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2025U -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 Google Patents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2025U
CN210092025U CN201920878566.2U CN201920878566U CN210092025U CN 210092025 U CN210092025 U CN 210092025U CN 201920878566 U CN201920878566 U CN 201920878566U CN 210092025 U CN210092025 U CN 210092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water tank
flow path
cooling flow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85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融
胡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85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2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2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2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X射线管,包括:阴极组件以及阳极组件。其中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设置的阳极壳体,阳极壳体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以及与阳极壳体连接的阳极上盖,阳极设置有对阳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设置有对阳极上盖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设置对窗口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在工作过程中,冷却剂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对阳极组件都进行冷却。因此可以延长X射线管的寿命,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X射线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背景技术
X射线管主要包含阴极、阳极靶盘和管壳等主要部件。其中,阴极和阳极靶盘均被容纳在高真空的金属管壳内。X射线管工作时,通过给灯丝施加电压,将阴极加热到高温炽热状态。并且在阴极和阳极靶盘之间再施加一个高电压,此时高电压作用在两极,使电子束由阴极向阳极靶盘撞击,产生能量转化,将1%的电能转化为X射线,由窗口进行发射,其余99%的电能转化为热能,转化的热能需要及时散掉。
现有的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X射线管工作时除了阳极聚集的热量之外,高能的X射线还会散射打到阳极外壳及窗口上,使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X射线管功率降低。并且如果散热不及时,还非常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甚至出现外壳在高温时被击穿。这种情况就会导致X射线管的寿命降低,增加了成本。
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然而高能的X射线还会散射打到阳极壳体及窗口上,使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X射线管功率降低,并且如果散热不及时,还非常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甚至出现壳体在高温时被击穿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设置的阳极壳体,阳极壳体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以及与阳极壳体连接的阳极上盖,阳极设置有对阳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设置有对阳极上盖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设置有对窗口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可选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的底部的第一水槽;从阳极的底部插入第一水槽的水管,其中水管的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水管的另一端用于向第一水槽注入冷却剂。
可选地,阳极壳体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壳体底壁以及围绕壳体底壁设置的壳体侧壁,其中阳极设置于壳体底壁上并且由壳体侧壁所环绕,其中阳极组件还包括连通第一冷却流路和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第二水槽沿壳体底壁和壳体侧壁延伸,并且其中第二水槽位于壳体底壁的第一水槽部分与第一水槽连通,并且第二水槽位于壳体侧壁的第二水槽部分包括设置于壳体侧壁的端部的开口。
可选地,第三冷却流路包括沿壳体侧壁延伸的第三水槽,并且第三水槽包括环绕窗口设置的第一水槽部分和从第一水槽部分延伸至壳体侧壁的底部的第二水槽部分,其中第二水槽部分的一端与第一水槽部分连通,第二水槽部分的另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
可选地,第二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上盖的下表面的第四水槽,第四水槽通过第二水槽的开口与第二水槽连通,并且第四水槽与第三水槽的第一水槽部分连通。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包括:阴极组件以及阳极组件,其中阴极组件包括阴极,用于向阳极组件的阳极发射电子束,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设置的阳极壳体,阳极壳体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以及与阳极壳体连接的阳极上盖,阳极设置有对阳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设置有对阳极上盖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设置对窗口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可选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的底部的第一水槽;从阳极的底部插入第一水槽的水管,其中水管的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水管的另一端用于向第一水槽注入冷却剂。
可选地,阳极壳体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壳体底壁以及围绕壳体底壁设置的壳体侧壁,其中阳极设置于壳体底壁上并且由壳体侧壁所环绕,其中阳极组件还包括连通第一冷却流路和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第二水槽沿壳体底壁和壳体侧壁延伸,并且其中第二水槽位于壳体底壁的第一水槽部分与第一水槽连通,并且第二水槽位于壳体侧壁的第二水槽部分包括设置于壳体侧壁的端部的开口。
可选地,第三冷却流路包括沿壳体侧壁延伸的第三水槽,并且第三水槽包括环绕窗口设置的第一水槽部分和从第一水槽部分延伸至壳体侧壁的底部的第二水槽部分,其中第二水槽部分的一端与第一水槽部分连通,第二水槽部分的另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
可选地,第二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上盖的下表面的第四水槽,第四水槽通过第二水槽的开口与第二水槽连通,并且第四水槽与第三水槽的第一水槽部分连通。
可选地,阴极组件包括阴极壳体,阴极壳体内构成真空密闭空间。
可选地,还包括与阴极连接的接线柱,用于对阴极施加电压进行加热。
从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X射线管,包括:阴极组件以及阳极组件。其中阴极组件包括阴极,用于向阳极组件的阳极发射电子束,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设置的阳极壳体,阳极壳体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以及与阳极壳体连接的阳极上盖,阳极设置有对阳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设置有对阳极上盖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设置对窗口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相比现有技术中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然而高能的X射线还会散射打到阳极壳体及窗口上,使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X射线管功率降低,并且如果散热不及时,还非常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甚至出现壳体在高温时被击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X射线管在工作过程中,冷却剂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不仅可以对阳极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对阳极上盖、阳极壳体以及窗口等阳极组件都进行冷却。从而可以对整个阳极组件进行冷却,延长整个阳极组件以及X射线管的寿命,节约了成本。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X射线管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X射线管的冷却循环流路相关的出入口和水槽的示意图;
图3A是图1所示X射线管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阳极3;
图3B是沿图3A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C-C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X射线管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X射线管的冷却循环流路相关的出入口和水槽的示意图。图3A是图1所示X射线管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阳极3。图3B是沿图3A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C-C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包括:阳极3,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3设置的阳极壳体7,阳极壳体7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8;以及与阳极壳体7连接的阳极上盖9,阳极3设置有对阳极3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9设置有对阳极上盖9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7设置有对窗口8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参见背景技术中的,现有的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然而高能的X射线还会散射打到阳极壳体及窗口上,使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X射线管功率降低,并且如果散热不及时,还非常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甚至出现壳体在高温时被击穿。这种情况就会导致X射线管的寿命降低,增加了成本。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发明人在阳极3上面设置有对阳极3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在阳极上盖9设置有对阳极上盖9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在阳极壳体7设置对窗口8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X射线管在工作过程中,冷却剂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不仅可以对阳极3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对阳极上盖9、阳极壳体7以及窗口8等阳极组件都进行冷却。
从而与现有的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冷却剂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不仅可以对阳极3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对阳极上盖9、阳极壳体7以及窗口8等阳极组件都进行冷却。从而避免了X射线散射打到阳极壳体7和窗口8上导致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然而高能的X射线还会散射打到阳极壳体及窗口上,使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X射线管功率降低,并且如果散热不及时,还非常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甚至出现壳体在高温时被击穿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方式的阳极组件已经在160kV工业X射线管上使用,使用过程中,X射线管工作正常,功率输出稳定,没有出现打火或者击穿现象。
可选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3的底部的第一水槽11;从阳极3的底部插入第一水槽11的水管4,其中水管4的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5,水管4的另一端用于向第一水槽11注入冷却剂。从而当冷却剂从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5流入后,通过水管4流到第一水槽11,可以对阳极3进行散热冷却,保证阳极3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3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阳极壳体7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壳体底壁71以及围绕壳体底壁71设置的壳体侧壁72,其中阳极3设置于壳体底壁71上并且由壳体侧壁72所环绕,其中阳极组件还包括连通第一冷却流路和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12,第二水槽12沿壳体底壁71和壳体侧壁72延伸,并且其中第二水槽12位于壳体底壁71的第一水槽部分121与第一水槽11连通,并且第二水槽12位于壳体侧壁72的第二水槽部分122包括设置于壳体侧壁72的端部的开口123。
参考图3A和图3B,因为第一水槽11与第二水槽部分121连通,所以当冷却剂从第一水槽11流出后,直接进入第二水槽部分121,然后再进入第二水槽部分122直到壳体侧壁72的端部的开口123。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阳极壳体7,包括壳体底壁71和壳体侧壁72进行散热冷却,保证阳极壳体7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壳体7的工作寿命。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二水槽12连通阳极3的第一冷却流路和阳极上盖9的第二冷却流路,从而使得阳极上盖9能够得到冷却。
可选地,第三冷却流路包括沿壳体侧壁72延伸的第三水槽14,并且第三水槽14包括环绕窗口8设置的第一水槽部分141和从第一水槽部分141延伸至壳体侧壁72的底部的第二水槽部分142,其中第二水槽部分142的一端与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第二水槽部分142的另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6。
参考2和图5所示,第四水槽13和第三水槽14的第一部分连通,所以当冷却剂从第二冷却流路的第四水槽13流出后进入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然后再流入第三水槽14的第二水槽部分142直到流到另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6流出。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窗口8的区域进行散热冷却,保证窗口8的区域能够正常工作,延长窗口8的区域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第二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上盖9的下表面的第四水槽13,第四水槽13通过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与第二水槽12连通,并且第四水槽13与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
参考图2和图5所示,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与第四水槽13连通,所以当冷却剂从连接第一冷却流路和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流出后,进入第四水槽13。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阳极上盖9进行散热冷却,保证阳极上盖9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上盖9的工作寿命。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包括:阴极组件以及阳极组件,其中阴极组件包括阴极10,用于向阳极组件的阳极3发射电子束,阳极组件包括:阳极3,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3设置的阳极壳体7,阳极壳体7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8;以及与阳极壳体7连接的阳极上盖9,阳极3设置有对阳极3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9设置有对阳极上盖9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7设置对窗口8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从而,X射线管在工作过程中,冷却剂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不仅可以对阳极3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对阳极上盖9、阳极壳体7以及窗口8等阳极组件都进行冷却。保证阳极上盖9、阳极壳体7以及窗口8等阳极组件都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上盖9、阳极壳体7以及窗口8等阳极组件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3的底部的第一水槽11;从阳极3的底部插入第一水槽11的水管4,其中水管4的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5,水管4的另一端用于向第一水槽11注入冷却剂。从而当冷却剂从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5流入后,通过水管4流到第一水槽11,可以对阳极3进行散热冷却,保证阳极3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3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阳极壳体7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壳体底壁71以及围绕壳体底壁71设置的壳体侧壁72,其中阳极3设置于壳体底壁71上并且由壳体侧壁72所环绕,其中阳极组件还包括连通第一冷却流路和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12,第二水槽12沿壳体底壁71和壳体侧壁72延伸,并且其中第二水槽12位于壳体底壁71的第一水槽部分121与第一水槽11连通,并且第二水槽12位于壳体侧壁72的第二水槽部分122包括设置于壳体侧壁72的端部的开口123。
参考图3A和图3B,因为第一水槽11与第二水槽部分121连通,所以当冷却剂从第一水槽11流出后,直接进入第二水槽部分121,然后再进入第二水槽部分122直到壳体侧壁72的端部的开口123。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阳极壳体7,包括壳体底壁71和壳体侧壁72进行散热冷却,保证阳极壳体7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壳体7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第三冷却流路包括沿壳体侧壁72延伸的第三水槽14,并且第三水槽14包括环绕窗口8设置的第一水槽部分141和从第一水槽部分延伸至壳体侧壁72的底部的第二水槽部分142,其中第二水槽部分142的一端与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第二水槽部分142的另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6。
参考2和图5所示,第四水槽13和第三水槽14的第一部分连通,所以当冷却剂从第二冷却流路的第四水槽13流出后进入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然后再流入第三水槽14的第二水槽部分142直到流到另一端用作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6流出。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窗口8的区域进行散热冷却,保证窗口8的区域能够正常工作,延长窗口8的区域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第二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阳极上盖9的下表面的第四水槽13,第四水槽13通过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与第二水槽12连通,并且第四水槽13与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
参考图2和图5所示,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与第四水槽13连通,所以当冷却剂从连接第一冷却流路和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流出后,进入第四水槽13。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阳极上盖9进行散热冷却,保证阳极上盖9能够正常工作,延长阳极上盖9的工作寿命。
可选地,阴极组件包括阴极壳体2,阴极壳体2内构成真空密闭空间。
可选地,还包括与阴极10连接的接线柱1,用于对阴极10施加电压进行加热。从而确保阴极10有足够的电压将电子束发射至阳极3,产生X射线。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X射线管,包括:阴极组件以及阳极组件。其中阴极组件包括阴极10,用于向阳极组件的阳极3发射电子束,阳极组件包括:阳极3,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阳极3设置的阳极壳体7,阳极壳体7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8;以及与阳极壳体7连接的阳极上盖9,阳极3设置有对阳极3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阳极上盖9设置有对阳极上盖9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阳极壳体7设置对窗口8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第一冷却流路与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第二冷却流路与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相比现有技术中X射线管散热只是针对阳极进行冷却,然而高能的X射线还会散射打到阳极壳体及窗口上,使阳极组件局部温度过高,X射线管功率降低,并且如果散热不及时,还非常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甚至出现壳体在高温时被击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X射线管在工作过程中,冷却剂从第一冷却流路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不仅可以对阳极3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对阳极上盖9、阳极壳体7以及窗口8等阳极组件都进行冷却。从而可以对整个阳极组件进行冷却,延长整个阳极组件以及X射线管的寿命,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包括:阳极(3),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所述阳极(3)设置的阳极壳体(7),所述阳极壳体(7)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8);以及与所述阳极壳体(7)连接的阳极上盖(9),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3)设置有对所述阳极(3)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
所述阳极上盖(9)设置有对所述阳极上盖(9)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
所述阳极壳体(7)设置有对所述窗口(8)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冷却流路与所述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冷却流路与所述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到所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阳极(3)的底部的第一水槽(11);从所述阳极(3)的底部插入所述第一水槽(11)的水管(4),其中所述水管(4)的一端用作所述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5),所述水管(4)的另一端用于向所述第一水槽(11)注入冷却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壳体(7)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壳体底壁(71)以及围绕所述壳体底壁(71)设置的壳体侧壁(72),其中所述阳极(3)设置于所述壳体底壁(71)上并且由所述壳体侧壁(72)所环绕,其中所述阳极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12),所述第二水槽(12)沿所述壳体底壁(71)和所述壳体侧壁(72)延伸,并且其中
所述第二水槽(12)位于所述壳体底壁(71)的第一水槽部分(121)与所述第一水槽(11)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水槽(12)位于所述壳体侧壁(72)的第二水槽部分(122)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72)的端部的开口(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流路包括沿所述壳体侧壁(72)延伸的第三水槽(14),并且所述第三水槽(14)包括环绕所述窗口(8)设置的第一水槽部分(141)和从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延伸至所述壳体侧壁(72)的底部的第二水槽部分(142),其中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二水槽部分(1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二水槽部分(142)的另一端用作所述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阳极上盖(9)的下表面的第四水槽(13),所述第四水槽(13)通过所述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与所述第二水槽(12)连通,并且所述第四水槽(13)与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
6.一种X射线管,包括:阴极组件以及阳极组件,其中所述阴极组件包括阴极(10),用于向所述阳极组件的阳极(3)发射电子束,所述阳极组件包括:阳极(3),用于接受电子束,并生成X射线;围绕所述阳极(3)设置的阳极壳体(7),所述阳极壳体(7)上设置有供X射线通过的窗口(8);以及与所述阳极壳体(7)连接的阳极上盖(9),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3)设置有对所述阳极(3)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流路;
所述阳极上盖(9)设置有对所述阳极上盖(9)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流路;以及
所述阳极壳体(7)设置有对所述窗口(8)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三冷却流路,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冷却流路与所述第二冷却流路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冷却流路与所述第三冷却流路连通,形成从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到所述第三冷却流路的冷却循环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阳极(3)的底部的第一水槽(11);从所述阳极(3)的底部插入所述第一水槽(11)的水管(4),其中所述水管(4)的一端用作所述冷却循环流路的入口(5),所述水管(4)的另一端用于向所述第一水槽(11)注入冷却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壳体(7)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壳体底壁(71)以及围绕所述壳体底壁(71)设置的壳体侧壁(72),其中所述阳极(3)设置于所述壳体底壁(71)上并且由所述壳体侧壁(72)所环绕,其中所述阳极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的第二水槽(12),所述第二水槽(12)沿所述壳体底壁(71)和所述壳体侧壁(72)延伸,并且其中
所述第二水槽(12)位于所述壳体底壁(71)的第一水槽部分(121)与所述第一水槽(11)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水槽(12)位于所述壳体侧壁(72)的第二水槽部分(122)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72)的端部的开口(1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流路包括沿所述壳体侧壁(72)延伸的第三水槽(14),并且所述第三水槽(14)包括环绕所述窗口(8)设置的第一水槽部分(141)和从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延伸至所述壳体侧壁(72)的底部的第二水槽部分(142),其中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二水槽部分(1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二水槽部分(142)的另一端用作所述冷却循环流路的出口(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阳极上盖(9)的下表面的第四水槽(13),所述第四水槽(13)通过所述第二水槽(12)的开口(123)与所述第二水槽(12)连通,并且所述第四水槽(13)与所述第三水槽(14)的第一水槽部分(141)连通。
CN201920878566.2U 2019-06-12 2019-06-12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Active CN210092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8566.2U CN210092025U (zh) 2019-06-12 2019-06-12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8566.2U CN210092025U (zh) 2019-06-12 2019-06-12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2025U true CN210092025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8566.2U Active CN210092025U (zh) 2019-06-12 2019-06-12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2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35811B1 (en) Air-cooled end-window metal-ceramic x-ray tube for lower power xrf applications
US9530528B2 (en) X-ray tube aperture having expansion joints
US9159525B2 (en) Radiation generating tube
US5995585A (en) X-ray tube having electron collector
CN210092025U (zh) X射线管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
CN203733753U (zh) 一种新型x射线发生器
CN209822590U (zh) 一种降温型冷阴极x射线管
GB2585797A (en) X-ray generator
CN112928003A (zh) X射线发生装置及成像设备
CN209747446U (zh) 一种自带铅防护装置的x射线管
KR101742642B1 (ko) 열전소자를 구비하는 엑스선관의 방열구조
CN112992629A (zh) 一种透射式射线管
CN214898323U (zh) 一种x射线管
US4434493A (en) Argon-ion gas laser cathode construction
US6977991B1 (en)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an X-ray tube having an external electron beam deflector
CN213905286U (zh) 一种阴极陶瓷结构的大热容量医用x射线管
JP2007042434A (ja) X線管
CN203733756U (zh) 一种x线发生器
CN220984467U (zh) 一种x射线发生装置
US2886724A (en) X-ray tubes
CN217721877U (zh) 一种x射线管组件
CN105006415A (zh) 一种新型x射线管旋转阳极装置
CN205282444U (zh) 一种x射线产生装置
CN115732309A (zh) 水冷式气体放电灯
CN211788905U (zh) 一种活塞结构的x射线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