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844U -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844U
CN210101844U CN201921819202.3U CN201921819202U CN210101844U CN 210101844 U CN210101844 U CN 210101844U CN 201921819202 U CN201921819202 U CN 201921819202U CN 210101844 U CN210101844 U CN 210101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ide wall
threading hole
wind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92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继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92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穿线孔;所述侧壁上设有绕线结构,所述绕线结构与所述穿线孔配合使用,所述绕线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构成卡线位,所述卡线位被设置为供从所述穿线孔穿出的线束绕过或穿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穿线孔对应位置处设置绕线结构,使从穿线孔穿出的线束穿过或绕过绕线结构,有效避免了智能锁电仓盒外预留的线束被拖拽,保证了电仓盒的防水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自行车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人们出行,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每个车辆上都配备有锁具,用户可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对锁具进行操控,从而开启或关闭车辆。同时车辆上还可以设有用于为锁具充电的装置,例如太阳能板等。在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在锁具和充电装置之间设置线束,通过线束的连接起到传输电流的传输作用。为此,锁具的壳体上通常会留有穿线孔,以供线、充电头穿出。在整车装配时,便于充电头与车辆上的充电装置连接。
线束相对整个锁具一般为外漏状态。在生产装配、运营、维修等场景中,常常发生外漏线束被拉拽的情况。线束被拉拽容易造成壳体穿线孔处防水失效、线束接触不良等故障。
因此有必要对从锁具上引出的线束或引出线束的方式进行改进,减少线束被拉拽而引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的电仓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仓盒的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智能锁的自行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穿线孔;
所述侧壁上设有绕线结构,所述绕线结构与所述穿线孔配合使用,所述绕线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构成卡线位,所述卡线位被设置为供从所述穿线孔穿出的线束绕过或穿过。
可选地,所述绕线结构从所述穿线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穿线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绕线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束穿出所述穿线孔后的受力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绕线结构为形成在所述侧壁上的半环状结构,所述半环状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作为所述卡线位。
可选地,所述绕线结构为从所述侧壁上延伸出的弯折结构,所述卡线位为所述弯折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构成的卡线槽。
可选地,所述穿线孔内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段和环形边沿;
所述密封段位于所述穿线孔中,其被配置为密封所述穿线孔与线束之间的间隙;
所述环形边沿自所述密封段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环形边沿被配置为隔离所述穿线孔边缘与线束。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穿线孔之间填充有粘接材料,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穿线孔通过所述粘接材料粘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卡线位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在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穿入端设有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被配置为对线束形成限位。
可选地,所述板状结构与所述绕线结构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线束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卡线位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穿出端连接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被配置为卡扣线束。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设置为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卡扣线束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板状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绕线结构的两侧。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包括:
外壳和锁栓,所述锁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锁栓被配置为锁止自行车;
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所述电仓盒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线束,所述线束从所述电仓盒内穿出至所述外壳外。
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线束受到的拉力能够传递给绕线结构和壳本体,降低穿线孔处所受的作用力。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的俯视图;
图中标示如下:1-壳本体;11-绕线结构;12-板状结构;13-卡扣部;14-穿线孔;2-线束;3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电仓盒是智能锁中用于容纳如电池、电路板等电气部件的内壳。电仓盒内的电气部件通过线束与盒外的电气部件或电气设备连接。即电仓盒通过线束进行电能的传输。因此,在电仓盒生产制造时,会在电仓盒外预留出线束用于与外部电气部件的连接,实现电能传输。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包括壳本体1,壳本体的一个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穿线孔14。电仓盒使用时从壳体内部的电气部件外接出线束,该线束穿过穿线孔延伸至电仓盒外。进一步地,线束可以延伸到锁具外。壳体内部的电气部件可能包括PCB板,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在整车装配时,线束可以与用于为锁具充电的充电装置连接,或者与其它电气设备连接。用于为锁具充电的充电装置可以是太阳能板。
壳本体的具有所述穿线孔14的侧壁上,形成有绕线结构11。所述绕线结构11与穿线孔14的位置对应,相互靠近。绕线结构11设置在壳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绕线结构与壳本体的侧壁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构成了卡线位。在实际应用中,线束2从穿线孔14穿出,然后可以从卡线位绕过或穿过。卡线位被用于缠绕电仓盒的线束。即,线束从穿线孔穿出后,先缠绕于绕线结构,之后再向外继续延伸。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在生产装配、运输、维修等过程中,线束2被拉拽时,其所受的拉力能够经绕线结构11传导至壳本体1。这样,位于穿线孔内以及壳本体内的线束受到的拉力显著降低。降低线束相对于穿线孔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电仓盒的防水功能,降低线束形成的电连接因外力而受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锁电仓盒,线束从电仓盒穿出后缠绕于绕线结构。一方面线束受拉时,拉拽力能够沿绕线结构传递给壳本体,降低了线束所受的拉力,有效地保护了线束,避免其发生变形或损坏;另一方面,绕线结构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能够防止运输过程中线束被弯折或压坏。
线束从壳本体1的穿线孔14穿出后,继续从锁具外壳上的孔穿出,然后与电气部件连接。通常,电气部件位于锁具的上方位置,因此线束受到向上的拉力。
可选地,绕线结构11从穿线孔14的边缘远离穿线孔的方向延伸,绕线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线束穿出穿线孔后的受力方向相反。或者,绕线结构从穿线孔的边缘向远离穿线孔的方向延伸,绕线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线束从穿线孔穿出后的受力方向不一致。本实用新型对绕线结构11相对于穿线孔14的位置不作具体要求,而作为一种最优的实施方式,要求绕线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线束2的受力方向相反。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的绕线结构11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穿线孔14内线束所受的拉力。绕线结构11与壳本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卡线位,卡线位用于线束穿过或绕过。
本实用新型中,线束从卡线位中穿过或绕过,卡线位对线束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并且形成卡线位的绕线结构,其结构简单、线束缠绕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如图2所示,绕线结构11两端与穿线孔14圆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本申请的发明人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优选地,绕线结构11两端与穿线孔14圆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大于90°。此种结构对线束的力传递作用和限位作用更加明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将绕线结构11设为半环状结构。即绕线结构从侧壁上向背离穿线孔14的方向延伸后翻卷形成半环状结构,半环状结构与侧壁之间形成通孔,该通孔即所述的卡线位。通孔平行于侧壁,通孔的孔径与线束相适应。使用时线束2能够从通孔穿过,通孔形成的卡线位对线束的包覆角为360°。优选地,通孔可设置成以穿线孔为中心的弧形孔,即绕线结构11两端与穿线孔14圆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大于90°。
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降低线束受拉时的变形程度,防止线束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将绕线结构11设为从侧壁上延伸出的弯折结构。即绕线结构向背离穿线孔14的方向延伸后,继而向靠近侧壁的方向弯折。在绕线结构与侧壁之间存在间隙,绕线结构与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卡线槽,该卡线槽即为卡线位。使用时,线束2从卡线位中绕过,卡线槽构成的卡线位对线束的包覆角小于360°。优选地,卡线位靠近穿线孔侧的内壁设置成与线束外形相似的弧形壁。线束绕过卡线位时,线束的表面与弧形壁贴合。
此结构形式有利于降低线束受拉时的变形程度,防止线束损坏。
优选地,卡线位的两端口均设置成圆角。
端口圆角结构可以防止线束受拉时被尖锐的卡线位两端口割伤或划伤线束。
可选地,在穿线孔14内安装有密封件3。该密封件3包括密封段和环形边沿。其中密封段为圆筒形,使用时密封段安装于穿线孔中,线束从密封段中穿出。优选地,密封段的长度大于穿线孔的长度。密封件的环形边沿自密封段的径向向外延伸,密封件安装时环形边沿贴合于壳本体1的外侧壁,环形边沿被配置为隔离穿线孔边缘与线束。可选地,密封件为橡胶或硅胶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密封段安装于穿线孔中,填充穿线孔与线束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电仓盒的密封,保证电仓盒的防水功能。将密封段的长度设置成大于穿线孔的长度,有利于利用突出穿线孔的密封段保护线束。环形边沿的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起到保护线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在密封件与穿线孔14之间填充有粘接材料,密封件与穿线孔通过粘接材料粘接固定。粘接材料有多种填充方式,例如粘接材料可以沿穿线孔周圈设置,也可分布式设置。优选地,在密封件3与线束2之间也可填充粘接材料,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而且可以增大线束能够承受的拉拽力。本方案中的粘接材料可以是胶粘剂,也可使用其他具有粘接功能的材料。
在密封件与穿线孔之间填充粘接材料,不仅实现了密封件3与穿线孔之间的固定,防止因线束受力带动密封件3被拖拽,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对电仓盒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绕线结构11的卡线位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壳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板状结构12,板状结构与壳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板状结构与卡线位的穿入端相互靠近。由于线束具有一定的刚度,在穿过绕线结构后可产生回缩现象,因此板状结构被配置为对线束形成限位。
本方案通过设置板状结构12防止线束回缩,对线束进行了有效的固定。
进一步地,板状结构12与绕线结构1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线束的直径。
这样,一方面允许线束从板状结构与绕线结构之间的间隙穿过,另一方面使线束能被卡在板状结构与绕线结构之间的间隙内,板状结构发挥防止线束回缩作用。
设置与绕线结构相对应的板状结构可以进一步实现线束的限位,保护线束,避免其受压或弯折而损坏。
优选地,壳本体1的侧壁上靠近卡线位的穿出端连接有卡扣部13,卡扣部与壳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卡扣部13为一端与侧壁连接的弯曲结构。弯曲结构与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了用于卡扣线束2的卡槽。线束从绕线结构穿出后穿过卡槽固定。优选地,为保证线束卡扣可靠,在弯曲结构端部朝向侧壁的一侧设有突起。
卡扣部13被用于卡扣从绕线结构11绕过或穿过的线束2,防止线束乱窜。该结构可以有效保护生产装配、运输过程中线束不被弯折,防止线束破损而失去电流传输功能。弯曲结构端部设置的凸起能够用防止线束从卡槽脱出,提高卡扣部对线束的固定效果。
优选地,板状结构12与卡扣部13分别设置于绕线结构的两侧。这样,在绕线结构两侧同时设有对线束进行限位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线束位置的确定性,减少因线束窜动引起的线束破坏几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用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智能锁部件,如锁栓。智能锁还包括上述电仓盒,以及依次从电仓盒及外壳穿出的线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其包括上文所述的智能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通过设置绕线结构11使从穿线孔穿出的线束2穿过或绕过,在线束受拉时绕线结构将线束的拉力传导至壳本体1,降低了线束所受的拉力,防止线束产生位移,有效避免了智能锁电仓盒防水功能被破坏,保证了连接器的正常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板状结构12和卡扣部13加强了对预留线束的固定,防止生产运输过程中线束2受压弯折等引起线束损坏。在穿线孔14与密封件3之间填充的粘接材料进一步加强了电仓盒的密封防水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电仓盒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线束受力的效果明显,适于推广应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穿线孔;
所述侧壁上设有绕线结构,所述绕线结构与所述穿线孔配合使用,所述绕线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构成卡线位,所述卡线位被设置为供从所述穿线孔穿出的线束绕过或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从所述穿线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穿线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绕线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束穿出所述穿线孔后的受力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为形成在所述侧壁上的半环状结构,所述半环状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作为所述卡线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为从所述侧壁上延伸出的弯折结构,所述卡线位为所述弯折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构成的卡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内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段和环形边沿;
所述密封段位于所述穿线孔中,其被配置为密封所述穿线孔与线束之间的间隙;
所述环形边沿自所述密封段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环形边沿被配置为隔离所述穿线孔边缘与线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穿线孔之间填充有粘接材料,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穿线孔通过所述粘接材料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位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在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穿入端设有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被配置为对线束形成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与所述绕线结构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线束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位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穿出端连接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被配置为卡扣线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设置为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与所述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卡扣线束的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线位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
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穿入端设有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被配置为对线束形成限位;
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穿出端连接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被配置为卡扣线束;
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板状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绕线结构的两侧。
12.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和锁栓,所述锁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锁栓被配置为锁止自行车;
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电仓盒,所述电仓盒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线束,所述线束从所述电仓盒内穿出至所述外壳外。
13.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锁。
CN201921819202.3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Active CN210101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9202.3U CN210101844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9202.3U CN210101844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844U true CN210101844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9202.3U Active CN210101844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8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673A (zh) * 2020-09-24 2020-12-18 深圳市骑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电动车换电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673A (zh) * 2020-09-24 2020-12-18 深圳市骑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电动车换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3627B1 (en) Wire protecting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EP2251928A1 (en) Replacement antenna
CN210101844U (zh)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电仓盒、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锁及自行车
WO202002288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uiding and protecting at least one electric cable in a solar panel mounting system
US9481328B2 (en) Wire harness
US9586539B2 (en) Underfloor shielded harness
CN109727731A (zh) 一种卡扣式绝缘保护套
CN206820413U (zh) 线扣组件、电控盒和空调器
CN205810418U (zh) 改进型扁平电缆
CN101847472B (zh) 安全护线夹
CN211127049U (zh) 一种适用两层及以上铠装钢丝海缆的固定装置
CN211400498U (zh) 出线防护装置、冰箱主控装置及冰箱
CN214479370U (zh) 易安装的护线圈
CN210325271U (zh) 一种多芯复合铠装电缆
CN210857528U (zh) 一种新型泄爆牵引绞索
CN216085634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数据传输线
CN220842435U (zh) 一种线束捆扎结构、电池包和新能源汽车
CN210326185U (zh) 一种跑步机电容器
CN217281963U (zh) 一种高速铁路整体式电缆槽结构
CN211670566U (zh) 一种电缆护线套
CN210667901U (zh) 实用pvc电源线
CN217982864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汽车数据传输通信线束
CN209994046U (zh) 一种车载方舱的孔口防护结构
CN210536226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电子设备线束保护套
CN212256956U (zh) 一种具有屏蔽性能的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8

Address after: Room 168, building 6, 741 Hangzho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Patentee after: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nan 1231, 2 bungalows, No. 5 Road, Colle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