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6137U - 医用床 - Google Patents

医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6137U
CN210096137U CN201920148386.9U CN201920148386U CN210096137U CN 210096137 U CN210096137 U CN 210096137U CN 201920148386 U CN201920148386 U CN 201920148386U CN 210096137 U CN210096137 U CN 210096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edstead
connecting portion
guardrail
medical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83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unc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Junc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Junc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Junc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83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6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6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6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床,包括:床架;床面板,铺设于床架;两个侧护栏,分别设于床架的左右两侧;两个端护栏,分别设于床架的前后两端;升降结构,与床架连接,升降结构包括驱动件、与驱动件连接的连杆、与连杆连接的顶杆,顶杆沿横向延伸且与床架连接;行走结构,与床架连接,行走结构包括行走轮以及沿纵向延伸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于行走轮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自第一连接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升降结构下降时,顶杆的两端沉入让位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让位空间供顶杆在下降时沉入,可以使得升降结构能够带动床架下降到更低的位置。

Description

医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医用床。
背景技术
医用床,是医院专用病床的简称,是在医院、养老院、社区门诊等场所使用的病床产品。现有的医用床一般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机械运动可以实现医用床的升降功能,使病人更加舒适,并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然而,这种医用床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不能降到较低的位置,在使用上仍然不够方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医用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床,通过在行走结构的连接件设置让位空间,可以使得医用床降到更低的位置。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床,包括:床架;床面板,铺设于所述床架;两个侧护栏,分别设于所述床架的左右两侧;两个端护栏,分别设于所述床架的前后两端;升降结构,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顶杆,所述顶杆沿横向延伸且与所述床架连接;行走结构,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行走结构包括行走轮以及沿纵向延伸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行走轮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升降结构下降时,所述顶杆的两端沉入所述让位空间。
进一步,所述床架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部连接,所述床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床面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自底部向上凹设有凹槽。
进一步,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
进一步,所述端护栏包括床头护栏和床尾护栏,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床头升降装置和床尾升降装置,所述床头护栏的一侧的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所述床头升降装置,所述床尾护栏的一侧的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所述床尾升降装置。
进一步,所述侧护栏可拆卸式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端护栏可拆卸式地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端护栏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的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外侧的防护套,所述端护栏通过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本体凹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安装件具有第一安装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让位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上下设置的两个定位孔,分别是位于上部的第一定位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部侧向设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柱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被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防护套限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孔侧向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定位孔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定位孔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由于行走轮本身要占据一定的高度,而连接件连接于行走轮的顶部,如果连接件整体为平直的结构,当升降结构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时,顶杆与连接件之间会发生干涉使得升降结构无法下降得更多,造成床架整体不能下降到更低的位置,不方便使用。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让位空间供顶杆在下降时沉入,可以使得升降结构能够带动床架下降到更低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结构和升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护栏和床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护栏和床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医用床100;床架1;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第一定位柱121;第二定位柱122;挂钩13;床面板2;支撑板21;凹槽211;侧护栏3;端护栏4;本体41;让位槽411;第一安装件42;第一安装部421;第二安装部422;第一定位孔423;第一缺口4231;第二定位孔424;第二缺口4241;第二安装件43;限位部431;防护套44;升降结构5;驱动件51;连杆52;顶杆53;行走结构6;行走轮61;连接件62;第一连接部621;第二连接部622;让位空间623;床头升降装置7;床尾升降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床100,包括床架1、床面板2、两个侧护栏3、两个端护栏4、升降结构5以及行走结构6。
床架1主要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床面板2铺设于床架1,两个侧护栏3分别设于床架1的左右两侧,侧护栏3用于防治病人掉落。两个端护栏4分别设于床架1的前后两端,其中一个端护栏4为床头护栏,另一个端护栏4为床尾护栏。
升降结构5与床架1连接,用于升起和降落床架1。升降结构5包括驱动件51、与驱动件51连接的连杆52、与连杆52连接的顶杆53,顶杆53沿横向延伸且与床架1连接。驱动件51可以是电动推杆,也可以是手动推杆或者即可以通过电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这样即使断电,也能实现正常的升降功能。驱动件51作直线运动时,会带动连杆52由收缩状态转为张开状态或者由张开状态转为收缩状态,从而带动顶杆53向上升起或向下降落,进而实现床架1的上升或降落,床面板2也随之上升或降落。
行走结构6与床架1连接,行走结构6包括行走轮61以及沿纵向延伸的连接件62。行走轮61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床架1四角的底部。行走轮61可以是万向轮,并且可以带有脚刹,当踩住脚刹时,行走轮61被锁住无法移动,从而更加方便使用。连接件62包括连接于行走轮61的第一连接部621以及自第一连接部62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622,第一连接部621和第二连接部622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623,升降结构5下降时,顶杆53的两端沉入让位空间623。
由于行走轮61本身要占据一定的高度,而连接件62连接于行走轮61的顶部,如果连接件62整体为平直的结构,当升降结构5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时,顶杆53与连接件62之间会发生干涉使得升降结构5无法下降得更多,造成床架1整体不能下降到更低的位置,不方便使用。通过在第一连接部621和第二连接部622之间设置让位空间623供顶杆53在下降时沉入,可以使得升降结构5能够带动床架1下降到更低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床架1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11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2与第一支撑部11的端部连接,床面板2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的上方。第一支撑部11的侧壁可以设置挂钩13,从而方便在病床挂一些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床面板2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撑板21,至少一些支撑板21之间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其中至少一个支撑板21可以相对其他支撑板21作单独的旋转动作,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进行调节,方便病人使用。例如可以将靠近床头护栏的支撑板21顶起,使病人上半身倾斜向上。支撑板21自底部向上凹设有凹槽211,通过设置这些凹槽211,一方面减轻了支撑板21的重量,节省了材料,而且可以避免升降结构5将床架1降到最低位置时支撑板21的底部和升降结构5之间发生干涉,从而进一步保证床架1可以降到较低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其中一个支撑板21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从而带动支撑板21作上述的旋转动作。由于支撑板21之间是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支撑板21在上升时并不是整体上升,而是倾斜上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装置有两个,分别为床头升降装置7和床尾升降装置8,床头护栏的一侧的支撑板21的下方设有床头升降装置7,床尾护栏的一侧的支撑板21的下方设有床尾升降装置8。根据使用的需求,可以选择开启床头升降装置7使床头一侧的支撑板21升起,也可以选择开启床尾升降装置8使床尾一侧的支撑板21升起,或者也可以同时升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护栏3可拆卸式地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的侧壁,例如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1的侧壁,这样可以方便侧护栏3进行维修或更换。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侧护栏3在纵向的长度不应低于床架1整体长度的二分之一,同时为了节省材料以及方便病人的上下床,侧护栏3的长度也不应高于床架1整体长度的四分之三。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护栏4可拆卸式地与第二支撑部12连接。端护栏4通过这样的可拆卸式的设计,也可以快速进行维修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护栏4包括本体41、与本体41连接的第一安装件42、与第一安装件42连接的第二安装件43、与本体41连接且设于第一安装件42和第二安装件43外侧的防护套44,本体41凹设有让位槽411,第一安装件42具有第一安装部421以及自第一安装部421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部422,第一安装部421固定于让位槽411,第二安装部422设有上下设置的两个定位孔,分别是位于上部的第一定位孔423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定位孔424,其中第一定位孔423侧向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缺口4231,第二定位孔424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缺口4241,第一定位孔423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孔424的长度,第二支撑部12侧向设有分别穿过第一定位孔423和第二定位孔424的第一定位柱121和第二定位柱122,第二安装件43具有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431,第一定位柱121在第一定位孔423内被第一定位孔423、限位部431以及防护套44限位,从而实现端护栏4与第二支撑部12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让位槽411,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通过设置防护套44,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内部的连接结构外露,并且同时起到限位作用。而通过设置定位孔和定位住,可以方便端护栏4在安装时的快速定位,从而加快安装速度。由于第一定位孔423侧向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缺口4231,第二定位孔424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缺口4241,并且第一定位孔423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孔424的长度,因此在安装时,可以使得第一缺口4231先穿过第一定位柱121,之后端护栏4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就直接挂在第一定位柱121和第二定位柱122上,然后安装第二安装件43和防护套44,即安装完毕。在拆卸时,在拆下端护栏4时,先拆下防护套44,再拆下第二安装件43,之后将端护栏4整体向上移动,待第一缺口4231移动至第一定位柱121的位置时,再将端护栏4整体往外侧移出,使第一定位柱121通过第一缺口4231顺利脱离第一定位孔423,即拆卸完毕。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端护栏4的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可以加快安装效率。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
床面板,铺设于所述床架;
两个侧护栏,分别设于所述床架的左右两侧;
两个端护栏,分别设于所述床架的前后两端;
升降结构,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顶杆,所述顶杆沿横向延伸且与所述床架连接;
行走结构,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行走结构包括行走轮以及沿纵向延伸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行走轮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升降结构下降时,所述顶杆的两端沉入所述让位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部连接,所述床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自底部向上凹设有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护栏包括床头护栏和床尾护栏,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床头升降装置和床尾升降装置,所述床头护栏的一侧的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所述床头升降装置,所述床尾护栏的一侧的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所述床尾升降装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栏可拆卸式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护栏可拆卸式地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护栏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的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外侧的防护套,所述端护栏通过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凹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安装件具有第一安装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让位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上下设置的两个定位孔,分别是位于上部的第一定位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部侧向设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柱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被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防护套限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侧向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定位孔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定位孔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长度。
CN201920148386.9U 2019-01-26 2019-01-26 医用床 Active CN210096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8386.9U CN210096137U (zh) 2019-01-26 2019-01-26 医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8386.9U CN210096137U (zh) 2019-01-26 2019-01-26 医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6137U true CN21009613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8386.9U Active CN210096137U (zh) 2019-01-26 2019-01-26 医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6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1643A (zh) 一种家庭护理床
CN210096137U (zh) 医用床
CN107496105A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CN112245141A (zh)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护板的新型护理床
CN219501409U (zh) 一种具有活动扶手架的医用护理床
CN208770186U (zh) 一种家庭护理床
CN218542119U (zh) 用于升降床的梯子
CN215132074U (zh) 一种护栏可自动升降的病床
CN212522232U (zh) 一种护理洗浴床
CN110236821B (zh) 一种妇产科用带有婴儿床的妇产科病床
CN218833051U (zh) 一种护理床用抬架升降装置
CN210749905U (zh) 一种带围挡的医疗用床
CN215229522U (zh) 一种心率测试多功能床
CN202908989U (zh) 电动护理床
CN214180847U (zh) 一种联动式升降医疗床
CN220046347U (zh) 一种护理床侧板机构
CN219271368U (zh) 一种妇产科用轮椅
CN21090375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疗床
CN216257871U (zh) 一种安装有电动升降装置的移位机
CN214511580U (zh)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护板的新型护理床
CN214343246U (zh) 一种内镜专用诊疗床
CN213490118U (zh) 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
CN214909419U (zh) 床挡可自动升降的电动病床
CN218607128U (zh) 一种坠床跌倒高危患者专用床
CN21355304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