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4403U -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4403U
CN210094403U CN201920697539.5U CN201920697539U CN210094403U CN 210094403 U CN210094403 U CN 210094403U CN 201920697539 U CN201920697539 U CN 201920697539U CN 210094403 U CN210094403 U CN 210094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cockroach
escape
return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75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975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4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4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44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蟑螂养殖时容易逃逸导致损失的技术问题。该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包括光照隔离间和水池,光照隔离间与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连接,水池设置在光照隔离间的出口位置并且延伸至光照隔离间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避免蟑螂的逃逸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背景技术
蟑螂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经检测蟑螂是优质的昆虫蛋白质原料,蟑螂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随着中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饲料特别是蛋白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饲料粮、糠麸、豆饼以及饲料草等常规饲料已远不能满足养殖发展的需要,供需间缺口大,我国优质蛋白饲料严重不足,因而通过靠人工饲养蟑螂来提供昆虫蛋白质原料,被商业需要挖掘出来。
在人工饲养蟑螂过程中,蟑螂因其强大的生存以及繁殖能力,使得人工饲养蟑螂对饲养技术方面相对要求较低,只需要足够的场地就可以;但凡有利必有弊,因其生存能力特别强,一旦蟑螂逃出养殖室,失去控制,很有可能对养殖户自己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还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此时若再想清除掉它,也将会是一大难题;因此,防止蟑螂从养殖室逃脱,不管是从养殖户自身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考虑,都是势在必行不可缺少的。然而现有的蟑螂养殖防逃脱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蟑螂养殖时蟑螂容易逃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设置在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位置,包括光照隔离间和水池,所述光照隔离间与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连接,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光照隔离间的出口位置并且延伸至光照隔离间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光照隔离间的顶部设有光源,所述光照隔离间对应养殖室进出口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门,所述透明玻璃门外侧四周门框上设置有驱赶装置,所述光照隔离间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赶装置为并排设置的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驱赶装置为铃铛。
进一步地,在养殖室进出口设置有密封门,在所述密封门与所述光照隔离间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区,在所述过渡区内设置有信息采集机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供蟑螂从所述过渡区返回到养殖室的返回机构,所述返回机构包括返回罩和返回通道,所述返回罩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内用于给进入过渡区的蟑螂提供暗光处,所述返回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区和养殖室连通用于让蟑螂回到养殖室。
进一步地,所述返回通道包括支撑板和隔离罩,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密封门上,所述隔离罩穿过所述密封门进入养殖室内,所述隔离罩为正方体结构,中部开有椭半球状凹槽,凹槽底部开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隔离罩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机构包括四个微型摄像头,分别设置在过渡区的四个顶角处,使得过渡区的内部区域均处于摄像头的视角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池中设置有石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依据蟑螂对强光的恐惧性,设置光照隔离间,使得蟑螂远离养殖室出口;
2.返回机构,针对已经逃出养殖室的蟑螂,返回机构让其返回至养殖室;
3.驱赶装置,对想要进入光照隔离区的蟑螂,进行驱赶,禁止其进入;
4.水池和水帘的设计,进一步保证蟑螂不会逃逸,降低逃逸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口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返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蟑螂养殖室进出口;11-密封门;110-第一通孔;2-过渡区;3-光照隔离间;4-水池;41-石墩;5-水帘;6-驱赶装置;61-出风口;7-返回机构;70-返回通道;71-返回罩;72-支撑板;73-隔离罩;720-通道;73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设置在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1位置,蟑螂养殖室进出口1设置有密封门11,在密封门11的底部开设有透明窗口,从蟑螂的习性来说,对光源尤其是强光源是避之不及的,因此通过强光源照射避免蟑螂逃逸是一个可以实施的方案;防逃逸系统包括光照隔离间3和水池4,光照隔离间3与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1连接,光照隔离间3与蟑螂养殖室进出口1之间设有有一个过渡区2,避免光照隔离间3内的强光直接照射到蟑螂养殖室内部,另外在过渡区2内还配置有信息采集机构(未示出),信息采集机构具体包括四个顶角设置的摄像头,使得过渡区2的内部区域均处于摄像头的视角内,在密封门11上还设置有返回机构7,具体地,在密封门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0,所述返回机构7设置在该第一通孔110上,所述返回机构7包括返回罩71、返回通道70,返回罩71罩设在第一通孔110上,可以挡住光照隔离间3照射过来的光线,用于给进入过渡区2的蟑螂提供暗光处,返回通道70包括支撑板72、隔离罩73,所述支撑板72上设有与隔离罩73相通的通道720,该通道720可以自动开启/关闭,支撑板7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密封门11上,隔离罩73穿过密封门11进入养殖室,隔离罩73为立方体结构,在中部开有椭半球状凹槽,隔离罩73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730,方便蟑螂从该第二通孔730孔进入养殖室,在隔离罩73的椭半球状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凸起,方便蟑螂爬行。当信息采集机构采集到蟑螂进入返回罩71之后,打开通道720,让蟑螂进入隔离罩73内。通过隔离罩73的设计,蟑螂是很难从养殖室内通过返回机构7逃出。
光照隔离间3为一长方体结构的空间,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门,其中与蟑螂养殖室进出口1相对的一侧的门为透明玻璃门,通过透明玻璃门可以看到过渡区2内是否有蟑螂,另一侧为金属门;光照隔离间3内,顶部设置有光源,除透明玻璃门外其他的侧板内壁上均设置有反光板,使得光照隔离间3内处于一个强光照空间;在透明玻璃门位于养殖室一侧的四周门框上设置有驱赶装置6,用于驱赶靠近透明玻璃门的蟑螂;具体地,驱赶装置6为并排设置的出风口61,围合在门框上,出风口61与风机连接,通过风吹驱赶蟑螂,也可以选择使用铃铛,蟑螂对于声音也比较敏感,当从透明玻璃门看到门外有蟑螂时,摁动控制铃铛的摁键,以达到驱赶的目的。水池4设置在光照隔离间3的金属门侧并且延伸至光照隔离间3两侧,在水池4中可以饲养鱼或者蛙类动物,优选为鱼类,鱼类为黑鱼、鹦鹉鱼、地图鱼、龙鱼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水池4的深度要保证水池4内的动物不会跳出来,另外,在水池4中还设有石墩41,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水池4。
另外,为了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在水池4上方还设置有水帘5,水帘5与水池4长度对应,水帘5的进口通过水泵连接水池。
蟑螂逃出所需要经过的路径为:首先需要通过养殖室的密封门11,密封门11的底部有透明窗口,是能够透出强光的,一般情况下,蟑螂就会避开密封门11,其次进入过渡区2,该区域因为透明玻璃门的设计,过渡区2内也是光线较强处,如果进入过渡区2之后,如果工作人员有看到蟑螂,可以进行人工处理,如果没有发现,因强光照射,蟑螂会进入返回罩71,然后可以通过返回通道70返回养殖室;下一步逃逸还需要穿过光照隔离间3才能逃出到外侧,而光照隔离间3透明玻璃门框上设置有驱赶装置6,通过出风口61的设计,基本从根本上解决了蟑螂逃逸的风险,工作人员进入时,也可以通过玻璃门看到过渡区2是否有蟑螂。工作人员在通过光照隔离间3时,需要关闭其中的光源,此时蟑螂也有可能逃出光照隔离间3,在光照隔离间3外侧还设置有水帘5和水池4,水池4和水帘5作为最后一道防线,阻止蟑螂逃逸。通过设置水池4、水帘5、光照隔离间3、驱赶装置6,多重防护,降低蟑螂逃逸成功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设置在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照隔离间和水池,所述光照隔离间与蟑螂养殖室的进出口连接,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光照隔离间的出口位置并且延伸至光照隔离间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隔离间的顶部设有光源,所述光照隔离间对应养殖室进出口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门,所述透明玻璃门外侧四周门框上设置有驱赶装置,所述光照隔离间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光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赶装置为并排设置的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赶装置为铃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养殖室进出口设置有密封门,在所述密封门与所述光照隔离间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区,在所述过渡区内设置有信息采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供蟑螂从所述过渡区返回到养殖室的返回机构,所述返回机构包括返回罩和返回通道,所述返回罩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内用于给进入过渡区的蟑螂提供暗光处,所述返回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区和养殖室连通用于让蟑螂回到养殖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通道包括支撑板和隔离罩,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密封门上,所述隔离罩穿过所述密封门进入养殖室内,所述隔离罩为正方体结构,中部开有椭半球状凹槽,凹槽底部开有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罩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机构包括四个微型摄像头,分别设置在过渡区的四个顶角处,使得过渡区的内部区域均处于摄像头的视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池中设置有石墩。
CN201920697539.5U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4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7539.5U CN210094403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7539.5U CN210094403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4403U true CN210094403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753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4403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4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7175A (zh) * 2020-10-05 2021-01-05 郭艳旗 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7175A (zh) * 2020-10-05 2021-01-05 郭艳旗 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0896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210094403U (zh) 一种蟑螂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CN108935140A (zh) 竹鼠养殖池、竹鼠栏舍及竹鼠养殖方法
CN110612947A (zh) 一种蠋蝽养殖模拟人工气候室
CN208159866U (zh) 一种蝙蝠蛾蛹羽化及成虫交配容器
CN204634782U (zh) 一种便于零距离观赏的胡蜂养殖设施
CN105613430A (zh) 赤眼蜂繁殖装置
CN201025828Y (zh) 人工饲养蝴蝶幼虫的装置
CN109430048A (zh) 一种利用蜜蜂授粉的大棚黄瓜授粉方法
CN106719466B (zh) 蝙蝠蛾的蛹-蛾一体化护理装置及护理方法
CN106538418B (zh) 一种蜂箱
JP2020162436A (ja) 魚類の飼育と植物の栽培とを行う構造物
CN1328766A (zh) 速生再生动物蛋白质“蝇幼虫蛋白”生产新技术
JP3631954B2 (ja) 無農薬用グリーンハウスおよびその換気方法
CN210382307U (zh) 一种黄粉虫蛹的养殖消毒室
CN208905358U (zh) 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水产养殖箱
KR20140019104A (ko) 풀잠자리류 곤충 생장 관찰 장치
CN205390040U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
CN207754389U (zh)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槽
CN205266667U (zh) 一种益蝽亚科昆虫饲养盒
KR102403939B1 (ko) 뒤영벌류 여왕벌의 대량 생산용 월동 시스템
KR102446652B1 (ko) 환경친화적인 방목형 달팽이 사육장치
CN210840945U (zh) 一种带有防虫功能种植羊肚菌大棚
CN215530986U (zh) 一种便携式赤眼蜂提纯复壮繁育装置
CN211910191U (zh) 一种蠋蝽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