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0432U -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0432U
CN210120432U CN201921162587.0U CN201921162587U CN210120432U CN 210120432 U CN210120432 U CN 210120432U CN 201921162587 U CN201921162587 U CN 201921162587U CN 210120432 U CN210120432 U CN 210120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wireless power
diode
full
electr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25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帅孟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tr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tr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tr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Vtr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25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0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0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04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装置,无线供电装置通过无线电力发送装置设置于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电能发送端输入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每一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供能,N的取值与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个数相同。通过上述公开的无线供电装置,通过设置无线电能发送装置和在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设置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省去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电源连接线,从而提高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的空间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数字化,而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作为数字化中的核心产品,其数量也随着用户的需求逐日增加。由于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工作时所需的电能是由电源提供,而传统的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的电能是需要配置电源,其配置的电源通过交流电源线连接在交流插座上对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进行供电。
但是,随着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逐日增加,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所连接的电源连接线也变得越来越多,以致于编解码信号处理产品旁的电源连接线也显得越来越杂乱,且浪费大量空间放置电源连接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装置,通过设置无线电能发送装置和在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设置无线电能接收装置,提高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空间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包括:无线电力发送装置和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供能,N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个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包括:直流电压输入单元、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全桥控制单元、谐振发送单元、MCU驱动单元和数据接收单元;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单元通过空间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MCU驱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MCU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单元相连接;
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谐振发送单元作为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 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
优选的,所述谐振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线圈;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全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 管和第四MOS管;
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二MOS管、所述第三MOS管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MCU驱动单元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三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三MOS管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单元的负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包括:谐振接收单元、全桥整流单元、滤波稳压单元、负载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谐振接收单元作为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
所述谐振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负载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相连;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通过空间传输数据
优选的,所述谐振接收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电感线圈;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全桥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滤波稳压单元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构成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负载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构成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负载单元的另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五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基于上述公开的一种无线供电装置,所述无线供电装置通过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供能,N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个数相同。通过上述公开的无线供电装置,通过设置无线电能发送装置和在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设置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省去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电源连接线,从而提高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的空间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参见图1,上述系统包括: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和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范围是指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接收电能的范围,只有当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在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接收电能的范围内时,才能接收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发送的电能,若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不在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接收电能的范围内时,N个电力接收装置 200无法接收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发送的电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N的取值为大于0的正整数,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定N的取值。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这里的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是指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的接收端与无线电力发送装置 100通过变压器磁耦合传输电能,即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的接收端能够接收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发送的电能。
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供能,N 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的个数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中设置一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200,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将接收到的电能传递至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 中,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 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供能,N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个数相同。通过上述公开的无线供电装置,通过设置无线电能发送装置和在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设置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省去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电源连接线,从而提高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的空间利用。
基于上述公开的无线供电装置,结合图1,参考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供电装置,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包括:无线电力发送装置 100和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
具体的,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包括:直流电压输入单元110、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120、全桥控制单元130、谐振发送单元140、MCU驱动单元150 和数据接收单元160。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16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中的数据发送单元经过空间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160的输出端与所述MCU驱动单元150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MCU驱动单元150的输出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120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120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单元110相连接。
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的输出端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140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谐振发送单元140作为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100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谐振发送单元140,包括:第一电容141和第一电感线圈142。
所述第一电容141的第一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142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142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包括:第一MOS管131、第二MOS 管132、第三MOS管133和第四MOS管134。
所述第一MOS管131、所述第二MOS管132、所述第三MOS管133和所述第四MOS管134的栅极与所述MCU驱动单元150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131和所述第二MOS管132的漏极与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120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131的源极分别与第三MOS管133的漏极和所述第一电容 141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MOS管132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管134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142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三MOS管133与所述第四MOS管134的源极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单元110的负极相连。
具体的,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包括:谐振接收单元210、全桥整流单元220、滤波稳压单元230、负载单元240和数据发送单元250。
所述谐振接收单元210作为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的电能接收端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140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谐振接收单元210包括:第二电容211和第二电感线圈212。
所述第二电容2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21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22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线圈212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22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全桥整流单元220包括:第一二极管221、第二二极管222、第三二极管223和第四二极管224。
所述第一二极管22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222的负极和所述滤波稳压单元23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221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223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211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222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224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三二极管223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224的正极和所述全桥整流单元22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谐振接收单元210的输出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220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全桥整流单元220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稳压单元230的输入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滤波稳压单元230包括:第三电容231和第五二极管 232。
所述第三电容231和所述第五二极管232并联相连,所述第三电容2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232的负极构成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 221的负极和负载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2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232 的正极构成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223的正极和所述负载单元 240的另一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五二极管232为稳压二极管。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载单元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
所述滤波稳压单元230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单元240一端相连,所述负载单元240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单元250相连。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250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160通过空间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输数据是指所述数据发送单元250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160之间通过空间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
还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接收单元160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单元250发出的信号后,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MCU驱动单元150,所述MCU 驱动单元150基于接收到的数据调整驱动信号,改变对所述全桥控制单元130 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所述谐振发送单元140发送的电能大小。
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供能,N 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300的个数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 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供能,N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个数相同。通过上述公开的无线供电装置,通过设置无线电能发送装置和在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设置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省去多个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电源连接线,从而提高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的空间利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力发送装置和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接收电能的预设范围内;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将电能通过所述电能发送端输入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每一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设置于一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中,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利用接收到的电能为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供能,N的取值与所述编码信号处理设备的个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包括:直流电压输入单元、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全桥控制单元、谐振发送单元、MCU驱动单元和数据接收单元;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单元通过空间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MCU驱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MCU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单元相连接;
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谐振发送单元作为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电能发送端分别与所述N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线圈;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二MOS管、所述第三MOS管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MCU驱动单元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滤波及防反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三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三MOS管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单元的负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包括:谐振接收单元、全桥整流单元、滤波稳压单元、负载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
所述谐振接收单元作为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能接收端与所述谐振发送单元通过磁耦合传输能量;
所述谐振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负载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相连;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通过空间传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接收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电感线圈;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稳压单元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构成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负载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构成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负载单元的另一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CN201921162587.0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0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2587.0U CN210120432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2587.0U CN210120432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0432U true CN210120432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258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0432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0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035B (zh) 无线充电发送装置、无线充电系统以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104158305A (zh) 基于自适应磁耦合谐振匹配的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
CN103280899A (zh)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和系统
TWM499008U (zh) 輸出電壓可調式開關電源電路
WO2012055301A1 (zh) 唤醒远端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206807107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无线充电系统
CN20751828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4424946U (zh)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CN204290445U (zh) 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10120432U (zh)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CN108448877A (zh)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副边到原边的通信方法
CN203840043U (zh) 一种充电适配装置
US20170110912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204441978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3337971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器控制器的电源模块电路
CN209516748U (zh) 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侧的输出调制电路
CN203135743U (zh) 混合型直流/交流变流器
CN208241371U (zh) 一种双充无线充电发射器
CN207504771U (zh) 一种电路及电源适配器
CN205095137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输液装置
CN217769613U (zh) 基于无线供电的高压光电信号隔离装置
CN215186101U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电路
CN211427107U (zh) 一种基于二线制的主从控制系统
CN203722500U (zh) 一种近距离无线控制的逆变电源
KR102117869B1 (ko) 능동 정류기를 구비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