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1697U -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1697U
CN210091697U CN201921360860.0U CN201921360860U CN210091697U CN 210091697 U CN210091697 U CN 210091697U CN 201921360860 U CN201921360860 U CN 201921360860U CN 210091697 U CN210091697 U CN 210091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output
inverting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08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明
王海滨
张建志
陈宇
朱勇
邓加飞
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08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1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1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1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升压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以及信号放大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通过小体积的驱动电路驱动负载。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电致玻璃,需要高压交流电驱动,目前普遍采用以下方法驱动PDLC:
方法一:采用市电供电,采用变压器降压到所需要的电压,然后驱动PDLC,驱动PDLC的交流电的频率和市电相同,但是,该方法不能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
方法二:采用直流供电,然后用基于变压器的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换成PDLC所需的电压以及频率,然后驱动PDLC,但是,该方法中变压器的体积大,不适用于薄型化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旨在实现通过小体积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致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升压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以及信号放大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其中,
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低压直流信号换化为高压直流信号后输出,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供电。
可选的,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用于输出交流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高压直流信号,将所述交流信号放大后输出至所述负载,以驱动所述负载。
可选的,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出时,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大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的最大电压;
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差分输出时,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大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的最大电压的0.5倍。
可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以及第一反相放大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负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差分输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反相放大电路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负端接地;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负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幅度与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
可选的,所述升压电路为BOOST升压电路。
可选的,所述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集成于预设的应用处理器上。
可选的,所述应用处理器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存储设备以及第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存储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升压电路将直流电源输出的低压直流信号转化为高压直流信号后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为信号放大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并通过信号产生电路产生负载所需的交流信号,并将所产生的交流信号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根据升压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将所述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负载,以驱动负载工作,如此设置,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能有效的驱动负载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升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信号放大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图3中信号放大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信号放大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为图5中信号信号放大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路又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72910910000031
Figure BDA00021729109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电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框图。
参照图1,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升压电路20、信号产生电路30以及信号放大电路40;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的输出端与负载50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20,可以采用DC-DC转换器、升压斩波电路等实现,用于将直流电源10输出的低压直流信号换化为高压直流信号后输出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供电。
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可以采用震荡电路,如振荡器实现,也可以通过存储设备与数模转换电路组合实现,还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等能够输出合适交流信号的电路实现,此处不限。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用于输出交流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可以采用功率放大器实现,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高压直流信号,将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放大后输出至所述负载50,以驱动所述负载50,所述负载50可选为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电致玻璃)。其中,输入至PDLC的信号频率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的频率一致。并且,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可以采用单端输出或者差分输出,当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单端输出时,所述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大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输出的最大电压;当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差分输出时,所述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大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输出的最大电压的0.5倍,以保证信号放大电路40输出的电压不失真的前提下,保证电路的效率。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差分输出时,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输出的两路信号的电压幅度相等,相位相反。进一步的,当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单端输出时,PDLC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输入端接地;当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差分输出时,信号放大电路40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PDLC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升压电路20将直流电源10输出的低压直流信号升压至预设大小的高压直流信号后,将所述高压直流信号输出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直流电源10可选为蓄电池、干电池等,但不限于此。同时,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产生预设频率的交流信号,所述交流信号可选为正弦波或者方波,优选为正弦波,并将所产生的交流信号输出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根据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将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放大后输出至所述PDLC,以驱动PDLC,或者改变PDLC的透明度。
可以理解的,调节输入至PDLC的交流信号的电压幅度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若信号放大电路40的增益固定,可以通过调整信号产生电路30产生的交流信号的幅度,以调节输出至PDLC的交流信号的幅度;可选的,若信号产生电路30产生的交流信号的幅度固定,可以通过调整信号放大电路40的增益,以调整输出至PDLC的交流信号的幅度;可选的,还可以通过同时调整信号产生电路30产生的交流信号的幅度,以及信号放大电路40的增益,以调节输出至PDLC的交流信号的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升压电路20将直流电源10输出的低压直流信号转化为高压直流信号后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40,为信号放大电路40提供工作电压;并通过信号产生电路30产生负载50所需的交流信号,并将所产生的交流信号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40;信号放大电路40根据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将所述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负载50,以驱动负载50工作,如此设置,不需要使用变压器,使得PDLC的驱动电路的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使得该驱动电路能够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
在一实施例中,升压电路20为BOOST升压电路,BOOST升压电路通过开关管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电感储存和释放能量,从而使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使用电感储能,BOOST升压电路结构简单,可简化PDLC驱动电路的结构,且不需要使用变压器进行能量转换,减小了PDLC驱动电路的体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升压电路20包括升压芯片U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感L1、二极管D、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为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入端,并与所述升压芯片U1的电源端IN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升压芯片U1的控制端LX、以及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为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与所述升压芯片U1的反馈端FB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二极管D采用正向压降较小的肖特恩二极管,以使更多的能量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40,所述升压芯片U1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以调节升压电路20输出的电压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为单端输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包括第一分压电路401以及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50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电源负端接地。
本实施例的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单端输出,其适用于PDLC需要的电压较小的情况,使信号放大电路40输出的信号在满足PDLC需求的同时,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成本。
具体的,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将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进行分压后输出至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同相输入端,为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提供直流工作电压,把电路偏置在一定的电压值。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接收信号产生电路30如振荡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等输出的交流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交流信号放大预设倍数后输出至PDLC,以驱动PDLC。其中,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增益由其内部的电阻阻值决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包括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OP1;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为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反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4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电源负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C7串联于所述第七电阻R7与所述负载50之间。
具体的,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采用串联分压的方式,将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分压后输出至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的同相输入端,为第一反相放大电路402提供直流工作电压,把电路偏置在一定的电压值。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反相输入端接收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交流信号放大预设倍数后输出至PDLC,以驱动PDLC。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放大倍数可由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的阻值决定,即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增益GAIN=-R6/R5,例如,若PDLC需要的电压为13VRMS,输入频率为50HZ的正弦波,而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正弦波的频率为50HZ,电压幅值为1VRMS,则设置-R6/R5=13,那么,信号放大电路40则可输出频率为50HZ,电压幅值为13VRMS的正弦波。所述第七电阻R7为小阻值的电阻,用于提高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稳定性。所述第七电容C7用于过滤第一运算放大器OP1输出的直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为差分输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包括第二分压电路403、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5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电源负端接地;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5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电源负端接地。
本实施例的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差分输出,其适用于PDLC需要的电压较大的情况,采用差分输出,以提高驱动能力。
具体的,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将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进行分压后输出至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同相输入端,为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提供直流工作电压,把电路偏置在一定的电压值。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接收信号产生电路30如振荡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等输出的交流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交流信号放大预设倍数后输出至PDLC,以驱动PDLC。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用于反相放大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输出,其中,通过硬件设置使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输出的信号幅度与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输出的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增益值可设置为1,例如,若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放大倍数为13,则由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40的总增益为26,即信号放大电路40将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放大26倍后输出至PDLC,以驱动PDLC。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包括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的公共端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包括第十电容C10、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2,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为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4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电源负端接地。
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包括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以及第三运算放大器OP3;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405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反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40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电源负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4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相输入端接收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交流信号放大预设倍数后输出至PDLC,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放大倍数可由第十电阻R10与第十一电阻R11的阻值决定,即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增益GAIN=-R11/R10。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用于反相放大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其增益值可设置为1,即设置第十二电阻R12的阻值等于第十三电阻R13的阻值,则由第二运算放大器OP2和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组成的差分输出的增益为2*R11/R10,相当于信号放大电路40将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交流信号放大2*R11/R10倍后输出至PDLC,以驱动PDLC。例如,若PDLC需要幅度为26VRMS,频率为50HZ的正弦波,而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正弦波的幅度为1VRMS,频率为50HZ,则可设置R11/R10=13,那么2*R11/R10=26,使信号产生电路30输出的正弦波经信号放大电路40放大后,输出至PDLC的正弦波的频率为50HZ,幅度为26VRMS。
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包括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集成于应用处理器60上;所述升压电路为BOOST升压电路,所述BOOST升压电路的升压芯片U1与信号放大电路PA集成于同一专用芯片上,专用芯片的使能端与所述应用处理器60的其中一个GPIO端口连接,且所述升压芯片U1通过I2C接口模块与所述应用处理器60通讯连接。具体的,在电路上电时,应用处理器60控制专用芯片的使能端为有效的高电平,使升压芯片U1和信号放大电路PA开始工作,此时,BOOST升压电路通过开关管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电感储存和释放能量,从而使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
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60通过I2C接口模块调节BOOST升压电路20的输出电压,例如,若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差分输出,而PDLC需要频率为50HZ、峰峰值VPP为102V的正弦波,则可以通过应用处理器60调节BOOST升压电路20的输出电压,使BOOST升压电路20的输出电压略大于VPP/2,即略大于56V。BOOST升压电路20输出的电压略大于VPP/2,能够保证信号放大电路40输出的电压不失真的前提下,保证电路的效率。
所述应用处理器60为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提供合适的波形数据,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接收应用处理器60输出的波形数据,并将所接收到的波形数据转化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PA。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60可通过调整输出至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的波形数据,以调节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输出的交流信号的幅度和频率。例如,若信号放大电路40的增益为36,而PDLC需要的最大电压为36V,输入频率为50HZ的正弦波,则应用处理器60通过调整输出至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的波形数据,使第一数模转换电路301输出频率为50HZ,最大电压幅度为1VRMS的正弦波。
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包括存储设备302以及第二数模转换电路303,所述存储设备30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30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303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产生电路30与升压电路20的升压芯片U2、以及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集成于同一专用芯片上,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单端输出或者差分输出,当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单端输出时,通过硬件的方式设置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略大于输入至PDLC的交流信号的峰峰值VPP,当信号放大电路40采用差分输出时,设置升压电路20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略大于VPP/2。由于存储设备302中存储有预定的波形数据,存储设备302将波形数据发送给第二数模转换电路303,第二数模转换电路303将波形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即交流信号后输出至信号放大电路40。如此设置,交流信号的产生不需要处理器参与,节省功耗,且交流信号可以做成任意的波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中使用了上述驱动电路,因此,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驱动电路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手表等携带负载的电子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升压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以及信号放大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其中,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低压直流信号换化为高压直流信号后输出,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用于输出交流信号;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高压直流信号,将所述交流信号放大后输出至所述负载,以驱动所述负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出时,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大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的最大电压;
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差分输出时,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的值大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的最大电压的0.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以及第一反相放大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负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为差分输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反相放大电路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负端接地;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正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的电源负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幅度与所述第三反相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为BOOST升压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集成于预设的应用处理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器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存储设备以及第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存储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CN201921360860.0U 2019-08-20 2019-08-20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091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0860.0U CN210091697U (zh) 2019-08-20 2019-08-20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0860.0U CN210091697U (zh) 2019-08-20 2019-08-20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1697U true CN210091697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0860.0U Active CN210091697U (zh) 2019-08-20 2019-08-20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1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8795B (zh) 增强型功率因数校正
EP3503369B1 (en) Direct current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CN102035366B (zh) 一种供电装置
CN101728942B (zh) 具纹波抑制的直流/直流电能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45636B (zh) Pfm原边反馈控制器及使用其的pfm原边反馈转换器
CN101151799A (zh) 放大器装置
CN101471608A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209030101U (zh) 一种基于Boost反激升压电路的能量回馈装置
CN201690360U (zh) 一种分流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4906189U (zh) 一种低压高频开关电源电路
CN210091697U (zh) 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11131015A1 (zh) 获取稳定低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以及电话机供电电路
CN212989975U (zh) 一种直流电压控制电路
CN202565159U (zh) 可灵活升压的pfc控制电路
CN217159669U (zh) 一种pwm信号生成电路
CN102044966A (zh) 具有自适应电压位置控制的电源转换器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09073U (zh) 电源电压动态调整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9412451B (zh) 一种电源变换装置
CN110264968B (zh) 信号产生电路
CN109687743B (zh) 一种电源变换电路
CN109412450B (zh) 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CN109617397B (zh) 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CN109412449B (zh) 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CN105591412A (zh) 移动电源适配装置
CN109687744B (zh) 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