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1613U -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1613U
CN210121613U CN201920790082.2U CN201920790082U CN210121613U CN 210121613 U CN210121613 U CN 210121613U CN 201920790082 U CN201920790082 U CN 201920790082U CN 210121613 U CN210121613 U CN 210121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frame
cooling system
edge
control cooling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00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杰
邓宏玉
何春雨
余伟
徐科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9207900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1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1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1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属于冶金行业中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领域。该装置安装在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中的上冷却器本体上,由驱动装置、主动端框架、从动端框架、钢丝绳I、钢丝绳II、定滑轮组件、接水盘组件和滑轨组成,采用钢丝绳牵引的方式控制两组接水盘沿水平方向移动,可降低水冷过程中钢板边部与中部的温度差,提高钢板的冷却均匀性及整体性能。本实用新型对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强,设备故障率低,维护工作量小;可以在线精确调整上冷却器两端的边部出水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钢板;占用空间少,对其它设备影响小,安装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中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TMCP)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中厚板和热轧带钢生产线上。这项技术通过合理控制钢板的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可以使钢板内部的显微组织得到改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钢材的整体性能,同时可以降低合金成本。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加速冷却设备向钢板表面喷洒冷却水实现。
在实际生产中,钢板进入控制冷却区域时,喷在钢板上表面的冷却水会在钢板面上滞留一段时间后,从钢板的两边流出,而喷在钢板下表面的冷却水也会有一部分回落到钢板的两边,这都会导致上表面边部的冷却水流量比中部的高。在轧机出口处的钢板边部温度已经较中部低,而水冷过程加重了这种边部温度过冷现象,导致钢板在宽度方向上的组织性能不均匀,还可能引起板型缺陷。
为了使钢板在冷却过程中横向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出现边部过冷现象,一种重要的方法是为钢板上方的上冷却器配备边部遮蔽装置,利用可以沿钢板横向移动的接水盘,对上冷却器边部进行一定的遮挡,使这部分冷却水落在接水盘上,从而减少直接喷洒到钢板边部的冷却水量,提高了钢板的冷却均匀性。
以往的边部遮蔽装置一般采用电机、减速机通过链传动或者齿轮传动带动接水盘移动,机构较为复杂,精密滚子链条、链轮或者齿轮箱、联轴器的制造成本较高,并且日常维护工作量较大。由于边部遮蔽装置长期工作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恶劣环境下,采用以上传动方式容易受零件生锈、润滑不到位或者热变形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影响了遮蔽装置功能的正常发挥。
开发一种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对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强的边部遮蔽装置,是当前控制冷却技术的一个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形式的遮蔽装置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容易出现故障、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可以在控制冷却过程中有效提高钢板的冷却均匀性及整体性能。
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主动端框架、从动端框架、钢丝绳I、钢丝绳II、定滑轮组件、接水盘组件、滑轨,其中,驱动装置固定在位于钢板上方的上冷却器的顶部,驱动装置的伸缩端通过销轴与主动端框架相连;主动端框架和从动端框架通过钢丝绳I、钢丝绳II相连接,主动端的接水盘组件与主动端框架连接,从动端的接水盘组件与从动端框架连接;定滑轮组件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上冷却器顶板的两端;滑轨沿水平方向安装在上冷却器两侧,接水盘组件可沿滑轨移动。
其中:主动端框架和从动端框架同时以相同速度沿相反方向带动接水盘组件运动。
驱动装置使用的是配备有位置反馈仪表的液压缸或电动缸。
每一组上冷却器配备一套该边部遮蔽装置,不同的上冷却器上配备的该装置之间相互独立。
驱动装置中配备的位置反馈仪表,优选磁尺或编码器。
接水盘组件中包含多个(一般不少于两个)滚轮,接水盘组件沿滑轨移动。
主动端框架和从动端框架安装有钢丝绳调节机构。
接水盘组件的正面为L型结构,底面具有一定的斜度,接水部位设计在滚轮安装部位的外侧。
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两组接水盘组件同时对称相向或相离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边部遮蔽装置安装在控制冷却系统中的上冷却器本体上,可避免上冷却器两端喷出的冷却水直接落在钢板表面,实现控冷工艺所要求的边部遮蔽功能。
该装置采用了钢丝绳与滑轮组相结合的牵引传动方式,对零件锈蚀和热变形的适应能力强,在装置所处的高温高湿恶劣工作环境下设备故障率低,维护工作量小;通过一套驱动装置带动上冷却器两侧接水盘同步移动,动力源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液压缸或者电动缸,灵活性高;液压缸或者电动缸具备位置反馈功能,可以在线控制活塞杆的伸缩量,精确地调整上冷却器两端的边部出水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钢板;占用空间少,对其它设备影响小,安装方便,易于在技术改造项目中推广应用。合理的使用该装置可以在钢板宽度方向上实现满足控制冷却工艺要求的水量分布,降低水冷过程中钢板边部与中部的温度差,提高钢板冷却后的板形质量和组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驱动装置,2-主动端框架,3-从动端框架,4-钢丝绳I,5-钢丝绳II,6-定滑轮组件,7-接水盘组件,8-滑轨,9-上冷却器,10-滚轮,11-钢丝绳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主动端框架2、从动端框架3、钢丝绳I 4、钢丝绳II 5、定滑轮组件6、接水盘组件7、滑轨8,其中,驱动装置1固定在位于钢板上方的上冷却器9的顶部,驱动装置1的伸缩端通过销轴与主动端框架2相连;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通过钢丝绳I4、钢丝绳II5相连接,主动端的接水盘组件7与主动端框架2连接,从动端的接水盘组件7与从动端框架3连接;定滑轮组件6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上冷却器9顶板的两端;滑轨8沿水平方向安装在上冷却器9两侧,接水盘组件7可沿滑轨8移动。
其中,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同时以相同速度沿相反方向带动接水盘组件7运动。
驱动装置1使用的是配备有位置反馈仪表的液压缸或电动缸。
每一组上冷却器9配备一套该边部遮蔽装置,不同的上冷却器9上配备的该装置之间相互独立。
驱动装置1中配备有位置反馈仪表,优选磁尺或编码器。
接水盘组件7中包含多个滚轮10,接水盘组件7沿滑轨移动。
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安装有钢丝绳调节机构11。
接水盘组件7的正面为L型结构,底面具有一定的斜度,接水部位设计在滚轮安装部位的外侧。
驱动装置1的数量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下: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边部遮蔽装置处于最大冷却宽度时的状态,此时驱动装置1的活塞杆处于最大伸出状态,两组接水盘组件7均处于最外侧位置,不遮挡上冷却器9喷出的冷却水。当驱动装置1的活塞杆向右缩回时,与之铰接的主动端框架2随之向右移动,带动钢丝绳I 4绕过左侧的定滑轮组件6牵引从动端框架3向左移动,进而使上冷却器9两端的两组接水盘组件7同时相向移动,上冷却器9的有效冷却宽度随之减少;反之,当驱动装置1的活塞杆向左伸出时,主动端框架2向左移动,带动钢丝绳II 5绕过右侧的定滑轮组件6从而牵引从动端框架3向右移动,进而使两组接水盘组件7同时背向移动,使上冷却器9的有效冷却宽度随之增加。
在实际使用时,控制冷却区域中的每一组上冷却器9配备一套该边部遮蔽装置,安装于不同组上冷却器9上的该装置之间相互独立,可单独进行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钢种、钢板宽度、厚度等条件,确定合适的边部遮蔽宽度和遮蔽使用策略,并将相关指令下发给各组边部遮蔽装置的执行机构。驱动装置1的形式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液压缸或者电动缸,并配备有位置反馈仪表,可以使用磁尺、拉线式编码器、旋转式编码器等。液压缸或电动缸的活塞杆伸缩时,通过分析仪表实时反馈的数据,可以获得接水盘组件7当前的实际位置;当遮蔽宽度达到指定要求时,液压缸或者电动缸停止动作,并保持当前的活塞杆伸缩量。
为了保证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安装或者检修时需要将钢丝绳的松紧程度调整到合理范围,为此在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上均安装了钢丝绳调节机构11,利用其可以方便快捷地调整钢丝绳I和钢丝绳II的长度。
由于上冷却器9的长度有限且端部有阀门等其它设备,为了避免在边部遮蔽装置处于最大冷却宽度时接水盘组件7及滑轨8过度伸出给周边设备带来影响,接水盘组件7的正面采用L型结构,接水部位设计在滚轮安装部位的外侧。接水盘组件7的接水部位底面设计为具有一定的斜度,在工作时,上冷却器9两侧边部喷出的冷却水被遮挡进入接水部位后,沿其底面斜度方向向下,从接水盘两端流出到钢板区域以外,避免了这部分多余冷却水直接落在钢板上。
如图3所示,接水盘组件7中包含多个滚轮10,滑轨8安装在上冷却器9前后两侧。当接水盘组件7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滚轮10在滑轨上8滚动,减少了运动阻力。滑轨8上可以安装限位装置,以使接水盘组件7沿滑轨8在合理范围内移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主动端框架(2)、从动端框架(3)、钢丝绳I(4)、钢丝绳II(5)、定滑轮组件(6)、接水盘组件(7)和滑轨(8),其中,驱动装置(1)固定在位于钢板上方的上冷却器(9)的顶部,驱动装置(1)的伸缩端通过销轴与主动端框架(2)相连;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通过钢丝绳I(4)、钢丝绳II(5)相连接,主动端的接水盘组件(7)与主动端框架(2)连接,从动端的接水盘组件(7)与从动端框架(3)连接;定滑轮组件(6)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上冷却器(9)顶板的两端;滑轨(8)沿水平方向安装在上冷却器(9)两侧,接水盘组件(7)能够沿滑轨(8)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同时以相同速度沿相反方向带动接水盘组件(7)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使用的是配备有位置反馈仪表的液压缸或电动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组上冷却器(9)配备一套该边部遮蔽装置,不同的上冷却器(9)上配备的该装置之间相互独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中配备的位置反馈仪表为磁尺或编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7)中包含两个以上滚轮(10),接水盘组件(7)沿滑轨(8)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框架(2)和从动端框架(3)安装有钢丝绳调节机构(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7)的正面为L型结构,底面具有斜度,接水盘组件(7)的接水部位设计在滚轮安装部位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的数量为一个,驱动装置(1)驱动两组接水盘组件(7)同时对称相向或相离移动。
CN201920790082.2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Active CN210121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0082.2U CN21012161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0082.2U CN21012161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1613U true CN210121613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0082.2U Active CN21012161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16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8207A (zh) * 2019-05-29 2019-09-1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8207A (zh) * 2019-05-29 2019-09-1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1613U (zh)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CN1189258C (zh) 平直度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90651B (zh) 一种针对薄宽带钢高次边浪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38207A (zh) 一种用于板带钢控制冷却系统的边部遮蔽装置
CN202061890U (zh) 微型冷轧设备张紧力调节装置
CN201664706U (zh) 一种上喷层流冷却装置
CN104726686B (zh) 推钢式加热炉用出料推钢机
CN201644524U (zh) 一种下喷层流冷却调宽装置
CN208575103U (zh) 不同材质热轧扁钢共线生产的步进冷床设备
CN111283002A (zh) 一种特殊钢棒材冷床及冷却方法
CN109332396A (zh) 板材对中输送装置
CN110479759A (zh) 冷轧机轧辊边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609139B (zh) 一种热镀锌带钢小锌花生产离心喷雾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CN1059676A (zh) 中厚板控制轧制板坯待温方法和装置
CN102189131B (zh) 一种下喷层流冷却装置
CN201644527U (zh) 一种下喷层流冷却装置
CN113833683A (zh) 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双风机串联送风单元
CN2366196Y (zh) 热轧棒材冷床齐头装置
CN104889162A (zh) 多丝道连铸连轧锌丝生产线
CN216937682U (zh) 一种冷轧机用张紧装置
CN112593175B (zh) 一种热镀锌带钢小锌花生产控温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CN212357331U (zh) 气体循环喷射冷却装置
CN201664707U (zh) 一种用于上喷层流冷却装置的导向机构
CN220977152U (zh) 一种热轧铜板表面处理装置
CN111495974B (zh) 一种型钢型材轧制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