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6233U -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6233U
CN210116233U CN201920574816.3U CN201920574816U CN210116233U CN 210116233 U CN210116233 U CN 210116233U CN 201920574816 U CN201920574816 U CN 201920574816U CN 210116233 U CN210116233 U CN 210116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layer
pure cotton
cotton fabric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48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建树
张龙鑫
罗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HAN (QUANZHOU) NEW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HAN (QUANZHOU) NEW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HAN (QUANZHOU) NEW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HAN (QUANZHOU) NEW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48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6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6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62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包括底层,底层的表面缠绕固定连接有防护层,防护层包括防水层和抑菌层,防水层位于抑菌层的顶部,防水层的底部与抑菌层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水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莱赛尔纤维层和竹炭纤维层,抑菌层包括银纤维层、芳纶纤维层和竹纤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层、防护层、防水层、抑菌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莱赛尔纤维层、竹炭纤维层、银纤维层、芳纶纤维层和竹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纯棉织物面料在使用时,难免会因外界水源滴入纯棉织物面料表面,同时外界存在细菌,从而影响使用者穿着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纯棉织物面料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纯棉织物面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纯棉织物面料在使用时,难免会因外界水源滴入纯棉织物面料表面,同时外界存在细菌,从而影响使用者的穿着,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纯棉织物面料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具备防水、抑菌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纯棉织物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水、抑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水、抑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表面缠绕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水层和抑菌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抑菌层的顶部,所述防水层的底部与抑菌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莱赛尔纤维层和竹炭纤维层,所述抑菌层包括银纤维层、芳纶纤维层和竹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位于莱赛尔纤维层的顶部,所述莱赛尔纤维层位于竹炭纤维层的顶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的底部与莱赛尔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莱赛尔纤维层的底部与竹炭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莱赛尔纤维层的厚度为0.15mm~0.25mm,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0.3mm。
优选的,所述银纤维层位于芳纶纤维层的顶部,所述芳纶纤维层位于竹纤维层的顶部,所述银纤维层的底部与芳纶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芳纶纤维层的底部与竹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银纤维层的厚度为0.12mm~0.22mm,所述芳纶纤维层的厚度为0.15mm~0.27mm,所述竹纤维层的厚度为0.22mm~0.32mm。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层、防护层、防水层、抑菌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莱赛尔纤维层、竹炭纤维层、银纤维层、芳纶纤维层和竹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纯棉织物面料在使用时,难免会因外界水源滴入纯棉织物面料表面,同时外界存在细菌,从而影响使用者穿着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纯棉织物面料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耐光性和耐热性,有良好的耐久性、尺寸稳定性和较好的弹性,而且弹性不受湿度的影响,手感柔软,吸湿性、耐磨性和纤维卷曲性好,拉伸弹性和压缩弹性极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莱赛尔纤维层,莱赛尔纤维层具有吸汗透气性,高强度,耐穿,莱赛尔纤维层还具有的舒适性、手感好、易染色等特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银纤维层,银纤维层具有美白、抗衰老的功效,能够起到滋润肌肤达到美白保湿的目的,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具有杀菌除臭,防过敏,调节体温的功效,让穿戴更加舒适,屏蔽性能更加显著。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芳纶纤维层,芳纶纤维层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绝缘、抗老化、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竹纤维层,竹纤维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护层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水层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抑菌层的剖视图。
图中:1底层、2防护层、3防水层、4抑菌层、30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2莱赛尔纤维层、303竹炭纤维层、401银纤维层、402芳纶纤维层、403竹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包括底层1,底层1的表面缠绕固定连接有防护层2,防护层2包括防水层3和抑菌层4,防水层3位于抑菌层4的顶部,防水层3的底部与抑菌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水层3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莱赛尔纤维层302和竹炭纤维层30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位于莱赛尔纤维层302的顶部,莱赛尔纤维层302位于竹炭纤维层303的顶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的底部与莱赛尔纤维层302的顶部固定连接,莱赛尔纤维层302的底部与竹炭纤维层303的顶部固定连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的厚度为0.1mm~0.2mm,莱赛尔纤维层302的厚度为0.15mm~0.25mm,竹炭纤维层303的厚度为0.2mm~0.3mm,通过设置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耐光性和耐热性,有良好的耐久性、尺寸稳定性和较好的弹性,而且弹性不受湿度的影响,手感柔软,吸湿性、耐磨性和纤维卷曲性好,拉伸弹性和压缩弹性极好,通过设置莱赛尔纤维层302,莱赛尔纤维层302具有吸汗透气性,高强度,耐穿,莱赛尔纤维层302还具有的舒适性、手感好、易染色等特点,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303,竹炭纤维层303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抑菌层4包括银纤维层401、芳纶纤维层402和竹纤维层403,银纤维层401位于芳纶纤维层402的顶部,芳纶纤维层402位于竹纤维层403的顶部,银纤维层401的底部与芳纶纤维层402的顶部固定连接,芳纶纤维层402的底部与竹纤维层403的顶部固定连接,银纤维层401的厚度为0.12mm~0.22mm,芳纶纤维层402的厚度为0.15mm~0.27mm,竹纤维层403的厚度为0.22mm~0.32mm,通过设置银纤维层401,银纤维层401具有美白、抗衰老的功效,能够起到滋润肌肤达到美白保湿的目的,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具有杀菌除臭,防过敏,调节体温的功效,让穿戴更加舒适,屏蔽性能更加显著,通过设置芳纶纤维层402,芳纶纤维层402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绝缘、抗老化、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通过设置竹纤维层403,竹纤维层40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层1、防护层2、防水层3、抑菌层4、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莱赛尔纤维层302、竹炭纤维层303、银纤维层401、芳纶纤维层402和竹纤维层40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纯棉织物面料在使用时,难免会因外界水源滴入纯棉织物面料表面,同时外界存在细菌,从而影响使用者穿着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纯棉织物面料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该纯棉织物面料,通过设置底层1、防护层2、防水层3、抑菌层4、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莱赛尔纤维层302、竹炭纤维层303、银纤维层401、芳纶纤维层402和竹纤维层40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纯棉织物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水、抑菌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包括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的表面缠绕固定连接有防护层(2),所述防护层(2)包括防水层(3)和抑菌层(4),所述防水层(3)位于抑菌层(4)的顶部,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与抑菌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3)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莱赛尔纤维层(302)和竹炭纤维层(303),所述抑菌层(4)包括银纤维层(401)、芳纶纤维层(402)和竹纤维层(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位于莱赛尔纤维层(302)的顶部,所述莱赛尔纤维层(302)位于竹炭纤维层(303)的顶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的底部与莱赛尔纤维层(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莱赛尔纤维层(302)的底部与竹炭纤维层(303)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层(301)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莱赛尔纤维层(302)的厚度为0.15mm~0.25mm,所述竹炭纤维层(303)的厚度为0.2mm~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纤维层(401)位于芳纶纤维层(402)的顶部,所述芳纶纤维层(402)位于竹纤维层(403)的顶部,所述银纤维层(401)的底部与芳纶纤维层(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芳纶纤维层(402)的底部与竹纤维层(403)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纤维层(401)的厚度为0.12mm~0.22mm,所述芳纶纤维层(402)的厚度为0.15mm~0.27mm,所述竹纤维层(403)的厚度为0.22mm~0.32mm。
CN201920574816.3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16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4816.3U CN210116233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4816.3U CN210116233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6233U true CN210116233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3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48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16233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6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67249U (zh) 一种抗菌面料
CN213199019U (zh) 一种透气面料
CN213167210U (zh) 一种保暖梭织面料
CN210116233U (zh) 一种纯棉织物面料
CN114590013A (zh) 一种透气性自控的抗菌型锦纶面料
CN213261433U (zh) 一种防静电面料
CN210436741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仿麻织物
CN210590840U (zh) 透气性绝佳的纯棉强捻色纱
CN210911455U (zh) 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半精梳丝毛条混针织纱线面料
CN214324414U (zh) 一种新型提花面料
CN213973001U (zh) 一种针纺织品面料
CN215203847U (zh) 一种轻型阻燃的纺纱面料
CN220075786U (zh) 一种穿着冰感舒适的面料
CN216466703U (zh) 一种亲肤棉纤维保暖纺织面料
CN214449113U (zh) 环保型桑蚕丝提花面料
CN205416552U (zh) 一种亲肤保暖抑菌的立体复合面料
CN218804452U (zh) 一种抗静电针织布
CN219028749U (zh) 一种新型面料
CN214239833U (zh) 一种抗紫外线真丝面料
CN216993393U (zh) 一种背部增强型吸汗衬衣面料
CN217399076U (zh) 一种抑菌涤纶丝
CN212312975U (zh) 一种导湿导热化学纤维涤纶丝
CN214419810U (zh)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针纺面料
CN210733479U (zh) 一种高舒适度麻布
CN212073190U (zh) 一种涤纶弹丝格子牛津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