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9570U - 介质波导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介质波导滤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29570U CN210129570U CN201921416707.5U CN201921416707U CN210129570U CN 210129570 U CN210129570 U CN 210129570U CN 201921416707 U CN201921416707 U CN 201921416707U CN 210129570 U CN210129570 U CN 2101295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nance
- resonant
- units
- unit
- waveguide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7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源滤波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至少三个谐振单元,各谐振单元之间的连接排布为任一拓扑结构,任一谐振单元至少与其余谐振单元其中之一耦合;各谐振单元均包括由介电材料制成的谐振腔体及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覆于谐振腔体外表面的金属腔壁;在各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谐振单元对应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对应于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的谐振腔体的介电常数高于其余谐振单元的谐振腔体的介电常数。该介质波导滤波器将对应于其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的谐振腔体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以提高对应于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的电气性能,从而相应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总体电气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源滤波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以用于对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或杂波信号进行有效滤除。而随着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和密集化的发展趋势,滤波器也逐渐趋向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相较于金属腔体波导滤波器,体积更小且品质因数Q值更高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具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传统地,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多个谐振单元,且其如功率容量、插损和带外抑制等总体电气性能主要受对应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的电气性能所限制,因而,传统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普遍存在电气性能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旨在解决现有介质波导滤波器电气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至少三个谐振单元,各所述谐振单元之间的连接排布为任一拓扑结构,任一所述谐振单元至少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其中之一耦合;
各所述谐振单元均包括由介电材料制成的谐振腔体及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覆于所述谐振腔体外表面的金属腔壁;
在各所述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谐振单元对应于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对应于所述传输零点的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的介电常数高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的介电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单元与其相邻设置的所述谐振单元其中之一不耦合时独立成型,其余所述谐振单元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一体成型的各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由同一种介电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各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金属腔壁由同一种金属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所述金属腔壁包覆于一体成型的所述谐振腔体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当相互耦合的两所述谐振单元为一体成型时,两所述谐振单元之间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耦合槽,所述耦合槽相对的两槽壁分别形成用于暴露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的耦合窗口,两所述耦合窗口相互对位耦合;
当相互耦合的两所述谐振单元能够相互分离时,两所述谐振单元分别于其与另一所述谐振单元相贴一侧的所述金属腔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金属腔壁设置的耦合窗口,所述耦合窗口用于暴露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两所述耦合窗口相互对位耦合。
进一步地,各所述谐振单元的厚度均相等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单元于其顶侧面还开设有调谐盲孔,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三个分别插设于所述调谐盲孔内并用于调节所述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的调谐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调谐盲孔均设于所述谐振单元的顶侧面的中心处。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包括一个用于输入信号的信号接入端口以及一个用于输出信号的信号馈出端口,在各所述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谐振单元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首端,所述信号接入端口设于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首端的所述谐振单元的底面或侧面;在各所述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谐振单元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尾端,所述信号馈出端口设于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尾端的所述谐振单元的底面或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腔壁为由银制成的金属腔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将对应于其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的谐振腔体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并将其余谐振单元的谐振腔体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材料制成,以在避免大幅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对应于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的如品质因数Q值、功率容量、插损和带外抑制等电气性能,从而相应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总体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立体结构示例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耦合关系图;
图3为图1提供的第二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和第四谐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第二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和第四谐振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图1提供的第一谐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第一谐振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图1提供的第三谐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至少三个谐振单元100,各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连接排布为任一拓扑结构,任一谐振单元100至少与其余谐振单元100其中之一耦合;各谐振单元100均包括由介电材料制成的谐振腔体110及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覆于谐振腔体110外表面的金属腔壁120;在各谐振单元100中,其中一个谐振单元100对应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对应于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的介电常数高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的介电常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任一谐振单元100至少需与其余一个谐振单元100耦合,即任一谐振单元100至少需与其余一个谐振单元100存在电磁能量传输关系。且各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连接排布为任一拓扑结构,具体地,在设计初期,根据通信系统需求设计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即设计各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连接排布方式,并通过电路模拟软件对拓扑结构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而在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拓扑结构确定的基础上,将使得介质波导滤波器具有相应的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具有通信系统要求的传输零点和传输极点,其中,将存在至少一个谐振单元100对应于该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换言之,该谐振单元100影响着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谐振单元100包括谐振腔体110和金属腔壁120,其中,谐振腔体110由介电材料即电绝缘材料制成,基于谐振腔体110的介电材料,该谐振腔体110将具有能够表征介电材料电性能的介电常数,而金属腔壁120则由金属材料即导电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通过将对应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以提高该谐振单元100的电气性能,从而提高了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电气性能,上述电气性能包括如功率容量、插损和带外抑制等电气性能,并将其余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材料制成,以降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制造成本。
示例地,本实施例列举一种具有五个谐振单元100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该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第一谐振单元100’、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三谐振单元300’、第四谐振单元4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其中,第一谐振单元100’包括第一谐振腔体110’和第一金属腔壁120’,第二谐振单元200’包括第二谐振腔体210’和第二金属腔壁220’,第三谐振单元300’包括第三谐振腔体310’和第三金属腔壁320’,第四谐振单元400’包括第四谐振腔体410’和第四金属腔壁420’,第五谐振单元500’包括第五谐振腔体510’和第五金属腔壁520’。第一谐振单元100’、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三谐振单元300’、第四谐振单元4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的连接排布方式即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该拓扑结构的设置,第一谐振单元100’与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五谐振单元500’耦合,第三谐振单元300’与第四谐振单元400’、第五谐振单元500’耦合,第五谐振单元500’还与第二谐振单元200’、第四谐振单元400’耦合。其中,第二谐振单元2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均对应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因而,第二谐振腔体210’和第四谐振腔体410’采用介电常数相对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以提高第二谐振单元2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的电气性能,从而提高了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将对应于其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并将其余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材料制成,以在避免大幅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对应于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100的如品质因数Q值、功率容量、插损和带外抑制等电气性能,从而相应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总体电气性能。
补充说明的是,由于不同介电材料的高次模的位置不同,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可将高次模分开,从而可减弱高次谐波幅值,从而提高了高次谐波的抑制性能。
请参考图1、3、5,在本实施例中,谐振单元100与其相邻设置的谐振单元100其中之一不耦合时独立成型,其余谐振单元100一体成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各谐振单元100按照拓扑结构进行连接排布之后,任一谐振单元100将至少与其余谐振单元100之一相邻设置。逐一判断谐振单元100与其余相邻设置的谐振单元100之间是否存在耦合关系,当某谐振单元100与其余相邻设置的谐振单元100之一不存在耦合关系时,便将该谐振单元100独立成型,剩余相邻设置且相互之间具有耦合关系的各谐振单元100一体成型。如此设置,可缩短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生产周期,并进一步降低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制造成本。
示例地,第一谐振单元100’和第三谐振单元300’相邻设置但相互之间不存在耦合关系,因此,第一谐振单元100’需独立成型,第三谐振单元300’也需独立成型,剩余的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五谐振单元5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依次相邻设置且依次耦合,因此,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五谐振单元5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可一体成型,从而可缩短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生产周期,并进一步降低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制造成本。
请参考图1、3、5,在本实施例中,一体成型的各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由同一种介电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各谐振单元100的金属腔壁120由同一种金属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金属腔壁120包覆于一体成型的谐振腔体110的外表面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先将需一体成型的各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一体成型,再于一体成型的谐振腔体110的外表面包覆一体成型的金属腔壁120,以进一步提高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生产效率。
示例地,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五谐振单元5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一体成型,因此,需先一体制造第二谐振腔体210’、第五谐振腔体510’和第四谐振腔体410’,再于第二谐振腔体210’、第五谐振腔体510’和第四谐振腔体410’的外表面一并包覆金属腔壁120,该金属腔壁120可划分为第二金属腔壁220’、第五金属腔壁520’和第四金属腔壁420’。其中,由于第二谐振腔体210’和第四谐振腔体410’均对应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即第二谐振腔体210’和第四谐振腔体410’需采用介电常数相对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因此,第五谐振腔体510’需采用与第二谐振腔体210’和第四谐振腔体410’相同的介电材料制成,即也采用介电常数相对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
请参考图3-5,在本实施例中,当相互耦合的两谐振单元100为一体成型时,两谐振单元100之间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耦合槽101,耦合槽101相对的两槽壁分别形成用于暴露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的耦合窗口102,两耦合窗口102相互对位耦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于两一体成型且相互耦合的谐振单元100之间开设耦合槽101,以形成用于建立两谐振单元100耦合关系的耦合窗口102,具体还可通过调节一耦合窗口102和另一耦合窗口102的位置和/或尺寸实现对两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基于上述设置,可于一体成型的两谐振单元100之间建立方便制造、稳定性较高且精度较高的耦合关系。
示例地,第二谐振单元200’、第五谐振单元5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一体成型,因此,第二谐振单元2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之间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设置的耦合槽101,耦合槽101靠近第二谐振单元200’的槽壁形成用于暴露第二谐振腔体210’的二五耦合窗口202’,耦合槽101靠近第五谐振单元500’的槽壁形成用于暴露第五谐振腔体510’的五二耦合窗口502’,二五耦合窗口202’和五二耦合窗口502’对位耦合,通过调节二五耦合窗口202’和五二耦合窗口502’的位置和/或尺寸可实现对第二谐振单元2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第四谐振单元4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之间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设置的耦合槽101,耦合槽101靠近第四谐振单元400’的槽壁形成用于暴露第四谐振腔体410’的四五耦合窗口401’,耦合槽101靠近第五谐振单元500’的槽壁形成用于暴露第五谐振腔体510’的五四耦合窗口503’,四五耦合窗口401’和五四耦合窗口503’对位耦合,通过调节四五耦合窗口401’和五四耦合窗口503’的位置和/或尺寸可实现对第四谐振单元4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
请一并参考图6-7,当相互耦合的两谐振单元100能够相互分离时,两谐振单元100分别于其与另一谐振单元100相贴一侧的金属腔壁120上开设有贯通金属腔壁120设置的耦合窗口102,耦合窗口102用于暴露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两耦合窗口102相互对位耦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于两相互耦合但非一体成型的谐振单元1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贯通金属腔壁120设置的耦合窗口102,通过该耦合窗口102可分别暴露相应的谐振腔体110,并可建立两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还可通过调节一耦合窗口102和另一耦合窗口102的位置和/或尺寸实现对两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基于上述设置,可于分别成型的两谐振单元100之间建立方便制造、稳定性较高且精度较高的耦合关系。
示例地,第一谐振单元100’独立成型,第三谐振单元300’也独立成型,因此,第一谐振单元100’于其与第二谐振单元2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一金属腔壁120’的一二耦合窗口101’,第二谐振单元200’于其与第一谐振单元1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二金属腔壁220’的二一耦合窗口201’,一二耦合窗口101’和二一耦合窗口201’对位耦合,通过调节一二耦合窗口101’和二一耦合窗口201’的位置和/或尺寸可实现对第一谐振单元100’和第二谐振单元2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第一谐振单元100’还于其与第五谐振单元5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一金属腔壁120’的一五耦合窗口102’,第五谐振单元500’于其与第一谐振单元1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五金属腔壁520’的五一耦合窗口501’,一五耦合窗口102’和五一耦合窗口501’对位耦合,通过调节一五耦合窗口102’和五一耦合窗口501’的位置和/或尺寸可实现对第一谐振单元1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同理,第三谐振单元300’于其与第四谐振单元4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三金属腔壁320’的三四耦合窗口302’,第四谐振单元400’于其与第三谐振单元3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四金属腔壁420’的四三耦合窗口402’,三四耦合窗口302’和四三耦合窗口402’对位耦合,通过调节三四耦合窗口302’和四三耦合窗口402’的位置和/或尺寸可实现对第三谐振单元300’和第四谐振单元4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第三谐振单元300’还于其与第五谐振单元5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三金属腔壁320’的三五耦合窗口301’,第五谐振单元500’于其与第三谐振单元300’相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第五金属腔壁520’的五三耦合窗口504’,三五耦合窗口301’和五三耦合窗口504’对位耦合,通过调节三五耦合窗口301’和五三耦合窗口504’的位置和/或尺寸可实现对第三谐振单元300’和第五谐振单元500’之间的谐振频率和耦合量的调节。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各谐振单元100的厚度均相等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各谐振单元100的厚度均相等设置,可在各谐振单元100连接排布形成介质波导滤波器后,保障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平齐度。补充说明的是,各谐振单元100的尺寸可不一致设置,具体地,可根据各谐振单元100的拓扑结构,调整各谐振单元100所占据的平面尺寸,以在保障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前提下,缩小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整体尺寸,使其可趋向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请参考图3、5、7,在本实施例中,谐振单元100于其顶侧面还开设有调谐盲孔103,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三个分别插设于调谐盲孔103内并用于调节谐振单元100的谐振频率的调谐螺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谐盲孔103和插设于调谐盲孔103内的调谐螺钉的设置,可实现对谐振单元100的谐振频率或谐振单元100与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耦合量的控制,具体地,通过调整调谐盲孔103的直径和/或深度可实现对谐振单元100的谐振频率或谐振单元100与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耦合量的初步控制,通过调节调谐螺钉插设于调谐盲孔103内的长度,可进一步实现对谐振单元100的谐振频率或谐振单元100与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耦合量的精确控制。补充说明的是,上述调谐盲孔103需呈盲孔设置,以留出调谐余量。
请参考图1、3、5、7,在本实施例中,调谐盲孔103均设于谐振单元100的顶侧面的中心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调谐盲孔103均设于谐振单元100的顶侧面的中心处,将有利于提高对谐振单元100的谐振频率或谐振单元100与谐振单元100之间的耦合量的控制精度和准度。
请参考图1-2,在本实施例中,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包括一个用于输入信号的信号接入端口以及一个用于输出信号的信号馈出端口,在各谐振单元100中,其中一个谐振单元100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首端,信号接入端口设于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首端的谐振单元100的底面或侧面;在各谐振单元100中,其中一个谐振单元100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尾端,信号馈出端口设于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尾端的谐振单元100的底面或侧面。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各谐振单元100均组装完成后,基于各谐振单元100的拓扑结构,需于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首端的谐振单元100的底面或侧面设置一个信号输入端口,并需于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尾端的谐振单元100的底面或侧面设置一个信号馈出端口,通过该信号接入端口和信号馈出端口的设置,将使得电磁能量可从信号接入端口输入,经沿耦合各谐振单元100对特定频率内的干扰信号和杂波信号进行滤除,并最终将所需频率内的信号从信号输出端口馈出。即,通过该信号接入端口和信号馈出端口的设置将有利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测试和使用。补充说明的是,上述信号接入端口和信号馈出端口均为同轴探针,该同轴探针插入谐振腔体110内部并对谐振单元100进行激励。
示例地,如图2所示,第一谐振单元100’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首端,因而,信号输入端口设于第一谐振单元100’的底面或侧面,第三谐振单元300’连接排布于其余谐振单元100的尾端,因而,信号馈出端口设于第三谐振单元300’的底面或侧面。
请参考图4、6-7,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腔壁120为由银制成的金属腔壁12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金属腔壁120采用电导率较大的银制成可提高该金属腔壁120的导电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将对应于其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介电材料制成,并将其余谐振单元100的谐振腔体110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材料制成,以在避免大幅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对应于传输零点的谐振单元100的如品质因数Q值、功率容量、插损和带外抑制等电气性能,从而相应提高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总体电气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谐振单元,各所述谐振单元之间的连接排布为任一拓扑结构,任一所述谐振单元至少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其中之一耦合;
各所述谐振单元均包括由介电材料制成的谐振腔体及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覆于所述谐振腔体外表面的金属腔壁;
在各所述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谐振单元对应于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传输零点,对应于所述传输零点的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的介电常数高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的介电常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单元与其相邻设置的所述谐振单元其中之一不耦合时独立成型,其余所述谐振单元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各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由同一种介电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各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金属腔壁由同一种金属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所述金属腔壁包覆于一体成型的所述谐振腔体的外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当相互耦合的两所述谐振单元为一体成型时,两所述谐振单元之间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耦合槽,所述耦合槽相对的两槽壁分别形成用于暴露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的耦合窗口,两所述耦合窗口相互对位耦合;
当相互耦合的两所述谐振单元能够相互分离时,两所述谐振单元分别于其与另一所述谐振单元相贴一侧的所述金属腔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金属腔壁设置的耦合窗口,所述耦合窗口用于暴露所述谐振单元的所述谐振腔体,两所述耦合窗口相互对位耦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谐振单元的厚度均相等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单元于其顶侧面还开设有调谐盲孔,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三个分别插设于所述调谐盲孔内并用于调节所述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的调谐螺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盲孔均设于所述谐振单元的顶侧面的中心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还包括一个用于输入信号的信号接入端口以及一个用于输出信号的信号馈出端口,在各所述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谐振单元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首端,所述信号接入端口设于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首端的所述谐振单元的底面或侧面;在各所述谐振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谐振单元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尾端,所述信号馈出端口设于连接排布于其余所述谐振单元的尾端的所述谐振单元的底面或侧面。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壁为由银制成的金属腔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16707.5U CN210129570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介质波导滤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16707.5U CN210129570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介质波导滤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29570U true CN210129570U (zh) | 2020-03-06 |
Family
ID=6966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16707.5U Active CN210129570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介质波导滤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295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6880A (zh) * | 2020-07-23 | 2020-11-10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双模介质波导滤波器 |
-
2019
- 2019-08-26 CN CN201921416707.5U patent/CN2101295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6880A (zh) * | 2020-07-23 | 2020-11-10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双模介质波导滤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79367U (zh) | 陶瓷介质滤波器 | |
CN109149037B (zh) | 一种基于tm模式的介质双模带通滤波器及控制方法 | |
EP3070781A1 (en) |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duplexer | |
JP2018538763A (ja) | フィルタおよび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WO2013103269A1 (ko) | 다중 모드 대역 통과 필터 | |
CN111129669A (zh) | 混合电磁耦合全介质滤波器 | |
CN105006613A (zh) | 一种椭圆缺陷结构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 | |
CN210129570U (zh) | 介质波导滤波器 | |
CN114430098A (zh) | 介质波导滤波器 | |
CN111066198B (zh) | 陶瓷介质滤波器 | |
CN210926257U (zh) | 一种全通孔毫米波滤波器 | |
WO2024046276A1 (zh) | 三模介质谐振器及介质滤波器 | |
CN212277356U (zh) | 一种八阶四零点的微波介质波导滤波器 | |
CN110556616A (zh) | 一种小型化滤波器 | |
CN216793959U (zh) | 介质体及介质滤波器 | |
CN115117581B (zh) |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高无载q值的滤波功分器 | |
CN111883886A (zh) | 一种介质滤波器 | |
CN201332134Y (zh) | 多圆弧谐振腔双模带通滤波器 | |
CN214672908U (zh) | 一种滤波器耦合结构及滤波器 | |
CN212434802U (zh) | 一种介质滤波器电磁混合耦合结构及通信设备 | |
CN212323177U (zh) |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115000661A (zh) | 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双模介质波导滤波器 | |
CN210443647U (zh) | 一种电容耦合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介质滤波器 | |
CN111641013B (zh) | 一种螺旋式的高性能介质波导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
CN211879573U (zh) | 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