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2528U -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2528U
CN210112528U CN201920612954.6U CN201920612954U CN210112528U CN 210112528 U CN210112528 U CN 210112528U CN 201920612954 U CN201920612954 U CN 201920612954U CN 210112528 U CN210112528 U CN 210112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rivers
water
radiator body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29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显椿
夏波涛
季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b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 Bo Heat Transf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 Bo Heat Transf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 Bo Heat Transf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6129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2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2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2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散热器能够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显著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设备对可靠性要求、性能指标、功率密度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热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功率器件是多数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器件,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功率器件的散热方案除了能有效的散掉热量外,可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当IGBT原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导通以及开关损耗,因此需要安装冷却设备进行散热,以降低功率器件的温度,确保IGBT元器件在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可靠运行。目前,功率器件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水冷和热管等,随着器件性能要求和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对散热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从可靠性考虑,一般选用水冷散热器件进行冷却,现有水冷散热器件中冷水流经水冷通道过程中,水流流动较为平缓,水流内部中心吸热较少,引起吸热不均,水冷散热效率低。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024400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并联设置且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进水口相连的进水流道、至少两条并联设置且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管道,及用于连接,每一所述进水流道与每一所述出水流道的汇流流道。此技术方案中散热流道水流流经汇流流道较为平缓,水流吸热不均,对散热器散热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水流吸热不均影响散热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水流在通孔中形成扰流,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从而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将直流通道收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冷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回路,从出水口离开水流通道回路,从而将吸收的热量带离散热器,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管道中的回流时间,提高冷水的吸热效率;通过在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当水流流经直流通道后一部分水流从通孔中,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4mm。
通孔的孔径不能设置过大也不能设置过小,通孔孔径设置过大会影响水流在水流通道回路中的循环,降低散热效率;通孔孔径设置过小形成的水流扰动效果不佳。所以本实用新型将圆形通孔的孔径设置为2-4mm,既能保证水流在水流通道回路中进行良好循环,又能对直流通道中的水流造成较好的扰动效果,显著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钎料板,所述盖板通过钎料板采用真空钎焊工艺与散热器本体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导热片。
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导热片从而提高散热器的吸热能力,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片材质为金属铜或金属铝。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下部设有隔热板。
通过在散热器本体下部设置隔热板,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时,隔热板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散热器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隔挡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
凹槽能够增加水流的扰动效果,使水流吸收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2)凹槽能够增加水流的扰动效果,使水流吸收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散热器本体1、直流通道2、隔挡部3、通孔31、水流通道回路4、进水口11、出水口12、盖板13、钎料板14、导热片15、隔热板16、凹槽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8个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2,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3分隔,如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挡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隔挡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32,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mm,通孔的开口方向迎合水流的流向;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4,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13,所述散热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钎料板14,所述盖板通过钎料板采用真空钎焊工艺与散热器本体焊接为一体,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导热片15,所述导热片材质为金属铜或金属铝;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下部设有隔热板16。
散热在散热过程中将冷水从进水口通入水流通道回路,在水流通道回路循环后从出水口排出,从而将冷水循环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带离散热器,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管道中的回流时间,提高冷水的吸热效率;通过在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当水流流经直流通道后一部分水流从通孔中,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6个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圆形通孔孔径为4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1),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2),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3)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4),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钎料板(14),所述盖板通过钎料板采用真空钎焊工艺与散热器本体焊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导热片(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材质为金属铜或金属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下部设有隔热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32)。
CN201920612954.6U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Active CN210112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2954.6U CN21011252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2954.6U CN21011252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2528U true CN210112528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9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2954.6U Active CN21011252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2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0733B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高效散热装置
JP6482954B2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
CN103617849B (zh) 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器
CN212659535U (zh)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效液冷板
CN206294463U (zh) 一种新型水冷式散热器
CN210325776U (zh) 一种扰流式液冷散热装置
CN205356935U (zh) 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
CN107731765B (zh) 一种一体化液冷散热器
CN207251489U (zh) 一种3.3kW水冷AC/DC转换器内部水冷结构
CN207801985U (zh) 一种高效自动散热的路由器
CN210112528U (zh)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CN2133403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器件液冷散热器
CN216773236U (zh) 一种具有多层流道的水冷板
CN113727589A (zh) 水冷散热装置
CN210109732U (zh) 一种服务器cpu水冷散热器
CN207781584U (zh) 一种大功率igbt液冷散热装置
CN205645797U (zh) 功率模块的一体化液冷散热装置及其使用的底板
CN218603841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水冷板
CN21899864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215645724U (zh)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电力电气配电控制柜
CN217240606U (zh) 一种光储逆变器
CN220965474U (zh) 控制器的散热结构及控制器
CN220629857U (zh) 逆变器和储能电源
CN219269421U (zh) 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循环散热式一体化电源
CN220476189U (zh) 变流器及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02, building 3, no.371, Mingxi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311200

Patentee after: Xiangb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20 7th floor, building D, information port town, 198 Q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ENBO (HANGZHOU) HEAT TRANSFER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