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2369U - 基站天线 - Google Patents

基站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2369U
CN210092369U CN201921052162.4U CN201921052162U CN210092369U CN 210092369 U CN210092369 U CN 210092369U CN 201921052162 U CN201921052162 U CN 201921052162U CN 210092369 U CN210092369 U CN 210092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substrate
antenna
power divider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21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陆龙
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2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23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基站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子阵,每个天线子阵包括电路板和两个天线振子,电路板包括电路基板和设置于基板表面的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每一天线振子包括两对极化方式正交的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第一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第一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天线振子的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天线振子的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天线子阵形成4T4R收发模式。本实用新型的基站天线具有馈电方式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基站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未来5G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等技术特点,基站天线也将更多的采用大规模阵列天线、从而也对于天线阵子提出了更高要求。二现有的基站天线包括的天线子阵馈电方式复杂,不利于基站天线的小型化。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馈电方式简单的基站天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电方式简单的基站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所述基站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子阵,每个所述天线子阵包括电路板和两个天线振子,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基板和设置于基板表面的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分用于把一个信号分为两个信号,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每一天线振子包括两对极化方式正交的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射频前端,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射频前端,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天线子阵形成4T4R收发模式。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分别和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为所述第三端。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设置在电路基板同一表面,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电路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功分器相对表面的接地片,所述接地片分别和每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振子单元包括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包括辐射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辐射基板表面的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相互间隔且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包括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辐射部共用的辐射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辐射基板表面的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相互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几何中心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第三辐射体的几何中心和第四辐射体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的结构一致,辐射体包括圆心角为90°的扇形部、自所述扇形部的两条半径向远离所述扇形部的圆心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连接两个所述延伸部的L形连接部,所述辐射体的外轮廓呈正方形。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L形连接部的拐角处靠近所述辐射基板的中心,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形成一个正方形,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分别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的四个扇形部的圆形分别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角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L形连接部的内侧拐角处圆滑过渡。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振子单元还包括为所述第一辐射部馈电的第一馈电部;
所述第一馈电部包括第一馈电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地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基板另一侧表面的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个天线振子的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个天线振子的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三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基板的一端和所述辐射基板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一馈电基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电路基板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一地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相接,所述第一微带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且耦合;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还包括为所述第二辐射部馈电的第二馈电部;
所述第二馈电部包括第二馈电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馈电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地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馈电基板另一侧表面的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一个天线振子的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个天线振子的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三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馈电基板的一端所述辐射基板和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二馈电基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电路基板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二地与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相接,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间隔且耦合。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位于所述辐射基板的同一表面上;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关于一第一对称线相互对称,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关于一第二对称线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对称线和所述第二对称线垂直,且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每个辐射体关于所述第二对称线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的每个辐射体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呈轴对称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馈电基板分别和所述辐射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相接时卡接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基板分别和所述辐射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相接时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的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射频前端,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的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的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给振子单元的馈电方式简单,利于基站天线的小型化,且天线振子实现了正交极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子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功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振子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辐射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馈电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振子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辐射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馈电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电压驻波比与频率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1,该基站天线1包括两个天线子阵2,每个所述天线子阵2包括电路板3和两个天线振子4、5,电路板3能给两个天线振子4、5提供信号。可以理解,基站天线1也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子阵2。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电路板3包括电路基板31和设置于基板表面的两个功分器,分别为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其中,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设置在电路基板31同一表面。第一功分器32分别和两个天线振子4、5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34分别和两个天线振子4、5电性连接。电路板3还包括设置在电路基板31上与第一功分器32、第二功分器34相对表面上的接地片33,接地片33分别和两个天线振子4、5电性连接。从而使两个天线子阵2形成4T4R收发模式。接地片33、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可通过PCB工艺形成在电路基板31上。
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均是二功分器,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均用于把一个信号分为两个信号,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均包括第一端321、第二端322和第三端323。第一功分器32的第一端321用于连接射频前端,第一功分器32的第二端322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4电性连接,第一功分器32的第三端323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5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34的第一端321用于连接射频前端,第二功分器34的第二端322和第一个天线振子4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34的第三端323和第二个天线振子5电性连接。具体的,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均包括第一连接线324、第二连接线325和第三连接线326,第二连接线325、第三连接线326分别和第一连接线324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线324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线325的一端为第一端321,第二连接线325远离第一连接线324的一端为第二端322,第三连接线326远离第一连接线324的一端为第三端323。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设置在电路基板31的方式不做限定,如第一功分器32和第二功分器34可以电镀在电路基板31上,或使用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工艺设置在电路基板31上。第一连接线324、第二连接线325和第三连接线326的形状不做限定,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弯曲和延长。
电路基板31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电路基板31上开设连接孔311,连接孔311用于使天线振子4、5和电路基板31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孔311包括八个,每四个连接孔311用于固定一个天线振子4、5。
接地片33用于接地。接地片33上开设让位孔(图未示),让位孔包括八个。每四个让位孔用于供一个天线振子4、5穿过。
请参阅图5,该天线振子4、5包括极化方式正交的第一振子单元10和第二振子单元20。其中,第一功分器32的所述第二端322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4的所述第一振子单元10电性连接,第一功分器32的所述第三端323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5的所述第一振子单元10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34的所述第二端322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4的所述第二振子单元20电性连接,第二功分器34的所述第三端323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5的所述第二振子单元2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6,第一振子单元10包括第一辐射部11和为第一辐射部11馈电的第一馈电部12,第一辐射部11通过第一馈电部12和电路板3的接地片33连接,即第一馈电部12位于第一辐射部11和电路板3之间。
请参阅图7,第一辐射部11包括辐射基板111和设置在辐射基板111上的第一辐射体112和第二辐射体113,第一辐射体112和第二辐射体113相互间隔且相互对称设置。第一辐射体112和第二辐射体113都设置在辐射基板111靠近电路板3的表面上。辐射基板111、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都和第一馈电部12连接。第一辐射体112和第二辐射体113可通过PCB工艺形成在辐射基板111上。
辐射基板111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辐射基板111的形状为正方形。辐射基板111上开设固定孔1111。固定孔1111包括四个。
请参阅图8,第一辐射体112能辐射电磁波,第一辐射体112包括圆心角为90°的扇形部1121、自所述扇形部1121的两条半径向远离所述扇形部1121的圆心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1122、连接两个所述延伸部1122的L形连接部1123,所述第一辐射体112的外轮廓呈正方形。L形连接部1123中部的直角处靠近辐射基板111的中心,即扇形部1121的圆心远离第二辐射体113。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调整延伸部1122的长度,和L形连接部1123的两个边长,使第一辐射体112也可以变为长方形。第一辐射体112的结构使辐射效果更好。
第二辐射体113与第一辐射体112的结构一致,本实施例不再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辐射体113的L形连接部中部的直角处靠近辐射基板111的中心,即第二辐射体113的扇形部的圆心远离第一辐射体112。
请参阅图9,第一馈电部12包括第一馈电基板121和分别设置在第一馈电基板121两侧的第一地122和第一微带线123。第一馈电基板121的一端和辐射基板111相互垂直和连接,第一馈电基板121的另一端和电路基板31相互垂直和连接,第一地122分别与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接地片33电性连接,第一微带线123分别与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间隔且耦合。第一地122和第一微带线123可通过PCB工艺形成在第一馈电基板121上。
第一馈电基板121上开设短缝1211以和第二振子单元20卡合连接。第一馈电基板121和电路基板3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第一凸起1212,第一凸起1212可插入电路基板31的连接孔311以和电路基板31卡合连接。第一凸起1212包括两个。第一馈电基板121和辐射基板11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第二凸起1213,第二凸起1213可插入辐射基板111的固定孔1111以和辐射基板111卡合连接。第二凸起1213包括两个。
第一地122分别和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地122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地122位于设置第一地122表面的两侧。一个第一地122分别和第一辐射体112、电路板3的接地片33电性连接,另一个第一地122和第二辐射体113、电路板3的接地片33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第一地122可以只有一个,第一地122分别和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接地片33电性连接即可。
第一微带线123包括设于第一馈电基板121远离辐射基板111一端的第一馈电端口1231、自第一馈电端口1231向靠近辐射基板111方向延伸的第一带线1232、自第一带线1232远离馈电端口1231的一端沿平行于辐射基板111方向延伸的第二带线1233和自第二带线1233远离第一带线1232的一端向远离辐射基板111方向延伸的第三带线1234。本实施例中,第二带线1233还包括让位部1235,以使第二带线1233和第五带线不相交。可以理解,第一微带线12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能传输信号即可。
其中,第一个天线振子4的第一微带线123的第一馈电端口1231和第一功分器32的所述第二端322电性连接,第二个天线振子5的第一微带线123和第一功分器32的所述第三端323电性连接。第一微带线123分别与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耦合的同时,第一微带线123还向外辐射信号,拓展了辐射的带宽。
请参阅图10,第二振子单元20包括第二辐射部21和为第二辐射部21馈电的第二馈电部22,第二辐射部21通过第二馈电部22和电路板3连接,即第二馈电部22位于第二辐射部21和电路板3之间。
请参阅图11,第二辐射部21包括与第一辐射部11共用的辐射基板111和设置在辐射基板111上的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相互间隔且对称设置。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都设置在辐射基板111靠近电路板3的表面上,即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位于所述辐射基板111的同一表面上。辐射基板111、第三辐射体211、第四辐射体212都和第二馈电部22连接。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可通过PCB工艺形成在辐射基板111上。
第三辐射体211与第一辐射体112的结构一致,本实施例不再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辐射体211的L形连接部中部的直角处靠近辐射基板111的中心,即第三辐射体211的扇形部的圆心远离第四辐射体212。
第四辐射体212与第一辐射体112的结构一致,本实施例不再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辐射体212的L形连接部中部的直角处靠近辐射基板111的中心,即第四辐射体212的扇形部的圆心远离第三辐射体211。所述第一辐射体112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辐射体113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第三辐射体211的几何中心和第四辐射体212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形成一个正方形,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分别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具体的,第一辐射体112、第二辐射体113、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的四个扇形部的圆形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
请参阅图12,第二馈电部22包括第二馈电基板221和分别设置在第二馈电基板221两侧的第二地222和第二微带线223。第二馈电基板221的一端和辐射基板111相互垂直和连接,第二馈电基板221的另一端和电路基板31相互垂直和连接,第二地222分别与第三辐射体211、第四辐射体212、接地片33电性连接,第二微带线223分别与第三辐射体211、第四辐射体212间隔且耦合。第二地222和第二微带线223可通过PCB工艺形成在第二馈电基板221上。
第二馈电基板221上开设长缝2211以和第一振子单元10的第一馈电基板121的短缝1211卡合连接。长缝2211与短缝1211卡合连接,使得第一振子单元10和第二振子单元20形成正交的卡合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馈电基板121上设置长缝1211在第二馈电基板221上设置短缝2211的正交卡合的方式,仅是示例说明,具体还可根据第一馈电基板121和第二馈电基板221的结构特性设置其他形式的卡合结构,此处不做具体限制。第二馈电基板221和电路基板3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第三凸起2212,第三凸起2212可插入电路基板31的连接孔311以和电路基板31卡合连接。第三凸起2212包括两个。第二馈电基板221和辐射基板11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第四凸起2213,第四凸起2213可插入辐射基板111以和辐射基板111卡合连接。第四凸起2213包括两个。
第二地222分别和第三辐射体211、第四辐射体212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地222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地222位于设置第二地222表面的两侧。一个第二地222分别和第三辐射体211、电路板3的接地片33电性连接,另一个第二地222和第四辐射体212、电路板3的接地片33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第二地222可以只有一个,第二地222分别和第三辐射体211、第四辐射体212、接地片33电性连接即可。
第二微带线223包括设于第二馈电基板221远离辐射基板111一端的第二馈电端口2231、自第二馈电端口2231向靠近辐射基板111方向延伸的第四带线2232、自第四带线2232靠近辐射基板111的一端沿平行于辐射基板111方向延伸的第五带线2233和自第五带线2233远离第四带线2232的一端向远离辐射基板111方向延伸的第六带线2234。可以理解,第二微带线22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能传输信号即可。
其中,第一个天线振子4的第二微带线223的第二馈电端口2231和第二功分器34的所述第二端322电性连接,第二个天线振子5的第二微带线223和第二功分器34的所述第三端323电性连接。第二微带线223分别与第三辐射体211、第四辐射体212耦合的同时,还向外辐射信号,拓展了辐射的带宽。
请参阅图13,其中,第一振子单元10的第一辐射体112和第二辐射体113关于一第一对称线1’相互对称,第二振子单元20的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关于一第二对称线2’相互对称,第一对称线1’和第二对称线2’垂直,且第一振子单元10的第一辐射体112和第二辐射体113关于第二对称线2’呈轴对称结构,第二振子单元20的第三辐射体211和第四辐射体212关于第一对称线1’呈轴对称结构。第一对称线1’和第二对称线2’的交点为中心点O。中心点O对应辐射基板111的中心。
具体实施中,第一振子单元10的第一馈电基板121在辐射基板111上的正投影压合于第二对称线2’,即第一馈电基板121在所述辐射基板111上的正投影压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112的几何中心和第二辐射体113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第二振子单元20的第二馈电基板221在辐射基板111上的正投影压合于第一对称线1’,第二馈电基板221在所述辐射基板1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辐射体211的几何中心和第四辐射体212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第一振子单元10和第二振子单元20极化正交。例如,第一振子单元10和第二振子单元20采用±45°正交极化方式,以保证较优的隔离度。
上述基站天线1的性能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该基站天线1可覆盖3.3~4.2GHz频段,且具有较高的增益。通过改变基站天线1的天线振子4,5的尺寸,该基站天线1也能应用在其他频段,如2.5GHz或4.9GHz。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子阵,每个所述天线子阵包括电路板和两个天线振子,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基板和设置于基板表面的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用于把一个信号分为两个信号,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每一天线振子包括两对极化方式正交的第一振子单元和第二振子单元,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射频前端,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射频前端,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二端和第一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三端和第二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天线子阵形成4T4R收发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分别和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为所述第三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分器和所述第二功分器设置在电路基板同一表面,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电路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功分器相对表面的接地片,所述接地片分别和每个所述天线振子的第一振子单元、第二振子单元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单元包括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包括辐射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辐射基板表面的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相互间隔且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包括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辐射部共用的辐射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辐射基板表面的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相互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几何中心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垂直于第三辐射体的几何中心和第四辐射体的几何中心所在的直线。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的结构一致,辐射体包括圆心角为90°的扇形部、自所述扇形部的两条半径向远离所述扇形部的圆心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连接两个所述延伸部的L形连接部,所述辐射体的外轮廓呈正方形。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部的拐角处靠近所述辐射基板的中心,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形成一个正方形,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分别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的四个扇形部的圆形分别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角上。
7.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部的内侧拐角处圆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子单元还包括为所述第一辐射部馈电的第一馈电部;
所述第一馈电部包括第一馈电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地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基板另一侧表面的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个天线振子的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个天线振子的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三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基板的一端和所述辐射基板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一馈电基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电路基板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一地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相接,所述第一微带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且耦合;
所述第二振子单元还包括为所述第二辐射部馈电的第二馈电部;
所述第二馈电部包括第二馈电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馈电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地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馈电基板另一侧表面的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一个天线振子的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个天线振子的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三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馈电基板的一端所述辐射基板和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二馈电基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电路基板垂直并相接,所述第二地与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相接,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间隔且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位于所述辐射基板的同一表面上;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关于一第一对称线相互对称,所述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关于一第二对称线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对称线和所述第二对称线垂直,且所述第一振子单元的每个辐射体关于所述第二对称线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振子单元的每个辐射体关于所述第一对称线呈轴对称结构。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基板分别和所述辐射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相接时卡接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基板分别和所述辐射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相接时卡接连接。
CN201921052162.4U 2019-06-30 2019-07-05 基站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23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4039 WO2021000139A1 (zh) 2019-06-30 2019-06-30 基站天线
CNPCT/CN2019/094039 2019-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2369U true CN210092369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216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2369U (zh) 2019-06-30 2019-07-05 基站天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4704B2 (zh)
CN (1) CN210092369U (zh)
WO (1) WO20210001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027A (zh) * 2018-12-28 2019-07-1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天线阵列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4751B2 (en) * 2002-05-20 2006-04-25 Raytheon Company 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mode monolithic millimeter wave array system and in-line amplifier using same
TW200950212A (en) * 2008-05-16 2009-12-01 Asustek Comp Inc Antenna array
CN103904438A (zh) * 2014-03-24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7230827A (zh) * 2017-05-31 2017-10-03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半波振子、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07394393A (zh) * 2017-06-22 2017-11-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11492538B (zh) * 2017-10-04 2023-12-08 约翰梅扎林加瓜联合有限责任公司D/B/A Jma无线 用于多频带天线的集成滤波器辐射器
CN208240884U (zh) * 2018-05-17 2018-12-14 广东健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融合宽带定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64704B2 (en) 2022-03-01
US20200411964A1 (en) 2020-12-31
WO2021000139A1 (zh)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1913B (zh) 基站天线及其双极化天线振子
CN107808998B (zh) 多极化辐射振子及天线
JPH1093332A (ja) 複共振逆f型アンテナ
US20040090371A1 (en) Compact antenna with circular polarization
CN211879611U (zh) 双频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
CN111029767A (zh) 一种小型化低剖面基站天线单元
CN211088518U (zh) 一种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单元
US20020021255A1 (en) Antenna apparatus
CN114361779B (zh) 天线装置与低频透波振子
CN113506989B (zh) 一种5g毫米波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其阵列
CN210092336U (zh) 辐射体、天线和基站
CN210092369U (zh) 基站天线
CN112768895A (zh) 天线、低频振子及辐射单元
CN115207613B (zh) 一种宽带双极化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WO2005038984A1 (en) 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tapered type pifa with corrugation
TW200417077A (en) Multiband antenna
JPH07111418A (ja) 偏波ダイバーシティ用平面アンテナ
CN111224232B (zh) 双频段全向天线及列车
CN216980853U (zh) 双频全向阵列天线
JPH0983238A (ja) 多波共用アンテナ装置
CN111082210A (zh) 定向双频双极化mimo天线及智能设备
CN107785654B (zh) 一种小型化强耦合天线
CN111029727A (zh) 一种天线单元及基站
CN113422212B (zh) 5g天线、阵列天线及相控阵列装置
CN220585504U (zh) 微带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