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5369U -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5369U
CN210075369U CN201920703670.8U CN201920703670U CN210075369U CN 210075369 U CN210075369 U CN 210075369U CN 201920703670 U CN201920703670 U CN 201920703670U CN 210075369 U CN210075369 U CN 210075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module
optical projection
support
installation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36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陈功
许杨柳
邓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36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5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5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5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投影模块,包括接收端模组、发射端模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发射端模组和所述接收端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挡墙,所述挡墙凸出于所述支架,且所述挡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备上述的光学投影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投影模块和移动终端中,挡墙能将接收端模组和发射端模组隔离,可阻挡部分从外部和盖板上反射的干扰光信号进入接收端模组,提高接收端模组对深度数据的收集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TOF技术是光学投影领域中的一种技术,TOF(Time of Flight)技术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这些发射和接收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进行处理成像。
随着移动终端产品的发展,TOF技术被应用于移动终端上,形成了用于三维识别和成像的TOF相机。TOF相机中的光学投影模块包括两部分核心模组,发射端模组和接收端模组,根据这两大核心模组之间的相互关联来生成深度信息。接收端模组与发射端模组要求尽可能的接近,越接近,由于发射、接收路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就越小。但同时因为发射端模组和接收端模组距离较近,发射端模组射出去的光信号还未到达人脸或者物体,在移动终端内部经过外部或盖板就已产生反射的干扰光信号,影响接收端模组对深度数据的收集,造成深度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由于发射端模组和接收端模组距离较近,接收端模组易捕捉到干扰光信号影响其对收集深度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投影模块,包括接收端模组、发射端模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接收端模组和所述发射端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挡墙,所述挡墙凸出于所述支架,且所述挡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
其中,所述挡墙、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压铸金属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挡墙的顶部高于所述接收端模组和所述发射端模组。
其中,所述挡墙远离支架的一端弯折形成遮挡面。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通槽,所述接收端模组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支撑台,所述发射端模组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挡墙设于所述通槽与所述支撑台之间。
其中,所述接收端模组包括镜头组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发射端模组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挡墙设于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发射器之间。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连形成框体结构,所述挡墙凸出地设于所述框体结构中,并将所述框体结构分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挡墙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挡墙、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
其中,所述接收端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发射端模组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发射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的任一光学投影模块。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光学投影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正对所述盖板,所述挡墙抵接于所述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通过在装有发射端模组和接收端模组的支架上设置挡墙,让挡墙将发射端模组和接收端模组隔离,可阻挡部分从外部的干扰物和盖板上反射的干扰光信号进入接收端模组,提高接收端模组对深度数据的收集的准确性。同时,设有挡墙的支架是通过压铸金属一体成型,不仅提高了光学投影模块支撑强度,还可增加支架对连接于其上的电路板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投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光学投影模块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光学投影模块的爆炸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光学投影模块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投影模块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Z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投影模块A,包括支架1、接收端模组2和发射端模组3。其中,支架1包括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接收端模组2和发射端模组3分别安装于支架1的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上,支架1上还设有挡墙13,挡墙13凸出于支架1,且挡墙13位于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和第四侧板104,第一侧板101和第三侧板103相对设置,第二侧板102与第四侧板104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和第四侧板104首尾相连形成框体结构,挡墙13凸出地设于框体结构中,并将框体结构分隔成两部分,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四侧板104和挡墙13形成第一安装部11,挡墙13、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和第四侧板104形成第二安装部12。
值得说明的是,可根据所需安装的接收端模组2和/或发射端模组3的个数,相应地在上述框体结构中增加多个隔板,这些隔板垂直于挡墙13设置,可将第一安装部11和/或第二安装部12分隔成多个第一安装分部和/或第二安装分部,以对应安装接收端模组2和/或发射端模组3的设置个数。相应地,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和第四侧板104的长度和形状也可根据所需容纳的接收端模组2和发射端模组3的个数及形状进行相应设置,只要这些技术特征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挡墙13、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通过压铸金属一体成型。这种金属一体成型结构不仅能对发射端模组3和接收端模组2提供稳固的支撑力,还能有效传导发散发射端模组3和接收端模组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且金属一体成型制造成本较低,金属也能易于进行薄化处理,便于对整个光学投影模块A进行小型化设计。以上仅是本实施例中关于挡墙13、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成型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可将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通过压铸金属一体成型,再将塑胶制成的挡墙13胶合在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之间;或者可将挡墙13、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又例如可以通过拼装或焊接或螺栓与螺孔配合等方式将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第四侧板104、挡墙13进行连接形成挡墙13、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的一体结构。
第一安装部11上设有通槽110,接收端模组2设于通槽110内,第二安装部12上设有支撑台120,发射端模组3安装在支撑台120上,挡墙13设于通槽110与支撑台120之间。
本实施例中,挡墙13的顶部高于接收端模组2和发射端模组3。将挡墙13的高度设置得够高,可有效阻挡接收端模组2和发射端模组3的光线相互干扰。
具体地,请参见图3,接收端模组2包括支撑座21、镜头组件22和第一电路板23,支撑座21设于通槽110内,镜头组件22安装于支撑座21上,支架1连接在第一电路板23上,且第一电路板23位于支架1远离支撑台120的一侧。发射端模组3包括发射器31和第二电路板32,发射器31连接于支撑台120上,第二电路板32安装在支撑台120上,发射器31连接于第二电路板32上。挡墙13设于镜头组件22与发射器31之间。
第一电路板23将整个支架1的底部覆盖,第一电路板23上还装有感光芯片,设于第一安装部11的通槽110内的支撑座21也与第一电路板23连接,并将感光芯片容纳于支撑座21内,同时支撑座21内还设有滤光片,且感光芯片、滤光片与镜头组件22形成光信号通路。第一电路板23延伸出支架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连接器231,第二电路板32延伸出支撑台120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连接器321,且第二电路板321将支撑台120覆盖,工作时可通过支撑台120上开设的通孔121散热。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1可通过胶合或焊接或螺栓与螺孔配合等方式固定且容纳于通槽110内,但不以此为限。镜头组件22可为定焦镜头组件22,直接连接于支撑座21上,定焦镜头组件22包括镜头,该镜头伸出通槽110;镜头组件22也可为自动对焦镜头组件22,包括音圈马达和镜头,其中音圈马达安装在支撑座21上,镜头连接于音圈马达上,音圈马达可驱动镜头伸出通槽110。支撑台120所处平面为镜头组件22伸出的通槽110槽口所在平面,可以理解,发射器31连接于支撑台120上则高于通槽110槽口,这样,发射器31和镜头组件22在发射和接收光信号时都不会受到通槽110的阻挡。挡墙13的顶部同时又高于发射端模组3和接收端模组2,可以阻挡部分从发射端模组3一侧反射过来的光信号,也就是说,挡墙13的顶部越高于发射端模组3和接收端模组2,所阻挡的从发射端模组3一侧反射过来的光信号越多。
本实施例中,挡墙13为直板,垂直于通槽110槽口平面设置。可参见图4进行理解,通过第二电路板32控制发射器31发射出光信号,光信号从发射端模组3出发,抵达目标物B后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为有效光信号S1,有效光信号S1被镜头组件22接收,并穿过滤光片至感光芯片上被感应,感光芯片将感应到有效光信号S1通过第一电路板23传输收集其深度数据;而未抵达目标物B的光信号会照射在干扰物C的表面,同样会发生反射,这些反射的光信号为干扰光信号S2。部分干扰光信号S2会从发射端模组3一侧反射过来,而被挡墙13阻挡无法进入镜头组件22,提升了接收端模组2对光信号收集的可靠性,有利于之后对有效光信号S1进行成像处理。
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投影模块A,其结构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投影模块A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挡墙13远离支架1的一端弯折形成遮挡面131。本实施例中,挡墙13为直板,垂直于通槽110槽口平面设置,且挡墙13的顶部朝光学投影模块A中接收端模组2的一侧弯折形成遮挡面131。
该遮挡面131能对接收端模组2中镜头靠近挡墙13一侧的边缘部分进行遮蔽,但并不会遮挡镜头,这样能阻挡更多从干扰物C反射过来的干扰光信号S2,进一步提升接收端模组2对光信号收集的可靠性。
但不仅限于此,挡墙13还可以做成弧形弯板,向接收端模组2一侧发生弯曲,对镜头靠近挡墙13一侧的边缘部分进行遮蔽。只要挡墙13的设置形状与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结合不存在矛盾,且能形成对干扰物C反射过来的光信号的部分遮挡,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第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投影模块A。此外,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D和盖板D01,盖板D01设于壳体D上,光学投影模块A安装于壳体D内侧,正对盖板D01,挡墙13抵接于盖板D01。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为手机,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光学投影模块A可作为后置摄像装置安装于壳体D内侧,也可作为前置摄像装置安装于壳体D中。本实施例中的盖板D01为玻璃,镶嵌于壳体D中。
详细参见图7,光学投影模块A中的发射端模组3发射出光信号从盖板D01射出,光信号抵达目标物B后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为有效光信号S1,有效光信号S1被接收端模组2接收;与此同时,部分发射出的光信号未抵达目标物B,而通过盖板D01发生反射,这些反射的光信号为干扰光信号S2。部分干扰光信号S2会从发射端模组3一侧反射过来,而被挡墙13阻挡无法进入接收端模组2,提升了接收端模组2对光信号收集的可靠性,有利于之后对有效光信号S1进行成像处理。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正”、“逆”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级或其它的限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模组、发射端模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接收端模组和所述发射端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挡墙,所述挡墙凸出于所述支架,且所述挡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压铸金属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的顶部高于所述接收端模组和所述发射端模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远离支架的一端弯折形成遮挡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通槽,所述接收端模组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支撑台,所述发射端模组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挡墙设于所述通槽与所述支撑台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模组包括镜头组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发射端模组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挡墙设于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发射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首尾相连形成框体结构,所述挡墙凸出地设于所述框体结构中,并将所述框体结构分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挡墙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挡墙、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发射端模组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发射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光学投影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光学投影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正对所述盖板,所述挡墙抵接于所述盖板。
CN201920703670.8U 2019-05-16 2019-05-16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10075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3670.8U CN210075369U (zh) 2019-05-16 2019-05-16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3670.8U CN210075369U (zh) 2019-05-16 2019-05-16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5369U true CN210075369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3670.8U Active CN210075369U (zh) 2019-05-16 2019-05-16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53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3875A (zh) * 2020-08-12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深度检测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04248A1 (zh) * 2019-07-09 2021-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4248A1 (zh) * 2019-07-09 2021-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741746B2 (en) 2019-07-09 2023-08-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53875A (zh) * 2020-08-12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深度检测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7274B (zh) 一种激光雷达
WO2020125388A1 (zh) 飞行时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0038068A1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075369U (zh) 光学投影模块及移动终端
US5706140A (en) Optical 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
CN106778492B (zh) 指纹模组、移动终端及指纹采集方法
WO2020052289A1 (zh) 深度获取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8900660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40170466A1 (en)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performing lateral detection
CN110648980A (zh) 芯片封装结构及相机装置
KR102350059B1 (ko) 광학 기기
CN109104509B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052288A1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568418A (zh) 光电模组及电子装置
KR20200046267A (ko) 인서트 몰딩에 의해 형성된 베이스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08989507B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设备
JP3800880B2 (ja) 受光ユニット
WO2020038055A1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5414061U (zh) 传感器及测温装置
CN110290304B (zh) 深度相机及终端
CN113534575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JP2013029643A (ja) 撮像ユニット
CN214586336U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913196A (zh) Tof模组及电子产品
CN216819939U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 Taihong Road, Kunsh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after: Kunshan Qiut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Taihong Road, Kunsh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