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7050U -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7050U
CN210057050U CN201821558486.0U CN201821558486U CN210057050U CN 210057050 U CN210057050 U CN 210057050U CN 201821558486 U CN201821558486 U CN 201821558486U CN 210057050 U CN210057050 U CN 210057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air bag
bag
monitoring
ne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84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俊峰
刘海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84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7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7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7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入体口、衔接口、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冲洗口、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设于所述第二气囊的内壁上,2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设于所述第二气囊的外壁上,肌神经监测导线为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3mm*0.1mm形状的柔性扁钢带,或者采用铜粉材料和固化胶混合而成的材料涂刷在于气管导管的外壁、第二气囊的囊体外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气管导管可以加药和抽吸,并实时探测肌神经、喉返神经、迷走神经运动支和中心静脉体温。

Description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使患者建立通畅有效的气道,为麻醉手术或危重患者进行有效氧气供应建立必备条件。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保障全身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现有的甲状腺手术中,经常会使用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来监测神经,为手术提供帮助。现有技术的神经监护气管插管,通过套管中下段裸露的金属导丝形成电极回路,当声带肌有肌电颤动时会产生肌电信号,此时金属导丝将肌电信号通过界面盒传至肌电显示屏进行放大,然后记录肌电图并报警。裸露的金属丝容易接触声带以外的组织而产生导电旁路,极容易产生错误报警、误导操作者,同时在使用中很难把握插入气管的深度,存在一定的误差,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插入过深或过浅时,导致金属导丝在接触声带的同时也接触了其他组织,从而导致监测不准,常常导致监测失败。
与此同时,现有的监测神经气管导管仅限于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手术中无法实施体内同时监测神经和体温以及术后气管拔管时容易产生胃痉挛引起的呕吐分泌物堵塞气管等形象。遗憾的是,现在无论是麻醉手术或危重患者建立的气道都只是单纯给患者提供通气的通道,不能在进行通气的同时进行加药以及抽吸和神经监测以及体温监测,而人体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低体温是围术期最常见的热紊乱现象之一,发生率可高达 50%~80%。导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因素众多,如环境温度、麻醉方式及术中用药等。低体温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与围术期心肌缺血、凝血疾病、伤口感染、苏醒延时和术后患者脑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密切相关,显著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和麻醉手术的风险,对于患者预后造成有很大影响,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围手术期如果能在患者有效通气的情况下同时能麻醉加药又能监测患者的体温,必将明显提高患者的麻醉手术的安全性。目前 ASA 围术期保温治疗指南建议,全身麻醉患者均应常规体内监测体温。只有术中采取积极、主动的进行体温监测,才能及早判断和预防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低体温,因此,发明创造一个既能够使患者有效通气又能够进行术中术后加药以及相应体温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加药和抽吸,以及体内实时探测肌神经、喉返神经、迷走神经运动支和中心静脉体温的四种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型的气管插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入体口、衔接口、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冲洗口、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
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冲洗口位于所述入体口一侧,所述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位于所述衔接口一侧,且所述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部分位于所述气管导管外部,部分嵌于所述气管导管内部。
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入体口之间,且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冲洗口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1.5cm的中间处。
所述第一气囊为双层气囊,包括圆形第一内囊与椭圆形第一外囊。所述第一充气导管与所述第一内囊内相通,即所述第一内囊处的气管导管处设有第一充气口。所述圆形第一内囊位于所述椭圆形第一外囊内侧,且所述第一内囊与所述第一外囊之间组合形成项圈形状,项圈形状即为加药套囊,所述加药套囊与所述加药导管内相通。所述第一外囊内壁处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与温度传感导线相连。
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二充气导管内相通,即所述第二气囊处的气管导管处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气囊的囊体内侧设有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所述第二气囊的囊体外侧设有2根肌神经监测导线。
较佳的,所述加药套囊上设置有若干喷药微孔,所述加药套囊上的微孔,可使得药液均匀分布到人气道内并产生药理作用,达到预定效果,减缓病人症状。而将所述加药套囊设置于所述充气囊上,当所述充气囊充盈后还可达到增加加药套囊内部压力的作用,可更好的使药液呈雾状自微孔中喷出。
较佳的,所述第二气囊为双层气囊,包括第二内囊与第二外囊。所述第二内囊与所述第二充气导管内相通,即所述第二气囊处的气管导管处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设于所述第二外囊的内壁上。2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设于所述第二外囊的外壁上,且贯穿所述气管导管。将所述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设于第二外囊上,使用时通过第二内囊充气使得所述第二外囊外壁紧贴患者喉咙内壁,设置双层气囊可有效的防止探头与患者喉咙太过紧贴而引起患者不适,确保所述第二内囊与所述第二外囊之间存在缓冲的间隙。
较佳的,每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为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3mm*0.1mm形状的柔性扁钢带。使用钢带或者涂料代替现有的钢丝,可有效防止插管过程中钢丝戳破所述第二气囊从而划伤患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其有益效果如下:
(1)增设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用于达到固定、加药、测温的作用,第二气囊用于到达探测肌神经、喉返神经、迷走神经运动支的作用;
(2)在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增设冲洗口,可达到吸痰的作用;
(3)限定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距离为1.5cm,可在所述第一气囊位置固定后,有效、准确的固定第二气囊,防止插入过深或过浅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4)所述第二气囊使用双层气囊,所述第二内囊充气使得所述第二外囊外壁紧贴患者喉咙内壁,设置双层气囊可有效的弥补单层气囊的不足,单层气囊充气后会存在探头与患者喉咙太过紧贴而引起患者不适的缺点,而双层气囊可确保所述第二内囊与所述第二外囊之间存在缓冲的空间,当探头与患者喉咙太过紧贴时,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外囊会向第二内囊处靠近;
(5)使用钢带代替现有的钢丝,可有效防止插管过程中钢丝戳破所述第二气囊从而划伤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面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1,包括气管导管1、入体口17、衔接口16、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7、冲洗口6、第一充气导管9、第二充气导管10、冲洗导管11、加药导管13、温度传感导线14。
所述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7、冲洗口6位于所述入体口17一侧,所述第一充气导管9、第二充气导管10、冲洗导管11、加药导管13、温度传感导线14位于所述衔接口16一侧,且所述第一充气导管9、第二充气导管10、冲洗导管11、加药导管13、温度传感导线14部分位于所述气管导管1外部,部分嵌于所述气管导管1内部。
所述第一气囊2位于所述第二气囊7与所述入体口17之间,且第一气囊2与所述第二气囊7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冲洗口6位于所述第一气囊2与所述第二气囊7之间的1.5cm的中间处。
所述第一气囊2为双层气囊,包括圆形第一内囊与椭圆形第一外囊。所述第一充气导管9与所述第一内囊内相通,即所述第一内囊处的气管导管1处设有第一充气口3。所述圆形第一内囊位于所述椭圆形第一外囊内侧,且所述第一内囊与所述第一外囊之间组合形成项圈形状,项圈形状即为加药套囊4,所述加药套囊与所述加药导管13内相通,且所述加药套囊上设置有若干喷药微孔。所述第一外囊内壁处设有测温探头5,所述测温探头5与温度传感导线14相连。
所述第二气囊7为双层气囊,包括第二内囊与第二外囊。所述第二内囊与所述第二充气导管10内相通,即所述第二气囊7处的气管导管1处设有第二充气口8。所述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12设于所述第二外囊的内壁上。2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15设于所述第二外囊的外壁上,且贯穿所述气管导管1。每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15为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3mm*0.1mm形状的柔性扁钢带。
使用时,将这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1插入患者咽喉处,到达相应位置后,使用第一充气导管9对所述第一内囊进行充气直至其充盈,确保所述第一外囊紧贴患者咽喉为止。随后再使用所述第二充气导管10对所述第二内囊进行充气直至充盈,确保所述第二外囊紧贴患者咽喉。随后将2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15与监测机器相连,并将所述温度传感导线14与温度监测机器相连。当需要加药时,则直接通过所述加药导管13加药即可。若患者喉咙处有痰,则可直接通过冲洗口6吸出痰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入体口、衔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冲洗口、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
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冲洗口位于所述入体口一侧,所述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位于所述衔接口一侧,且所述第一充气导管、第二充气导管、冲洗导管、加药导管、温度传感导线部分位于所述气管导管外部,部分嵌于所述气管导管内部;
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入体口之间,且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冲洗口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1.5cm的中间处;
所述第一气囊为双层气囊,包括圆形第一内囊与椭圆形第一外囊;所述第一充气导管与所述第一内囊内相通,即所述第一内囊处的气管导管处设有第一充气口;所述圆形第一内囊位于所述椭圆形第一外囊内侧,且所述第一内囊与所述第一外囊之间组合形成项圈形状,项圈形状即为加药套囊,所述加药套囊与所述加药导管内相通;所述第一外囊内壁处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与温度传感导线相连;
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二充气导管内相通,即所述第二气囊处的气管导管处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气囊的囊体内侧设有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所述第二气囊的囊体外侧设有2根肌神经监测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套囊上设置有若干喷药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为双层气囊,包括第二内囊与第二外囊;所述第二内囊与所述第二充气导管内相通,即所述第二气囊处的气管导管处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肌神经监测的正负极探头设于所述第二外囊的内壁上;2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设于所述第二外囊的外壁上,且贯穿所述气管导管。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肌神经监测导线为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3mm*0.1mm形状的柔性扁钢带。
CN201821558486.0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Active CN210057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8486.0U CN210057050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8486.0U CN210057050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7050U true CN210057050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2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8486.0U Active CN210057050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7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8109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uiding medical care based on sensor data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US100708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collection of samples of exhaled air
US847303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racheal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tracheal tube
US8844534B2 (en) Tracheal tube with lumen for tracheal pressure measurement and technique for using the same
US20120215074A1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sensors
US20140148672A1 (en) Endobronchial tube apparatus
US20110144527A1 (en) Artificial Airway with Integrated Core Temperature Monitor
CN210057050U (zh) 一种加药抽吸以及监测神经和体温的气管导管
KR20160020006A (ko) 전기 자극을 통하여 튜브의 삽입 위치 판단이 가능하도록 하는 기관내 삽관튜브 및 기관내 삽관시스템
CN209437841U (zh) 一种消化内镜用吸氧型口咽通气道
KR101537240B1 (ko) 흡인 기능이 있는 식도 체온 측정기
CN208031630U (zh) 可测温双腔支气管导管
WO2011068741A1 (en) Sensing endotracheal tube location
US20120172749A1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with Integrated Core Temperature Monitor and Display
CN204766934U (zh) 一种顶端带温度探测的双腔气管插管
CN215841042U (zh) 一种带有数据监测的气管切开套管
CN209790557U (zh) 一种气管导管
CN217311569U (zh) 一种测温导尿管
CN211410575U (zh) 一种可测气囊充气量及位置的气管插管
CN218833338U (zh) 一种新型带牙垫测温气管导管
CN211327613U (zh) 测温加药型气管插管
CN220801477U (zh) 一种配合纤支镜使用的多功能胃管
CN213432367U (zh) 一种口咽通气道
CN215024518U (zh) 一种带温度监测装置的气管导管
CN214074585U (zh) 一种带吸引可测压可视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