使得足弓防滑区65与穿着者的足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支撑足弓并增加足弓处的防滑效果。
进一步地,每个第三排水槽62从靠近脚掌区112边缘的一端至远离脚掌区112边缘的一端,深度逐渐减小。第三排水槽62的槽深采用渐变方式,能够将脚掌区112处的积水引导至脚掌区112边缘排出,减少了脚掌区112的积水,提高了脚掌区112的防滑效果。作为本申请的可选方式,第三排水槽62的槽深为2-5mm,第三排水槽62的槽宽为5-7mm。当第三排水槽62的槽深为2-5mm及槽宽为5-7mm时,在满足鞋底1的厚度需求的同时,保证脚掌区112的排水效果,便于实现积水的导流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第二鞋底面12包括脚掌部121、足弓部122及脚跟部123,脚掌部121、足弓部122及脚跟部123分别对应穿着者的脚掌、足弓及脚跟。该拖鞋100还包括第一耐磨橡胶贴片71和第二耐磨橡胶贴片72,第一耐磨橡胶贴片71位于脚掌部121,并且与第二鞋底面12粘接;第二耐磨橡胶贴片72位于脚跟部123,并且与第二鞋底面12粘接。第一耐磨橡胶贴片71和第二耐磨橡胶贴片72增加了鞋底1与地面的摩擦,提高了拖鞋100的整体防滑效果。耐磨橡胶贴片的设置,便于加工制造,与鞋底1相连之后,增加了拖鞋100的整体防滑效果,以保护穿着者的脚部。
如图7所示,第一耐磨橡胶贴片71包括多个第一防滑条711和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712,多个第一防滑条711相对于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712靠近脚掌部121的前端,多个第一防滑条711沿第二鞋底面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712呈矩阵分布,且布满脚掌部121。由于鞋底1在穿着者行走抬脚时,脚掌部121的前端(脚掌部121的远离足弓部122的一端)最后离地,故而在脚掌部121的前端设置多个第一防滑条711,以增加脚掌部121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鞋底1打滑。在鞋底1行走于不同的环境下,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712的设置增加了脚掌部121的抓地力,使得穿着者行走时,鞋底1不会发生打滑,使得鞋底1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第二耐磨橡胶贴片72包括多个第二防滑条721和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722,多个第二防滑条721相对于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722靠近脚跟部123的后端,多个第二防滑条721沿第二鞋底面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722呈矩阵分布,且布满脚跟部123。由于鞋底1在穿着者行走着地时,脚跟部123的后端先接触地面,故而在脚跟部123的后端(脚跟部123的远离足弓部122的一端)设置多个第二防滑条721,以增加脚跟部123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鞋底1打滑。在鞋底1行走于不同的环境下,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722的设置,增加了脚跟部123的抓地力,使得穿着者行走时,鞋底1不会发生打滑,使得鞋底1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每个防滑条(第一防滑条711和第二防滑条721的统称)沿第二鞋底面12的宽度方向延伸,防滑条的长度方向与鞋底1移动方向垂直,增加鞋底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增加鞋底1与地面的摩擦力。
如图8所示,每个螺旋抓地吸盘(第一螺旋抓地吸盘712和第二螺旋抓地吸盘722的统称)包括吸盘本体73和开设于吸盘本体73的排水沟74,吸盘本体73为Y字形结构,相邻的两个螺旋抓地吸盘之间具有间隙,以排出积水。基于吸盘本体73的Y字形结构,吸盘本体73的周向具有三个缺口731,相邻的吸盘本体73的端部伸入吸盘本体73的缺口731内,并呈矩阵布满对应的耐磨橡胶贴片。排水沟74为与吸盘本体73对应的Y字形结构,并且排水沟74的便于相对于吸盘本体73凹陷,当螺旋抓地吸盘与地面接触时,由于穿着者的脚底对鞋底1施加的作用力使得螺旋抓地吸盘受到挤压,螺旋抓地吸盘吸附于地面,增加了鞋底1与地面的抓地力。
通过螺旋抓地吸盘增加鞋底1与地面的吸附力,从而增强鞋底1与地面的摩擦力,无论地面是否有积水,都能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适用于鞋底1在不同环境的地面行走。
为了便于用户了解鞋码或者拖鞋信息,如图7所示,在足弓部122设置有第二标识区124,第二标识区124设置有鞋码及生产商等信息,便于用户直观了解拖鞋100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拖鞋100的工作原理为:
针对拖鞋100的打滑原因,该拖鞋100进行了多重防滑设计,通过第一沟槽31和第二沟槽32将第一鞋底面11划分为脚趾区111、脚掌区112及脚跟区113,多个分区增加了第一鞋底面11的防滑效果;脚跟区113设置有环形沟槽41和多个第一排水槽42,通过环形沟槽41将脚跟区113的积水汇集并使积水从多个第一排水槽42排出,便于实现脚跟区113积水的及时排出;环形沟槽41限定标识区43,多个第一排水槽42将标识区43的外围划分成多个脚跟防滑区45,增加了脚跟区113与穿着者的脚跟的摩擦力;每个脚跟防滑区45上设置的第一防滑凸点46,既能为穿着者按摩脚部,还增加了脚跟防滑区45的防滑效果;环形沟槽41限定的标识区43,便于用户读取拖鞋100信息;凸起的标识44,增加了标识区43与穿着者的脚跟的防滑效果。
该拖鞋100,能够及时排出脚跟区113积水,从而增加第一鞋底面11的防滑效果,结合第二鞋底面12的防滑设计,为穿着者提供防滑及舒适的穿着体验,保护穿着者的脚部。该拖鞋100,不仅适用于浴室等湿滑的环境,还适用于室外或室内环境,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为穿着者提供能够防滑且保护脚部的穿着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拖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和与所述鞋底相连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鞋底面和第二鞋底面,所述第一鞋底面用于支撑人体脚部,所述第二鞋底面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第一鞋底面经由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划分为脚趾区、脚掌区和脚跟区,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所述脚趾区与所述脚掌区之间,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脚掌区和所述脚跟区之间,所述脚跟区包括环形沟槽和围绕所述环形沟槽分布的多个第一排水槽,每个第一排水槽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沟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脚跟区的边缘,所述环形沟槽限定标识区,所述标识区设置有凸起的标识,所述多个第一排水槽将所述标识区的外围划分为多个脚跟防滑区,每个脚跟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排水槽从靠近所述环形沟槽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环形沟槽的一端,深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交接处由所述脚趾区延伸至所述脚跟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区包括第一人字形沟槽和多个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一人字形沟槽将所述脚趾区分隔为第一脚趾防滑区、第二脚趾防滑区和第三脚趾防滑区,所述第三脚趾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一人字形沟槽之间,所述第三脚趾防滑区沿所述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由所述第一鞋底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沿所述第一鞋底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脚趾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趾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一人字形沟槽的远离所述第三脚趾防滑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脚趾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趾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一人字形沟槽的两侧;所述多个第二排水槽分布于所述第一脚趾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趾防滑区,每个第二排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脚趾区的边缘,所述第一脚趾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趾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二防滑凸点,所述第三脚趾防滑区设置有人字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排水槽从靠近所述脚趾区边缘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脚趾区边缘的一端,深度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区包括第二人字形沟槽和多个第三排水槽,所述第二人字形沟槽将所述脚掌区分隔为第一脚掌防滑区、第二脚掌防滑区及足弓防滑区,所述足弓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二人字形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之间,所述足弓防滑区沿所述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由所述第一鞋底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沿所述第一鞋底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脚掌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掌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二人字形沟槽的远离所述足弓防滑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鞋底面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脚掌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掌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二人字形沟槽的两侧;所述多个第三排水槽分布于所述第一脚掌防滑区和所述第二脚掌防滑区,每个第三排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脚掌区的边缘,所述足弓防滑区和每个脚掌防滑区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防滑区呈菱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三排水槽从靠近所述脚掌区边缘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脚掌区边缘的一端,深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鞋还包括第一耐磨橡胶贴片和第二耐磨橡胶贴片,所述第一耐磨橡胶贴片位于所述第二鞋底面的脚掌部且与所述第二鞋底面粘接,所述第二耐磨橡胶贴片位于所述第二鞋底面的脚跟部且与所述第二鞋底面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橡胶贴片包括多个第一防滑条和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所述多个第一防滑条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靠近所述脚掌部的前端,所述多个第一防滑条沿所述第二鞋底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第一螺旋抓地吸盘呈矩阵分布;
所述第二耐磨橡胶贴片包括多个第二防滑条和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所述多个第二防滑条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靠近所述脚跟部的后端,所述多个第二防滑条沿所述第二鞋底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第二螺旋抓地吸盘呈矩阵分布;
每个螺旋抓地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开设于所述吸盘本体上的排水沟,所述吸盘本体为Y字形结构,所述排水沟为Y字形结构。
CN201920966009.6U 2019-06-25 2019-06-25 拖鞋 Active CN210043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6009.6U CN210043274U (zh) 2019-06-25 2019-06-25 拖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6009.6U CN210043274U (zh) 2019-06-25 2019-06-25 拖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3274U true CN210043274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7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6009.6U Active CN210043274U (zh) 2019-06-25 2019-06-25 拖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3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6721B2 (en) Articles of footwear
CN113490434A (zh) 防滑扩展套鞋
CN210043274U (zh) 拖鞋
CN207803590U (zh) 防滑拖鞋鞋底及防滑拖鞋
CN201798096U (zh) 高足部灵活性的鞋
CN211833109U (zh) 止滑鞋底
CN214317192U (zh) 一种高尔夫球运动鞋
CN217161203U (zh) 一种排水止滑的室内拖鞋
CN214317181U (zh) 一种户外运动鞋
CN207678943U (zh) 一种防滑鞋底
CN206227808U (zh) 一种可更换式防滑鞋底
CN216089171U (zh) 一种防油止滑鞋底
CN212911925U (zh) 一种仿生防滑拖鞋
KR20070094530A (ko) 미끄럼 방지용 신발류
CN216315878U (zh) 一种防滑耐磨的拖鞋
CN214072026U (zh) 一种防滑排水拖鞋
CN210130402U (zh) 一种防护雨靴
CN219962089U (zh) 一种防滑运动鞋
CN212938304U (zh) 鞋底及羊毛鞋
CN214904214U (zh) 一种具有高止滑性能皮革女靴鞋底
CN210672274U (zh) 一种儿童鞋底防滑结构
CN217958971U (zh) 低帮安全鞋
CN213154332U (zh) 一种老年患者穿戴的防滑式拖鞋
CN213344556U (zh) 一种防滑耐磨的鞋底
CN213405039U (zh) 一种防滑性好的休闲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