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7890U -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7890U
CN210117890U CN201822129223.4U CN201822129223U CN210117890U CN 210117890 U CN210117890 U CN 210117890U CN 201822129223 U CN201822129223 U CN 201822129223U CN 210117890 U CN210117890 U CN 210117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necting piece
barb
wallboard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92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292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7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7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7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卡合槽,卡合槽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倒刺,倒刺的开口朝向卡合槽的槽底,且倒刺沿卡合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倒刺配合的筋条,以使第二连接件能够卡合于第一连接件。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或圆柱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一者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其安装组合方便,可重复利用且卡合性能稳定,使得墙板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同时还减少了装修胶水的使用。墙板组合件利用上述的新型连接组件作为依托来完成墙板的安装,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安装简单高效,无需装修胶水,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是墙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装修技术中,特别墙板安装技术,墙板的安装方式还非常传统,安装过程复杂,安装效率低,且会大量使用装修胶水,不仅工作量大,且还会导致室内的甲醛含量大大增加。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其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合效果好,配合强度高,便于拆装,可重复利用且卡合性能稳定,使得墙板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同时还减少了装修胶水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板组合件,其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卡合槽,卡合槽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倒刺,倒刺的开口朝向卡合槽的槽底,且倒刺沿卡合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倒刺配合的筋条,以使第二连接件能够卡合于第一连接件。其中,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或圆柱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一者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包括基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均设于基板同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筋条设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二者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倒刺为多组,多组倒刺沿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设置。筋条也为多根,多根筋条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板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平面壁同卡合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为10~20°。筋条的外壁为用于同倒刺的外壁相贴合的平面壁。
进一步地,倒刺的外壁为圆柱壁,倒刺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筋条的外壁也为圆柱壁,筋条的横截面也呈半圆形。倒刺所对应的圆柱的半径同筋条所对应的圆柱的半径相等,倒刺和筋条均为连续设置,相邻两个倒刺相抵,且相邻两个筋条也相抵。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件的远离卡合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还安装有灯管,基板开设有透光孔和/或基板由透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件的远离卡合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还安装有灯管,第二连接件以基板朝向卡合槽的槽底可拆卸地卡合于卡合槽。第二连接件卡合于卡合槽时,基板位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二者的靠近卡合槽的槽底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件的远离卡合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板或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件的远离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板或墙体贴合的第二贴合壁。
进一步地,新型连接组件还包括加固块,加固块用于卡合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以将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分别抵接于卡合槽的槽壁。
进一步地,加固块的一端具有外径逐渐减小并用于导向的缩径段,加固块的外壁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凸棱。
进一步地,加固块的远离缩径段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同卡钳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卡合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第一连接件的安装孔,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开设有贯穿基板的安装孔。
一种墙板组合件,其包括:墙板和上述的新型连接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二者中任一者同墙体连接,另一者同墙板连接。相邻两个墙板之间预留用于埋设灯管、流光带或彩灯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连接组件的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时,倒刺的外壁相对于卡合槽的槽壁呈倾斜的平面状,这样平面壁有助于引导第二连接件的筋条滑入到倒刺中实现与倒刺的卡合。通过该设计能够大大提升配合的容易程度,且有助于降低倒刺在配合过程中的磨损,便于重复使用。
而当倒刺的外壁为圆柱壁时,倒刺的外壁相对于卡合槽的槽壁呈圆弧状,如此设置,圆柱壁不仅有助于引导第二连接件的筋条滑入到倒刺中实现与倒刺的卡合,同时还能够提升配合过程中的顺滑度,磨损度更低,更适用于小尺寸情况下的配合,能够尽可能地增加小尺寸情况下的可重复利用次数。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连接组件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合效果好,配合强度高,便于拆装,可重复利用且卡合性能稳定,使得墙板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同时还减少了装修胶水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板组合件利用上述的新型连接组件作为依托来完成墙板的安装,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连接组件的加固块的示意图;
图3为使用卡钳安装加固块时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新型连接组件安装墙板时的示意图;
图5为利用新型连接组件安装灯管的第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新型连接组件安装灯管的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利用设置了散热槽的新型连接组件安装灯管的第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利用设置了散热槽的新型连接组件安装灯管的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板组合件的示意图。
图标:1000-新型连接组件;100-第一连接件;110-卡合槽;120-平面壁;130-圆柱壁;140-第一贴合壁;150-散热槽;200-第二连接件;210-基板;220-第一扣板;230-第二扣板;240-第二贴合壁;300-加固块;310-缩径段;320-凸棱;330-定位孔;400-灯管;500-缝隙;600-卡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连接组件1000。新型连接组件1000包括: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
第一连接件100具有卡合槽110,卡合槽110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倒刺,倒刺的开口朝向卡合槽110的槽底,且倒刺沿卡合槽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连接件200具有用于同倒刺配合的筋条,以使第二连接件200能够卡合于第一连接件100。其中,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120或圆柱壁130,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中一者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
当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120时,如图1中(a)所示,此时倒刺的外壁相对于卡合槽110的槽壁呈倾斜的平面状,这样平面壁120有助于引导第二连接件200的筋条滑入到倒刺中实现与倒刺的卡合。通过该设计能够大大提升配合的容易程度,且有助于降低倒刺在配合过程中的磨损,便于重复使用。
当倒刺的外壁为圆柱壁130时,如图中1(b)所示,此时倒刺的外壁相对于卡合槽110的槽壁呈圆弧状,如此设置,圆柱壁130不仅有助于引导第二连接件200的筋条滑入到倒刺中实现与倒刺的卡合,同时还能够提升配合过程中的顺滑度,磨损度更低,更适用于小尺寸情况下的配合,能够尽可能地增加小尺寸情况下的可重复利用次数。
总体而言,新型连接组件1000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合效果好,配合强度高,便于拆装,可重复利用且卡合性能稳定,使得墙板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同时还减少了装修胶水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a)所示的情况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b)所示的情况同理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00包括基板210、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均设于基板210同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筋条设于第一扣板220的远离第二扣板230的一侧(第一扣板220的外侧壁)和第二扣板230的远离第一扣板220的一侧(第二扣板230的外侧壁)。通过该设计,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能使第二连接件200具有更高的弹性和让性,使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之间的配合更加容易,且能够避免出现不可逆的形变。
进一步地,倒刺为多组,多组倒刺沿卡合槽110的深度方向设置。相应地,筋条也为多根,多根筋条沿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板面设置,且多根筋条之间平行设置。倒刺的平面壁120同卡合槽110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为10~20°,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15°,筋条的外壁设置为用于同倒刺的外壁相贴合的平面壁120。即在将第二连接件200卡入卡合槽110时,在倒刺的引导下,当筋条顺着倒刺的平面壁120滑动时,筋条的外壁同倒刺的平面壁120使完全贴合的。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减小在配合过程中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弹性形变量,从而将形变量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避免发生不可逆转变,同时还能够提高倒刺和筋条之间的契合度,减小倒刺和筋条的磨损量,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当倒刺的外壁设置为圆柱壁130时,即图1中(b)所示的情形,此时可以将倒刺设置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形式,而筋条的外壁也为圆柱壁130,筋条的横截面也呈半圆形,倒刺所对应的圆柱的半径同筋条所对应的圆柱的半径相等。倒刺和筋条均为连续设置,相邻两个倒刺相接触,且相邻两个筋条也相接触。如此设置,利用相邻两个倒刺和相邻两个筋条之间的盈余空间作为卡合空间,这种情况下倒刺和筋条的顺滑度非常高,卡合非常方便,也不容易产生太大的机械磨损,非常适用于需要将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做的比较小的情况(此时倒刺和筋条也会相应地被做小),有利于小尺寸情况下的磨损量控制,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00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件100的远离卡合槽110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140。第二连接件200具有用于同墙板或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件200的远离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板或墙体贴合的第二贴合壁2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0用于同墙体连接,第二连接件200用于同墙板连接。
此时,还可以设置加固块300,如图2所示,加固块300用于卡合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以将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分别抵接于卡合槽110的槽壁。加固块300呈柱状,加固块300的一端具有外径逐渐减小并用于导向的缩径段310,加固块300的外壁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凸棱320,加固块300的远离缩径段3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同卡钳600配合的定位孔330。
通过以上设计,当第二连接件200卡入第一连接件100的卡合槽110之后,利用加固块300来填充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的空间,使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都被加固块300抵接于卡合槽110的两侧槽壁上,从而提高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二者同槽壁的贴合强度,提升倒刺和筋条卡合强度,从而防止第二连接件200从卡合槽110中意外脱出,大大提升了整体的可靠度。
在安装加固块300时,将加固块300从卡合槽110的两端沿其轴向卡入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可以借助卡钳600来进行安装,如图3所示,将卡钳600的端部插入加固块300的定位孔330,每一次一个卡钳600可以同时装上两个加固块300,将两个加固块300放置于卡合槽110的两端,并闭合卡钳600,即可将两个加固块300从两端同时卡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整体操作非常方便高效。
而加固块300利用其外壁的凸棱320能够稳定地配合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起到加固效果。当需要进行拆卸时,可以利用顶杆从卡合槽110的一端将加固块300从另一端顶出,也可以将螺杆配合至定位孔330,然后拉动螺杆将加固块300拉出。当加固块300被取出后,可以将第二连接件200沿着卡合槽110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将第二连接件200从卡合槽110的端部滑出,完成拆卸。其中,可以根据墙板的实际大小情况和新型连接组件1000在墙板和墙体之间的具体安装位置灵活选择顶杆或螺杆来拆卸加固块300。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槽110的槽底开设有贯穿第一连接件100的安装孔,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开设有贯穿基板210的安装孔。第一连接件100由膨胀螺丝或螺栓连接于墙体,第一连接件100由膨胀螺丝或螺栓连接于墙板,如图4所示。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地节约安装空间,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的间隙能够为膨胀螺丝和螺栓等零件进行让位,不仅不影响正产安装,而且还能够对膨胀螺丝和螺栓等进行隐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0可以设置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还安装有灯管400,基板210开设有透光孔和/或基板210由透光材料制成,从而便于灯光透过基板210照射出来,如图5所示。或者在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安装灯管400之后,将第二连接件200以基板210朝向卡合槽110的槽底可拆卸地卡合于卡合槽110,从而使灯管400暴露于卡合槽110外,如图6所示。
通过以上设计,还可以利用新型连接组件1000来安装灯管400,实现室内照明的个性化定制,大大提高了新型连接组件1000的实用度。其中,灯管400不仅包括日光灯管400、彩色灯管400,还包括流光带等类灯管400饰品。
安装灯管400之后,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避免过热,可以在卡合槽110的槽底和第一连接件100的远离卡合槽110一侧的侧壁开设多根散热槽150,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散热槽150直接由第一连接件100避免凹陷形成,且多根散热槽150之间为平行间隔设置,这样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也不会影响第一连接件100和墙体或墙板之间的贴合效果。
回到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墙板组合件。墙板组合件包括:墙板和新型连接组件1000。
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二者中任一者同墙体连接,另一者同墙板连接。相邻两个墙板之间预留用于埋设灯管400、流光带或彩灯的缝隙5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0同墙体连接,第二连接件200同墙板连接。根据墙板的大小调节第一连接件100的在墙体上的安装位置,使相邻两个墙板之间留出一定的缝隙500,将缝隙500作为安装灯管400、流光带或彩灯等装饰品的埋设部位,可以大大节约装修空间,并足够美观。缝隙500的宽度、数量以及分布方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适合个性化装修设计,且墙板的拆装都非常方便,安装强度高,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新型连接组件1000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合效果好,配合强度高,便于拆装,可重复利用且卡合性能稳定,使得墙板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同时还减少了装修胶水的使用。墙板组合件利用新型连接组件1000作为依托来完成墙板的安装,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倒刺,所述倒刺的开口朝向所述卡合槽的槽底,且所述倒刺沿所述卡合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同所述倒刺配合的筋条,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其中,所述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或圆柱壁,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一者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基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均设于所述基板同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筋条设于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二者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为多组,多组倒刺沿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筋条也为多根,多根所述筋条沿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的板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的外壁为平面壁,所述平面壁同所述卡合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为10~20°;所述筋条的外壁为用于同所述倒刺的外壁相贴合的平面壁。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的外壁为圆柱壁,所述倒刺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筋条的外壁也为圆柱壁,所述筋条的横截面也呈半圆形;所述倒刺所对应的圆柱的半径同所述筋条所对应的圆柱的半径相等,所述倒刺和所述筋条均为连续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倒刺相抵,且相邻两个所述筋条也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卡合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之间还安装有灯管,所述基板开设有透光孔和/或所述基板由透光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卡合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之间还安装有灯管,所述第二连接件以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卡合槽的槽底可拆卸地卡合于所述卡合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时,所述基板位于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二者的靠近所述卡合槽的槽底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卡合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体或墙板贴合的第一贴合壁;
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同墙板或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的一侧具有用于同墙板或墙体贴合的第二贴合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连接组件还包括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用于卡合于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分别抵接于所述卡合槽的槽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的一端具有外径逐渐减小并用于导向的缩径段,所述加固块的外壁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凸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的远离所述缩径段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同卡钳配合的定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基板的安装孔。
13.一种墙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和如权利要求1~5、8~12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二者中任一者同墙体连接,另一者同所述墙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之间预留用于埋设灯管、流光带或彩灯的缝隙。
CN201822129223.4U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Active CN210117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9223.4U CN210117890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9223.4U CN210117890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7890U true CN210117890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9223.4U Active CN210117890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7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2504B1 (en) Led ceiling lamp
CN210117890U (zh)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109339336A (zh) 一种拼装墙板
CN106969300B (zh) 吸顶灯
CN216431342U (zh) 一种无缝连接的线型灯具
CN109578885B (zh) 一种高棚灯及其装配方法
KR102067194B1 (ko) 사출 일체형 에지프레임체를 갖는 평판형 천정등
CN210567802U (zh) Led橱柜灯
CN115560299A (zh) 一种拼接灯具
CN210117893U (zh)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JP2012114088A (ja) 埋め込み型照明装置及び埋め込み型照明装置カバー
CN21817866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条
CN214948522U (zh) Led灯具安装载体
CN214198538U (zh) 线性灯具
CN220067440U (zh) 一种带滑槽的网卡模块
CN217402324U (zh) 易装卸的led壳体
CN217928463U (zh) 一种舱顶灯
CN211289977U (zh) 一种组装式灯具
CN214008997U (zh) 一种便捷式卡扣安装防水灯具
CN212805311U (zh) 拼接式线条灯
CN214840639U (zh) 一种扣件组合、灯具
CN218295480U (zh) 一种天花灯
CN212408430U (zh) 一种吸顶灯
CN212135870U (zh) 一种具有多种装配方式的消防应急灯
CN214064844U (zh) 一种led控制装置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