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4191U -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4191U
CN210104191U CN201920671984.4U CN201920671984U CN210104191U CN 210104191 U CN210104191 U CN 210104191U CN 201920671984 U CN201920671984 U CN 201920671984U CN 210104191 U CN210104191 U CN 210104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ving
bundle
aramid
resistant
bra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19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正风
俞萍
吕跃民
杨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ity Ding Q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ity Ding Q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ity Ding Q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ity Ding Q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19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4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4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4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包括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包括第三编织束和第四编织束;若干股所述第三编织束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四编织束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三编织束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三编织束采用间位芳纶材质;所述第四编织束采用对位芳纶材质;因为间位芳纶的耐火性极其优异,而对位芳纶又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和抗切割性能,综合使用两种材料编织而成的材料就会兼具两者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避免单纯使用对位芳纶时的高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推广普及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背景技术
芳纶是一种性能极其优异的纤维材料,按照品类主要分为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其中,间位芳纶的耐火性优异,价格相对较低;而对位芳纶抗冲击和抗切割能力较强,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如消防员、警察和武警等特种职业来说,经常会遭遇到火灾和尖锐物的威胁。传统的采用芳纶编织物制作的服装大多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应对复杂环境的需求。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成本适中、兼具耐火、抗冲击和防刺多项功能的芳纶复合布料。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适中、兼具耐火、抗冲击和防刺多项功能的芳纶复合布料。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包括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包括第三编织束和第四编织束;若干股所述第三编织束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四编织束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三编织束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三编织束采用间位芳纶材质;所述第四编织束采用对位芳纶材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包括第一编织束和第二编织束;若干股第一编织束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二编织束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一编织束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一编织束和第二编织束均采用间位芳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织束、第二编织束和第三编织束均由若干根间位芳纶纤维丝合捻而成;所述第四编织束由若干根对位芳纶纤维丝合捻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织束和第二编织束采用的间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是第三编织束所采用间位芳纶纤维丝直径的1~3倍;所述第三编织束所采用的间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与第四编织束所采用的对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织层包覆设置在第二编织层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编织层的层数为偶数;相邻所述第二编织层内的第四编织束排布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包括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包括第三编织束和第四编织束;若干股所述第三编织束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四编织束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三编织束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三编织束采用间位芳纶材质;所述第四编织束采用对位芳纶材质;因为间位芳纶的耐火性极其优异,而对位芳纶又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和抗切割性能,综合使用两种材料编织而成的材料就会兼具两者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避免单纯使用对位芳纶时的高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推广普及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第二编织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第一编织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复合布料内部编织层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二编织层2;所述第二编织层2包括第三编织束21和第四编织束22;若干股所述第三编织束21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四编织束22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三编织束21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三编织束21采用间位芳纶材质;所述第四编织束22采用对位芳纶材质;因为间位芳纶的耐火性极其优异,而对位芳纶又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和抗切割性能,综合使用两种材料编织而成的材料就会兼具两者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避免单纯使用对位芳纶时的高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推广普及能力。
如附图2所示,该复合布料还包括第一编织层1;所述第一编织层1包括第一编织束11和第二编织束12;若干股第一编织束11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二编织束12 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一编织束11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一编织束11和第二编织束12均采用间位芳纶材质;将采用间位芳纶编织成的材料设置在外层,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膨胀,并使碳化层布满材料的表面,可以很好地保护内侧的其余结构保持完整。
所述第一编织束11、第二编织束12和第三编织束21均由若干根间位芳纶纤维丝合捻而成;所述第四编织束22由若干根对位芳纶纤维丝合捻而成,该合捻工序所涉及的生产设备可直接从市面采购获得,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编织束11和第二编织束12采用的间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是第三编织束21 所采用间位芳纶纤维丝直径的1~3倍,这样可以使单位面积下的第一编织层1中的编织束交叉点更少,即空隙更少,受热膨胀后的致密性更好;所述第三编织束21所采用的间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与第四编织束22所采用的对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相同,使编织而成的第二编织层2保持在各个方向上分料分布均匀。
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编织层1包覆设置在第二编织层2的外侧,为其提供耐高温的保护。
图中的字母n为整数,即所述第二编织层2的层数为偶数;相邻所述第二编织层2内的第四编织束22排布方向相互垂直设置;这样,每两层的第二编织层2为一组,其中的采用对位芳纶材质的第四编织束22就可以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的抗冲击、抗切割且防刺的对位芳纶束组合,在兼顾成本的同时保证复合布料整体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编织层(2);所述第二编织层(2)包括第三编织束(21)和第四编织束(22);若干股所述第三编织束(21)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四编织束(22)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三编织束(21)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三编织束(21)采用间位芳纶材质;所述第四编织束(22)采用对位芳纶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编织层(1);所述第一编织层(1)包括第一编织束(11)和第二编织束(12);若干股第一编织束(11)相互平行并列排布;所述第二编织束(12)蛇形迂回穿插在若干股第一编织束(11)之间,与之相互交织;所述第一编织束(11)和第二编织束(12)均采用间位芳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束(11)、第二编织束(12)和第三编织束(21)均由若干根间位芳纶纤维丝合捻而成;所述第四编织束(22)由若干根对位芳纶纤维丝合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束(11)和第二编织束(12)采用的间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是第三编织束(21)所采用间位芳纶纤维丝直径的1~3倍;所述第三编织束(21)所采用的间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与第四编织束(22)所采用的对位芳纶纤维丝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层(1)包覆设置在第二编织层(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层(2)的层数为偶数;相邻所述第二编织层(2)内的第四编织束(22)排布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CN201920671984.4U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Active CN210104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1984.4U CN210104191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1984.4U CN210104191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4191U true CN21010419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1984.4U Active CN210104191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41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9671A (zh) * 2020-11-30 2021-03-26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用防滑脱芳纶编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2373A (zh) * 2020-11-30 2021-04-09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用芳纶系带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9671A (zh) * 2020-11-30 2021-03-26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用防滑脱芳纶编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2373A (zh) * 2020-11-30 2021-04-09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用芳纶系带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4191U (zh) 一种耐火抗冲击芳纶复合布料
RU2015156265A (ru) Текстильное полотно и текстильное изделие
AU2019253912B2 (en) Flame resistant fabric having high tenacity long staple yarns
CN101973148B (zh) 一种防电弧织物、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CN101235577A (zh) 一种防割纱线
US11427938B2 (en) Cut-resistant yarn structure
CN103882596A (zh) 一种弹力包芯纱线及其应用
CN206052261U (zh) 不易被扯坏的土工布
US10907763B2 (en) Heat resistant hose
CN203700704U (zh) 一种圆形夹芯编织绳
CN206968123U (zh) 一种阻燃化纤面料
CN217532160U (zh) 弹性编织网
CN207347734U (zh) 一种复合网络丝
CN110396839A (zh) 一种变径无接头安全防护绳索及其制作方法
CN214239787U (zh) 一种砂轮增强玻璃纤维网片
CN105220308B (zh) 一种抗冲击复合材料织物
CN201180183Y (zh) 具高抗张力的网布构造
CN210481590U (zh) 一种增强断裂性能的涤纶短纤维
CN202968854U (zh) 一种纱线
AU2014291849B2 (en) Fire resistant textile material
EP2845932B1 (de) Polymerschlauch mit einem textilen Festigkeitsträger
CN215628501U (zh) 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
CN110239154A (zh) 一种高强度纤维拉挤管道
CN210506654U (zh) 阻燃复合涤纶线
CN215704794U (zh) 一种复合阻燃涤纶丝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