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4671U -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4671U
CN210104671U CN201920481285.3U CN201920481285U CN210104671U CN 210104671 U CN210104671 U CN 210104671U CN 201920481285 U CN201920481285 U CN 201920481285U CN 210104671 U CN210104671 U CN 210104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sash
plug
side slop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12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华锋
余茂科
朱志铭
方勇刚
陈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12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4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4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4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边坡坡面上的框格,所述框格包括两块插头挡板和两块插槽挡板,所述插头挡板的两端均设有榫头,所述插槽挡板的两端均设有供相邻插头挡板的所述榫头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两块插头挡板和两块插槽挡板依次交替设置围合组成所述框格,所述框格的底部设有吸水层,所述框格内填充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基质层,所述基质层上种植有植被层。本实用新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生态防护修复效果好、且施工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生态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利、交通等基础工程建设大规模进行,出现了大量涉及边坡防护的问题,如边坡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出现崩塌滑坡等现象,进而造成边坡水土流失等灾害,这不仅会威胁边坡主体工程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对边坡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需要对边坡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治理。
现有的边坡生态防护常采用挂网客土喷播植生或在边坡坡面上设置框格的方式,其中边坡生态防护框格安装方便快捷,能够对坡面非常平整的边坡进行工程防护和生态修复,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作用,现有的边坡生态防护框格为一个一个的框架整体,框架整体体积较大运输过程不方便,如果整体式框架的某个部分损坏会导致整个框架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态防护修复效果好、且施工安装方便快捷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边坡坡面上的框格,所述框格包括两块插头挡板和两块插槽挡板,所述插头挡板的两端均设有榫头,所述插槽挡板的两端均设有供相邻插头挡板的所述榫头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两块插头挡板和两块插槽挡板依次交替设置围合组成所述框格,所述框格的底部设有吸水层,所述框格内填充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基质层,所述基质层上种植有植被层。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框格之间共用一块所述插槽挡板,所述插槽挡板的两侧均设有供相邻框格的所述插头挡板的所述榫头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所述框格还包括用于将框格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端部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槽挡板的侧面设有供所述插接头插入连接的插接槽。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中心位置的底部设有尖刺部。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所述插头挡板和插槽挡板的板面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所述插头挡板和插槽挡板的端部均设有固定孔。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所述框格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钉和连接板,所述固定钉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固定钉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在边坡中。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一个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插槽挡板的所述固定孔对应的所述固定钉和至少一个与相邻插头挡板的固定孔对应的固定钉。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位于所述插头挡板端部的所述固定孔和位于相邻的所述插槽挡板端部的固定孔之间的连线为l,插头挡板和插槽挡板组成的角的角平分线与连线l重合。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多个所述框格依次相邻布置在边坡坡面上,沿坡面上下方向相邻的所述框格对应的所述插头挡板之间留有用于放置缓释化肥的沟槽。
上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优选的,所述边坡的坡顶和坡脚均设置有截水沟,所述边坡的坡面上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坡顶和坡脚的截水沟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边坡坡面上的框格,框格由两块插头挡板和两块插槽挡板交替设置围合组成,运输时可以将框格的插头挡板和插槽挡板拆卸后运输,避免直接运输框架整体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在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施工过程中,只需将插头挡板和插槽挡板交替设置,从垂直于坡面的方向安装使榫头和榫槽实现配合连接,即能组装成完整的框格,如果框格的某个地方损坏,仅需更换相应的插头挡板或插槽挡板,无需更换整个框格,降低了成本,此外在边坡生态防护后期,植被层的根系深深扎入坡面土体中后,可以将未损坏的插头挡板和插槽挡板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坡面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未设置分隔板)。
图3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中框格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未设置分隔板)。
图4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中框格的结构示意图(设置有分隔板)。
图5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中插槽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中插头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框格;11、插头挡板;111、榫头;112、透水孔;12、插槽挡板;121、榫槽;122、插接槽;13、吸水层;14、分隔板;141、插接头;142、尖刺部;15、固定孔;16、固定件;161、固定钉;162、连接板;2、沟槽;3、截水沟;4、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边坡坡面上的框格1,框格1包括两块插头挡板11和两块插槽挡板12,插头挡板11的两端均设有榫头111,插槽挡板12的两端均设有供相邻插头挡板11的榫头111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121,两块插头挡板11和两块插槽挡板12依次交替设置围合组成框格1,框格1的底部设有吸水层13,框格1内填充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基质层,基质层上种植有植被层。框格1由两块插头挡板11和两块插槽挡板12交替设置围合组成,运输时可以将框格1的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拆卸后运输,安装时将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交替设置并沿垂直于坡面的方向插入使榫头111和榫槽121实现配合连接,该结构的框格1结构稳固,便于运输且施工安装方便灵活,可根据地形进行相应的调整安装,且便于维修更换和重复利用。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框格1之间共用一块插槽挡板12,插槽挡板12的两侧均设有供相邻框格1的插头挡板11的榫头111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121。具体的,横向排列的相邻框格1之间共用同一块插槽挡板12,插槽挡板12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榫槽121,以便于左侧和右侧的框格1的插头挡板11对接插入连接。共用插槽挡板12能够减少所需插槽挡板12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同时相比于设置两个独立的侧边,采用共用插槽挡板12的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框格1的侧边即插槽挡板12所占的面积,从而能留出更多的有效面积来设置基质层和植被层。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框格1还包括用于将框格1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的分隔板14,分隔板14的端部设有插接头141,插槽挡板12的侧面设有供插接头141插入连接的插接槽122。具体的,分隔板14为由两块相互垂直设置的平板组成的十字形分隔板,十字形分隔板中的一块平板两端设有插接头141,插接头141可插入在插接槽122中实现分隔板14相对于框格1的固定。若边坡的坡度较陡同时框格1内部空间过大,框格1内的基质层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至框格1的底部,不利于基质层的均匀分散,分隔板14可以将框格1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多个小区域,能避免基质层大面积的下滑,且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使用分隔板14以及采用何种形式的分隔板14,以便对框格1内的空间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
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4中心位置的底部设有尖刺部142。尖刺部142刺入边坡坡面中,起到固定分隔板14的作用,同时分隔板14受到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尖刺部142传递至边坡坡面,避免分隔板14受力过大而变形甚至损坏。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的板面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112。设置透水孔112使不同框格1之间的基质层中的水分和养分能够相互流通,保证植被层生长环境的一致。
本实施例中,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的端部均设有固定孔15。向固定孔15中打入用于固定的钉或杆可以将插头挡板11及插槽挡板12牢固固定在边坡坡面上。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框格1还包括固定件16,固定件16包括固定钉161和连接板162,固定钉161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62上,固定钉161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15固定在边坡中。固定钉161配合固定孔15实现了框格1的固定,同时固定钉161端部的连接板162便于施力将固定钉161拔出,以便维修更换或回收重复利用。
本实施例中,一个连接板162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与插槽挡板12的固定孔15对应的固定钉161和至少一个与相邻插头挡板11的固定孔15对应的固定钉161。具体的,一个连接板162上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钉161,其中一个固定钉161对应的是插槽挡板12上的固定孔15,另外两个固定钉161分别对应的是该插槽挡板12左右两侧的相邻的插头挡板11上的固定孔15。通过连接板162将相邻框格1联系起来组成了整个边坡生态框格防护结构,提高了框格连接的整体性,框格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位于插头挡板11端部的固定孔15和位于相邻的插槽挡板12端部的固定孔15之间的连线为l,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组成的角的角平分线与连线l重合。具体的,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相互垂直设置,即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之间的夹角为90度,连线l设置在45度角处,连接板162也会在45度角处延伸。当插头挡板11或插槽挡板12受到压力出现偏移的趋势时,连接板162的连接作用会施加相应的力来抑制这种趋势,相对于连线l平行于插头挡板11或插槽挡板12的方向,设置在中间时,在插头挡板11或插槽挡板12的两个方向均有分力,连接效果更好,框格结构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多个框格1依次相邻布置在边坡坡面上,沿坡面上下方向相邻的框格1对应的插头挡板11之间留有用于放置缓释化肥的沟槽2。具体的,多个框格1呈矩形阵列排布成多行多列的结构,每一行的框格1与其相邻行的框格1保持平行,插头挡板11采用平板,平板的两端作为榫头111插入插槽挡板12的榫槽121中,在边坡坡面上布置框格1时,上下相邻的框格1的插头挡板11平板之间会形成一道沟槽2,该沟槽2由相邻的插头挡板11和两侧的插槽挡板12的端部围合构成,沟槽2内放置有缓释化肥,缓释化肥可以通过插头挡板11上的透水孔112缓慢渗透至基质层中,有利于植被层的生长。
本实施例中,边坡的坡顶和坡脚均设置有截水沟3,边坡的坡面上设有排水沟4,排水沟4的两端分别与坡顶和坡脚的截水沟3连通。坡顶和坡脚的截水沟3和坡面上的排水沟4配合提高了整个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地表水排水能力,将大部分地表水导流排出,避免雨水量过大对边坡坡面以及边坡防护结构进行冲刷,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蚀能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边坡坡面上的框格(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1)包括两块插头挡板(11)和两块插槽挡板(12),所述插头挡板(11)的两端均设有榫头(111),所述插槽挡板(12)的两端均设有供相邻插头挡板(11)的所述榫头(111)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121),两块插头挡板(11)和两块插槽挡板(12)依次交替设置围合组成所述框格(1),所述框格(1)的底部设有吸水层(13),所述框格(1)内填充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基质层,所述基质层上种植有植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框格(1)之间共用一块所述插槽挡板(12),所述插槽挡板(12)的两侧均设有供相邻框格(1)的所述插头挡板(11)的所述榫头(111)配合插入连接的榫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1)还包括用于将框格(1)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的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的端部设有插接头(141),所述插槽挡板(12)的侧面设有供所述插接头(141)插入连接的插接槽(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中心位置的底部设有尖刺部(1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的板面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1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的端部均设有固定孔(15),所述框格(1)还包括固定件(16),所述固定件(16)包括固定钉(161)和连接板(162),所述固定钉(161)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62)上,固定钉(16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15)固定在边坡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连接板(162)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插槽挡板(12)的所述固定孔(15)对应的所述固定钉(161)和至少一个与相邻插头挡板(11)的固定孔(15)对应的固定钉(1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插头挡板(11)端部的所述固定孔(15)和位于相邻的所述插槽挡板(12)端部的固定孔(15)之间的连线为l,插头挡板(11)和插槽挡板(12)组成的角的角平分线与连线l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框格(1)依次相邻布置在边坡坡面上,沿坡面上下方向相邻的所述框格(1)对应的所述插头挡板(11)之间留有用于放置缓释化肥的沟槽(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的坡顶和坡脚均设置有截水沟(3),所述边坡的坡面上设有排水沟(4),所述排水沟(4)的两端分别与坡顶和坡脚的截水沟(3)连通。
CN201920481285.3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Active CN210104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285.3U CN210104671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285.3U CN210104671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4671U true CN21010467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6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1285.3U Active CN210104671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46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9639A (zh) * 2020-04-30 2020-08-11 上海祥阳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结构
CN112709238A (zh) * 2020-12-28 2021-04-27 深圳市永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9639A (zh) * 2020-04-30 2020-08-11 上海祥阳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结构
CN112709238A (zh) * 2020-12-28 2021-04-27 深圳市永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4671U (zh)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CN207295737U (zh)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系统
CN206289053U (zh) 易组装维护的生态浮床
CN103650966A (zh) 一种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19776B1 (ko) 식생블록의 수분공급 시스템
CN210507320U (zh) 一种多功能护坡砖
CN205530295U (zh) 边坡
CN110258450B (zh) 生态景观恢复用的边坡水土保持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9797758B (zh) 裸露岩面绿化结构及方法
KR101029317B1 (ko) 옹벽용 식생블록
KR200404262Y1 (ko) 식생 보강토 옹벽블록
CN210104672U (zh)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框格
KR20150114449A (ko) 경계재를 이용한 비탈면 녹화 공법 및 비탈면에 시공되는 경계재
CN214194004U (zh) 一种透水铺装装置
KR101167561B1 (ko) 식생복원 옹벽축조용 블록
CN209798781U (zh) 裸露岩面绿化结构
KR102042226B1 (ko) 화분장착형 보강토 블럭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TW201200007A (en) Reversible planter board
CN207619931U (zh) 水土保持生态砖
CN219732044U (zh) 一种生态护坡板
KR100937169B1 (ko) 식생매트, 이를 포함하는 식생매트 유닛과 식생매트의시공방법
CN210369033U (zh) 一种生态挡土板构造
KR101700881B1 (ko) 식생토낭용 결속판
CN207597343U (zh) 一种生态鱼巢挡墙
CN216739489U (zh) 一种斜坡式生态护岸模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28 yuhangta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6 No. 89 West Ring Road,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 RESEAR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