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8369U - 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88369U CN210088369U CN201920678867.0U CN201920678867U CN210088369U CN 210088369 U CN210088369 U CN 210088369U CN 201920678867 U CN201920678867 U CN 201920678867U CN 210088369 U CN210088369 U CN 2100883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 sets
- groove
- groups
- threaded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通过增设微调装置来降低人为因素对支架上的相机拍摄角度调节过程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摄影人员通过支架精确定位相机的拍摄角度的难度,因而提高了监视器翻转支架对相机拍摄角度的调节精度;包括底座、调节块、转动杆、调节螺纹杆、安装板、转动块、紧固螺纹杆、支持块和三组支腿,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块的圆周侧壁与转动槽连通设置有环型卡槽;还包括调控板、转轴、固定轴承、调控旋钮、微调螺纹杆、动力板、动力滑杆、两组定位杆、操控板、带动轴、稳固轴承、同步轴、蜗轮、蜗杆和动力旋钮,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微调螺纹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摄影的过程中,只有把相机稳定了才能拍出质量较高的作品,其中监视器翻转支架是一种在摄影的过程中,用于为相机提供支撑以提高相机稳定性的装置,监视器翻转支架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在摄影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监视器翻转支架包括底座、调节块、转动杆、调节螺纹杆、安装板、转动块、紧固螺纹杆、支持块和三组支腿,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块与转动槽转动卡装,转动块的圆周侧壁与转动槽连通设置有环型卡槽,转动槽的右端连通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的左端自底座的右侧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然后继续插入至环型卡槽的右部区域并且紧固螺纹杆的左端与环形卡槽的内圆周侧壁右端紧贴,转动块的顶端与调节块的底端连接,调节块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调节螺纹孔,转动杆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插入孔,调节螺纹杆的后端自转动杆的前侧穿过插入孔并且螺装插入至调节螺纹孔内,转动杆的后端和调节块的前端紧贴,转动杆的顶端与安装板的底端连接,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调节螺纹杆的前端和紧固螺纹杆的右端均设置有旋钮,支持块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中部连接,支持块的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三组支持槽,三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三组支持槽铰接;现有的监视器翻转支架使用时,首先将监视器翻转支架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并且通过三组支腿将其固定完毕,然后将相机固定在监视器翻转支架的安装板顶部的固定组件上,然后先将紧固螺纹杆旋松来转动相机使相机在支架上转动来调节拍摄水平角度,调节完毕之后将紧固螺纹杆旋紧即可,然后再将调节螺纹杆旋松使转动杆与调节块不再紧贴,这时可以调节相机的纵向拍摄角度,待调节完毕之后,再次将调节螺纹杆旋紧即可,这时便完成了对相机的角度的调节过程;现有的监视器翻转支架使用中发现,无论是调节相机的水平拍摄角度还是纵向拍摄角度的时候,摄影人员均需要将相机先转动至大致的角度,然后在反复转动相机来将其调节至最佳的拍摄角度,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现有的监视器翻转支架没有微调装置,使得摄影人员通过支架精确定位相机的拍摄角度的难度较大,因而降低了现有的监视器翻转支架对相机拍摄角度的调节精度,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增设微调装置来降低人为因素对支架上的相机拍摄角度调节过程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摄影人员通过支架精确定位相机的拍摄角度的难度,因而提高了监视器翻转支架对相机拍摄角度的调节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的监视器翻转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包括底座、调节块、转动杆、调节螺纹杆、安装板、转动块、紧固螺纹杆、支持块和三组支腿,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块与转动槽转动卡装,转动块的圆周侧壁与转动槽连通设置有环型卡槽,转动槽的右端连通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的左端自底座的右侧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然后继续插入至环型卡槽的右部区域并且紧固螺纹杆的左端与环形卡槽的内圆周侧壁右端紧贴,转动块的顶端与调节块的底端连接,调节块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调节螺纹孔,转动杆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插入孔,调节螺纹杆的后端自转动杆的前侧穿过插入孔并且螺装插入至调节螺纹孔内,转动杆的后端和调节块的前端紧贴,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调节螺纹杆的前端和紧固螺纹杆的右端均设置有旋钮,支持块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中部连接,支持块的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三组支持槽,三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三组支持槽铰接;还包括调控板、转轴、固定轴承、调控旋钮、微调螺纹杆、动力板、动力滑杆、两组定位杆、操控板、带动轴、稳固轴承、同步轴、蜗轮、蜗杆和动力旋钮,所述两组定位杆的顶端分别与操控板的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所述两组定位杆的底部区域右端分别与转动杆的左端顶部区域前侧和后侧铰接,所述调控板的左端与转动杆的右端顶部区域连接,所述调控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轴的顶端自固定槽内转动插入至转动孔内,所述固定轴承与固定槽固定卡装,所述固定轴承与转轴过盈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调控旋钮的顶端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微调螺纹槽,所述微调螺纹杆的底端自转轴的上侧螺装插入至微调螺纹槽内,所述动力板的顶端与操控板的底端右侧连接,所述动力板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动力滑杆与滑动腔滑动卡装,所述微调螺纹杆的顶端自动力板的下侧滑动穿过滑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内,所述微调螺纹杆的顶端与动力滑杆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操控板的顶端设置有稳固槽,所述操控板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顶端与稳固槽的底端中部连通,所述稳固轴承与稳固槽固定卡装,所述稳固轴承与带动轴过盈连接,所述带动轴的顶端与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同步轴的顶端与带动轴的底端同心连接,所述蜗轮与同步轴的底部键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后端右侧连通设置有带动孔,所述蜗杆的后端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后端自工作腔内转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伸出至操控板的后侧,所述蜗杆的动力轴的后端与动力旋钮的前端连接,所述带动孔的内部设置有辅助轴承,所述辅助轴承与蜗杆的动力轴过盈连接,所述蜗杆的左端与蜗轮的右端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转轴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所述微调螺纹槽的底端与限位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微调螺纹杆的底端自微调螺纹槽内穿过连通口并且伸入至限位腔内,所述限位板与限位腔滑动卡住装,所述微调螺纹杆的底端与限位板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三组伸缩杆、三组限位螺纹杆和三组限位螺母,所述三组支腿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三组伸缩槽,所述三组伸缩杆的顶端分别自三组支腿的下侧滑动插入至三组伸缩槽内,所述三组伸缩槽的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三组伸出滑孔,所述三组限位螺纹杆的内端分别自三组支腿的外侧滑动穿过三组伸出滑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三组伸缩槽内,所述三组限位螺纹杆的内端分别与三组伸缩杆的外端顶部连接,所述三组限位螺母分别与三组限位螺纹杆螺装,所述三组限位螺母的内端分别与三组支腿的外端紧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防护环、限位滑杆和三组拽动杆,所述限位滑杆的顶端与支持块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防护环与限位滑杆滑动套装,所述三组拽动杆的顶端分别与防护环的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铰接,所述三组拽动杆的底端分别与三组支腿的内端底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设置有拆装槽,所述拆装槽的内圆周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滑杆的圆周侧壁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挡板的拆装槽与限位滑杆的底部螺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操控把手,所述操控把手的左端与转动杆的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三组防滑垫,所述三组防滑垫的顶端分别与三组伸缩杆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三组转动帽,所述三组转动帽的内端分别设置有三组六边型安装槽,所述三组六边型安装槽分别与三组限位螺母固定套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将监视器翻转支架上的相机的拍摄角度粗调完毕之后,这时首先转动动力旋钮使得动力旋钮通过动力轴带动蜗杆转动,同时蜗杆则带动蜗轮转动,然后蜗轮便通过同步轴带动带动轴在稳固轴承上转动,此时带动轴则带动安装板上的相机进行水平拍摄角度的微调,同时摄影人员转动调控旋钮使得调控旋钮带动转轴转动,而由于微调螺纹杆在动力板的限位下与转轴相对静止,因此在转轴转动的同时其微调螺纹槽同步在微调螺纹杆上转动,然后微调螺纹杆便改变了在微调螺纹槽内的伸出长度,此时微调螺纹杆便通过动力滑杆和动力板配合来带动操控板的右部区域绕着两组定位杆与转动杆的铰接处转动,在操控板转动的同时,动力滑杆在动力板的内部滑动,此时便实现了相机纵向拍摄角度的微调,通过动力旋钮和调控旋钮的相互配合便实现了相机的角度的微调过程,待调节至指定的拍摄角度的时候,分别停止转动动力旋钮和调控旋钮即可,需要指出的使微调螺纹杆的外圆周侧壁的外螺纹的间距以及蜗杆和蜗轮圆周侧壁的多组齿的间距均紧密,使得角度调节过程更加的精细,从而通过增设微调装置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支架上的相机拍摄角度调节过程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摄影人员通过支架精确定位相机的拍摄角度的难度,因而提高了监视器翻转支架对相机拍摄角度的调节精度,增强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杆和调节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蜗杆和动力旋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组支腿和支持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滑杆和动力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调节块;3、转动杆;4、调节螺纹杆;5、安装板;6、转动块;7、紧固螺纹杆;8、支持块;9、三组支腿;10、环型卡槽;11、调控板;12、转轴;13、固定轴承;14、调控旋钮;15、微调螺纹杆;16、动力板;17、动力滑杆;18、两组定位杆;19、操控板;20、带动轴;21、稳固轴承;22、同步轴;23、蜗轮;24、蜗杆;25、动力旋钮;26、微调螺纹槽;27、滑动腔;28、工作腔;29、动力轴;30、限位板;31、限位腔;32、三组伸缩杆;33、三组限位螺纹杆;34、三组限位螺母;35、防护环;36、限位滑杆;37、三组拽动杆;38、挡板;39、操控把手;40、三组防滑垫;41、三组转动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包括底座1、调节块2、转动杆3、调节螺纹杆4、安装板5、转动块6、紧固螺纹杆7、支持块8和三组支腿9,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块6与转动槽转动卡装,转动块6的圆周侧壁与转动槽连通设置有环型卡槽10,转动槽的右端连通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7的左端自底座1的右侧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然后继续插入至环型卡槽10的右部区域并且紧固螺纹杆7的左端与环形卡槽的内圆周侧壁右端紧贴,转动块6的顶端与调节块2的底端连接,调节块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调节螺纹孔,转动杆3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插入孔,调节螺纹杆4的后端自转动杆3的前侧穿过插入孔并且螺装插入至调节螺纹孔内,转动杆3的后端和调节块2的前端紧贴,安装板5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调节螺纹杆4的前端和紧固螺纹杆7的右端均设置有旋钮,支持块8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中部连接,支持块8的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三组支持槽,三组支腿9的顶端分别与三组支持槽铰接;还包括调控板11、转轴12、固定轴承13、调控旋钮14、微调螺纹杆15、动力板16、动力滑杆17、两组定位杆18、操控板19、带动轴20、稳固轴承21、同步轴22、蜗轮23、蜗杆24和动力旋钮25,两组定位杆18的顶端分别与操控板19的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定位杆18的底部区域右端分别与转动杆3的左端顶部区域前侧和后侧铰接,调控板11的左端与转动杆3的右端顶部区域连接,调控板11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转动孔,转轴12的顶端自固定槽内转动插入至转动孔内,固定轴承13与固定槽固定卡装,固定轴承13与转轴12过盈连接,转轴12的底端与调控旋钮14的顶端连接,转轴12的顶端设置有微调螺纹槽26,微调螺纹杆15的底端自转轴12的上侧螺装插入至微调螺纹槽26内,动力板16的顶端与操控板19的底端右侧连接,动力板16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27,滑动腔27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滑动孔,动力滑杆17与滑动腔27滑动卡装,微调螺纹杆15的顶端自动力板16的下侧滑动穿过滑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27内,微调螺纹杆15的顶端与动力滑杆17的底端中部连接,操控板19的顶端设置有稳固槽,操控板19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28,工作腔28的顶端与稳固槽的底端中部连通,稳固轴承21与稳固槽固定卡装,稳固轴承21与带动轴20过盈连接,带动轴20的顶端与安装板5的底端连接,同步轴22的顶端与带动轴20的底端同心连接,蜗轮23与同步轴22的底部键连接,工作腔28的后端右侧连通设置有带动孔,蜗杆24的后端设置有动力轴29,动力轴29的后端自工作腔28内转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伸出至操控板19的后侧,蜗杆24的动力轴29的后端与动力旋钮25的前端连接,带动孔的内部设置有辅助轴承,辅助轴承与蜗杆24的动力轴29过盈连接,蜗杆24的左端与蜗轮23的右端啮合;在将监视器翻转支架上的相机的拍摄角度粗调完毕之后,这时首先转动动力旋钮使得动力旋钮通过动力轴带动蜗杆转动,同时蜗杆则带动蜗轮转动,然后蜗轮便通过同步轴带动带动轴在稳固轴承上转动,此时带动轴则带动安装板上的相机进行水平拍摄角度的微调,同时摄影人员转动调控旋钮使得调控旋钮带动转轴转动,而由于微调螺纹杆在动力板的限位下与转轴相对静止,因此在转轴转动的同时其微调螺纹槽同步在微调螺纹杆上转动,然后微调螺纹杆便改变了在微调螺纹槽内的伸出长度,此时微调螺纹杆便通过动力滑杆和动力板配合来带动操控板的右部区域绕着两组定位杆与转动杆的铰接处转动,在操控板转动的同时,动力滑杆在动力板的内部滑动,此时便实现了相机纵向拍摄角度的微调,通过动力旋钮和调控旋钮的相互配合便实现了相机的角度的微调过程,待调节至指定的拍摄角度的时候,分别停止转动动力旋钮和调控旋钮即可,需要指出的使微调螺纹杆的外圆周侧壁的外螺纹的间距以及蜗杆和蜗轮圆周侧壁的多组齿的间距均紧密,使得角度调节过程更加的精细,从而通过增设微调装置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支架上的相机拍摄角度调节过程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摄影人员通过支架精确定位相机的拍摄角度的难度,因而提高了监视器翻转支架对相机拍摄角度的调节精度,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限位板30,转轴1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31,微调螺纹槽26的底端与限位腔31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连通口,微调螺纹杆15的底端自微调螺纹槽26内穿过连通口并且伸入至限位腔31内,限位板30与限位腔31滑动卡住装,微调螺纹杆15的底端与限位板30的顶端连接;在微调螺纹杆在微调螺纹槽内纵向移动的时候,限位板在限位腔内与微调螺纹杆同步转动,此时限位板在限位腔内为微调螺纹杆限位,有效的降低了微调螺纹杆在微调螺纹槽内脱离的概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三组伸缩杆32、三组限位螺纹杆33和三组限位螺母34,三组支腿9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三组伸缩槽,三组伸缩杆32的顶端分别自三组支腿9的下侧滑动插入至三组伸缩槽内,三组伸缩槽的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三组伸出滑孔,三组限位螺纹杆33的内端分别自三组支腿9的外侧滑动穿过三组伸出滑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三组伸缩槽内,三组限位螺纹杆33的内端分别与三组伸缩杆32的外端顶部连接,三组限位螺母34分别与三组限位螺纹杆33螺装,三组限位螺母34的内端分别与三组支腿9的外端紧贴;分别将三组限位螺母在三组限位螺纹杆上旋松,使得三组限位螺母分别不再与三组支腿紧贴,此时可以通过三组限位螺母分别推动三组伸缩杆来改变三组伸缩杆在三组支腿底部的伸出长度,此时便实现了支架的支撑高度和稳定性的调节,待调节完毕之后,分别将三组限位螺母旋紧即可,从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防护环35、限位滑杆36和三组拽动杆37,限位滑杆36的顶端与支持块8的底端中部连接,防护环35与限位滑杆36滑动套装,三组拽动杆37的顶端分别与防护环35的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铰接,三组拽动杆37的底端分别与三组支腿9的内端底部铰接;在将三组支腿打开的时候,拽动一组支腿则对应的拽动杆则向下拉动防护环,防护环则限位滑杆上下移,同时防护环则通过另外两组拽动杆分别将对应的支腿推开,此时三组支腿同步张开,可见三组支腿的打开过程更加的便利,并且三组支腿的张开角度保持一致,因而使得三组支腿的打开过程更加的便捷,从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挡板38,挡板38的顶端设置有拆装槽,拆装槽的内圆周侧壁设置有内螺纹,限位滑杆36的圆周侧壁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挡板38的拆装槽与限位滑杆36的底部螺装;通过挡板螺装在限位滑杆的底部为防滑环限位,有效的限制了三组支腿的张开角度,降低了支架的三组支腿在放置面上打滑的概率,同时当需要将三组支腿调节至更加的张开角度的时候,则可以将挡板在限位滑杆上拆下即可,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操控把手39,操控把手39的左端与转动杆3的右端连接;通过操控把手使得转动杆的调节过程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三组防滑垫40,三组防滑垫40的顶端分别与三组伸缩杆32的底端连接;通过三组防滑垫增大了三组伸缩杆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支架在放置面上发生滑动的概率,从而增强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还包括三组转动帽41,三组转动帽41的内端分别设置有三组六边型安装槽,三组六边型安装槽分别与三组限位螺母34固定套装;通过三组转动帽使得三组限位螺母的调节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在工作时,首先将监视器翻转支架移动至指定的位置,然后分别将三组限位螺母在三组限位螺纹杆上旋松,使得三组限位螺母分别不再与三组支腿紧贴,此时可以通过三组限位螺母分别推动三组伸缩杆来改变三组伸缩杆在三组支腿底部的伸出长度,此时便实现了支架的支撑高度和稳定性的调节,待调节完毕之后,分别将三组限位螺母旋紧,然后将相机固定在监视器翻转支架的安装板顶部的固定组件上,然后先将紧固螺纹杆旋松来转动相机使相机在支架上转动来调节拍摄水平角度,调节完毕之后将紧固螺纹杆旋紧即可,然后再将调节螺纹杆旋松使转动杆与调节块不再紧贴,这时可以调节相机的纵向拍摄角度,待调节完毕之后,再次将调节螺纹杆旋紧即可,这时便完成了对相机的角度的粗调过程,在将监视器翻转支架上的相机的拍摄角度粗调完毕之后,这时首先转动动力旋钮使得动力旋钮通过动力轴带动蜗杆转动,同时蜗杆则带动蜗轮转动,然后蜗轮便通过同步轴带动带动轴在稳固轴承上转动,此时带动轴则带动安装板上的相机进行水平拍摄角度的微调,同时摄影人员转动调控旋钮使得调控旋钮带动转轴转动,而由于微调螺纹杆在动力板的限位下与转轴相对静止,因此在转轴转动的同时其微调螺纹槽同步在微调螺纹杆上转动,然后微调螺纹杆便改变了在微调螺纹槽内的伸出长度,此时微调螺纹杆便通过动力滑杆和动力板配合来带动操控板的右部区域绕着两组定位杆与转动杆的铰接处转动,在操控板转动的同时,动力滑杆在动力板的内部滑动,此时便实现了相机纵向拍摄角度的微调,通过动力旋钮和调控旋钮的相互配合便实现了相机的角度的微调过程,待调节至指定的拍摄角度的时候,分别停止转动动力旋钮和调控旋钮即可。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包括底座(1)、调节块(2)、转动杆(3)、调节螺纹杆(4)、安装板(5)、转动块(6)、紧固螺纹杆(7)、支持块(8)和三组支腿(9),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块(6)与转动槽转动卡装,转动块(6)的圆周侧壁与转动槽连通设置有环型卡槽(10),转动槽的右端连通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7)的左端自底座(1)的右侧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然后继续插入至环型卡槽(10)的右部区域并且紧固螺纹杆(7)的左端与环形卡槽的内圆周侧壁右端紧贴,转动块(6)的顶端与调节块(2)的底端连接,调节块(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调节螺纹孔,转动杆(3)的前端底部贯穿设置有插入孔,调节螺纹杆(4)的后端自转动杆(3)的前侧穿过插入孔并且螺装插入至调节螺纹孔内,转动杆(3)的后端和调节块(2)的前端紧贴,安装板(5)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调节螺纹杆(4)的前端和紧固螺纹杆(7)的右端均设置有旋钮,支持块(8)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中部连接,支持块(8)的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三组支持槽,三组支腿(9)的顶端分别与三组支持槽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控板(11)、转轴(12)、固定轴承(13)、调控旋钮(14)、微调螺纹杆(15)、动力板(16)、动力滑杆(17)、两组定位杆(18)、操控板(19)、带动轴(20)、稳固轴承(21)、同步轴(22)、蜗轮(23)、蜗杆(24)和动力旋钮(25),所述两组定位杆(18)的顶端分别与操控板(19)的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所述两组定位杆(18)的底部区域右端分别与转动杆(3)的左端顶部区域前侧和后侧铰接,所述调控板(11)的左端与转动杆(3)的右端顶部区域连接,所述调控板(11)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轴(12)的顶端自固定槽内转动插入至转动孔内,所述固定轴承(13)与固定槽固定卡装,所述固定轴承(13)与转轴(12)过盈连接,所述转轴(12)的底端与调控旋钮(14)的顶端连接,所述转轴(12)的顶端设置有微调螺纹槽(26),所述微调螺纹杆(15)的底端自转轴(12)的上侧螺装插入至微调螺纹槽(26)内,所述动力板(16)的顶端与操控板(19)的底端右侧连接,所述动力板(16)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27),所述滑动腔(27)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动力滑杆(17)与滑动腔(27)滑动卡装,所述微调螺纹杆(15)的顶端自动力板(16)的下侧滑动穿过滑动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27)内,所述微调螺纹杆(15)的顶端与动力滑杆(17)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操控板(19)的顶端设置有稳固槽,所述操控板(19)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28),所述工作腔(28)的顶端与稳固槽的底端中部连通,所述稳固轴承(21)与稳固槽固定卡装,所述稳固轴承(21)与带动轴(20)过盈连接,所述带动轴(20)的顶端与安装板(5)的底端连接,所述同步轴(22)的顶端与带动轴(20)的底端同心连接,所述蜗轮(23)与同步轴(22)的底部键连接,所述工作腔(28)的后端右侧连通设置有带动孔,所述蜗杆(24)的后端设置有动力轴(29),所述动力轴(29)的后端自工作腔(28)内转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伸出至操控板(19)的后侧,所述蜗杆(24)的动力轴(29)的后端与动力旋钮(25)的前端连接,所述带动孔的内部设置有辅助轴承,所述辅助轴承与蜗杆(24)的动力轴(29)过盈连接,所述蜗杆(24)的左端与蜗轮(23)的右端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30),所述转轴(1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腔(31),所述微调螺纹槽(26)的底端与限位腔(31)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微调螺纹杆(15)的底端自微调螺纹槽(26)内穿过连通口并且伸入至限位腔(31)内,所述限位板(30)与限位腔(31)滑动卡住装,所述微调螺纹杆(15)的底端与限位板(30)的顶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伸缩杆(32)、三组限位螺纹杆(33)和三组限位螺母(34),所述三组支腿(9)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三组伸缩槽,所述三组伸缩杆(32)的顶端分别自三组支腿(9)的下侧滑动插入至三组伸缩槽内,所述三组伸缩槽的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三组伸出滑孔,所述三组限位螺纹杆(33)的内端分别自三组支腿(9)的外侧滑动穿过三组伸出滑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三组伸缩槽内,所述三组限位螺纹杆(33)的内端分别与三组伸缩杆(32)的外端顶部连接,所述三组限位螺母(34)分别与三组限位螺纹杆(33)螺装,所述三组限位螺母(34)的内端分别与三组支腿(9)的外端紧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环(35)、限位滑杆(36)和三组拽动杆(37),所述限位滑杆(36)的顶端与支持块(8)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防护环(35)与限位滑杆(36)滑动套装,所述三组拽动杆(37)的顶端分别与防护环(35)的左前侧、右前侧和后侧铰接,所述三组拽动杆(37)的底端分别与三组支腿(9)的内端底部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38),所述挡板(38)的顶端设置有拆装槽,所述拆装槽的内圆周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滑杆(36)的圆周侧壁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挡板(38)的拆装槽与限位滑杆(36)的底部螺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控把手(39),所述操控把手(39)的左端与转动杆(3)的右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防滑垫(40),所述三组防滑垫(40)的顶端分别与三组伸缩杆(32)的底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转动帽(41),所述三组转动帽(41)的内端分别设置有三组六边型安装槽,所述三组六边型安装槽分别与三组限位螺母(34)固定套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78867.0U CN210088369U (zh) | 2019-05-13 | 2019-05-13 | 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78867.0U CN210088369U (zh) | 2019-05-13 | 2019-05-13 | 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88369U true CN210088369U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478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7886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88369U (zh) | 2019-05-13 | 2019-05-13 | 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8836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0915A (zh) * | 2020-03-12 | 2020-06-30 | 泰信利美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器械固定支架角度调节器 |
CN112197132A (zh) * | 2020-09-29 | 2021-01-08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地质勘探的三角支架 |
CN113309963A (zh) * | 2021-04-22 | 2021-08-27 | 杭州亚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全站仪 |
-
2019
- 2019-05-13 CN CN201920678867.0U patent/CN2100883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0915A (zh) * | 2020-03-12 | 2020-06-30 | 泰信利美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器械固定支架角度调节器 |
CN112197132A (zh) * | 2020-09-29 | 2021-01-08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地质勘探的三角支架 |
CN113309963A (zh) * | 2021-04-22 | 2021-08-27 | 杭州亚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全站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88369U (zh) | 一种监视器翻转支架 | |
CN210228215U (zh) | 一种单孔免气腹三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悬吊装置 | |
CN109044622B (zh) | 一种耳内镜手术支架 | |
CN110877078B (zh) | 一种用于铝型材加工的冲铆装置 | |
CN208301737U (zh) | 一种手术器械固定装置 | |
CN109532613B (zh) | 一种汽车杯座 | |
CN212510303U (zh) | 多功能岩土工程监测装置 | |
CN211704717U (zh) | 腹腔牵开器 | |
CN213098184U (zh) | 一种用于肾内科的穿刺辅助装置 | |
CN211095065U (zh) | 一种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 |
CN210024701U (zh) | 一种室内装修用墙面磨平装置 | |
CN110370191A (zh) | 一种精密模具加工定位装置 | |
CN211270845U (zh) | 全容积乳腺超声成像机可变专用探头装置 | |
CN216394614U (zh) |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长度调节式手术床 | |
CN215968822U (zh) | 一种用于机械手的定位装置 | |
CN206363889U (zh) |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绕线模及安装有该绕线模的绕线机 | |
GB2400792A (en) | Gear driven quick acting telescopic stand and adjuster | |
CN110101420B (zh) | 肝脏拉钩固定支架 | |
CN211106271U (zh) | 一种深压纹烫金机 | |
CN109464116A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用口腔扩张器 | |
CN209969640U (zh) | 一种钛合金毛坯管生产用锻棒钻孔装置 | |
CN206534230U (zh) | 一种户外伞架 | |
CN113041087A (zh) | 一种便于骨科临床用体位调控设备 | |
CN112975682A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 |
KR20130039848A (ko) | 캐스터용 손잡이 회전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