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0244U -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0244U
CN210070244U CN201920641048.9U CN201920641048U CN210070244U CN 210070244 U CN210070244 U CN 210070244U CN 201920641048 U CN201920641048 U CN 201920641048U CN 210070244 U CN210070244 U CN 210070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low
aluminum
shell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10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祥
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410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0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0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0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包括无顶隔热壳体和通过螺钉连接在无顶隔热壳体前端的平板玻璃,所述无顶隔热壳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铝制主流管,两组所述铝制主流管之间均匀插接有铝制支流管,所述铝制主流管和铝制支流管内部的连接处套接有加固结构,所述第二主流壳体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流壳体,主流管、支流管和吸热板选用的基材相同,使得它们之间热胀冷缩系数相同,不易产生脱落以致热传导失效,如果主流管和支流管发生脱落,加固机构会使它们仍保持连接,最大程度缓解导热性能的损失,且通过外部观察是否变色即可确定何处的主流管与支流管发生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作为普通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设备,广泛的安装于各个楼的楼顶,它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对热水进行加热,清洁无污染,响应了现今全球的环保趋势,于是各种各样的太阳能集热器也就应运而生。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号为CN201020828892.1的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至少包括一个基本单元,所述的基本单元包括密封腔,密封腔中设有吸热材料,密封腔的上下表层均为真空玻璃。
但是现有的装置存在着主流管、支流管和吸热板常用基材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热胀冷缩系数差别大产生脱落,导致热传导失效,且由于脱落形变较小不易确定脱落位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主流管、支流管和吸热板常用基材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热胀冷缩系数差别大产生脱落,导致热传导失效,且由于脱落形变较小不易确定脱落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包括无顶隔热壳体和通过螺钉连接在无顶隔热壳体前端的平板玻璃,所述无顶隔热壳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铝制主流管,两组所述铝制主流管之间均匀插接有铝制支流管,所述铝制主流管和铝制支流管内部的连接处套接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主流壳体和与第一主流壳体轴对称连接的第二主流壳体,所述第一主流壳体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支流壳体,所述第二主流壳体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流壳体,所述第一支流壳体与第一主流壳体内腔连接处、所述第二支流壳体与第二主流壳体内腔连接处的周围均通过凹槽粘接有隔热橡胶垫,所述隔热橡胶垫内插接有表面顶部涂有遇水变色油墨的海绵杆,所述海绵杆的底部贯穿隔热橡胶垫,且海绵杆的底部与铝制主流管和铝制支流管外部的连接处接触,所述海绵杆的顶部贯穿第二主流壳体,且海绵杆的顶部连接有透明塑料罩,所述无顶隔热壳体的内腔底部填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上表面设置有吸热板,且吸热板的上表面与铝制支流管焊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塑料罩的底部与第一主流壳体的顶部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流壳体的右端焊接有第一主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流壳体右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副连接件,所述第二主流壳体的右端焊接有第二主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流壳体右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副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连接件和第二副连接件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主连接件和第一副连接件上均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流壳体和第一支流壳体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主流壳体和第二支流壳体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热板的左右两端均不与加固结构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主流管和支流管均采用与吸热板相同的铝基材制作,成本低,且热胀冷缩系数相同,不易产生脱落;
2)主流管和支流管的连接处套接有加固结构,如果主流管和支流管发生脱落,加固结构会使它们仍保持连接,且填充的液体不会外泄,最大程度缓解导热性能的损失;
3)如果主流管和支流管发生脱落,它们之间缝隙处流出的填充液(主要成分为水)与海绵杆顶部白色的遇水变色油墨反应使其变为无色,即海绵杆恢复黄色的本色,通过外部观察海绵杆是否变为黄色即可确定何处的主流管与支流管发生脱落,方便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固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海绵杆结构侧视图。
图中:1无顶隔热壳体、2平板玻璃、3铝制主流管、4铝制支流管、5加固结构、51第一主流壳体、52第二主流壳体、53第一支流壳体、54第二支流壳体、55隔热橡胶垫、56海绵杆、57透明塑料罩、58第一主连接件、59 第一副连接件、510第二主连接件、511第二副连接件、6保温棉、7吸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包括无顶隔热壳体1和通过螺钉连接在无顶隔热壳体1前端的平板玻璃2,无顶隔热壳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铝制主流管3,两组铝制主流管3之间均匀插接有铝制支流管4,铝制主流管3与铝制支流管4的连接采用铝焊焊接的方式。
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内部的连接处套接有加固结构5,加固结构 5包括第一主流壳体51和与第一主流壳体51轴对称连接的第二主流壳体52,第一主流壳体5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支流壳体53,第二主流壳体52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流壳体54,第一支流壳体53与第一主流壳体51内腔连接处、第二支流壳体54与第二主流壳体52内腔连接处的周围均通过凹槽粘接有隔热橡胶垫55,隔热橡胶垫55用以隔绝热量通过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二主流壳体52散失,隔热橡胶垫55内插接顶部涂有遇水变色油墨的海绵杆56,遇水变色油墨本身白色,遇水会变无色,有很强的吸附性,会吸附在海绵杆56的顶部,其成分主要为,36%~66%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液、16%~20%的去离子水、 2%~6%的颜料粉、6%~8%的乙醇和4%~6%的丙二醇丁醚,海绵杆56的底部贯穿隔热橡胶垫55,且海绵杆56的底部与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外部的连接处接触,海绵杆56的顶部贯穿第二主流壳体52的顶部,且海绵杆56的顶部连接有透明塑料罩57,如果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发生脱落,加固机构5会使它们仍保持连接,且填充的液体不会外泄,最大程度缓解导热性能的损失,海绵杆56会吸收脱落处流出的水至海绵杆56顶部并使水与遇水变色油墨反应变色,通过外部观察是否变色即可确定何处的铝制主流管3 与铝制支流管4发生脱落。
无顶隔热壳体1的内腔底部填充有保温棉6,保温棉6的上表面设置有吸热板7,且吸热板7的上表面与铝制支流管4焊接,保温棉6防止吸热板7吸收的热量散失,吸热板7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到铝制支流管4上。
其中,透明塑料罩57的底部与第一主流壳体51的顶部粘接,保证海绵杆56不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以发生反应,不会影响外部观察结果。
第一主流壳体51的右端焊接有第一主连接件58,第一支流壳体53右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副连接件59,第二主流壳体52的右端焊接有第二主连接件510,第二支流壳体54右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副连接件511,通过这些连接件确定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二主流壳体52的连接位置。
第二主连接件510和第二副连接件511上均开设有螺孔,第一主连接件 58和第一副连接件59上均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固定孔,在螺孔和固定孔内旋入螺丝连接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二主流壳体52。
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一支流壳体53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第二主流壳体52和第二支流壳体54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加固结构5整体缝隙更少,加固和防止脱落后液体外流的效果更好。
吸热板7的左右两端均不与加固结构5接触,避免吸热板7上的热量被加固结构5吸收造成热量浪费。
工作原理:整个装置采用已知方式固定在楼顶上,在晴朗天气,阳光通过平板玻璃2照射到吸热板7上,吸热板7将热量收集后将热量传导到铝制支流管4上,然后铝制支流管4将热量传导到铝制主流管3上,最后铝制主流管3将热量传导到下方与其连接的热水器等电器上,加固结构5主体采用岩棉板制作,隔热效果好,加固结构5内部的隔热橡胶垫55用以隔绝热量通过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二主流壳体52散失,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一支流壳体53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第二主流壳体52和第二支流壳体54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加固结构5整体缝隙更少,加固和防止脱落后液体外流的效果更好,由于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均采用与吸热板7相同的铝基材制作,热胀冷缩系数相同,不易产生脱落,如果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 发生脱落,加固结构5会使它们仍保持连接,且填充的液体不会外泄,最大程度缓解导热性能的损失,海绵杆56会吸收脱落处流出的水至海绵杆56顶部并使水与遇水变色油墨反应变色,通过透明塑料罩57观察海绵杆56是否由白色变为黄色即可确定何处的铝制主流管3与铝制支流管4发生脱落,然后旋出该处所有螺孔中的螺丝,即可将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二主流壳体52 分开并取下,接着就可以对该处的脱落进行检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包括无顶隔热壳体(1)和通过螺钉连接在无顶隔热壳体(1)前端的平板玻璃(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顶隔热壳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铝制主流管(3),两组所述铝制主流管(3)之间均匀插接有铝制支流管(4),所述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内部的连接处套接有加固结构(5),所述加固结构(5)包括第一主流壳体(51)和与第一主流壳体(51)轴对称连接的第二主流壳体(52),所述第一主流壳体(5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支流壳体(53),所述第二主流壳体(52)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支流壳体(54),所述第一支流壳体(53)与第一主流壳体(51)内腔连接处、所述第二支流壳体(54)与第二主流壳体(52)内腔连接处的周围均通过凹槽粘接有隔热橡胶垫(55),所述隔热橡胶垫(55)内插接有表面顶部涂有遇水变色油墨的海绵杆(56),所述海绵杆(56)的底部贯穿隔热橡胶垫(55),且海绵杆(56)的底部与铝制主流管(3)和铝制支流管(4)外部的连接处接触,所述海绵杆(56)的顶部贯穿第二主流壳体(52),且海绵杆(56)的顶部连接有透明塑料罩(57),所述无顶隔热壳体(1)的内腔底部填充有保温棉(6),所述保温棉(6)的上表面设置有吸热板(7),且吸热板(7)的上表面与铝制支流管(4)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罩(57)的底部与第一主流壳体(51)的顶部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壳体(51)的右端焊接有第一主连接件(58),所述第一支流壳体(53)右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副连接件(59),所述第二主流壳体(52)的右端焊接有第二主连接件(510),所述第二支流壳体(54)右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副连接件(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连接件(510)和第二副连接件(511)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主连接件(58)和第一副连接件(59)上均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壳体(51)和第一支流壳体(53)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主流壳体(52)和第二支流壳体(54)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7)的左右两端均不与加固结构(5)接触。
CN201920641048.9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Active CN210070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1048.9U CN210070244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1048.9U CN210070244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0244U true CN210070244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1048.9U Active CN210070244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0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6742A (zh) 平板热管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集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9617509B (zh) 一种相变蓄热太阳能光伏光热平板集热器
CN203747724U (zh) 一种自然流水型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CN102593218A (zh) 一种光伏热管蜂窝组件模块
CN203339200U (zh)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集热器
CN203129457U (zh) 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
CN210070244U (zh) 一种铝基材的平板型集热器
CN105180484A (zh) 太阳能中温集热管
CN203840255U (zh) 分体式阳台壁挂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系统
CN207350826U (zh) 具有高密封防水结构的平板集热器
CN103574933A (zh) 一种热媒超导管板一体集热器
CN107044736B (zh) 一种相变蓄热抗冻型太阳能集热器
CN216668004U (zh) 太阳能建筑墙
CN203629076U (zh) 多棱面太阳能集热器
CN211625735U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10016440U (zh) 一种热电联产的光伏光热混合组件
CN110943693B (zh) 一种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14746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高效平板集热器
CN110030740A (zh) 一种新型的大尺寸pvt集热器
CN108180653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管
CN112856830A (zh) 一种集蓄热一体太阳能热水器
CN216361447U (zh) 一种真空加中空复合腔体的太阳能集热板
CN105333628B (zh) 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吸热板芯及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CN218269620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金属导热管
CN211695476U (zh) 一种隔热型太阳能玻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