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9378U -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9378U
CN210109378U CN201922351861.5U CN201922351861U CN210109378U CN 210109378 U CN210109378 U CN 210109378U CN 201922351861 U CN201922351861 U CN 201922351861U CN 210109378 U CN210109378 U CN 210109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glue
shaped groove
fiber array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18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祥波
黄望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lu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lu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lu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lu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18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9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9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9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纤阵列,包括盖板、基板和预设数量的光纤,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预设数量的第一U型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盖板上的第一U型槽相匹配的第二U型槽,每根光纤分别通过第一U型槽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进行固定;所述第一U型槽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的内表面均为磨砂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和基板上的固定槽由现有的V型槽设置成U型槽结构,使得使得光纤阵列中的光纤(光纤带)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20~25%,同时当胶水气泡未完全渗透U型槽的情况下,强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5~8%。通过在将U型槽的内表面设置成磨砂面,使得U型槽内的紫外固化胶水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加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迅猛增长,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随着长距离信息传递的需求变大,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光纤阵列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大。使用不同通道的光分路器芯片和光纤阵列,即可制作出相应的1:4、1:8、1:16、1:32等不同分支比的光分路器。对于光传输网络设备而言,其中,动态光分插复用(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的使用能够灵活地扩大网络容量并减少运营成本。WSS是当前RODAM的一项技术选择。对于1×N WSS而言,1是指公共(COM)端口,N代表的是分支端口。WSS的运行是当一组波分复用 (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信号从COM端口进入时,该组WDM信号按照光波长分开,然后根据系统要求各波长被路由至N个分支端口中的一个分支端口。相反地光信号能够从N个分支端口中接收以作为输入并且从COM端口发送以作为输出。
目前,光纤阵列中的光纤通过盖板和基本上的V型槽进行固定,虽然V型槽在生产和加工(主要是开模)的过程中简单经济方便,但是V型槽对于光纤的定位和固定作用较弱,尤其是胶水气泡未完全渗透V型槽的情况下,使得光纤带在强力拉扯下容易脱出;同时光纤阵列作为有源光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过程中温度的最高值和变化速度远远高于无源光器件的使用环境,而用于粘接基板和盖板的紫外固化胶水粘度低,固化后的硬度高,在经历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极易破坏基板或者盖板,使得光纤阵列的加工和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光纤阵列,通过将盖板和基板上的V型槽设置成U型槽结构,使得光纤阵列中的光纤(光纤带)的强度和稳定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包括盖板、基板和预设数量的光纤,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预设数量的第一U型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盖板上的第一U型槽相匹配的第二U型槽,每根光纤分别通过第一U型槽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进行固定;所述第一U型槽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的内表面均为磨砂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每个所述第一U型槽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内部的光纤段为去除涂覆层的光纤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基板包括粘贴面和台阶面,所述粘贴面和台阶面之间设置有连接台阶;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粘贴面上,所述粘贴面上涂覆有用于粘贴盖板和基板的第一胶水层;所述连接台阶的边缘上均匀涂覆有第二胶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粘贴面的表面呈水平结构,所述台阶面的表面呈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台阶的表面呈斜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第一胶水层为紫外固化胶水,所述紫外固化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350~500cps,胶水固化后硬度为邵氏83D。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第二胶水层为紫外固化胶水,所述紫外固化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4800~5300cps,固化后硬度为邵氏50D。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台阶面上涂覆有第三胶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第三胶水层为硅胶胶水,所述硅胶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45000cps,固化后硬度为邵氏27A。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通过将盖板和基板上的固定槽由现有的V型槽设置成U型槽结构,使得使得光纤阵列中的光纤(光纤带)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20~25%,同时当胶水气泡未完全渗透U型槽的情况下,强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5~8%,通过在将U型槽(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内表面设置成磨砂面,使得U型槽内的紫外固化胶水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加强。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通过在粘贴面上涂覆有用于粘贴盖板和基板的第一胶水层;在连接台阶的边缘上均匀涂覆有第二胶水层,当光纤阵列在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速度较快时,由于第二胶水层可以阻止第一胶水层在粘贴面上进行膨胀和流动,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第一胶水层的粘度下降而造成基板和盖板剥离后发生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光纤阵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光纤阵列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光纤阵列的主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1、盖板;2、基板;2.1、粘贴面;2.2、台阶面;2.3、连接台阶;3、光纤;4、第一U型槽;5、第二U型槽;6、磨砂面;7、第一胶水层;8、第二胶水层;9、第三胶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光纤阵列,具体包括盖板1、基板2和预设数量的光纤3,盖板1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第一U型槽4,基板2上设置有与盖板1上的第一U型槽4相匹配的第二U型槽5,每根预设的光纤3分别通过盖板1上的第一U型槽4和基板2上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5进行固定。通过U型槽(第一U型槽4和第二U型槽5)设计使得光纤阵列中的光纤(光纤带)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20~25%,同时当胶水气泡未完全渗透U型槽的情况下,强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5~8%。具体的由于V型槽采用的是两点式固定的方式对盖板1和基板2内的光纤3进行定位固定,而采用U型槽设计采用的是三点式固定的方式对光纤3进行定位固定,显然三点式定位比两点式定位的强度和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将第一U型槽4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5的表面均为磨砂面6,使得U型槽(第一U型槽4和第二U型槽5)内的紫外固化胶水(图中未标示)的附着力更强,对光纤3的固化效果更好,尤其是当紫外固化胶水在固化过程中有气泡的情况下效果更优。
参见图1至3所示,基板2包括粘贴面2.1和台阶面2.2,粘贴面2.1和台阶面2.2之间设置有连接台阶2.3,其中,粘贴面2.1和台阶面2.2均指的是基板2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盖设在粘贴面2.1上,粘贴面2.1上涂覆有用于粘贴盖板1和基板2的第一胶水层7;在连接台阶1的边缘上均匀涂覆有第二胶水层8。在本实施例中,当光纤阵列在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速度较快时,由于第二胶水层8可以阻止第一胶水层7在粘贴面2.1上进行膨胀和流动,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第一胶水层7的粘度下降而造成基板2和盖板1剥离后发生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粘贴面2.1的表面呈水平结构,台阶面2.2的表面呈弧形结构,用于连接粘贴面2.1和台阶面2.2之间的连接台阶2.3的表面呈斜面结构。粘贴面2.1的表面呈水平结构使得盖板1 和基板2之间的粘贴更加牢固,将台阶面2.2的表面设置成弧形结构实现光纤阵列中盖板1的平滑过渡,设置连接台阶2.3便于涂覆第二胶水层8。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参见图1至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水层7为紫外固化胶水,所述紫外固化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350~500cps,胶水固化后硬度为邵氏83D。第二胶水层8为紫外固化胶水,所述紫外固化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4800~5300cps,固化后硬度为邵氏50D。在所述台阶面2.3上涂覆有第三胶水层9,所述第三胶水层9为硅胶胶水,所述硅胶胶水25°C下的粘度为45000cps,固化后硬度为邵氏27A。第二胶水层8的粘度比第一胶水层7的粘度高很多,可以有效的阻止第一胶水层7的流动,第二胶水层8固化后的硬度比第一胶水层1固化后的硬度低一些可以保证连接台阶2.2的柔韧性,第三胶水层9采用硅胶胶水,可以很好地与第二胶水层8的柔韧性相匹配,而且透光性很好。
在本实施例中,在盖板1、基板2、光纤3组装完成后,先涂覆第二胶水层8,并用紫外固化灯进行固化,再将第一胶水层7注入到粘贴面2.1上(即将紫外固化胶水注入基板2和盖板1之间),待第一胶水层7填满基板2和盖板1之间的空隙时,使用紫外固化灯进行固化,最后再将第三胶水层9涂满基板2的台阶面2.2,常温放置30分钟以上后,即可完成胶水的填充与涂覆。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新型光纤阵列,包括盖板(1)、基板(2)和预设数量的光纤(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预设数量的第一U型槽(4),所述基板(2)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盖板(1)上的第一U型槽(4)相匹配的第二U型槽(5),每根光纤(3)分别通过第一U型槽(4)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5)进行固定;所述第一U型槽(4)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5)的内表面均为磨砂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U型槽(4)和与之匹配的第二U型槽(5)内部的光纤段为去除涂覆层的光纤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包括粘贴面(2.1)和台阶面(2.2),所述粘贴面(2.1)和台阶面(2.2)之间设置有连接台阶(2.3);所述盖板(1)盖设在所述粘贴面(2.1)上,所述粘贴面(2.1)上涂覆有用于粘贴盖板(1)和基板(2)的第一胶水层(7);所述连接台阶(2.3)的边缘上均匀涂覆有第二胶水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面(2.1)的表面呈水平结构,所述台阶面(2.2)的表面呈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台阶(2.3)的表面呈斜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水层(7)为紫外固化胶水,所述紫外固化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350~500cps,胶水固化后硬度为邵氏83D。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水层(8)为紫外固化胶水,所述紫外固化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4800~5300cps,固化后硬度为邵氏50D。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阶面(2.2)上涂覆有第三胶水层(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胶水层(9)为硅胶胶水,所述硅胶胶水在25°C下的粘度为45000cps,固化后硬度为邵氏27A。
CN201922351861.5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Active CN210109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1861.5U CN210109378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1861.5U CN210109378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9378U true CN210109378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1861.5U Active CN210109378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9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2796B2 (en) MUX/DEMUX comprising capillary filter block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3383482B (zh) 用于与vscel或pin阵列耦合的光纤阵列的制造方法
WO2018077211A1 (zh) 一种具有高可靠度的光纤阵列
CN206489297U (zh) 1×8超小型波分复用器
CN111007591B (zh) 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光纤阵列
CN210109386U (zh) 一种增强固化效果的光纤阵列
CN101398513A (zh) 紧凑结构型光纤阵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3303555B2 (ja) 複合光導波路カプラ
CN218158413U (zh) 硅光集成芯片以及多波长并行光模块组件
US20130094801A1 (en) Optical splitter array
CN210109378U (zh) 一种新型光纤阵列
WO2003040778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ross-connecting optical fibers with layered substrates forming fiber optic ribbons
US11385405B2 (en) Fiber array for vertical coupling
CN210109385U (zh) 一种加强型光纤阵列
CN104459884A (zh) 一种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制作方法
CN208721830U (zh) 一种在wdm中实现demux功能的光学组合件
CN111208609A (zh) 一种双盖板的光纤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49304B (zh) 多通道双向可逆波分复用器
CN108873179A (zh) 一种硅基粗波分复用器组件的调试方法
CN211402829U (zh) 一种2xn准直器阵列
CN108549131A (zh) 具有陶瓷插芯的光纤器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08569098U (zh) 一种硅基粗波分复用器组件及其调试装置
CN206270545U (zh) 1×4波分复用器
CN212808695U (zh) C-Lens透镜波分复用器
US11141941B2 (en) Device for moulding lens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en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