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6628U -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6628U
CN210066628U CN201920607653.4U CN201920607653U CN210066628U CN 210066628 U CN210066628 U CN 210066628U CN 201920607653 U CN201920607653 U CN 201920607653U CN 210066628 U CN210066628 U CN 210066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ile foundation
novel high
beam slab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76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波
李超
王丽芳
马瑞
陈羽
马旭
冯璐
李元音
闫乃凌
侯伟
冀坷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ur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ur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ur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ur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76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6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6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6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包括桩基、靠船块体、挡浪板、上部结构以及与码头后方堆场相接的接岸结构,桩基布置具有空间特征,所述靠船块体位于海侧桩基桩头,所述挡浪板位于相邻的靠船块体之间,将结构所受的波浪上浮力部分转化为侧向压力,所述上部结构由桩帽、纵梁、横梁与面板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兼顾靠泊中小型船舶或潮差较大的码头,可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且充分发挥桩基能力,减少桩基根数,降低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桩码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兼顾靠泊中小型船舶或处于潮差较大条件的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小型旅游码头的建设需求逐年增加,同时考虑生态环保,增加水体交换空间,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地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高桩码头结构型式已成为优选的结构方案。
对于潮差较大或兼顾靠泊中小型船舶的码头,为便于船舶靠泊,通常需将护舷底高程设置于设计低水位附近,且护舷间距一般不超过7m。若采用常规的梁板式、无梁板式高桩码头结构,橡胶护舷位于悬臂式靠船构件上,护舷底高程降低,构件的悬臂长度加大,使得悬臂结构自身内力及桩头弯矩均加大,对构件受力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排架间距由使用需求确定,间距不超过7m,导致桩基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桩基根数超过受力所需。对于传统的梁板式、无梁板式高桩码头结构,桩基投资一般可占到结构总投资的50%以上,桩基根数增加,桩的能力发挥不足,使得工程投资加大。
若考虑在传统高桩梁板式、无梁板式码头结构临海侧增设一排柔性靠船桩,靠船桩的间距布置较密,满足船舶靠泊需求,后方码头结构下方桩基布置可适当加大,这样即可充分发挥桩的能力。但是由于柔性靠船桩的存在,后方连片式码头结构需向陆侧推移,减少了码头的实际使用面积,故不适于新建码头。
若采用桩基墩式码头结构,各墩之间设置联系梁连为整体,墩间距的大小决定了码头结构的投资多少。为降低工程投资,需要尽可能的增大墩台间距。墩台间距的大小一方面由结构受力决定,一方面也受限于护舷间距的大小。这是因为若将护舷设置于联系梁上,梁直接承受较大的侧向水平力,梁的构件尺寸很难满足受力要求,故实际工程中通常将护舷设置于墩台上。基于此,对于中小型码头,墩台间距受护舷布置限制,一般不超过7m,使得该结构型式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减少的桩基根数有限,桩基能力仍然无法充分发挥,亦不能减少工程投资。
对于潮差较大或兼顾靠泊中小型船舶的码头,现有高桩结构的桩基布置受限于船舶靠泊需求,使得桩基能力无法充分发挥,无形中增加了桩基投资。因此缺少一种适用于中小型码头,既满足靠泊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桩基能力、降低工程投资的新型高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传统高桩梁板结构在靠泊中小型船舶或在潮差较大情况时,悬臂式靠船构件内力过大、桩基能力无法充分发挥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包括:若干个成排排列的桩基和设置于桩基上方的上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桩帽、纵梁、横梁和面板,所述桩帽位于桩基的顶端且在各桩帽上方设有交错排列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和横梁形成平面的上方设有面板,所述上部结构设有挡浪板;位于所述桩帽的临海侧设有靠船块体。
所述上部结构与码头后方堆场设有相接的接岸结构。
临海侧桩基排的桩基间距5~10m,海侧桩基排后面的各排陆侧桩基间距为海侧桩基排间距的整数倍。
所述挡浪板位于相邻的靠船块体之间。
所述桩基为直桩或斜桩,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所述桩基采用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桩、PHC桩或钢管桩。
所述靠船块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设置护舷埋件。
所述挡浪板底高程位于设计低水位。
所述挡浪板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开设或不开设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桩基布置间距根据靠泊需求以及结构受力进行空间布置,可减少桩基根数、充分发挥桩的能力;位于海侧桩桩头的靠船块体,底高程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而不会对桩头产生附加弯矩;挡浪板的设置,可减少结构所受上浮力,将上浮力转化为波浪侧压力,从而减少桩基所受上拔力;结构中的桩帽、纵梁、横梁与面板均为常规构件,施工难度低、装配化程度高。采用该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对于兼顾靠泊中小型船舶或潮差较大的码头,可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且充分发挥桩基能力,减少桩基根数,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高桩梁板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新型高桩梁板结构桩位布置示意图;
图3为新型高桩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桩基 2.靠船块体 3.挡浪板
4.桩帽 5.纵梁 6.横梁
7.面板 8.接岸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照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际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调整或改变,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包括桩基、靠船块体、挡浪板、上部结构以及与码头后方堆场相接的接岸结构。桩基1采用空间布置,临海侧排的桩基间距根据靠泊需求确定,其余排的桩基间距为海侧排桩基间距的2倍。靠船块体2位于海侧桩基1桩头,相邻靠船块体2之间布置挡浪板3。上部结构由桩帽4、纵梁5、横梁6与面板7组成,支撑于下部桩基1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既能兼顾中小型船舶靠泊,又能充分发挥桩的能力,减少桩的根数,降低工程造价。
码头桩基1采用全直桩灌注桩,沿码头长度方向临海侧桩间距为5m,第二、三排桩间距10m。海侧桩上部现浇靠船块体2,后两排桩上部为现浇桩帽4,其上设置预制纵梁5、横梁6及面板7,通过现浇接头将其连为一个整体。挡浪板3设置于相邻的靠船块体2之间,挡浪板为预制构件,同样通过现浇接头将其与靠船块体2固结在一起。
利用本实用新型建造的码头,可在适应船舶靠泊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发挥桩基能力,减少桩基根数,降低工程投资。

Claims (9)

1.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包括:若干个成排排列的桩基(1)和设置于桩基(1)上方的上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包括桩帽(4)、纵梁(5)、横梁(6)和面板(7),所述桩帽(4)位于桩基(1)的顶端且在各桩帽(4)上方设有交错排列的纵梁(5)和横梁(6),所述纵梁(5)和横梁(6)形成平面的上方设有面板(7),其特征是:所述上部结构设有挡浪板(3);位于所述桩帽(4)的临海侧设有靠船块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结构与码头后方堆场设有相接的接岸结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临海侧桩基排的桩基间距5~10m,海侧桩基排后面的各排陆侧桩基间距为海侧桩基排间距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浪板(3)位于相邻的靠船块体(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桩基(1)为直桩或斜桩,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桩基(1)采用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桩、PHC桩或钢管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靠船块体(2)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设置护舷埋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浪板(3)底高程位于设计低水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浪板(3)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开设或不开设孔洞。
CN201920607653.4U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Active CN210066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7653.4U CN21006662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7653.4U CN21006662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6628U true CN210066628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9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7653.4U Active CN21006662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6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6634B (zh) 可快速拆装的气囊型浮式防波堤
US8251002B2 (en) Pontoon-type floating structure
US5707172A (en) Floating wave attenuators
CN201334654Y (zh) 消浪码头
CN202626971U (zh) 钢管板桩组合结构
US4693631A (en) Floating breakwater
US4642000A (en) Anchoring system for concrete floating pier
US7461611B2 (en) Floating pontoon berthing facility for ferries and ships
CN210066628U (zh) 一种新型高桩梁板结构
CN101487228A (zh) 浮式通岸装置
CN110004873A (zh) 基于桩基结构的导流防波堤
CN201358438Y (zh) 浮式通岸装置
CN212956391U (zh) 一种改建码头结构
CN214737767U (zh) 一种带有后支撑桩的高桩梁板码头结构
CN211312407U (zh) 一种浮筒式防波堤
CN212358208U (zh) 一种高桩承台码头护岸结构
CN212243736U (zh) 一种海上临时浮筒平台
CN210395234U (zh) 一种适应多船型靠泊的高桩码头靠泊系统
CN209958290U (zh) 一种带桩基的护岸结构
CN113047215A (zh)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CN205421307U (zh)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CN215593869U (zh) 一种码头后沿靠船结构
CN212103879U (zh) 一种直立式岸壁港池消浪结构
CN212714776U (zh) 一种有利于船只稳定停靠的高桩码头
CN211735247U (zh)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混合式浮防波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