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2832U -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2832U
CN210062832U CN201920836648.0U CN201920836648U CN210062832U CN 210062832 U CN210062832 U CN 210062832U CN 201920836648 U CN201920836648 U CN 201920836648U CN 210062832 U CN210062832 U CN 210062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ductive
conductive adhesive
adhesive layer
rearview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6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邦
顾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6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2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2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2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第一玻璃片与第二玻璃片,在第一玻璃片的后表面周边上设置有金属环层,导电膜层位于金属环层围成的第一玻璃片的后表面上,在第二玻璃片上设置有反射导电层,在导电膜层与反射导电层之间设置有导电液层,导电液层的上下左右四边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在金属环层的后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在金属环层的后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胶层,第一导电胶层与导电膜层相连接,在反射导电层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二导电胶层,在反射导电层的前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无需使用卡扣式导电条,导电稳定性也相应提高;能制作出无边框的后视镜。

Description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视镜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背景技术
申请人原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210542576.1名称为《电致变色材料及电致变色器件》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镀制有透明导电层的透明玻璃、镀制有导电层的反射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透明导电层与反射玻璃的导电层相对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和反射玻璃的四周通过胶黏剂粘合形成腔体,在所述腔体里面填充有电致变色材料。然而,该电致变色器件需要利用卡扣式导电条导电,变色、褪色响应时间较长,因此该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卡扣式导电条,变色、褪色响应迅速,导电稳定性高,镜面反射面积大的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玻璃片与第二玻璃片,在第一玻璃片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导电膜层,在第二玻璃片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导电层,在导电膜层与反射导电层之间设置有导电液层,导电液层的上下左右四边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导电液层的前表面与导电膜层密封相贴合,导电液层的后表面与反射导电层密封相贴合,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玻璃片的后表面周边上设置有金属环层,所述导电膜层位于金属环层围成的第一玻璃片的后表面上,在金属环层的后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在金属环层的后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胶层,所述第一导电胶层与导电膜层相连接,在反射导电层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二导电胶层,在反射导电层的前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胶层、导电膜层、导电液层、反射导电层和第二导电胶层构成串联的导电线路。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环层的宽度可优选为5~6mm,所述金属环层为银、镍、铬、钼、铝、钛中的一种或多种镀制而成。
作为改进,所述导电膜层可优选是ITO膜层。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层可优选为油墨、UV胶或环氧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宽度为3.5~4.5mm。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导电胶层可优选由导电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一导电胶层的宽度为0.5~1.5mm。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导电胶层可优选由导电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二导电胶层的宽度为0.5~1.5mm。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电胶层可优选覆盖在反射导电层的前表面的顶边和侧边的上部,位于反射导电层的前表面的侧边的上部的第二导电胶层的高度为0.2~0.5mm。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绝缘层可优选为油墨、UV胶或环氧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宽度为3.5~4.5mm。
作为改进,在第一导电胶层上可优选固定有能与电源相连通的导电铜箔,在第二导电胶层上也固定有能与电源相连通的第二导电铜箔。
进一步改进,在第一导电胶层与导电铜箔的连接处可优选还丝印有增强连接紧密度的第三导电胶层,在第二导电胶层与第二导电铜箔的连接处还丝印有增强连接紧密度的第四导电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导电胶导电,通过导电胶与导电膜层以及反射导电层的粘接使第一导电胶层、导电膜层、导电液层、反射导电层和第二导电胶层构成串联的导电线路,无需使用卡扣式导电条,缩短了防眩目后视镜的变色、褪色的响应时间,导电稳定性也相应提高;金属环层能有效遮闭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无需在第一玻璃片的前表面增设遮闭用的后视镜前壳体,从而能制作出无边框的后视镜,后视镜镜面反射面积大,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占用的车内空间更小,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玻璃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玻璃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第二玻璃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玻璃片与第二玻璃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玻璃片1与第二玻璃片2,在第一玻璃片1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导电膜层14,在第二玻璃片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导电层24,在导电膜层14与反射导电层24之间设置有导电液层3,导电液层3的上下左右四边均通过密封胶31密封,导电液层3的前表面与导电膜层14密封相贴合,导电液层3的后表面与反射导电层24密封相贴合,在第一玻璃片1的后表面周边上设置有金属环层11,所述导电膜层14位于金属环层围成的第一玻璃片1的后表面上,在金属环层11的后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2,在金属环层11的后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胶层13,所述第一导电胶层13与导电膜层14相连接,在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二导电胶层23,在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2,第一导电胶层13、导电膜层14、导电液层3、反射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胶层23构成串联的导电线路。导电液层3中使用的导电液是电致变色液体,电致变色液体的具体成分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第一玻璃片1与第二玻璃片2可以是EC玻璃。
金属环层11的宽度为5~6mm,所述金属环层11为银、镍、铬、钼、铝、钛中的一种或多种镀制而成。导电膜层14是ITO膜层。ITO是指氧化铟锡。第一绝缘层12为油墨、UV胶或环氧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一绝缘层12的宽度为3.5~4.5mm。丝印的具体方法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第一导电胶层13由导电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一导电胶层13的宽度为0.5~1.5mm。第二导电胶层23由导电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二导电胶层23的宽度为0.5~1.5mm。第二导电胶层23覆盖在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的顶边和侧边的上部,位于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的侧边的上部的第二导电胶层23的高度为0.2~0.5mm。第二绝缘层22为油墨、UV胶或环氧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宽度为3.5~4.5mm。在第一导电胶层13上固定有能与电源相连通的导电铜箔15,在第二导电胶层23上也固定有能与电源相连通的第二导电铜箔25。在第一导电胶层13与导电铜箔15的连接处还丝印有增强连接紧密度的第三导电胶层,在第二导电胶层23与第二导电铜箔25的连接处还丝印有增强连接紧密度的第四导电胶层。
工作原理:将防眩目后视镜安装在后视镜中,导电铜箔15和第二导电铜箔25与电路开关、电源以及集成模块构成回路,当电路开关打开后,通过铜箔电流迅速传导,电致变色液体变色,当后方车辆的远光灯直射防眩目后视镜时,感光光敏传感器接收到光照,然后将信号输送到集成模块,集成模块通过信号处理输出电压使电致变色液体的电流发生变化,颜色变深,从而使镜面的颜色变暗。反射光线强度减弱,这样有效地降低对司机视线的影响,减轻对司机眼睛的伤害,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本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第一玻璃面、ITO面、金属遮挡层、油墨、导电胶、密封胶、反射导电层、铜箔电极。如图1所示,ITO膜层距离边缘6mm左右,镀金属遮挡层用来遮挡密封胶,在金属遮挡层一侧丝印油墨/UV胶/环氧胶等绝缘,另一侧丝印导电胶;反射导电层一侧丝印导电胶,如图2所示,另一侧丝印油墨/UV胶/环氧胶等;ITO面与反射导电层通过密封胶粘结,铜箔分别与ITO膜层、反射导电层的导电胶粘结。本产品关键在于EC镜片的研发上面;本产品采用丝印导电银浆和油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通电的反应时间,也减少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美观度。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在汽车后视镜中,应用最多的是有机电致变色材料,通过电子感应系统,根据外来光的强度调节反射光的强度,达到防眩目的作用,使驾驶更加安全。
在ITO膜层和金属反射膜层的一侧通过丝印导电胶与导电膜层的紧密粘接,然后再贴合在一起;相比现在市面上的卡扣导电条的方式能更好的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导电胶的电阻率明显小于导电镀层,因此可以明显缩短EC镜变色、褪色响应时间;而金属边框遮挡层,能很好的遮挡住黑色环氧胶,在后视镜总成组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前壳体,镜面反射面积相应增大,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还能大大的提高产品美观度。
本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的制作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一、金属边框遮挡层ITO玻璃制作:先将基片玻璃切割成相应的规格,并对玻璃切割边缘进行倒R角处理,再通过工装遮挡的方式镀制宽度在5~6mm的金属遮挡层用于遮挡黑色密封胶,金属可为银、镍、铬、钼、铝、钛等,去掉工装后镀制ITO导电膜层;
二、反射层玻璃制作:先在基片玻璃上镀上反射导电层(基片玻璃可以是任意尺寸的,然后再切割成相应的规格;
三、在上述金属边框遮挡层ITO玻璃有金属遮挡层部位一侧丝印宽度为3.5~4.5mm的丝印油墨/UV胶/环氧胶绝缘层,另一侧丝印宽度为1mm的导电胶;在上述反射层玻璃的一侧丝印宽度1mm导电胶,同时利用胶水流动性将侧面丝印出0.2~0.5mm的高度,另一侧丝印宽度3.5~4.5mm的绝缘层;将两片玻璃用密封胶贴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密封胶固化处理,做成无边框EC镜片玻壳,最后固定铜箔,同时在丝印导电胶的位置再打一层导电胶。
四、把电致变色导电液灌注到无边框EC镜片玻壳中,然后进行封口处理,即完成无边框EC玻璃的制作。
当电路开关打开后,通过铜箔电流迅速传导,电致变色导电液变色,当后方车辆的远光灯直射EC玻璃时,感光光敏接收到光照,然后将信号输送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通过信号处理输出电压使电致变色导电液的电流发生变化,颜色变深,从而使镜面的颜色变暗。反射光线强度减弱,这样有效地降低对司机视线的影响,减轻对司机眼睛的伤害,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上述实用新型实例,通过导电胶与导电膜层的粘接,代替传统的卡扣式导电条导电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导电稳定性及明显缩短了EC镜变色、褪色响应时间,增加镜面反射面积,同时能增强产品的美观度。

Claims (10)

1.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玻璃片(1)与第二玻璃片(2),在第一玻璃片(1)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导电膜层(14),在第二玻璃片(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导电层(24),在导电膜层(14)与反射导电层(24)之间设置有导电液层(3),导电液层(3)的上下左右四边均通过密封胶(31)密封,导电液层(3)的前表面与导电膜层(14)密封相贴合,导电液层(3)的后表面与反射导电层(24)密封相贴合,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玻璃片(1)的后表面周边上设置有金属环层(11),所述导电膜层(14)位于金属环层围成的第一玻璃片(1)的后表面上,在金属环层(11)的后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2),在金属环层(11)的后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一导电胶层(13),所述第一导电胶层(13)与导电膜层(14)相连接,在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第二导电胶层(23),在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2),第一导电胶层(13)、导电膜层(14)、导电液层(3)、反射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胶层(23)构成串联的导电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层(11)的宽度为5~6mm,所述金属环层(11)为银、镍、铬、钼、铝、钛中的一种或多种镀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14)是ITO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2)为油墨、UV胶或环氧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一绝缘层(12)的宽度为3.5~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胶层(13)由导电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一导电胶层(13)的宽度为0.5~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胶层(23)由导电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二导电胶层(23)的宽度为0.5~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胶层(23)覆盖在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的顶边和侧边的上部,位于反射导电层(24)的前表面的侧边的上部的第二导电胶层(23)的高度为0.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22)为油墨、UV胶或环氧胶丝印而成,所述第二绝缘层(22)的宽度为3.5~4.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电胶层(13)上固定有能与电源相连通的导电铜箔(15),在第二导电胶层(23)上也固定有能与电源相连通的第二导电铜箔(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电胶层(13)与导电铜箔(15)的连接处还丝印有增强连接紧密度的第三导电胶层,在第二导电胶层(23)与第二导电铜箔(25)的连接处还丝印有增强连接紧密度的第四导电胶层。
CN201920836648.0U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Active CN210062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6648.0U CN210062832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6648.0U CN210062832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2832U true CN210062832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6648.0U Active CN210062832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2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0459B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TWI534518B (zh)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201383065Y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CN113968053B (zh) 用于抬头显示的夹层玻璃及抬头显示系统
KR20090075850A (ko) 최적화된 전기화학적 저항을 갖는 금속 그리드를 구비한, 전기 전도성이 높은 투명 층
CN205644479U (zh) 触控装置
CN104620173B (zh) 电致变色反射镜
CN103963711A (zh) 一种半透半反式电子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CN206863436U (zh) 一种无边框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WO2022153998A1 (ja) 合わせガラス
CN210062832U (zh)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US20210242674A1 (en) Long busbars having segments for increased robustness
CN206411391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JP2021172532A (ja)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ユニット
CN205674952U (zh) 一种防眩光基板、显示装置、防眩光后视镜和汽车
CN111142303A (zh) 电致变色后视镜的改良结构
CN113253502A (zh) 一种全角度一体黑的显示产品
CN207181909U (zh) 一种单边电极控制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CN111332207A (zh) 一种具有高反射率变化窗口的电子防眩汽车外视镜
CN201607593U (zh) 一种染料液晶防眩目汽车后视镜
CN214311681U (zh) 一种触控彩屏及电动车及滑板车及共享单车
CN216636323U (zh) 一种无边框后视镜
CN213383824U (zh)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遮阳板
CN221023476U (zh) 一种自动防眩目的外后视镜结构
CN218021161U (zh) 一种电子变色遮阳前挡风玻璃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