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0521U -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0521U
CN210070521U CN201920691709.9U CN201920691709U CN210070521U CN 210070521 U CN210070521 U CN 210070521U CN 201920691709 U CN201920691709 U CN 201920691709U CN 210070521 U CN210070521 U CN 210070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air
fan
cabin
electr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17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桂英
辛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Kaihua Silicon Carbide Micro Powd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Kaihua Silicon Carbide Micro Powd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Kaihua Silicon Carbide Micro Powd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Kaihua Silicon Carbide Micro Powd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917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0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0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0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它包括机座、高频舱、高压电源、辐射腔体;所述的机座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的高压电源和高频舱通过槽形件支撑在机座上;所述的高压电源与高频舱电连接;所述的高频舱下方设置有辐射腔体,所述的高频舱底部通过通孔与辐射腔体连通;所述的高频舱内设置有电子管、空气电容、空气流量节点、电感;所述的电子管、空气电容和电感构成高频振荡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频振荡电路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加热烘干处理,通过风机一对高频振荡电路进行冷却,提高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风机二将余热输送至余热出风口处,起到了循环利用热风的作用,降低了成本,使得烘干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化硅微粉的烘干方式较为落后,严重影响碳化硅微粉的产品质量和烘干效率,而电子管烘干设备为大型、高功率输出设备,电子管烘干设备主要是利用水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具有高吸收率的特性,把电磁能转变成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烘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的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的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包括机座、高频舱、高压电源、辐射腔体;所述的机座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的高压电源和高频舱通过槽形件支撑在机座上;所述的高压电源与高频舱电连接;所述的高频舱下方设置有辐射腔体,所述的高频舱底部通过通孔与辐射腔体连通;所述的高频舱上方设置有风机一;所述的高频舱右方设置有风机二;所述的风机一通过风管一与高频舱连接;所述的风机二通过风管二一端与辐射腔体连接,另一端与余热出风口连接;所述的余热出风口设置在传送带的前端上方,所述的余热出风口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出风小口。
所述的高频舱内设置有电子管、空气电容、空气流量节点、电感;所述的电子管与空气电容连接;所述的空气电容与电感连接;所述的电子管、空气电容和电感构成高频振荡电路;所述的空气电容设置在电子管右侧;所述的电子管设置在绝缘底座上;所述的绝缘底座左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风机一通过风管一与进风口连接;所述的风管一中间部位设置有空气流量节点,可避免无风时给电子管上电,确保电子管安全;所述的风机一进风口处连接有除尘装置一。
所述的电子管为竖直设置,电子管阳极朝上,阴极朝下摆放;风机一依次冷却电子管阴极、阳极。
所述的高频舱和辐射腔体内部均设置有导电的金属丝网,以防止微波泄露。
碳化硅微粉跟随传送带进入烘干设备,高压电源为高频舱供电,高频舱内的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通过高频舱底部的通孔进入辐射腔体内部,辐射腔体对底部的在传送带上运行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加热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部分湿空气进入辐射腔体内部,风机二将辐射腔体内部的湿热空气排出,通过风管二输送至余热出风口处,对未进行烘干处理的碳化硅微粉进行预热烘干,这样有效利用的热能,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时会导致本身温度过高的现象,温度过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风机一将外部冷空气通过风管二输送至绝缘底座,冷空气自下而上对高频振荡电路进行冷却,在冷却高频振荡电路的同时,热空气通过通孔输送至辐射腔体内部,随后在风机二的作用下排出至余热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频振荡电路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加热烘干处理,通过风机一对高频振荡电路进行冷却,提高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风机二将余热输送至余热出风口处,起到了循环利用热风的作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使得烘干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频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11)烘干装置,包括机座(1)、高频舱(2)、高压电源(3)、辐射腔体(4);所述的机座(1)上方设置有传送带(5);所述的高压电源(3)和高频舱(2)通过槽形件支撑在机座(1)上;所述的高压电源(3)与高频舱(2)电连接;所述的高频舱(2)下方设置有辐射腔体(4),所述的高频舱(2)底部通过通孔与辐射腔体(4)连通;所述的高频舱(2)上方设置有风机一(6);所述的高频舱(2)右方设置有风机二(7);所述的风机一(6)通过风管一(8)与高频舱(2)连接;所述的风机二(7)通过风管二(9)一端与辐射腔体(4)连接,另一端与余热出风口(10)连接;所述的余热出风口(10)设置在传送带(5)的前端上方,所述的余热出风口(10)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出风小口。
所述的高频舱(2)内设置有电子管(11)、空气电容(17)、空气流量节点(13)、电感(12);所述的电子管(11)与空气电容(17)连接;所述的空气电容(17)与电感(12)连接;所述的电子管(11)、空气电容(17)和电感(12)构成高频振荡电路;所述的空气电容(17)设置在电子管(11)右侧;所述的电子管(11)设置在绝缘底座(14)上;所述的绝缘底座(14)左侧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的风机一(6)通过风管一(8)与进风口(15)连接;所述的风管一(8)中间部位设置有空气流量节点(13),可避免无风时给电子管(11)上电,确保电子管(11)安全;所述的风机一(6)进风口(15)处连接有除尘装置一(16)。
所述的电子管(11)为竖直设置,电子管(11)阳极朝上,阴极朝下摆放;风机一(6)依次冷却电子管(11)阴极、阳极。
所述的高频舱(2)和辐射腔体(4)内部均设置有导电的金属丝网,以防止微波泄露。
碳化硅微粉跟随传送带(5)进入烘干设备,高压电源(3)为高频舱(2)供电,高频舱(2)内的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通过高频舱(2)底部的通孔进入辐射腔体(4)内部,辐射腔体(4)对底部的在传送带(5)上运行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加热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部分湿空气进入辐射腔体(4)内部,风机二(7)将辐射腔体(4)内部的湿热空气排出,通过风管二(9)输送至余热出风口(10)处,对未进行烘干处理的碳化硅微粉进行预热烘干,这样有效利用的热能,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时会导致本身温度过高的现象,温度过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风机一(6)将外部冷空气通过风管二(9)输送至绝缘底座(14),冷空气自下而上对高频振荡电路进行冷却,在冷却高频振荡电路的同时,热空气通过通孔输送至辐射腔体(4)内部,随后在风机二(7)的作用下排出至余热出风口(10)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频振荡电路对碳化硅微粉进行加热烘干处理,通过风机一(6)对高频振荡电路进行冷却,提高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风机二(7)将余热输送至余热出风口(10)处,起到了循环利用热风的作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使得烘干效率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包括机座(1)、高频舱(2)、高压电源(3)、辐射腔体(4);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座(1)上方设置有传送带(5);所述的高压电源(3)和高频舱(2)通过槽形件支撑在机座(1)上;所述的高压电源(3)与高频舱(2)电连接;所述的高频舱(2)下方设置有辐射腔体(4),所述的高频舱(2)底部通过通孔与辐射腔体(4)连通;所述的高频舱(2)上方设置有风机一(6);所述的高频舱(2)右方设置有风机二(7);所述的风机一(6)通过风管一(8)与高频舱(2)连接;所述的风机二(7)通过风管二(9)一端与辐射腔体(4)连接,另一端与余热出风口(10)连接;所述的余热出风口(10)设置在传送带(5)的前端上方,所述的余热出风口(10)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出风小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舱(2)内设置有电子管(11)、空气电容(17)、空气流量节点(13)、电感(12);所述的电子管(11)与空气电容(17)连接;所述的空气电容(17)与电感(12)连接;所述的电子管(11)、空气电容(17)和电感(12)构成高频振荡电路;所述的空气电容(17)设置在电子管(11)右侧;所述的电子管(11)设置在绝缘底座(14)上;所述的绝缘底座(14)左侧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的风机一(6)通过风管一(8)与进风口(15)连接;所述的风管一(8)中间部位设置有空气流量节点(13),可避免无风时给电子管(11)上电,确保电子管(11)安全;所述的风机一(6)进风口(15)处连接有除尘装置一(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管(11)为竖直设置,电子管(11)阳极朝上,阴极朝下摆放;风机一(6)依次冷却电子管(11)阴极、阳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舱(2)和辐射腔体(4)内部均设置有导电的金属丝网,以防止微波泄露。
CN201920691709.9U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Active CN210070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1709.9U CN210070521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1709.9U CN210070521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0521U true CN210070521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2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1709.9U Active CN210070521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0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6053A (zh) 一种2450MHz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0070521U (zh) 一种应用于碳化硅微粉的电子管烘干装置
CN205016492U (zh) 一种125kW连续波磁控管
CN217037139U (zh) 一种大功率射频谐振发生装置
CN103219126A (zh) 一种2450MHz频率段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的水冷电磁铁
CN105600754A (zh) 一种水体地电极臭氧发生器及臭氧系统
CN216897809U (zh) 一种节能型射频热风发生器
CN212357330U (zh) 一种能够提高韧度的铜键合丝退火装置
CN112153764B (zh) 一种可用于制备陶瓷材料的快速加热方法
CN201533244U (zh) 多组电流均匀输出的高频电源装置
CN108532177A (zh) 一种纺织面料用烘干装置
CN113965050A (zh) 一种散热高效的微波电源及其散热方法
CN102174691A (zh) 在薄膜光伏电池规模制造中基材快速升降温技术
CN213147151U (zh) 一种铜合金管快速脱水处理装置
CN204996684U (zh) 紧凑型uv固化机
CN204996685U (zh) 小型led紫外线固化机
CN20980461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加热模组
CN209057122U (zh) 一种用于解冻装置的集成射频电源模块
CN204787686U (zh) 一种隧道式电路板烘烤炉
CN213421471U (zh) 一种高效电磁加热装置
CN216655622U (zh) 一种等离子清洗自加热型腔体
CN21765629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柜
CN220085966U (zh) 一种高频机真空电子管冷却装置
CN215420064U (zh) 一种冷却设备的高压变频器
CN208920798U (zh) 一种尼龙6切片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electronic tube drying device for silicon carbide powd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Pledgee: Fangzi sub branch of Weif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WEIFANG KAIHUA SILICON CARBIDE MICRO POWDE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482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