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6755U -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6755U
CN210056755U CN201920352204.XU CN201920352204U CN210056755U CN 210056755 U CN210056755 U CN 210056755U CN 201920352204 U CN201920352204 U CN 201920352204U CN 210056755 U CN210056755 U CN 21005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ode
acupuncture point
circuit board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22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义
卢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Xinli Medical Instrument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Xinli Medical Instrument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Xinli Medical Instrument Ltd Co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Xinli Medical Instrument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9203522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6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包括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包括手握部、操作部和穴位探测部,绝缘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槽和电路板,操作部包括触发按钮,电池放置槽的正负极电通过触发按钮连接至电路板的输入端,穴位探测部包括电极针,手握部包括金属接触环,电极针和金属接触环分别电连接至电路板的输出端;使用时,将电池放置在电池放置槽中,并将电极针抵压在人体穴位上,然后握住手握部并按压触发按钮使电池电能输入到电路板,由电路板的输出端输出脉冲探测电流至电极针,对人体穴位进行脉冲探测,使用十分方便,长期不使用时则可以拆出内部电池,避免误触发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背景技术
穴位探测是根据机体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穴位部位具有某些生物物理特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客观显示穴位、辅助诊断疾病的检测技术。穴位电学探测包括穴位电阻探测和电位探测。数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穴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可以进行穴位探测。目前市面上的存在一种穴位探测笔,采用压电换能器将动能转换成脉冲电能,进行穴位探测,属于无源装置。这种穴位探测笔的不好之处在于,当长期不使用时无法停用,容易在没有做好准备时误触发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携带,长期不使用时可以拆出内部电池,避免误触发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包括外形呈笔状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括手握部、位于手握部上方的操作部和位于手握部下方的穴位探测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槽和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的电路板,所述操作部包括触发按钮,所述电池放置槽的正负极电通过触发按钮连接至电路板的输入端,所述穴位探测部包括用于输出穴位探测电流的电极针,所述手握部包括金属接触环,所述电极针和金属接触环分别电连接至电路板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设置有脉冲转换电路,所述脉冲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升压线圈、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和调压线圈,电池放置槽的正极通过触发按钮连接至输入端,输入端通过升压线圈的一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升压线圈的二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调压线圈的首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调压线圈的末端连接至输出端,调压线圈的调节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端连接至电极针。
进一步,所述手握部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操作部扣合的弹性扣块,所述操作部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扣块匹配的扣孔。
进一步,所述电池放置槽为干电池放置槽或者纽扣电池放置槽。
进一步,所述操作部还包括水平延伸凸出的食指定位部,所述食指定位部位于所述金属接触环的上方,所述食指定位部的底部设置有供人手的食指抵压的弯弧部。
进一步,所述触发按钮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凹位。
进一步,所述食指定位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位弧度相同的第二弧形凹位。
进一步,所述食指定位部和触发按钮的边缘均设置有圆弧导角。
进一步,所述电极针的端部为半球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笔状的绝缘外壳内部设置电池放置槽和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的电路板,使用时,将电池放置在电池放置槽中,并将电极针抵压在人体穴位上,然后握住手握部并按压触发按钮使电池电能输入到电路板,由电路板的输出端输出脉冲探测电流至电极针,对人体穴位进行脉冲探测,使用十分方便,长期不使用时则可以拆出内部电池,避免误触发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的脉冲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的整体外形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包括外形呈笔状的绝缘外壳100,所述绝缘外壳100包括手握部 110、位于手握部110上方的操作部120和位于手握部110下方的穴位探测部130,所述绝缘外壳100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槽140和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的电路板150,所述操作部120包括触发按钮121,所述电池放置槽140的正负极电通过触发按钮121连接至电路板150的输入端,所述穴位探测部130包括用于输出穴位探测电流的电极针131,所述手握部110包括金属接触环111,所述电极针 131和金属接触环111分别电连接至电路板150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笔状的绝缘外壳100内部设置电池放置槽 140和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的电路板150,使用时,将电池放置在电池放置槽140中,并将电极针131抵压在人体穴位上,然后握住手握部110并按压触发按钮121使电池电能输入到电路板150,由电路板150的输出端输出脉冲探测电流至电极针131,对人体穴位进行脉冲探测,使用十分方便,长期不使用时则可以拆出内部电池,避免误触发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更加安全可靠。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所述电路板150设置有脉冲转换电路,所述脉冲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VDD-IN、输出端OUT、升压线圈T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和调压线圈T2,电池放置槽140的正极通过触发按钮121连接至输入端VDD-IN,输入端VDD-IN通过升压线圈T1的一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升压线圈T1的二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二二极管 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调压线圈T2的首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调压线圈T2的末端连接至输出端OUT,调压线圈T2的调节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端OUT连接至电极针131。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池电能从输入端VDD-IN输入到脉冲转换电路后,升压线圈T1二次侧线圈触发第一三极管Q1使其导通,将电能传输到调压线圈T2,调压线圈T2进行放大后从输出端OUT输出脉冲探测电流,实现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对人体穴位进行探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所述手握部110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操作部120扣合的弹性扣块112,所述操作部120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扣块112匹配的扣孔126。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该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时,将电池放置在电池放置槽140中,然后将操作部120扣合在手握部110上方并使扣孔 126扣合在弹性扣块112上;当长时间不使用时,可以按压弹性扣块 112并将操作部120拆除下来,然后拆出内部电池,避免误触发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所述电池放置槽140为干电池放置槽或者纽扣电池放置槽。
由于可以选用干电池或者纽扣电池作为电源,所以电池放置槽 140可以相应设置为干电池放置槽或者纽扣电池放置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中,所述操作部120还包括水平延伸凸出的食指定位部122,所述食指定位部122位于所述金属接触环111的上方,所述食指定位部122的底部设置有供人手的食指抵压的弯弧部12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操作部120上设置食指定位部122,可以引导使用者在使用该脉冲穴位探测笔时,快速准确地握住正确的位置,进一步在食指定位部122的底部设置弯弧部123,与食指的形状更加贴合,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中,所述触发按钮1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凹位12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触发按钮121的顶部设置第一弧形凹位 124,使用者用大拇指按压触发按钮121时,一方面引导使用者往中间用力按压,另一方面能够避免使用者的大拇指往两侧滑落,避免出现滑手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中,所述食指定位部12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位 124弧度相同的第二弧形凹位125。
在本实施例中,在食指定位部122的顶部设置第二弧形凹位125,使用者按压用大拇指按压触发按钮121直至按压到最底部时,大拇指突出于触发按钮121的部分贴合在第二弧形凹位125上,实用更加舒适,设计人性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中,所述食指定位部122和触发按钮121的边缘均设置有圆弧导角。
在本实施例中,在食指定位部122和触发按钮121的边缘均设置有圆弧导角,使用者在拿着该脉冲穴位探测笔时更加舒适,不会有被直角戳痛的不适感。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中,所述电极针131的端部为半球状。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针131的端部设置为半球状,使用者将穴位探测部130抵压在人体穴位时更加舒适。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包括外形呈笔状的绝缘外壳100,所述绝缘外壳100包括手握部110、位于手握部110上方的操作部120和位于手握部110下方的穴位探测部130,所述绝缘外壳100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槽140和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的电路板150,所述操作部120包括触发按钮121,所述电池放置槽140的正负极电通过触发按钮121 连接至电路板150的输入端,所述穴位探测部130包括用于输出穴位探测电流的电极针131,所述手握部110包括金属接触环111,所述电极针131和金属接触环111分别电连接至电路板150的输出端;所述电路板150设置有脉冲转换电路,所述脉冲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 VDD-IN、输出端OUT、升压线圈T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和调压线圈T2,电池放置槽140的正极通过触发按钮121连接至输入端VDD-IN,输入端VDD-IN通过升压线圈T1的一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 的另一端通过升压线圈T1的二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调压线圈T2的首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调压线圈T2的末端连接至输出端OUT,调压线圈T2 的调节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端OUT连接至电极针 131;所述手握部110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操作部120扣合的弹性扣块112,所述操作部120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扣块112匹配的扣孔126;所述电池放置槽140为干电池放置槽或者纽扣电池放置槽;所述操作部120还包括水平延伸凸出的食指定位部122,所述食指定位部122 位于所述金属接触环111的上方,所述食指定位部122的底部设置有供人手的食指抵压的弯弧部123;所述触发按钮1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凹位124;所述食指定位部12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位124弧度相同的第二弧形凹位125;所述食指定位部122和触发按钮121的边缘均设置有圆弧导角;所述电极针131的端部为半球状。
由于实施例包括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携带,长期不使用时可以拆出内部电池,避免误触发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呈笔状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括手握部、位于手握部上方的操作部和位于手握部下方的穴位探测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槽和将电池电能转化为脉冲探测电流的电路板,所述操作部包括触发按钮,所述电池放置槽的正负极电通过触发按钮连接至电路板的输入端,所述穴位探测部包括用于输出穴位探测电流的电极针,所述手握部包括金属接触环,所述电极针和金属接触环分别电连接至电路板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置有脉冲转换电路,所述脉冲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升压线圈、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和调压线圈,电池放置槽的正极通过触发按钮连接至输入端,输入端通过升压线圈的一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升压线圈的二次侧线圈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调压线圈的首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调压线圈的末端连接至输出端,调压线圈的调节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端连接至电极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操作部扣合的弹性扣块,所述操作部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扣块匹配的扣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放置槽为干电池放置槽或者纽扣电池放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水平延伸凸出的食指定位部,所述食指定位部位于所述金属接触环的上方,所述食指定位部的底部设置有供人手的食指抵压的弯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按钮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凹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定位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凹位弧度相同的第二弧形凹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指定位部和触发按钮的边缘均设置有圆弧导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针的端部为半球状。
CN201920352204.XU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Active CN21005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2204.XU CN210056755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2204.XU CN210056755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6755U true CN210056755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2204.XU Active CN210056755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67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4516A (zh) * 2022-08-03 2022-09-02 深圳市速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防水电路脉冲信号检测装置
RU2816306C1 (ru) * 2023-06-13 2024-03-28 Наталья Васильевна Микутская Способ лазерной акупунктур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4516A (zh) * 2022-08-03 2022-09-02 深圳市速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防水电路脉冲信号检测装置
CN114994516B (zh) * 2022-08-03 2022-10-11 深圳市速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防水电路脉冲信号检测装置
RU2816306C1 (ru) * 2023-06-13 2024-03-28 Наталья Васильевна Микутская Способ лазерной акупунктур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56755U (zh) 一种新型脉冲穴位探测笔
CN103190897A (zh) 手持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1497437B2 (en) Sleep monitoring circuit and sleep monitoring apparatus
CN207967109U (zh) 一种冲击理疗枪电池固定结构
CN207707906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装置
CN207782871U (zh) 带生物信息检测的手机
CN204072731U (zh) 一种穴道定位针灸组件
CN210056754U (zh) 一种脉冲穴位探测笔
CN211235881U (zh) 一种家用式快速痛风检查用尿酸检测仪
CN205458701U (zh) 一种激光血糖仪
CN209765461U (zh) 一种具有弹出型电池的鼠标装置
CN211273154U (zh) 将面膜精华液导入皮肤的电波导入仪
CN103330560B (zh) 心电测量仪
CN204520669U (zh) 新型耳穴探测治疗仪
CN200984399Y (zh) 低周波电疗装置
CN203054779U (zh) 一种通过鼠标发电的暖手鼠标垫
WO2012083601A1 (zh) 智能安全型表式激光治疗仪
CN211214289U (zh) 超声波美容仪
CN214435341U (zh) 一种保健装置
CN201389269Y (zh) 免持式光照装置
CN207679444U (zh) 实现血氧和心电二合一检测的一种无线心电监测仪
CN210056933U (zh) 一种新型拔火罐
CN111529927B (zh) 医用中频电极笔
CN212756846U (zh) 一种可检测皮肤接触的按摩仪
CN215084243U (zh) 一种睡眠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