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3220U -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3220U
CN210053220U CN201921101543.7U CN201921101543U CN210053220U CN 210053220 U CN210053220 U CN 210053220U CN 201921101543 U CN201921101543 U CN 201921101543U CN 210053220 U CN210053220 U CN 210053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grid
photovoltaic
base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15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赢君
郭益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Wan Zhen Energy &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Wan Zhen Energy &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Wan Zhen Energy &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Wan Zhen Energy &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15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3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3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3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套筒的底端穿插连接,第一套筒的顶端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套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铰座,铰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通过安装的并网逆变器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高频直流转换成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选交流电并直接并入电网中,通过安装的太阳能跟踪器与PCB板连接,便于通过太阳能跟踪器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保证光伏太阳能板与太阳正对。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接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依靠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网发电系统通过光伏数组将接收来的太阳辐射能量经过高频直流转换后变成高压直流电,经过逆变器逆变后向电网输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交流电流。
现有的光伏太阳能板工作时,需经将太阳辐射能经过高频直流转换后变成高压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影响与电网自动接入,同时光伏太阳能板无法保证时刻与太阳对正,影响光伏太阳能板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伏太阳能板工作时,需经将太阳辐射能经过高频直流转换后变成高压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影响与电网自动接入,同时光伏太阳能板无法保证时刻与太阳对正,影响光伏太阳能板的利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套筒的底端穿插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铰座,所述铰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太阳能板,所述光伏太阳能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跟踪器,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并网逆变器,所述并网逆变器与光伏太阳能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底端腔壁固定安装有PCB板,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步进电机、并网逆变器和太阳能跟踪器均与PCB板电性连接,所述接线柱与外接电网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减震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的尺寸与第一套筒表面开设的通孔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表面贴设有防尘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安装的并网逆变器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高频直流转换成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选交流电并直接并入电网中;
2、通过安装的太阳能跟踪器与PCB板连接,便于通过太阳能跟踪器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保证光伏太阳能板与太阳正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减震轮;3、拉环;4、第一套筒;5、紧固螺栓;6、螺纹孔;7、第二套筒;8、并网逆变器;9、铰座;10、光伏太阳能板;11、太阳能跟踪器;12、空腔;13、PCB板;14、接线柱;15、凹槽;16、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6,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一套筒4的底端穿插连接,第一套筒4的顶端套设有第二套筒7,第二套筒7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6,且第一套筒4与第二套筒7之间通过紧固螺栓5固定连接,第二套筒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铰座9,铰座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太阳能板10,光伏太阳能板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跟踪器11,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并网逆变器8,并网逆变器8与光伏太阳能板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底端腔壁固定安装有PCB板13,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14,接线柱14、步进电机16、并网逆变器8和太阳能跟踪器11均与PCB板13电性连接,接线柱14与外接电网电性连接。
优选的,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减震轮2,通过安装的减震轮2,便于底座1的移动。
优选的,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3,通过安装的拉环3,便于拉动底座1。
优选的,螺纹孔6的尺寸与第一套筒4表面开设的通孔尺寸相匹配,通过螺纹孔6的尺寸与第一套筒4表面开设的通孔尺寸相匹配,便于紧固螺栓5依次插入通孔和螺纹孔6。
优选的,并网逆变器8的表面贴设有防尘膜,通过贴设的防尘膜,具有防尘效果。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当需要使用该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时,首先人为的将底座1推出户外,接着人为的调节第二套筒7插入至第一套筒4中,接着通过紧固螺栓5将第一套筒4与第二套筒7固定连接,接着通过铰座9调节光伏太阳能板10与第二套筒7之间的角度,保证光伏太阳能板10与太阳位置对正,接着通过接线柱14与外接电网电性连接,当在使用过程中,将光伏太阳能板10产生的高频直流通过型号可为“HGGF-P4”的并网逆变器8转换成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选交流电并直接并入电网中,同时通过安装的型号可为“GZW-1L”的太阳能跟踪器11与型号可为“pcb-216”的PCB板13电性连接,通过PCB板13与步进电机16连接,便于通过步进电机16带动第一套筒4转动,通过第一套筒4转动带动光伏太阳能板10转动,提高光伏太阳能板10的利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6),所述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一套筒(4)的底端穿插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的顶端套设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6),且所述第一套筒(4)与第二套筒(7)之间通过紧固螺栓(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铰座(9),所述铰座(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太阳能板(10),所述光伏太阳能板(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跟踪器(11),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并网逆变器(8),所述并网逆变器(8)与光伏太阳能板(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底端腔壁固定安装有PCB板(13),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线柱(14),所述接线柱(14)、步进电机(16)、并网逆变器(8)和太阳能跟踪器(11)均与PCB板(13)电性连接,所述接线柱(14)与外接电网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减震轮(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6)的尺寸与第一套筒(4)表面开设的通孔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逆变器(8)的表面贴设有防尘膜。
CN201921101543.7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Active CN210053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1543.7U CN210053220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1543.7U CN210053220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3220U true CN210053220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1543.7U Active CN210053220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3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6855A (zh) 智能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阵列的控制方法
KR20120080155A (ko) 태양광발전과 풍력발전이 결합된 발전기
CN212258855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光伏板组件
CN210053220U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CN216959770U (zh) 一种光伏发电安装支架
CN214756141U (zh) 一种追光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JP2015522235A (ja) Ac太陽電池パネルシステム
CN213990256U (zh) 一种太阳能稀土永磁电机
CN214480420U (zh) 斜单轴联动跟踪型光伏发电装置
CN212210887U (zh) 一种减少热损的风光水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装置
KR100964551B1 (ko) 고정식 태양 발전기
CN210579330U (zh) 一种太阳能变频风扇灯控制系统
CN211260644U (zh) 一种太阳能板可折叠的防刮断太阳能路灯
CN210958238U (zh) 一种具有防风加固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板
CN21573412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功能支撑装置
CN213774020U (zh)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玻璃幕墙系统
CN208079013U (zh) 一种具有聚光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KR102436672B1 (ko) 건물 일체형 태양광 패널용 창호 시스템
CN219999260U (zh) 一种光伏屋面用固定装置
CN218335905U (zh) 一种贯孔单面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119117U (zh) 通信基站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16904785U (zh) 一种楼顶聚光型光伏发电装置
CN211860026U (zh) 一种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18276557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旋转支架
CN216158954U (zh) 一种高效集光太阳能发电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