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1307U -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21307U CN205421307U CN201520898542.5U CN201520898542U CN205421307U CN 205421307 U CN205421307 U CN 205421307U CN 201520898542 U CN201520898542 U CN 201520898542U CN 205421307 U CN205421307 U CN 2054213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cap
- wall
- column
- falling
-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包括基桩(1)、承台(2)、立墙(3)、立柱(4)、联系梁(5)、面板(6)以及墙后抛填块石减压棱体(7),承台(2)下等间距布置基桩(1),承台(2)上后沿布置立墙(3),前沿布置立柱(4),立柱(4)港池侧设有护舷(9),面板(6)设于立墙和立柱上,联系梁(5)连接于两立柱之间,通过设置联系梁(5)和面板(6)将承台(2)、立墙(3)、立柱(4)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本实用新型码头代替了传统的拉锚板桩、高桩梁板结构,结构安全可靠,整体稳定性好,前沿为透空式结构,有利于消除港池航行波影响,泊稳条件好,同时该空腔也可作为鱼类的栖息场所,发挥生态效益。该结构型式工程造价相对较低,适用于内河地质条件较差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港口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码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背景技术
在港口工程中,常用码头结构型式有高桩梁板结构、拉锚板桩结构、重力式结构等。对于软弱土层较厚、地质条件较差区域则不宜采用重力式结构。对于内河港池千吨级码头,在港池水域狭窄的情况下,如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势必结构宽度较大,增加开挖方量、工程混凝土、钢筋用量,增加工程的投资;如采用板桩结构,由于一般砼板桩结构水平刚度小,在高回填土作用下水平位移较大,且若墙后回填或原有细颗粒的粉砂等物料,易从板桩的拼缝间流失,造成局部塌陷,影响正常使用,若采用刚板桩则造价较高,同时在港池水域狭窄的内河港池运用该结构,其前沿停泊船只易受船行波的影响,泊稳条件差。
目前,内河千吨级码头在港池水域受限且地基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常规结构型式难以达到理想要求,现有市场迫切需要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产品。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或产品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内河透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取代了常规码头结构型式,解决了在地质条件较差区域码头的整体稳定性及位移的要求,解决了内河千吨级码头采用常规码头结构造价较高的问题,尤其对港池水域空间受限、停泊船只泊稳条件较差的内河码头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包括基桩、承台、立墙、立柱、联系梁、面板以及墙后抛填块石减压棱体,承台下等间距布置基桩,承台上后沿布置立墙,前沿布置立柱,立柱港池侧设有护舷,面板设于立墙和立柱上,联系梁连接于两立柱之间,通过设置联系梁和面板将承台、立墙、立柱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
所述基桩,共2排,沿码头纵向等间距布置,桩顶伸入承台底板,作为承台受力基础,基桩采用PHC管桩或砼方桩。
所述的承台,其设置若干个,承台间有结构分缝,埋至于水面下、泥面以上,作为上部结构受力基础。
所述的立墙,其设置于承台上,作为挡土墙兼做轨道梁,其前沿为透空式,与承台、立柱、面板共同形成消浪室。
所述的立柱,其设置在承台前沿,等间距布置,立柱港池侧布置橡胶护舷,通过设置水平联系梁、面板,与承台、立墙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
所述的护舷水平或垂直设于立柱或/和联系梁上。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低桩承台作为整个结构的受力基础,承台上立墙作为挡土墙兼轨道梁;承台下桩基嵌入深层持力土层,将上部使用荷载传导给土体,也增加了对土体的水平剪切力,确保了岸坡整体稳定,同时限制了码头的水平向位移;承台前沿立柱等间距布置,立柱港池侧布置橡胶护舷,通过联系梁与立墙、承台结构形成了一个受力整体;同时结构中立柱、立墙、承台、面板共同形成了消浪室,改善了码头前沿泊稳条件,消浪室也可作为鱼类的栖息场所,发挥了生态效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代替了传统码头结构型式,解决了高回填土作用下码头的整体稳定性及位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码头整体稳定性。
2)且结构受力均匀,可靠性高,对控制驳岸水平位移效果明显。
3)码头前沿为透空式结构,有利于消除港池船行波影响,泊稳条件好。
4)消浪室也可作为鱼类的栖息场所,发挥了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码头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码头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桩、2-承台、3-立墙、4-立柱、5-联系梁、6-面板、7-抛石棱体、8-结构缝、9-护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承台2下等间距布置基桩1,承台2上后沿布置立墙3,前沿布置立柱4,立柱港池侧安装护舷9,所述护舷9分为垂直护舷和水平护舷,垂直护舷安装在立柱4上,水平护舷安装在联系梁5上,立柱4之间由联系梁5水平连接,通过设置水平方向上的联系梁5、面板6,将承台2、立墙3、立柱4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立墙3作为挡土墙兼做轨道梁,其前沿为透空结构,与护舷9、立柱4、联系梁5、面板6共同形成消浪室。以上的结构中,岸坡整体稳定的滑弧深度下移至桩尖下,满足码头结构采用空间模型计算,桩土按照线性弹性地基法计算要求。
进一步,所述基桩1,共2排,沿码头纵向等间距布置,基桩1采用PHC管桩或砼方桩,基桩1间距依据上部荷载要求确定,满足了承载能力及岸坡稳定要求。
进一步,所述的承台2,承台间有结构分缝8,埋至于水面下、泥面以上,作为上部结构受力基础,为了克服现浇混凝土承台2受力的不均匀导致沉降,及热胀冷缩产生的开裂等现象的出现,现浇混凝土承台2间隔15m处设置结构缝8,结构缝8宽20mm。
进一步,所述的立墙3,其设置于承台2上,作为挡土墙兼做轨道梁,其前沿为透空式,与承台2、立柱4、面板6共同形成消浪室,改善了码头前沿船只靠泊条件,同时该空腔也可作为鱼类的栖息场所,发挥生态效益。
进一步,所述的立柱4,其设置在承台2前沿,等间距布置,立柱4港池侧布置橡胶护舷,通过设置联系梁5、面板6,与承台2、立墙3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共同抵抗船舶荷载。
进一步,所述的护舷9水平或垂直设于立柱4或/和联系梁5上。
进一步,土承台2采用浇筑现浇混凝,待承台2达到一定强度后,完成立墙3、立柱4、联系梁5、现浇面板6的浇筑;待整个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完成立墙后抛石7施工;最后完成回填土施工。整个新型结构中,基桩1起到了承载、止滑作用,确保了岸坡整体稳定,承受上部荷载;承台2、立墙3、立柱4、联系梁5,形成受力整体,共同抵抗由护舷9和立柱4传递的船舶荷载,共同抵抗由立墙3传递的其墙后的侧向土压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包括基桩(1)、承台(2)、立墙(3)、立柱(4)、联系梁(5)、面板(6)以及墙后抛填块石减压棱体(7),其特征在于:承台(2)下等间距布置基桩(1),承台(2)上后沿布置立墙(3),前沿布置立柱(4),立柱(4)港池侧设有护舷(9),面板(6)设于立墙和立柱上,联系梁(5)连接于两立柱之间,通过设置联系梁(5)和面板(6)将承台(2)、立墙(3)、立柱(4)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1)共2排,沿码头纵向等间距布置,桩顶伸入承台(2)底板,作为承台(2)受力基础,基桩采用PHC管桩或混凝土方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其设置若干个,承台(2)间有结构分缝,埋至于水面下、泥面以上,作为上部结构受力基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墙(3),其设置于承台(2)上,作为挡土墙兼做轨道梁,其前沿为透空式,与承台(2)、立柱(4)、面板(6)共同形成消浪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4),其设置在承台(2)前沿,等间距布置,立柱港池侧布置橡胶护舷,通过设置水平联系梁(5)、面板(6),与承台(2)、立墙(3)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舷(9)水平或垂直设于立柱(4)或/和联系梁(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98542.5U CN205421307U (zh) | 2015-11-12 | 2015-11-12 |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98542.5U CN205421307U (zh) | 2015-11-12 | 2015-11-12 |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21307U true CN205421307U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1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9854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1307U (zh) | 2015-11-12 | 2015-11-12 |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213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8367A (zh) * | 2019-05-23 | 2019-10-11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护岸结构 |
-
2015
- 2015-11-12 CN CN201520898542.5U patent/CN2054213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8367A (zh) * | 2019-05-23 | 2019-10-11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护岸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60658U (zh) | 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 |
CN103898868A (zh) | 一种新型高桩码头 | |
CN209482246U (zh) | 一种卸荷式板桩海堤结构 | |
CN203834422U (zh) | 一种新型高桩码头 | |
CN201296918Y (zh) | 码头接岸结构 | |
CN103243678A (zh) | 防波堤 | |
CN202899083U (zh) | 桩桶组合码头结构 | |
CN205822123U (zh) | 20万吨级深水板桩岸壁结构 | |
CN105862662B (zh) | 一种曲边拱形防波堤 | |
CN109356186B (zh) | 一种适用于深水软土地区的桥塔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 |
CN113047215B (zh) |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 |
CN205421307U (zh) | 一种新型内河透空式倒π型低桩承台结构 | |
CN209958290U (zh) | 一种带桩基的护岸结构 | |
CN212358208U (zh) | 一种高桩承台码头护岸结构 | |
CN109487748A (zh) | 临近建筑物深河槽岸墙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2000306U (zh) | 一种全直桩码头结构 | |
CN208517891U (zh) | 重力式码头新型加固结构 | |
CN110004873A (zh) | 基于桩基结构的导流防波堤 | |
CN106759091A (zh) | 一种适用于船闸引航道的高桩墩式驳岸结构 | |
CN103758080B (zh) |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 |
CN203668883U (zh) |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 |
CN106854864A (zh) | 港口工程连排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管桩新结构 | |
CN203096686U (zh) | 一种新型高桩码头与接岸结构相结合的组合结构 | |
CN204023489U (zh) | 一种桩基-柔性加筋垫层复合承台式板桩结构 | |
CN206319295U (zh) | 软土地基处理下的密排灌注桩单锚板桩码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