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5072U -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5072U
CN210125072U CN201920517682.1U CN201920517682U CN210125072U CN 210125072 U CN210125072 U CN 210125072U CN 201920517682 U CN201920517682 U CN 201920517682U CN 210125072 U CN210125072 U CN 210125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fixed
bottle
ai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76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建锋
吴霞
袁强
李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GAO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RUGAO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GAO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RUGAO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5176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5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5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50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上盖、气嘴连接端、雾化瓶体、雾化机构、底座和握把,所述雾化瓶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上盖和底座,雾化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气嘴连接端和握把,且雾化机构置于雾化瓶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防呛座,便于呼出气体推动防呛座内部的叶轮带动转轴和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以及压板上升,使得压板将雾化后的药液吸入压板下方的调节腔内部,使得压板下方调节腔内部充满雾化后的药液含量与呼出气体含量相等,便于装置通过呼出气体含量调节下次呼入气体含量,有效针对儿童呼吸量变化自主调节装置雾化吸入量,避免雾化药液过多造成儿童呛咳现象,增加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进步,雾化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是儿科中主要的医疗辅助工具。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205796178 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雾化呼吸道治疗仪,包括:一超声波发生器、一雾化杯,所述雾化杯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卡接有软性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卡接有软性口鼻罩体,所述第二连接管右端卡接于超声波发生器上,还包括一可调式雾化杯固定装置以及一雾吸容量调节装置;通过采用可调式雾化杯固定装置以及一雾化容量调节装置两种结构相结合,使得雾化治疗中,雾化杯无需手持,雾化吸入量可根据不同的人进行调节,提高了雾化治疗的效果。但其存在如下缺点:该装置仅通过手动调节雾化吸入量,无法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含量调节,无法有效适用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无法根据儿童单次呼吸量自主调节装置的呼吸量,易使得雾化药液过多造成儿童呛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有效收集残余药液,存在一定的药液浪费,同时装置结构固定,不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能有效针对儿童呼出气体量变化自主调节装置雾化吸入量,避免雾化药液过多造成儿童呛咳现象,增加装置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能有效回收残余药液,减少药液的浪费,能有效便于各部件之间可快速拆装固定,便于装置的清洗消毒再利用,提高雾化装置的实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包括上盖、气嘴连接端、雾化瓶体、雾化机构、底座和握把,所述雾化瓶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上盖和底座,雾化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气嘴连接端和握把,且雾化机构置于雾化瓶体的内部;
所述上盖底部的中央连接有防呛座,防呛座外侧上盖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环,且上盖通过固定环卡合连接于雾化瓶体的顶部,所述防呛座内部的中央设有调节腔,且调节腔的下方防呛座的内部分别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远离调节腔的一端延伸至防呛座的底部,且出气通道远离调节腔的一端延伸至气嘴连接端一端防呛座的一侧,所述出气通道靠近调节腔的一端的侧壁上以及进气通道远离调节腔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关于调节腔中心对称设置,且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远离限位挡板一端的内壁上均通过凸块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进气通道内部的转动板置于同一端的限位挡板上方,且出气通道内部的转动板置于同一端的限位挡板下方,所述转动板一端的铰接轴上均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的转动板固定连接,且扭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内壁的凸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腔内部的中央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部的中央横向贯穿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防呛座的内部,所述传动轴中央的外侧套装有传动齿轮,且传动轴靠近气嘴连接端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梯形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一侧固定板的中央竖向贯穿有调节杆,且调节杆靠近传动齿轮的一侧设有齿条,调节杆通过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延伸至固定板上方并固定有限位板,且调节杆外侧限位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下方调节腔的内部并安装有压板,且压板与调节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梯形齿轮一端防呛座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出气腔,且出气腔上方上盖的顶端均固定有出气网板,所述出气腔上方的气道延伸至防呛座上方的上盖上,出气腔上方气道的顶部均与出气网板相连通,且出气腔远离第二梯形齿轮一端的气道均延伸至出气通道上方防呛座的一侧,所述出气腔之间横向贯穿有转轴,且出气腔之间转轴的外侧套装有第一梯形齿轮,第一梯形齿轮与第二梯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出气腔内部转轴的外侧皆均匀连接有凸条,且同一端凸条外侧的转轴上均套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中央的空腔内壁上均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皆均匀固定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远离第二挡板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腔下方防呛座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皆均匀固定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底部的中央设有氧气连接端,且底座的顶部延伸至雾化瓶体的内部,并与雾化瓶体螺旋固定;所述底座上方雾化瓶体的内部固定有雾化机构;
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挡片、瓶盖和储液瓶;所述雾化挡片通过支架固定在雾化瓶体内部的中央,且储液瓶固定于雾化挡片下方底座的顶部,所述储液瓶的中央设有出气导管,且出气导管外侧储液瓶的顶部螺旋固定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中央连接有出液导管,且出液导管的顶部延伸至雾化挡片的正下方,所述出液导管的底部套装在出气导管外侧,并延伸至储液瓶内部底端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雾化瓶体的顶部设有与固定环相互配合的内卡槽。
具体地,所述气嘴连接端一端的外侧均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槽外侧的气嘴连接端上设有外螺纹。
具体地,所述雾化挡片下方雾化瓶体的内壁中的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中央设有斗状凹槽。
具体地,所述瓶盖底部和防呛座底部均固定有密封橡胶圈,且压板的底部固定有密封橡胶垫。
具体地,所述出液导管的内径大于出气导管的内径,且出液导管外侧的瓶盖上固定有单向阻气透水膜,单向阻气透水膜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把手。
具体地,所述氧气连接端上方底座的中央固定有防尘网,且氧气连接端两端底座的底部均设有抓握槽。
具体地,所述出气腔一端的气道以及出气通道远离调节腔的一端均与气嘴连接端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方向相反,且第二挡板和叶轮方向相同。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上盖、气嘴连接端、雾化瓶体、雾化机构、底座和握把,便于通过底座上的氧气连接端外接氧气管,便于氧气进入出气导管后,氧气在氧气瓶供气气压作用下在出液导管与出气导管之间间隙中产生虹吸力,使得储液瓶中储存的药液由出液导管与出气导管之间间隙向上运动,并在氧气的作用力下冲向雾化挡片,使得药液的雾化雾化后散发在雾化筒内部,便于使用者进行雾化呼吸,便于装置的使用,同时各部件通过螺旋或卡接固定,便于装置内部的各部件进行逐个拆卸清洗和消毒,有效便于装置的固定拆装和清洗再利用,便于装置的维护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防呛座、调节腔、压板、进气通道、转轴、叶轮、第一梯形齿轮、第二梯形齿轮、出气腔、传动轴、第一弹簧、传动齿轮、调节杆、转动板、扭簧和出气通道,便于呼出气体推动叶轮转动,使得第二挡板推动凸条带动转轴转动,使得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咬合传动齿轮的调节杆以及压板上升,使得压板上升过程中对进气通道产生向上的吸引力,使得进气通道内部转动板旋转并与限位挡板分离,使得压板将雾化后的药液吸入压板下方的调节腔内部,便于单次呼气完成后,压板在调节腔内部上升到一定位置停止,进气通道内部转动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回弹与进气通道内部的限位挡板闭合,使得调节腔呈密封状态,使得压板下方调节腔内部充满雾化后的药液,药液含量与呼出气体含量相等,便于装置通过呼出气体含量调节下次呼入气体含量,有效针对儿童呼吸量变化自主调节装置雾化吸入量,避免雾化药液过多造成儿童呛咳现象,增加装置的安全性,便于装置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呼吸量的儿童。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凹槽、第二弹簧、第一挡板、第二凹槽、第二挡板和第三弹簧,便于吸气呼气过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在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作用力下伸出,便于限定叶轮的转动方向,便于吸气过程中,凸条推动第二挡板压动第三弹簧卡入第二凹槽内部,使得叶轮产生一定逆时针方向的力,而第一挡板限制了叶轮的转动方向,叶轮无法转动,有效对出气腔进行密封,避免含有雾化药液的气体由出气腔流出,减少雾化药液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瓶盖、储液瓶和单向阻气透水膜,便于雾化过程中未完全吸入而粘附在雾化瓶体内壁上的残余雾化水汽滴落后,通过雾化瓶体内部的限位环中央的斗状凹槽流到瓶盖上方,并由单向阻气透水膜进入储液瓶中回收利用,便于残余药液的收集再利用,进一步减少药液的浪费,便于装置的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上盖、气嘴连接端、雾化瓶体、雾化机构、底座和握把,能有效针对儿童呼出气体量变化自主调节装置雾化吸入量,避免雾化药液过多造成儿童呛咳现象,增加装置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能有效回收残余药液,减少药液的浪费,能有效便于各部件之间可快速拆装固定,便于装置的清洗消毒再利用,提高雾化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呛座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和转轴连接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盖;2、固定环;3、气嘴连接端;4、雾化瓶体;5、雾化挡片;6、瓶盖;7、储液瓶;8、底座;9、出气网板;10、防呛座;11、调节腔;12、压板;13、进气通道;14、握把;15、单向阻气透水膜;16、出液导管;17、出气导管;18、氧气连接端;19、转轴;20、叶轮;21、第一梯形齿轮;22、第二梯形齿轮;23、出气腔;24、固定板;25、传动轴;26、限位板;27、第一弹簧;28、传动齿轮;29、调节杆;30、限位挡板;31、转动板;32、扭簧;33、出气通道;34、第一凹槽;35、第二弹簧;36、第一挡板;37、第二凹槽;38、第二挡板;39、第三弹簧;4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包括上盖1、气嘴连接端3、雾化瓶体4、雾化机构、底座8和握把14,雾化瓶体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上盖1和底座8,雾化瓶体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气嘴连接端3和握把14,气嘴连接端3一端的外侧均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槽外侧的气嘴连接端3上设有外螺纹,便于装置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需求,通过气嘴连接端3螺旋连接吸气罩或吸气嘴,便于装置搭配不同的吸入装置进行使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便于装置适用于不同年龄的儿童,且雾化机构置于雾化瓶体4的内部;
上盖1底部的中央连接有防呛座10,防呛座10外侧上盖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环2,且上盖1通过固定环2卡合连接于雾化瓶体4的顶部,雾化瓶体4的顶部设有与固定环2相互配合的内卡槽,便于上盖1和雾化瓶体4之间的固定拆装,便于取下上盖1对雾化瓶体4进行清洗消毒,便于装置的重复使用,防呛座10内部的中央设有调节腔11,且调节腔11的下方防呛座10的内部分别设有进气通道13和出气通道33,进气通道13远离调节腔11的一端延伸至防呛座10的底部,且出气通道33远离调节腔11的一端延伸至气嘴连接端3一端防呛座10的一侧,出气通道33靠近调节腔11的一端的侧壁上以及进气通道13远离调节腔11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挡板30,限位挡板30关于调节腔11中心对称设置,且进气通道13和出气通道33远离限位挡板30一端的内壁上均通过凸块铰接有转动板31,进气通道13内部的转动板31置于同一端的限位挡板30上方,且出气通道33内部的转动板31置于同一端的限位挡板30下方,转动板31一端的铰接轴上均套装有扭簧32,扭簧32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的转动板31固定连接,且扭簧32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通道13和出气通道33内壁的凸块固定连接,调节腔11内部的中央固定有固定板24,且固定板24内部的中央横向贯穿有传动轴25,传动轴25的两端均延伸至防呛座10的内部,传动轴25中央的外侧套装有传动齿轮28,且传动轴25靠近气嘴连接端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梯形齿轮22,传动齿轮28一侧固定板24的中央竖向贯穿有调节杆29,且调节杆29靠近传动齿轮28的一侧设有齿条,调节杆29通过齿条与传动齿轮28啮合连接,调节杆29的顶部延伸至固定板24上方并固定有限位板26,且调节杆29外侧限位板26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27,第一弹簧27的底部与固定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调节杆29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24下方调节腔11的内部并安装有压板12,且压板12与调节腔11滑动连接,第二梯形齿轮22一端防呛座10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出气腔23,且出气腔23上方上盖1的顶端均固定有出气网板9,出气腔23上方的气道延伸至防呛座10上方的上盖1上,出气腔23上方气道的顶部均与出气网板9相连通,且出气腔23远离第二梯形齿轮22一端的气道均延伸至出气通道33上方防呛座10的一侧,出气腔23一端的气道以及出气通道33远离调节腔11的一端均与气嘴连接端3相连通,便于雾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通道33进入气嘴连接端3,便于呼出气体通过气道进入出气腔23内部,并排出装置外部,便于装置的使用,出气腔23之间横向贯穿有转轴19,且出气腔23之间转轴19的外侧套装有第一梯形齿轮21,第一梯形齿轮21与第二梯形齿轮22啮合连接,出气腔23内部转轴19的外侧皆均匀连接有凸条40,且同一端凸条40外侧的转轴19上均套装有叶轮20,叶轮20中央的空腔内壁上均匀设有第二凹槽37,且第二凹槽37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二挡板38,第二挡板38的一端皆均匀固定有第三弹簧39,且第三弹簧39远离第二挡板38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第二凹槽37的内壁固定连接,出气腔23下方防呛座10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凹槽34,且第一凹槽34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一挡板36,第一挡板36的一端皆均匀固定有第二弹簧35,且第二弹簧35远离第一挡板36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第一凹槽3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挡板36和第二挡板38方向相反,且第二挡板38和叶轮20方向相同,便于第一挡板36和第二挡板38分别在第二弹簧35和第三弹簧39的作用力下伸出,便于限定叶轮20的转动方向,便于呼气时气压推动叶轮20转动,将呼出气体排出,并通过叶轮20转动带动传动轴25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29以及压板12上升,进而调节吸气量,便于装置通过呼出气体含量调节吸气气体含量,减少装置使用过程中因雾化药液含量过大造成儿童呛咳的现象,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便于吸气过程中,第一挡板36阻挡叶轮20反向转动,避免含有雾化药液的气体由出气腔23流出,减少雾化药液的浪费,便于装置的使用;
底座8底部的中央设有氧气连接端18,氧气连接端18上方底座8的中央固定有防尘网,且氧气连接端18两端底座8的底部均设有抓握槽,便于通过防尘网隔离环境灰尘,减少装置与氧气罐拆卸后单独存放时灰尘进入装置内部,避免环境灰尘对装置以及药液的污染,同时便于通过抓握槽进行抓握,便于装置使用完成后将雾化瓶体4与底座8之间进行拆卸清洗,便于装置的重复使用,且底座8的顶部延伸至雾化瓶体4的内部,并与雾化瓶体4螺旋固定;底座8上方雾化瓶体4的内部固定有雾化机构;
雾化机构包括雾化挡片5、瓶盖6和储液瓶7;雾化挡片5通过支架固定在雾化瓶体4内部的中央,且储液瓶7固定于雾化挡片5下方底座8的顶部,储液瓶7的中央设有出气导管17,且出气导管17外侧储液瓶7的顶部螺旋固定有瓶盖6,瓶盖6底部和防呛座10底部均固定有密封橡胶圈,且压板12的底部固定有密封橡胶垫,便于通过密封橡胶圈增加瓶盖6和储液瓶7之间以及雾化瓶体4和防呛座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储液瓶7内部药液漏出,便于通过密封橡胶垫增加压板12和调节腔1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雾化后的药液泄漏,便于装置的使用,便于增加瓶盖6的中央连接有出液导管16,且出液导管16的顶部延伸至雾化挡片5的正下方,出液导管16的底部套装在出气导管17外侧,并延伸至储液瓶7内部底端的上方,出液导管16的内径大于出气导管17的内径,且出液导管16外侧的瓶盖6上固定有单向阻气透水膜15,单向阻气透水膜15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把手,便于出气导管17内部通入氧气后,气体在出液导管16与出气导管17之间间隙中产生虹吸力,使得储液瓶7中储存的药液由出液导管16与出气导管17之间间隙向上运动,并在氧气的作用力下冲向雾化挡片5,实现药液的雾化需求,便于装置将药液雾化后被患者吸入,同时便于装置使用后取出雾化机构,通过抓握把手旋动瓶盖6,使得储液瓶7和瓶盖6分离,便于对储液瓶7和瓶盖6进行拆装清洗或添加药液,便于装置的使用,雾化挡片5下方雾化瓶体4的内壁中的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中央设有斗状凹槽,便于通过限位环限制雾化机构的固定位置,便于雾化机构与雾化瓶体4之间的固定拆装,同时便于雾化过程中未完全吸入而粘附在雾化瓶体4内壁上的残余雾化水汽滴落,通过限位环中央的斗状凹槽流到瓶盖6上方,并由单向阻气透水膜15进入储液瓶7中回收利用,便于残余药液的收集再利用,减少药液的浪费。
工作原理:使用前,一只手抓握住雾化瓶体4,另一只手插入底座8底部的抓握槽内部,旋动底座8,使得底座8与雾化瓶体4分离,取出雾化机构,然后一只手抓握住储液瓶7,另一只手通过抓握把手旋动瓶盖6,使得储液瓶7和瓶盖6分离,将所需雾化药液按量注入储液瓶7中,并旋动盖紧瓶盖6,将雾化机构竖直插入雾化瓶体4内部,将底座8旋回,使得出液导管16顶部置于雾化挡片5的正下方,瓶盖6顶部的把手伸入限位环中央的斗状凹槽中,使用时,将氧气管插入氧气连接端18中,调节好氧气使用量,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需求,通过气嘴连接端3螺旋连接吸气罩或吸气嘴,将吸气罩或吸气嘴置于儿童口鼻处,便于装置搭配不同的吸入装置进行使用,便于装置适用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增加装置的实用性,此时通入的氧气进入出气导管17中,氧气在氧气瓶供气气压作用下在出液导管16与出气导管17之间间隙中产生虹吸力,使得储液瓶7中储存的药液由出液导管16与出气导管17之间间隙向上运动,并在氧气的作用力下冲向雾化挡片5,使得药液的雾化雾化后散发在雾化瓶体4内部,首次吸气前,对着吸气罩或吸气嘴呼出一口气,呼出气体进入通过气嘴连接端3分别进入出气腔23和出气通道33内部,进入出气通道33内部的气体对出气通道33内部的转动板31产生压力,使得出气通道33内部的转动板31在扭簧32的作用力下与出气通道33内部的限位挡板30闭合,使得气体无法进入调节腔11内部,而进入出气腔23内部的气体对叶轮20产生压力,使得叶轮20在叶片的角度限定下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推力,使得叶轮20在转轴19上转动,此时第二挡板38在第三弹簧39的作用力下伸出,使得叶轮20在顺时针转动时对凸条40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力,从而带动转轴19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转轴19在第一梯形齿轮21和第二梯形齿轮22咬合作用下带动传动轴25转动,使得传动轴25上的传动齿轮28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咬合传动齿轮28的调节杆29以及压板12上升,压板12上升过程中对进气通道13产生向上的吸引力,使得进气通道13内部转动板31旋转并与限位挡板30分离,使得压板12将雾化后的药液吸入压板12下方的调节腔11内部,单次呼气完成后,压板12在调节腔11内部上升到一定位置停止,进气通道13内部转动板31在扭簧32的作用力下回弹与进气通道13内部的限位挡板30闭合,使得调节腔11呈密封状态,此时得到呼出气体含量,压板12下方调节腔11内部充满雾化后的药液,药液含量与呼出气体含量相等,便于装置通过呼出气体含量调节下次呼入气体含量,有效针对儿童呼吸量变化自主调节装置雾化吸入量,当使用者再次进行吸气时,出气通道33内部转动板31受压旋转离开出气通道33内部的转动板31,压板12在自身重力和第一弹簧27的回弹力作用下下压,使得压板12下方调节腔11内部充满雾化后的药液通过出气通道33流动到气嘴连接端3内部,供给儿童进行雾化吸入,减少装置使用过程中因雾化药液含量过大造成儿童呛咳的现象,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而压板12在下降过程中带动传动轴25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二梯形齿轮22咬合第一梯形齿轮21带动转轴19逆时针转动,此时凸条40推动第二挡板38压动第三弹簧39卡入第二凹槽37内部,使得叶轮20产生一定逆时针方向的力,而第一挡板36限制了叶轮20的转动方向,叶轮20无法转动,对出气腔23进行密封,有效避免进入气嘴连接端3内部的雾化药液通过出气腔23泄漏,减少药液的浪费,同时雾化过程中未完全吸入而粘附在雾化瓶体4内壁上的残余雾化水汽滴落后,通过限位环中央的斗状凹槽流到瓶盖6上方,并由单向阻气透水膜15进入储液瓶7中回收利用,便于残余药液的收集再利用,进一步减少药液的浪费,便于装置的使用。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包括上盖(1)、气嘴连接端(3)、雾化瓶体(4)、雾化机构、底座(8)和握把(14),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瓶体(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上盖(1)和底座(8),雾化瓶体(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气嘴连接端(3)和握把(14),且雾化机构置于雾化瓶体(4)的内部;
所述上盖(1)底部的中央连接有防呛座(10),防呛座(10)外侧上盖(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环(2),且上盖(1)通过固定环(2)卡合连接于雾化瓶体(4)的顶部,所述防呛座(10)内部的中央设有调节腔(11),且调节腔(11)的下方防呛座(10)的内部分别设有进气通道(13)和出气通道(33),所述进气通道(13)远离调节腔(11)的一端延伸至防呛座(10)的底部,且出气通道(33)远离调节腔(11)的一端延伸至气嘴连接端(3)一端防呛座(10)的一侧,所述出气通道(33)靠近调节腔(11)的一端的侧壁上以及进气通道(13)远离调节腔(11)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挡板(30),限位挡板(30)关于调节腔(11)中心对称设置,且进气通道(13)和出气通道(33)远离限位挡板(30)一端的内壁上均通过凸块铰接有转动板(31),所述进气通道(13)内部的转动板(31)置于同一端的限位挡板(30)上方,且出气通道(33)内部的转动板(31)置于同一端的限位挡板(30)下方,所述转动板(31)一端的铰接轴上均套装有扭簧(32),扭簧(32)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的转动板(31)固定连接,且扭簧(32)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通道(13)和出气通道(33)内壁的凸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腔(11)内部的中央固定有固定板(24),且固定板(24)内部的中央横向贯穿有传动轴(25),传动轴(25)的两端均延伸至防呛座(10)的内部,所述传动轴(25)中央的外侧套装有传动齿轮(28),且传动轴(25)靠近气嘴连接端(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梯形齿轮(22),所述传动齿轮(28)一侧固定板(24)的中央竖向贯穿有调节杆(29),且调节杆(29)靠近传动齿轮(28)的一侧设有齿条,调节杆(29)通过齿条与传动齿轮(28)啮合连接,所述调节杆(29)的顶部延伸至固定板(24)上方并固定有限位板(26),且调节杆(29)外侧限位板(26)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27),第一弹簧(27)的底部与固定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29)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24)下方调节腔(11)的内部并安装有压板(12),且压板(12)与调节腔(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梯形齿轮(22)一端防呛座(10)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出气腔(23),且出气腔(23)上方上盖(1)的顶端均固定有出气网板(9),所述出气腔(23)上方的气道延伸至防呛座(10)上方的上盖(1)上,出气腔(23)上方气道的顶部均与出气网板(9)相连通,且出气腔(23)远离第二梯形齿轮(22)一端的气道均延伸至出气通道(33)上方防呛座(10)的一侧,所述出气腔(23)之间横向贯穿有转轴(19),且出气腔(23)之间转轴(19)的外侧套装有第一梯形齿轮(21),第一梯形齿轮(21)与第二梯形齿轮(22)啮合连接,所述出气腔(23)内部转轴(19)的外侧皆均匀连接有凸条(40),且同一端凸条(40)外侧的转轴(19)上均套装有叶轮(20),所述叶轮(20)中央的空腔内壁上均匀设有第二凹槽(37),且第二凹槽(37)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二挡板(38),所述第二挡板(38)的一端皆均匀固定有第三弹簧(39),且第三弹簧(39)远离第二挡板(38)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第二凹槽(3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腔(23)下方防呛座(10)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凹槽(34),且第一凹槽(34)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一挡板(36),所述第一挡板(36)的一端皆均匀固定有第二弹簧(35),且第二弹簧(35)远离第一挡板(36)的一端均与同一端第一凹槽(34)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8)底部的中央设有氧气连接端(18),且底座(8)的顶部延伸至雾化瓶体(4)的内部,并与雾化瓶体(4)螺旋固定;所述底座(8)上方雾化瓶体(4)的内部固定有雾化机构;
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挡片(5)、瓶盖(6)和储液瓶(7);所述雾化挡片(5)通过支架固定在雾化瓶体(4)内部的中央,且储液瓶(7)固定于雾化挡片(5)下方底座(8)的顶部,所述储液瓶(7)的中央设有出气导管(17),且出气导管(17)外侧储液瓶(7)的顶部螺旋固定有瓶盖(6),所述瓶盖(6)的中央连接有出液导管(16),且出液导管(16)的顶部延伸至雾化挡片(5)的正下方,所述出液导管(16)的底部套装在出气导管(17)外侧,并延伸至储液瓶(7)内部底端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瓶体(4)的顶部设有与固定环(2)相互配合的内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连接端(3)一端的外侧均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槽外侧的气嘴连接端(3)上设有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挡片(5)下方雾化瓶体(4)的内壁中的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中央设有斗状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6)底部和防呛座(10)底部均固定有密封橡胶圈,且压板(12)的底部固定有密封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导管(16)的内径大于出气导管(17)的内径,且出液导管(16)外侧的瓶盖(6)上固定有单向阻气透水膜(15),单向阻气透水膜(15)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连接端(18)上方底座(8)的中央固定有防尘网,且氧气连接端(18)两端底座(8)的底部均设有抓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23)一端的气道以及出气通道(33)远离调节腔(11)的一端均与气嘴连接端(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6)和第二挡板(38)方向相反,且第二挡板(38)和叶轮(20)方向相同。
CN201920517682.1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5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7682.1U CN210125072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7682.1U CN210125072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5072U true CN210125072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768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5072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5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2766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超声雾化器
CN107432967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
CN113694320B (zh) 储罐式多功能雾化器
CN210125072U (zh)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CN211327526U (zh) 一种儿内科智能雾化器
CN211301649U (zh) 一种呼吸机雾化处理装置
CN109999286A (zh) 一种小儿内科可调式雾化吸入装置
CN210121280U (zh) 一种小儿内科可调式雾化吸入装置
CN206675798U (zh) 一种氧循环呼吸机面罩
CN202154918U (zh) 医用雾化器吸入管
CN210583295U (zh) 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
CN206587246U (zh) 一种新型气动式雾化吸入器
CN20606351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
CN115252990A (zh) 一种麻醉呼吸装置及呼吸方法
CN204352358U (zh) 一种一次性三腔一体式供氧吸痰封闭式吸痰管
CN210542736U (zh) 一种呼吸机辅助雾化器
CN211675732U (zh) 一种医疗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208017883U (zh) 一种呼吸科用雾化呼吸装置
CN215135062U (zh) 一种护理用雾化吸入器
CN208741709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05360178U (zh) 雾化呼吸器
CN208229189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
CN111672005A (zh) 一种改良型氧气驱动雾化装置
CN210121281U (zh) 一种呼吸科用药液雾化装置
CN21779402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的简易呼吸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