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4491U - 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04491U CN210104491U CN201920791801.2U CN201920791801U CN210104491U CN 210104491 U CN210104491 U CN 210104491U CN 201920791801 U CN201920791801 U CN 201920791801U CN 210104491 U CN210104491 U CN 2101044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phalt
- clothes
- oil
- plate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沥青储存罐和沥青加热罐之间的沥青传输管道的外部套设有导热油套管,导热油套管与沥青加热罐中的导热油油腔相连通,导热油套管的正上方设置有晾衣杆,晾衣杆上晾衣区下方的导热油套管的管段上扣有隔热材料围成的框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将沥青储存罐中的沥青通过管道传输至沥青加热罐中,该管道往往长度较长(起码有二三十米甚至更长),沥青于该管道内经过一段路程后,沥青温度会大幅降低,很容易导致此时的沥青于管道内固化而堵塞管道。需要将设备停运后进行清除,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沥青传输效率。
目前对沥青传输管道的保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保温材料在沥青传输管道外部进行包裹,但保温效果往往不理想;第二种是使用加热装置对管路进行持续加热,但这种措施能耗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包括沥青储存罐、沥青加热罐、同时连通沥青储存罐和沥青加热罐的沥青传输管道,沥青传输管道上设有沥青传输泵,在沥青传输泵的驱动下,沥青储存罐中的沥青通过沥青传输管道被传输到沥青加热罐中,
沥青传输管道的外部套设有导热油套管,导热油套管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与沥青加热罐中用于对沥青加热罐中的沥青进行加热的导热油油腔相连通,除了进油口和出油口外,导热油套管与沥青传输管道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隔腔为密封状态,在进油管道上设有导热油循环泵,在导热油循环泵的驱动下,导热油油腔中的导热油依次经过进油管道、隔腔、出油管道并回到导热油油腔中实现导热油的循环回流。
作为优选:导热油套管的正上方设置有长度方向为左右向的水平晾衣杆;
作为优选:沿晾衣杆的长度方向,在晾衣杆的杆身上排列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由晾衣杆的上部竖直向下凹陷形成,凹槽连通晾衣杆杆身的前后两端;
作为优选:输送装置中还包括由竖直的前板、竖直的后板、竖直的左板、竖直的右板拼接而成的上下两面均为开口状的框体,左板的底沿竖直向上凹陷形成连通左板左右板面的第一条形凹槽,右板的底沿竖直向上凹陷形成连通右板左右板面的第二条形凹槽,
框体通过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扣在导热油套管的管身上,前板、后板、左板和右板的底沿均落在地面上并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撑力,同时导热油套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从左往右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
晾衣杆位于框体的上方,若干凹槽正向下的投影均落在前板、后板、左板和右板所围成的区域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左视),
图3为附图1的B—B剖视图(俯视),
图4为在附图2的基础上,对湿衣服进行烘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没有设置框体的情况下,热量的无效散发示意图,
其中,1—沥青储存罐,2—沥青加热罐,21—导热油油腔,22—外壳,23—内胆,3—沥青传输管道,31—沥青传输泵,4—导热油套管,41—进油管道,42—出油管道,43—导热油循环泵,5—晾衣杆,51—凹槽,6—框体,61—前板,62—后板,63—左板,631—第一条形凹槽,64—右板,641—第二条形凹槽,7—地面,8—晾衣架,9—衣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指的是附图(附图1)中的方向,“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这些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主要包括沥青储存罐1、沥青加热罐2、同时连通沥青储存罐1和沥青加热罐2的水平的沥青传输管道3,沥青传输管道3上设有沥青传输泵31,在沥青传输泵31的驱动下,沥青储存罐1中的沥青通过沥青传输管道3被传输到沥青加热罐2中,
圆柱状的沥青传输管道3的外部套设有同样为圆柱状的与沥青传输管道3为同轴设置的导热油套管4(沥青传输泵31位于导热油套管4的外部),导热油套管4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进油管道41和出油管道42与沥青加热罐2中起加热作用的导热油油腔21相连通(沥青加热罐2为双层罐,该双层罐的外壳22与内胆23之间的夹层中注有导热油,且夹层中安装有电加热器,该夹层即为导热油油腔21,内胆23的内腔用于容纳沥青),除了进油口和出油口,导热油套管4与沥青传输管道3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隔腔为密封状态,在进油管道41上设有导热油循环泵43,在导热油循环泵43的驱动下,导热油油腔21中的导热油依次经过进油管道41、隔腔、出油管道42并回到导热油油腔21中实现导热油的循环回流,
沥青储存罐1内的沥青仅被加热到80~100℃,可使沥青在泵的作用下能够被抽出沥青储存罐1,而沥青加热罐2中的导热油温度在150~170℃,基于上述设计,可利用沥青加热罐2中的导热油直接循环加热沥青传输管道3中的沥青,降低了能耗和成本,避免沥青在沥青传输管道3固化而塞管道;
在导热油套管4的正上方设置有长度方向为左右向的水平晾衣杆5,晾衣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沥青储存罐1的外侧壁上和沥青加热罐2的外侧壁上,沿晾衣杆5的长度方向在晾衣杆5的杆身上排列开设有若干凹槽51,凹槽51由晾衣杆5的上部竖直向下凹陷形成,凹槽51水平连通晾衣杆5杆身的前后两侧,
导热油套管4内的导热油油温持续较高,除了对沥青传输管道3内的沥青有加热保温作用外,相当一部分热量会散发到外部空气中,造成热量的浪费,因此本方案在导热油套管4的正上方设有晾衣杆5,操作人员可将洗下来的湿衣服挂在晾衣杆5上,利用导热油套管4所散发出的热量能较快地使衣服被烘干,即使在不出太阳的阴天,也不用担心衣服洗后长时间不干的问题,
而在晾衣杆5的杆身上排列开设有若干凹槽51,是为了对晾衣架8起到限位作用,因为输送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是会持续发生振动的,带动晾衣杆5振动后从而使挂在晾衣杆5上、挂有湿衣服9的晾衣架8沿晾衣杆5滑动,导致湿衣服9有可能远离导热油套管4上方而接受不到足够的来自导热油套管4的热量,甚至导致湿衣服9沿晾衣杆5移动至靠到沥青储存罐1的外侧壁上或沥青加热罐2的外侧壁(或框体6内侧壁)上,使湿衣服9受到污染;
输送装置中还包括由竖直的前板61、竖直的后板62、竖直的左板63、竖直的右板64拼接而成的上下两面均为开口状的长方体形状的框体6,左板63的底沿竖直向上凹陷形成连通左板63左右板面的第一条形凹槽631,右板64的底沿竖直向上凹陷形成连通右板64左右板面的第二条形凹槽641,
框体6通过第一条形凹槽631和第二条形凹槽641扣在导热油套管4的管身上,前板61、后板62、左板63和右板64的底沿均落在地面上并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撑力,同时导热油套管4沿自身长度方向从左往右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凹槽631和第二条形凹槽641,
晾衣杆5位于框体6的上方,各凹槽51正向下的投影均落在前板61、后板62、左板63和右板64所围成的区域内,装置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导热油套管4发生振动时,导热油套管4的外圆柱面与第一条形凹槽631和第二条形凹槽641的槽底、槽壁均无接触,避免了设备振动而驱动的框体6位移使框体6的上开口与挂在晾衣杆5上的湿衣服9上下不对齐,
围成框体6的前板61、后板62、左板63和右板64在材质上均为连续状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板材,这种板材具有较好的隔热性。本方案中采用框体6将导热油套管4的一段管身围住,使这段导热油套管4所散发出的热量能尽量被限制在框体6的包围腔内集中上升,减少了该管段所散发出的热量向周围远离湿衣服9的区域扩散的程度,也就增加了接触、靠近被挂在该管段上方的湿衣服9的热量占该管段所散发出的总热量的比例,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框体6上沿要明显高出导热油套管4所处位置,通过晾衣架8挂在晾衣杆5上的湿衣服的下沿尽量靠近框体6的上开口甚至通过该上开口向下一定程度地伸入到框体6包围腔内(但不直接接触到导热油套管4外管壁),这样可以使挂在该管段上方的湿衣服9与向上冲出框体6的热量尽可能充分接触到,
管段所散发出的热量的无效扩散如附图5所示,其中箭头的指向表示无效散发的热量的大致走向,相比之下,在附图4中有框体6存在的情况下,这部分热量可以被框体6限制住后在框体6内腔范围内上升,更大程度地与上方的湿衣服9相接触作用,
挂湿衣服或烘干后收衣服时,人只需要站在框体6外,通过相应长度的晾衣叉将挂有衣服9的晾衣架8挂到晾衣杆5上或收下。沥青储存罐1、沥青加热罐2、沥青传输管道3所在的场地确实存在一些扬灰现象,导致晾晒在沥青传输管道3上方的衣服受到一些粉尘的粘附污染,但是本方案的晾衣杆5上所晾晒的衣服也大都是场地上的操作工人所穿,穿上工作服在场地上劳动时,工作服本身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粉尘污染,因此“如何避免场地上的粉尘对晾在晾衣杆5上的衣服的污染”并不是本方案重点考虑的问题,而本方案主要是为了将导热油套管4无效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尽可能利用起来,实现洗湿后的工作服快速干燥,即使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也能较快地晾干衣服(在下小雨的天气下,只要雨不是狠大,也可以用本方案的装置对洗湿的衣服进行干燥,更何况下小雨的环境下,场地上的扬灰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Claims (4)
1.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沥青储存罐(1)、沥青加热罐(2)、同时连通所述沥青储存罐(1)和所述沥青加热罐(2)的沥青传输管道(3),所述沥青传输管道(3)上设有沥青传输泵(31),在所述沥青传输泵(31)的驱动下,所述沥青储存罐(1)中的沥青通过所述沥青传输管道(3)被传输到所述沥青加热罐(2)中,
所述的沥青传输管道(3)的外部套设有导热油套管(4),所述的导热油套管(4)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分别通过进油管道(41)和出油管道(42)与所述沥青加热罐(2)中起加热作用的导热油油腔(21)相连通,除了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外,所述导热油套管(4)与所述沥青传输管道(3)的外壁之间形成的隔腔为密封状态,在所述的进油管道(41)上设有导热油循环泵(43),在所述导热油循环泵(43)的驱动下,所述导热油油腔(21)中的导热油依次经过所述进油管道(41)、所述隔腔、所述出油管道(42)并回到所述导热油油腔(21)中实现导热油的循环回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套管(4)的正上方设置有长度方向为左右向的水平晾衣杆(5),所述晾衣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沥青储存罐(1)的外侧壁上和所述沥青加热罐(2)的外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晾衣杆(5)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晾衣杆(5)的杆身上排列开设有若干凹槽(51),所述凹槽(51)由所述晾衣杆(5)的上部竖直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凹槽(51)水平连通所述晾衣杆(5)杆身的前后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中还包括由竖直的前板(61)、竖直的后板(62)、竖直的左板(63)、竖直的右板(64)拼接而成的上下两面均为开口状的框体(6),所述左板(63)的底沿竖直向上凹陷形成连通所述左板(63)左右板面的第一条形凹槽(631),所述右板(64)的底沿竖直向上凹陷形成连通所述右板(64)左右板面的第二条形凹槽(641),
所述框体(6)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凹槽(631)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641)扣在所述导热油套管(4)的管身上,所述前板(61)、所述后板(62)、所述左板(63)和所述右板(64)的底沿均落在地面上并受到所述地面向上的支撑力,同时所述导热油套管(4)沿自身长度方向从左往右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凹槽(631)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641),
所述晾衣杆(5)位于所述框体(6)的上方,若干所述凹槽(51)正向下的投影均落在所述前板(61)、所述后板(62)、所述左板(63)和所述右板(64)所围成的区域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91801.2U CN210104491U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91801.2U CN210104491U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04491U true CN210104491U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63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91801.2U Active CN210104491U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04491U (zh) |
-
2019
- 2019-05-29 CN CN201920791801.2U patent/CN2101044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82739A (zh) | 一种用于生产软包电池的烘烤真空静置机 | |
CN208991083U (zh) | 一种水壶内接线加工用上油机 | |
CN210104491U (zh) | 一种高利用性的循环加热型沥青输送装置 | |
CN105817447A (zh) | 一种太阳能板加工用硅片清洗机 | |
CN208323706U (zh) | 半成品无机防火聚苯保温板生产设备 | |
CN106679342A (zh) | 一种均匀加热的茶叶烘干机构 | |
CN108518949B (zh) | 一种用于纺织品烘干的设备和烘干方法 | |
CN210321028U (zh) | 一种铝棒生产过程中用快速加热炉 | |
US11015853B2 (en) | Ice maker with three-branch pipe assembly | |
CN110243148A (zh) | 热管式真空干燥箱 | |
CN110243149A (zh) | 电加热式干燥箱 | |
CN210267963U (zh) | 一种热风循环烘干箱 | |
CN103705069A (zh) | 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 | |
CN210346121U (zh) | 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 |
CN208567462U (zh) | 一种润滑粉烘干设备 | |
CN208143505U (zh) | 一种生产铝木门用的铝合金加热装置 | |
KR20130050123A (ko) | 슬라브의 열 회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생산 장치 | |
CN107053556B (zh) | 一种制鞋用真空加硫机 | |
CN103994646B (zh) | 高硅氧玻纤布烘干机 | |
CN209326212U (zh) | 一种木材真空干燥设备 | |
CN108819350A (zh) |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加热装置 | |
CN207415808U (zh) | 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冷却装置 | |
CN2935816Y (zh) | 全自动导热油煎饼机 | |
CN205969646U (zh) | 一种尼龙66线加热设备 | |
CN217026015U (zh) | 基于自动控温的制动器产品快速热处理固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