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0010U -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0010U
CN210070010U CN201920785979.6U CN201920785979U CN210070010U CN 210070010 U CN210070010 U CN 210070010U CN 201920785979 U CN201920785979 U CN 201920785979U CN 210070010 U CN210070010 U CN 21007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cold
temperature
building ground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59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锋
李德顺
李雪梅
冯鑫彤
王继续
李雪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Feng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Feng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Feng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Feng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59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0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00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温供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包括房室,所述房室的底部设有隔温楼板,所述隔温楼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地板,所述隔温楼板的底部设有冷热室,所述房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所述冷热室的左侧连通有入气管,所述入气管远离冷热室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所述隔温楼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部连通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筒,所述气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分流管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该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具备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气体的流通难以控制,温度难以均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温供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目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气体的流通难以控制,温度难以均衡,故而提出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具备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气体的流通难以控制,温度难以均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包括房室,所述房室的底部设有隔温楼板,所述隔温楼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地板,所述隔温楼板的底部设有冷热室,所述房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所述冷热室的左侧连通有入气管,所述入气管远离冷热室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所述隔温楼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部连通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筒,所述气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分流管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远离分流管的一端均连通有控制阀,两个控制阀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箱,两个所述排风箱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排风孔。
优选的,所述房室与冷热室呈上下对称分布,且隔温楼板将房室与冷热室分割。
优选的,两个所述排风箱分别与房室的内部前侧壁与内部后侧壁固定连接,且排风孔呈等距离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呈T形状,且分流管的底部延伸至隔温楼板的底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管远离分流管的一端均延伸至隔温楼板的顶部,且连接管均与房室的内部前侧壁与内部后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筒呈漏斗状,且气筒的顶部与轴流风机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通过轴流风机转动,抽取冷热室内部的气体,气体通过轴流风机抽取输送至分流管的内部,分流管将气体平均分开输送至两个连接管的内部,两个连接管将气体通过控制阀输送至排风箱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改善,当室内的温度不需要改善时,可通过控制控制阀的闭合,使控制阀断绝连接管与排风箱的连接,阻止气体的流通,从而达到了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
2、该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进入冷热室的气体,需要事先通过空气过滤器的过滤,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将气体通过入气管输送至冷热室,从而保证了进入冷热室内气体的质量,气体在冷热室内被地源的温度所改变,并通过滤板二次过滤,确保输送至房室内的空气质量,气筒处于隔温楼板的中心位置,可保证抽入气筒的气体均衡,避免发生冷热室内气体温度一边高一边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房室、2房顶、3空气过滤器、4入气管、5冷热室、6排风箱、7隔温楼板、8控制阀、9连接管、10分流管、11轴流风机、12气筒、13滤板、14地板、15排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包括房室1,房室1的底部设有隔温楼板7,隔温楼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地板14,隔温楼板7的底部设有冷热室5,房室1与冷热室5呈上下对称分布,且隔温楼板7将房室1与冷热室5分割,房室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2,冷热室5的左侧连通有入气管4,入气管4远离冷热室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3,隔温楼板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10,分流管10呈T形状,且分流管10的底部延伸至隔温楼板7的底部,分流管10的底部连通有轴流风机11,轴流风机11的型号可为HF-150P,气筒12呈漏斗状,且气筒12的顶部与轴流风机11相连通,轴流风机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筒12,气筒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板13,分流管10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9,两个连接管9远离分流管10的一端均延伸至隔温楼板7的顶部,且连接管9均与房室1的内部前侧壁与内部后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9远离分流管10的一端均连通有控制阀8,两个控制阀8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箱6,两个排风箱6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排风孔15,两个排风箱6分别与房室1的内部前侧壁与内部后侧壁固定连接,且排风孔15呈等距离均匀分布,通过轴流风机11转动,抽取冷热室5内部的气体,气体通过轴流风机11抽取输送至分流管10的内部,分流管10将气体平均分开输送至两个连接管9的内部,两个连接管9将气体通过控制阀8输送至排风箱6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改善,当室内的温度不需要改善时,可通过控制控制阀8的闭合,使控制阀8断绝连接管9与排风箱6的连接,阻止气体的流通,从而达到了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进入冷热室5的气体,需要事先通过空气过滤器3的过滤,空气过滤器3过滤后将气体通过入气管4输送至冷热室5,从而保证了进入冷热室5内气体的质量,气体在冷热室5内被地源的温度所改变,并通过滤板13二次过滤,确保输送至房室1内的空气质量,气筒12处于隔温楼板7的中心位置,可保证抽入气筒12的气体均衡,避免发生冷热室内气体温度一边高一边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通过轴流风机11转动,抽取冷热室5内部的气体,气体通过轴流风机11抽取输送至分流管10的内部,分流管10将气体平均分开输送至两个连接管9的内部,两个连接管9将气体通过控制阀8输送至排风箱6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改善,当室内的温度不需要改善时,可通过控制控制阀8的闭合,使控制阀8断绝连接管9与排风箱6的连接,阻止气体的流通,从而达到了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进入冷热室5的气体,需要事先通过空气过滤器3的过滤,空气过滤器3过滤后将气体通过入气管4输送至冷热室5,从而保证了进入冷热室5内气体的质量,气体在冷热室5内被地源的温度所改变,并通过滤板13二次过滤,确保输送至房室1内的空气质量,气筒12处于隔温楼板7的中心位置,可保证抽入气筒12的气体均衡,避免发生冷热室内气体温度一边高一边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便于控制气体流通的目的,解决了目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气体的流通难以控制,温度难以均衡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包括房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室(1)的底部设有隔温楼板(7),所述隔温楼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地板(14),所述隔温楼板(7)的底部设有冷热室(5),所述房室(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2),所述冷热室(5)的左侧连通有入气管(4),所述入气管(4)远离冷热室(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3),所述隔温楼板(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10),所述分流管(10)的底部连通有轴流风机(11),所述轴流风机(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筒(12),所述气筒(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板(13),所述分流管(10)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9),两个所述连接管(9)远离分流管(10)的一端均连通有控制阀(8),两个控制阀(8)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排风箱(6),两个所述排风箱(6)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排风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室(1)与冷热室(5)呈上下对称分布,且隔温楼板(7)将房室(1)与冷热室(5)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风箱(6)分别与房室(1)的内部前侧壁与内部后侧壁固定连接,且排风孔(15)呈等距离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0)呈T形状,且分流管(10)的底部延伸至隔温楼板(7)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管(9)远离分流管(10)的一端均延伸至隔温楼板(7)的顶部,且连接管(9)均与房室(1)的内部前侧壁与内部后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12)呈漏斗状,且气筒(12)的顶部与轴流风机(11)相连通。
CN201920785979.6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5979.6U CN210070010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5979.6U CN210070010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0010U true CN210070010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59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0010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0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8979B (zh) 一种应用全天候太阳能供热的空调系统改造方法及设备
CN201697381U (zh) 复合泡沫黑瓷太阳能集热板
CN107750763A (zh) 一种日光温室的增温系统
CN203808266U (zh) 一种绿色生态节能阳光房
CN204811273U (zh) 自动蓄放热的双面温室
CN104315631B (zh) 一种自动调控式养殖系统
CN210070010U (zh) 一种楼房地温控制温度装置
CN204787025U (zh) 室内通风系统
CN202868844U (zh) 模块化辐射换热终端及余热回收辐射管网热泵系统
CN101373105A (zh) 隔板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7095059U (zh) 一种与城市综合管廊相结合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CN103512214B (zh) 日光加热器与集热管、吸热板及日光集热管专用型材和提高集热效率与防冻结方法
CN205604599U (zh) 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1745696U (zh) 一种蓄热恒温大棚
CN207438699U (zh) 一种房屋用太阳能采暖通风设备
CN101003988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和蓄热的建筑系统
CN20815097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制盐综合利用系统
CN202561888U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装置
CN205560935U (zh) 一种高楼地源热泵供水系统
CN204806527U (zh) 一种全自动太阳能取暖器
CN204063628U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106468492A (zh) 一种免维护的水源热泵系统
CN210921544U (zh) 一种太阳能结合储热井跨季节蓄热装置
CN203848429U (zh) 一种新型汇流箱耦合智能控制箱的水空调系统
CN203928228U (zh) 一种螺旋式地埋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